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京东方A: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www.lhratings.com

www.lhratings.com

.

联合〔2024〕3477号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其相关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确定维持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维持“22BOEY1”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特此公告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评级总监:

二〇二四年五月三十一日

声 明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

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

项 目本次评级结果上次评级结果本次评级时间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AA/稳定AAA/稳定2024/05/31
22BOEY1AAA/稳定AAA/稳定
评级观点跟踪期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企业,在产能、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等方面继续保持很强的竞争优势。2023年,公司显示器件产品市场份额全球领先,物联网创新等业务规模明显扩大;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提高、期间费用对利润的侵蚀减轻,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经营获现能力较强,货币资金充裕,债务期限结构合理。同时,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也关注到,下游需求的周期性波动未来仍可能对面板厂商的经营业绩带来冲击,公司资产受限比例较高等因素给公司信用水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EBITDA对22BOEY1的偿付具有很强的保障作用。 个体调整:无。 外部支持调整:无。
评级展望未来,随着AMOLED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等业务的发展,公司的业务和产品结构有望不断丰富和优化,综合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可能引致评级上调的敏感性因素:不适用。 可能引致评级下调的敏感性因素:因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弱化;公司大规模举债用于资本支出,债务负担明显加重,但投资项目收益不及预期,导致偿债能力指标大幅下滑。

优势? 规模优势显著、行业地位稳固。2023年,公司LCD整体及五大主流应用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出货量、出货面积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低功耗、拼接、广告机等物联网创新细分领域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一,柔性OLED出货量大幅增长。公司保持了在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 高强度、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对技术和研发能力形成保障。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25.63亿元,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7.20%。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9万件,其中柔性OLED相关专利申请已超3万件;公司在全球持有授权有效专利超4万件,连续第6年位列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前20名(2023年度排名第15位)。? 业务结构不断丰富。2023年,公司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智慧医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30%、32.13%、81.42%和26.71%,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显示器件业务中,AMOLED销售量较上年增长51.45%至1704Km

,产销率高达98.10%,增速大幅领先于公司的LCD产品。

? 经营活动现金保持大规模净流入,货币资金充裕,短期债务保障能力强。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为383.02亿元,筹资

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为90.00亿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货币资金724.67亿元;公司短期债务占全部债务的17.85%,现金类资产是短期债务的2.97倍。

关注

? 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波动对面板行业形成冲击。半导体显示行业具有很强的重资产属性,而下游的消费电子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在下游需求转弱的阶段,若企业不能扩大市场份额、有效释放产能,较大规模的折旧可能对其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 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利润影响大,少数股东损益呈亏损状态。2023年,公司利润总额为18.33亿元,同期,公司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24.06亿元,实现其他收益42.02亿元、投资收益8.11亿元;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47亿元,但因部分少数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子公司发生亏损,公司净利润为3.70亿元。

? 受限资产规模较大。截至2023年底,公司受限资产账面价值合计1429.9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363.19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4.11%。

本次评级使用的评级方法、模型注:上述评级方法和评级模型均已在联合资信官网公开披露本次评级打分表及结果

本次评级使用的评级方法、模型 注:上述评级方法和评级模型均已在联合资信官网公开披露 本次评级打分表及结果
评级方法 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V4.0.202208
评级模型 一般工商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模型(打分表) V4.0.202208
评价内容评价结果风险因素评价要素评价结果
经营风险A经营环境宏观和区域风险2
行业风险3
自身竞争力基础素质1
企业管理2
经营分析2
财务风险F1现金流资产质量3
盈利能力2
现金流量1
资本结构1
偿债能力1
指示评级aaa
个体调整因素:--
个体信用等级aaa
外部支持调整因素:--
评级结果AAA
2023年底公司资产构成 2022-2023年公司收入构成 2022-2023年公司现金流情况 2022-2023年底公司债务情况

注:经营风险由低至高划分为A、B、C、D、E、F共6个等级,各级因子评价划分为6档,1档最好,6档最差;财务风险由低至高划分为F1-F7共7个等级,各级因子评价划分为7档,1档最好,7档最差;财务指标为近三年加权平均值;通过矩阵分析模型得到指示评级结果

