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鹿山新材: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4-23

证券代码:603051 证券简称:鹿山新材债券代码:113668 债券简称:鹿山转债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86,309,851.97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342,541,432.01元。鉴于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负,同时综合考虑公司经营计划和资金需求,为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公司决定2023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方式的分配。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鹿山新材603051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唐小军唐翠
办公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云埔工业区埔北路22号广州市黄埔区云埔工业区埔北路22号
电话020-82107339020-82107339
电子信箱ir@cnlushan.comir@cnlushan.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主营产品为绿色环保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粘接复

合与功能型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热熔粘接材料具有粘接力强、耐候性好等特点,相比传统液体型胶粘剂具备更高的环保性能,适用于现代工业连续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主要分为热熔胶膜行业和功能性聚烯烃热熔胶粒行业。

1、热熔胶膜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热熔胶膜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和热塑型光学透明胶膜,各类产品主要市场情况如下:

(1)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

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是光伏组件的关键材料,对太阳能电池片起到保护作用,并能够提高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是决定光伏组件产品质量、寿命的关键性因素。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球各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突破和政策工具的驱动下,2023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总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2024年2月28日发布的《2023年光伏行业发展回顾与2024年形势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度中国新增光伏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2023年度全球新增光伏装机390GW,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将达到512-587GW,继续呈现高速发展趋势。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测(GW)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并保持国际领先。目前,全球光伏产业近90%的产能在中国;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里,中国企业占7家。国际能源署在《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表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2023年中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66%,2023年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到2028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中国对全球实现可再生能源增加两倍目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周年。双碳目标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必然趋势。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党中央对2024年"双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李强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除《政府工作报告》外,2024年1月31日、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都重点关注了绿色转型、绿色发展,足见其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中央政策号召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加快能源低碳转型。

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的“主力军”,在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下将在未来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2)热塑型光学透明胶膜

热塑型光学透明胶膜(TOCF)为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功能性胶膜产品。TOCF光学胶膜主要应用于各种尺寸的触控面板及显示模组的贴合封装,广泛应用于车载、媒体广告、教育展示、智能家居等平板显示领域,不仅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封装粘接效果,赋予产品优异的防爆性能及耐候性,改变了传统胶粘剂的屏幕贴合方式,具有高效率、高良率、易反拆等特点,在大屏幕应用场景中适用性更好。

此外,公司新产品OCA光学胶膜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智能穿戴、车载屏等终端产品。OCA光学胶膜具有高洁净度、高透光率、低雾度、高粘着力、无晶点、无气泡、耐水性、耐高温、抗紫外线等优点,并且其厚度均匀平整度高,与玻璃、PC、PMMA折射率接近,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化、老化、发雾、脱离被粘表面及发生气泡等问题,是目前触控屏最佳光学胶膜。

2023年8月,国家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方案提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激发市场潜力,依托技术和产品形态创新提振手机、电脑、电视等传统电子消费,不断释放国内市场需求。1、推动手机品牌高端化升级,培育壮大折叠屏手机产业生态,从优化成本、改善技术、加大适配等角度促进折叠屏手机生态成熟。2、培育壮大新增长点,研究制定新一轮支持视听产业发展的接续政策,加快培育视听消费新增长点,促进车载视听、商用显示等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OLED TV、Mini LED、8K、75英寸及以上高端显示整机产品消费需求,引领彩色电视机新型技术发展,提升盈利水平。

自“十四五”以来,光学胶膜作为新型显示材料受到了国家多业项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五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工程院发布《面向2035的新材料强国战略研究》指出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发展重点及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了高端光学膜、新型显示材料在内的新材料。

伴随着万物互联及智能化时代来临,触控显示行业也将迎来高速发展期,5G技术的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将引发网络体系、通信体系、电子行业的变革,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可穿戴柔性、VR/AR产品的推广,万物互联的理念将给电子行业带来新的机会。

2、功能性聚烯烃热熔胶粒行业基本情况

功能性聚烯烃热熔胶具有粘接效率高、环保性能优良、运输仓储方便等特点,使其具备极其丰富的下游应用领域。通过配方设计和工艺调配,可实现功能性热聚烯烃热熔胶多种加工性能,除了高强度粘接功能外,还可实现复合材料的防腐性、阻燃性、阻隔性、耐热耐候性等功能,可满足下游多种行业的产品需求,在电子电气、新基建(5G)、新能源、医疗健康、绿色包装、互联网快件袋、卫材、汽车、建筑及室内装饰、日常生活用品等应用方面形成新趋势,是目前胶粘剂行业技术和商业开发的主流产品路线之一。

公司功能性聚烯烃热熔胶粒主要产品包括复合建材热熔胶、油气管道防腐热熔胶、高阻隔包装热熔胶,各类产品主要市场情况如下:

(1)复合建材热熔胶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复合建材热熔胶利用热熔胶的粘接作用,将金属、塑料等不同性质的材料粘合,形成复合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产生协同效应,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公司复合建材热熔胶主要应用于复合板材(主要包括铝塑板、铝蜂窝板、装饰板等)和复合管材(主要包括给排水管道)当中。