主要财务数据

注:1. 公司2024年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未披露公司本部财务数据;2. 本报告中部分合计数与各相加数之和在尾数上存在差异,系四舍五入造成;除特别说明外,均指人民币;3. 2022年底及2023年底,长期应付款、长期流动负债中的带息部分计入债务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年报整理

评级债项概况

评级债项概况
注:上述债券仅包括由联合资信评级且截至评级时点尚处于存续期的债券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评级历史
债项简称债项评级结果主体评级结果评级时间项目小组评级方法/模型评级报告
22BOEY1AAA/稳定AAA/稳定2023/05/26孙长征 宁立杰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V4.0.202208 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模型V4.0.202208阅读全文
22BOEY1AAA/稳定AAA/稳定2022/03/14华艾嘉 孙 菁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V3.0.201907 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模型V3.0.201907阅读全文
注:上述历史评级项目的评级报告通过报告链接可查阅;2019年8月1日之前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模型均无版本编号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评级项目组

项目负责人:孙长征 suncz@lhratings.com项目组成员:宁立杰 ninglj@lhratings.com

公司邮箱:lianhe@lhratings.com 网址:www.lhratings.com 电话:010-85679696 传真:010-856792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号中国人保财险大厦17层(100022)

一、跟踪评级原因

根据有关法规要求,按照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关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其相关债券的跟踪评级安排进行本次跟踪评级。

二、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原名为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北京电子管厂于1993年4月股份制改革而来,初始注册资本为2.62亿元。1997年5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1.15亿股,股票于1997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京东方B;股票代码:200725.SZ);2000年12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000万股,股票于2001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京东方A;股票代码:000725.SZ);2001年8月,公司变更为现用名。截至2023年底,公司注册资本为376.53亿元,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资”)直接持有公司10.79%的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控”)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详情见附件1-1)。北京国资、北京电控所持公司股票无质押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显示器件、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等,按照联合资信行业分类标准划分为电子设备及元件行业(适用一般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截至2023年底,公司本部设集团创新中心、集团办公室、CTO(首席技术官组织)、CSO(首席战略官组织)、CFO(首席财务官组织)等组织;在职员工(含子公司)合计90563人。

截至2023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191.87亿元,所有者权益1977.99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683.70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45.43亿元,利润总额18.33亿元。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172.73亿元,所有者权益1983.49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679.89亿元);2024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8.88亿元,利润总额6.35亿元。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法定代表人:陈炎顺。

三、债券概况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24年4月底,公司由联合资信评级的存续债券见下表,募集资金均按指定用途使用,并在付息日正常付息。。

图表1 ? 截至2024年4月底公司由联合资信评级的存续债券概况

债券简称发行金额(亿元)债券余额(亿元)起息日期限
22BOEY120.0020.002022/03/25(3+N)年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四、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分析

2023年,世界经济低迷,地缘政治冲突复杂多变,各地区各部门稳中求进,着力扩大内需。2023年,中国宏观政策稳中求进,加强逆周期调控。货币政策两次降准、两次降息,采用结构性工具针对性降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突出稳健、精准。针对价格走弱和化债工作,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发行特别国债和特殊再融资债券,支持经济跨周期发展。宏观政策着力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数字要素基础设施建设。为应对房地产供求新局面,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支持。

2023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初步核算,全年GDP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信用环境方面,2023年社融规模与名义经济增长基本匹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但是居民融资需求总体仍偏弱。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整体偏紧,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逐步下降。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消费有望保持韧性,在房地产投资有望企稳大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回升,出口受海外进入降息周期拉动有较大可能实现以美元计价的正增长。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预计中央财政将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周期因素,赤字率或将保持在3.5%左右。总体看,中国2024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将维持在5%左右。完整版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分析详见《宏观经济信用观察(2023年年报)》。