2023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加

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本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有望在未来十几年内增加水网基础建设,拉动市政相关大型塑料管道需求。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基础管道设施改造升级、建材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新型环保塑料复合管材、板材等复合建筑材料逐渐得到了政策鼓励和普遍应用。根据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广绿色建材,高端绿色建材市场将迎来广阔增长空间。

(2)油气管道防腐热熔胶

油气管道防腐热熔胶产品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氢能、成品油输送管道外层粘接与防护,起到防腐、保温等效果。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实践,其自主研究开发的“防腐钢管胶粘剂”入选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防腐钢管胶粘剂-5R生产技术”入选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油气管道防腐热熔胶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多个大型能源管道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旨在细化落实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和五年期油气发展规划管道建设任务。2023年4月,我国首条“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同时,我国多个省市出台的氢能专项政策中提出积极推进管道输氢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氢能各产业链均被纳入鼓励类目录。氢能的快速发展将为氢能输送带来强劲市场需求,输氢管道的发展或将为公司油气管道防腐热熔胶提供新的潜在增长点。

(3)高阻隔包装热熔胶

高阻隔包装热熔胶主要用于高阻隔包装生产的多层共挤复合工艺环节,用于粘接通用树脂与高阻隔材料,同时起到阻隔氧气及水分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化等领域。目前,公司高阻隔包装主要产品为食品包装膜粘接树脂(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密封包装、快递气柱包装袋等)、肠衣膜粘接树脂、化妆品软管粘接树脂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我国高阻隔膜市场供应对外依赖较大,进口总量占供应总量约45%。随着下游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市场对高阻隔膜的需求持续快速上升,未来国内高阻隔膜中高端市场有望加快国产化进程,而作为国产供应商的发行人可在下游产品国产替代过程中获得较大的市场空间。

(二)公司所处行业相关政策

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能源基建、新能源、交通工程、工程机械、食品医药、卫生卫材、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涵盖了大部分需要粘接、密封的领域,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行业。

公司所处行业及下游应用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情况具体如下:

时间部门法规政策相关内容
2023年10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部署了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增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保供能力”,并将“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章的意见》

章的意见》放在重要位置。
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五部门《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主要目标:2023—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2024年,我国手机市场5G手机出货量占比超过85%,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市场份额超过25%,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450吉瓦,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上下游贯通发展、协同互促的良好局面。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的通知》指出能源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发挥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快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对保障农村地区能源安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要持续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光伏基地。
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扎实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纾解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产能、价格堵点,提升光伏发电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支撑我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2022年8月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为优化建立全国光伏大产业大市场,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
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与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左右任务要求,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
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创新引领,改革赋能。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能源市场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积极培育新增长点、新动能。
2022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支持光伏、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海上风电发展,

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光伏材料、零部件与装备。开发高质量封装胶膜、光伏玻璃和背板产品,开展高效封装用导电胶、异形焊带、智能接线盒等辅材辅料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新型高效电池用关键部件及关键设备产业化,开发柔性薄膜电池大面积均匀积沉技术。
2021年10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具体目标详尽覆盖电力、交通、工业等数十个领域。
2021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1、巩固提升现代建筑材料发展优势,支持发展新型绿色建材;2、支持发展高性能橡塑材料、高端碳纤维、高性能改性环氧树脂、高端电子化学品等化工材料,持续推进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特种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3、到2025年,先进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8万亿元,力争迈入世界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行列;4、大力发展核能、海上风电、太阳能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高效薄膜电池、光伏逆变器、薄膜电池等成套生产设备;5、加快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采和产业化应用,优化省内天然气基础设施布局,提升天然气接收和储备能力;6、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300亿元,非石化能源消费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30%,形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为努力实现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和充分消纳,依据可再生能源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按照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相关要求,在电网企业承担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网责任的基础上,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并网规模。
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21年新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

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

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2021年5月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
2021年4月国家能源局《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2021年3月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1、新材料领域:推动高端新材料发展、加强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应用;加快茂金属聚乙烯等高性能树脂关键技术突破;2、光伏新能源领域: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3、油气能源基建领域:新建中俄东线境内段、川气东送二线等油气管道,建设石油储备重大工程,加快中原文23、辽河储气库群等地下储气库建设;加强重点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稳定老油区产量,建设川渝天然气生产基地、推进煤层气、页岩气、页岩油勘探开发,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4、建材领域: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广绿色建材;对重点防洪城市和大江大河沿岸沿线城市,重点提升改造防洪工程、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
2021年2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节能优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

(三)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

热熔粘接材料行业的市场需求周期性与新能源、建筑建材、能源基建、交通工程、工程机械、食品医药、卫生卫材、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下游行业的周期性密切相关,采购成本且亦受上游石化材料行情周期性波动所影响。因此,热熔粘接材料行业受上下游周期性影响,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此外,热熔粘接材料行业的周期性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密切相关,国家整体经济水平提升和“十四五”期间对行业的鼓励政策,将带动热熔粘接材料行业的持续发展。

2、区域性

由于热熔粘接材料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建筑建材、能源基建、交通工程、工程机械、食品医药、卫生卫材、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市场需求具有普遍性,因而整体上行业的区域性特征不明显。