五、行业分析

2023年,半导体显示行业整体运行情况较上年略有好转,产品价格总体止跌回升;半导体显示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点,行业集中度高,但企业仍需面对下游需求周期性波动、产能不能有效释放的风险。未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持续、应用场景的丰富和上下游产业技术创新的带动,中国半导体显示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半导体显示行业的景气度与下游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周期性波动的特点鲜明。经历了2022年的“行业寒冬”后,2023年,面板行业下行趋势明显减缓,景气度有所回暖。市场规模方面,根据Sigmaintell(群智咨询)数据,2023年,智能手机、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同比分别增长约18%和7%;根据奥维睿沃(AVC Revo)数据,2023年,全球TV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12.3%,但因TV产品大尺寸化趋向较明显,出货面积同比降幅仅约0.8%。但2023年,PC显示面板出货情况仍较差,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DC公布的报告,2023年全球PC显示器出货量同比下降8.6%,由于PC面板出货量与PC显示器出货量高度相关,且近年来PC面板的平均尺寸变化不大,因而2023年PC面板出货量、出货面积的降幅应与PC显示器出货量降幅接近。产品价格方面,不同尺寸面板中,由于产品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等因素,大尺寸面板的价格波动性更强。在经历了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持续下行后,随着头部面板厂商主动调整稼动率以及行业内部分低效产能的出清,面板(特别是中大尺寸产品)价格在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总体呈上行趋势,2023年第四季度增速下降,部分产品价格略有回落。

经过前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优胜劣汰,近年来,全球显示面板行业主要参与者已降至不足10家,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行业最大的5家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已高达80%左右。2023年,全球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排名前3的企业均为中国大陆企业,分别为京东方、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和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在行业上行期,为提高效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企业往往存在扩张产能、升级产线的愿望,但从投资到达产需要一定时间周期,且单条产线投资规模大,在下游需求转弱的阶段,若企业不能扩大市场份额、有效释放产能,较大规模的折旧将对其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而产品、工艺技术的较快迭代,更会使企业面临产线被淘汰的风险。

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的增长点正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等传统应用领域向VR/AR、智能手表等新兴细分领域转移,半导体显示技术也在向OLED、Mini LED和Micro LED等转变;随着5G和AIoT技术普及化、混合办公模式兴起,全球显示市场结构性机会不断出现,高规格显示技术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以新能源车等为代表新应用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中国已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不断提高。面板产业透过下游众多应用产品,与中国经济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密切相关,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十四五”期间,中国将继续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等建设。物联网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和融合应用潜力的释放,未来将会有大量物联网技术融入工业、交通、金融、建筑、能源等产业,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车联、智慧金融、智慧园区、智慧能源等物联网应用行业快速发展。传感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将加速迭代发展。在日渐成熟的技术和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支撑下,智慧屏、工业传感器、汽车电子等产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六、跟踪期主要变化

(一)基础素质

1 产权情况

跟踪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股权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底,公司第一大股东仍为北京国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仍为北京电控。

2 企业规模和竞争力

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在研发方面保持高强度、大规模投入,为创新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公司面板业务的产能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公司在物联网创新等领域的投入和积累有利于丰富业务结构。

2023年,公司保持了在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龙头地位。TFT-LCD产品方面,公司共有12条生产线;OLED产品方面,公司在成都、绵阳、重庆拥有3条第6代生产线,在鄂尔多斯建有第5.5代LTPS/AMOLED生产线,在昆明建有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线。2023年,公司在LCD整体及五大主流应用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出货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超大尺寸(85英寸及以上)产品实现全球出货量第一,ADS Pro产品实现TV高端市场突破;柔性AMOLED全年出货量同比大幅增加至近1.2亿片。

其他主营业务方面,公司IoT应用终端在白板、拼接、广告机细分市场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MLED与上影等重点行业客户形成合作并实现了在亚太、欧洲市场的初步布局,传感业务全系列读码器产品实现OLED领域导入,首款柔性高附加值FPXD产品实现量产,数字医院全年总门诊量超125万人次。公司在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板块的投入,有利于丰富公司的主营业务。

研发方面,2023年,公司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金额125.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0%。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过9万件,其中柔性OLED相关专利申请已超3万件;全球持有授权有效专利超4万件,并连续第六年位列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TOP20(2023年度全球排名第15位)。

3 企业信用记录

公司债务履约情况良好。

根据公司提供的企业信用报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011016602),截至2024年4月24日,公司无未结清的不良或关注类贷款信息记录。根据公司过往在公开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本息偿付记录,公司无逾期或违约记录,履约情况良好。截至本报告出具日,联合资信未发现公司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二)管理水平

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底,公司部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发生正常变动(具体情况如图表2所示)。

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主要管理制度连续,管理运作正常。

图表2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职务人员姓名变动情况变动时间变动原因
高级管理人员苗传斌离任2023年3月1日主动离职
高级管理人员谢中东离任2023年3月31日主动离职
高级管理人员冯强新任2023年3月31日聘任
高级管理人员郭华平新任2023年3月31日聘任
高级管理人员岳占秋新任2023年4月28日聘任
董事吴礼顺新任2023年8月14日被选举
董事、副董事长潘金峰离任2024年1月23日主动离职
董事、副董事长刘晓东离任2024年3月12日主动离职
董事孙芸离任2024年3月12日主动离职
董事冯强新任2024年4月26日被选举
董事朱保成新任2024年4月26日被选举
董事王锡平新任2024年4月26日被选举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

(三)经营方面

1 业务经营分析

跟踪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得以改善;物联网创新等业务增速较快,对收入和毛利形成了补充。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97.25%,主营业务突出。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划分为显示器件、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五个板块。2023年,在全球消费市场整体较为低迷、终端需求复苏乏力的情况下,面板行业低端产能继续出清,头部厂商控制稼动率,产品量价齐跌的局面得以终止,经营者压力略有缓解。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17%至1745.43亿元,降幅较上年大幅收窄;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11%至1526.33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79倍至18.33亿元。

从收入构成看,2023年,公司显示器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6%至1470.53亿元,仍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物联网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0%至389.00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上升了3.05个百分点;公司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仍较低,但分别保持较高增速。

从主营业务获利能力看,2023年,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加强成本控制、提升经营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显示器件业务毛利率较上年上升0.88个百分点,物联网创新业务毛利率较上年上升2.16个百分点,带动综合毛利率同比提高0.85个百分点至12.55%。

图表3 ? 2022-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及毛利率情况(单位:亿元、%)

业务板块2022年2023年
收入占比毛利率收入占比毛利率
显示器件1501.5184.178.291470.5384.259.17
物联网创新业务343.3419.247.12389.0022.299.28
传感业务3.070.1721.104.050.2318.43
MLED业务16.000.90-6.8829.021.66-11.19
智慧医工22.031.2317.8527.921.6019.70
其他及抵销-101.81-5.71---175.09-10.03--
合计1784.14100.0011.701745.43100.0012.55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年报整理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占46.15%,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和美洲的收入分别占31.64%和19.05%,海外收入占比较大,公司面临一定的汇率波动风险和国际经贸关系变化风险。

2024年1-3月,面板行业景气度于春节后显著回暖,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84%至458.88亿元,营业利润率同比提高7.71个百分点至13.86%,利润总额由上年同期的-9.92亿元增长至6.35亿元。2 显示器件业务运行情况

2023年,公司TFT-LCD产品产销情况较上年明显好转,产能利用率同比提高;AMOLED产品延续上年的高速增长态势。

2023年,公司TFT-LCD销量止跌回升,产能利用率提高;AMOLED销量继续快速增长,主要产品产销率保持在高水平。

2023年,公司显示器件产品仍划分为TFT-LCD和AMOLED两大类。采购方面,2023年,公司生产所需原料、主要供应商、采购政策及结算方式较上年无重大变化。从采购集中度来看,2023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为226.2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

18.11%,较上年(20.16%)略有下降,采购集中度不高,不存在严重依赖个别供应商的风险。

生产和销售方面,2023年,主要由于效率提升,公司TFT-LCD产能较上年有所扩大;随着面板行业景气度的企稳,以及公司在智能座舱、AR/VR屏等创新领域的拓展,2023年,公司TFT-LCD产量、销量均止跌回升,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2023年,公司柔性AMOLED等产品大客户市场份额持续提升,AMOLED产线产能继续释放,AMOLED产量、销量较上年分别增长50.04%和51.45%。2023年,公司TFT-LCD和AMOLED产品的产销率仍保持在高水平。

图表4 ? 公司显示器件主要产品产销情况

产品项目2022年2023年
TFT-LCD产能(K㎡)8753594801
生产量(K㎡)7562078107
销售量(K㎡)7603977400
库存量(K㎡)49835690
产能利用率(%)82.4889.34
产销率(%)100.5599.09
AMOLED生产量(K㎡)11571737
销售量(K㎡)11251704
库存量(K㎡)108141
产销率(%)97.2398.10