3、季节性

热熔粘接材料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除受春节放假等因素影响,一季度行情相对较弱、导致上半年整体行情低于下半年外,行业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

(四)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公司主营产品在行业中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和严格的技术指标,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热熔胶膜产品方面,公司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系列,包括透明EVA胶膜、白色EVA胶膜、EPE胶膜、POE胶膜及黑膜等,技术指标及品控水平已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具备与龙头品牌竞争的产品综合实力,产品获得比亚迪、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东方日升、海泰新能、华晟新能源、一道新能源、正泰、横店东磁等知名客户的充分认可。

功能性聚烯烃热熔胶粒产品方面,多种产品已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其中复合建材热熔胶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外多个大型工程,并应用于中国高铁列车车厢制造,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油气管道防腐热熔胶覆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宝钢股份、华菱集团、金洲管道等下游知名客户,产品已应用于西气东输工程、中亚天然气管道、沙特输水工程等多个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在该细分市场占据竞争优势,并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知名厂商直接竞争;高阻隔包装热熔胶产品主要与三井化学、陶氏化学等国际巨头竞争,销售规模增速较快。

目前,公司以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行业为着力点,在达到客户不断提升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积极在新能源、光电显示、轨道交通、智能家居、食品医疗等行业探索和开发,以求逐步发展为技术领先型的多元化绿色环保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生产企业。

(一)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基本情况

鹿山新材是一家专注于绿色环保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新能源、平板显示、复合建材、能源管道、高阻隔包装等多个领域,是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热熔粘接材料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胶膜及功能性聚烯烃热熔胶粒产品。功能性胶膜产品体系主要适用于太阳能电池及平板显示领域,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及热塑型光学透明胶膜;功能性聚烯烃热熔胶粒方面,公司产品体系主要适用于复合建材、油气管道和高阻隔包装三大领域,主要产品为复合建材热熔胶、油气管道防腐热熔胶和高阻隔包装热熔胶。

图:公司主要产品及其应用领域

主要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产品图例
功能性胶膜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热塑型光学透明胶膜(TOCF)

热塑型光学透明胶膜(TOCF)触摸屏、3D 电视面板、液晶显示屏等
功能性聚烯烃热熔胶粒复合建材热熔胶给排水管道、铝塑板、铝蜂窝板、装饰板材等
油气管道防腐热熔胶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等能源输送管道
高阻隔包装热熔胶食品、药品及日化品包装、物流快递包装等复合包装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公司采购、生产、销售和研发模式如下: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石化树脂材料,包括PE、PP、EVA、POE等树脂材料,以及各类助剂。报告期内,公司对外采购模式包括直接采购和指定采购。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部门结合销售计划、产能情况等因素,制定生产和物料需求计划,负责生产计划的

安排和实施,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按照订单交期出货。此外,公司结合主要客户的需求预测、市场供需情况、自身生产能力和库存状况进行库存动态调整,以提高交货速度,充分发挥生产能力。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公司设有营销中心,负责市场推广及产品销售工作。公司通过展会、

网络、媒体广告、业内交流等途径接触客户并拓展市场,凭借公司在行业中二十余年的口碑积累及产品竞争力,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2,740,270,374.422,493,575,702.942,493,566,002.739.891,365,896,732.47
归属于上市公1,315,568,098.791,326,176,151.581,326,166,451.37-0.80755,278,029.60

司股东的净资产

司股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2,950,571,492.582,618,231,014.102,618,231,014.1012.691,693,205,534.42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2,945,718,990.132,569,941,964.262,569,941,964.2614.621,651,868,786.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86,309,851.9774,840,421.2874,840,421.28-215.33112,964,001.67

东的净利润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8,850,827.3753,209,357.2253,209,357.22-304.57102,672,916.9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4,844,153.57-691,361,612.18-691,361,612.18不适用11,844,627.1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76.426.42减少12.89个百分点16.17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940.870.87-208.051.6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940.870.87-208.051.64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706,985,643.26751,668,561.16816,812,094.54675,105,193.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057,253.16-31,983,358.112,759,807.43-22,029,048.1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7,925,622.77-43,575,585.061,274,350.49-28,623,970.0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4,561,727.30-122,450,893.9623,941,655.90138,226,811.79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0,392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9,534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汪加胜034,111,60136.5534,111,6010境内自然人
韩丽娜06,624,8307.106,624,8300境内自然人
广州市鹿山信息咨询有限公司02,334,4642.502,334,4640境内非国有法人
唐舫成02,268,2772.4336,0000境内自然人
广州穗开股权投资有限公司01,753,2751.8800国有法人
郑妙华01,630,8281.7536,0000境内自然人
广州开发区广开知识产权运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01,397,7141.5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广发乾和投资有限公司-1,433,6001,291,4001.380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万联广生投资有限公司01,003,0021.0700国有法人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成景恒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720,000720,0000.770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汪加胜、韩丽娜,两人为夫妻关系,韩丽娜为广州市鹿山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其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74,027.0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9.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31,556.81万元,较上年末降低0.80%;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057.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630.9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5.33%。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