注:1.生产量为产出量,产能利用率=投入量/产能;2.公司出于信息保密等原因,未提供AMOLED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具体数据资料来源:公司提供

2023年,公司仍采取直销模式,销售政策及结算方式无重大变化。从销售集中度来看,2023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

624.1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为由上年的40.73%下降至35.76%。由于下游产业的特点,公司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偏高。

3 重大在建工程项目

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重大在建工程项目仍有一定资本性支出需求;但项目建设有利于公司提升在AMOLED领域的竞争力,丰富显示器件产品结构。

根据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截至2023年底,公司重大在建工程项目为“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工程预算数465亿元,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已达83.91%,尚需投资金额75亿元左右。2023年,公司AMOLED产品的产量和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项目建设、达产有利于公司扩大AMOLED产能,进一步优化显示器件产品结构,提高在AMOLED领域的竞争力。4 未来发展

公司发展战略清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及行业发展趋势的要求。

未来,公司计划通过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来实现经营效益提升、业务高效运转、公司的高质发展。公司计划提升显示器件业务经营质量、打造创新业务核心竞争力,强化综合竞争优势,并利用显示领域积累的“屏”及周边核心能力优势,在关键领域有效投入资源,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公司计划构建“1+4+N+生态链”的业务发展架构,其中,“1”是指半导体显示;“4”是基于京东方核心能力和价值链延伸所选定的发力方向,是公司在物联网转型过程中布局的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及智慧医工四条主战线;“N”是京东方不断拓展的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是公司物联网转型发展的具体着力点;“生态链”是指公司协同众多生态合作伙伴,聚合产业链和生态链资源,构筑的产业生

态发展圈层。显示器件方面,公司计划聚焦LCD产品结构优化,加快建立创新应用市场领先优势;提升OLED技术实力,优化产品性能,

提升高端产品占比,加快新应用市场开拓,强化竞争优势构建。物联网创新方面,公司计划提升软硬融合、系统设计整合能力,加大战略客户开拓力度,加强与生态伙伴间合作,强化落地标杆项目,提升品牌影响力,加速实现业务规模增长。传感业务方面,公司计划深耕智慧视窗、MEMS传感器、工业传感器等业务方向,探索玻璃基封装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MLED业务方面,公司计划打造以主动式驱动、COG为核心,COB与SMD协同发展的Mini/Micro LED产品群,加强上下游资源协同与整合,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智慧医工方面,公司计划深化“以健康管理为核心、医工产品为牵引、数字医院为支撑的服务闭环体系建设”,强化核心能力,加速业务布局。在“N”方面,公司计划基于“1+4”的能力分布触达需求侧和市场端,实现规模化应用场景,加速核心能力成长和新应用市场开拓。在“生态链”方面,公司计划秉持“深度合作、协同开发、价值共创”的理念,融合关键产业资源,提升整体价值创造能力,打造共享共赢的发展生态。

(四)财务方面

公司提供了2023年财务报告,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上述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提供的2024年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2023年,公司投资新设5家子公司,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2家子公司,注销1家子公司,合并范围变化较小,财务数据可比性较强。

1 主要财务数据变化

(1)资产质量

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和资产结构较上年底变化很小,仍以非流动资产为主。公司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占比高,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规模大、应收账款账龄短。

截至2023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较上年底减少0.33%,流动资产较上年底增长0.67%,非流动资产较上年底减少0.84%,流动资产占比有所提高,但资产仍以非流动资产为主。

图表5 ? 公司主要资产情况

科目2022年底2023年底2024年3月底
金额(亿元)占比(%)金额(亿元)占比(%)金额(亿元)占比(%)
流动资产1422.3133.821431.9134.161468.8235.20
货币资金688.0016.36724.6717.29822.0219.70
应收账款282.046.71333.657.96298.287.15
存货227.885.42241.205.75240.265.76
非流动资产2783.3766.182759.9665.842703.9164.80
固定资产2059.8748.982103.7150.192116.5350.72
在建工程433.8610.32296.707.08227.265.45
资产总额4205.68100.004191.87100.004172.73100.00

资料来源:公司财务报告,联合资信整理

截至2023年底,公司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较上年底增加5.33%至724.67亿元,货币资金中受限金额18.70亿元,占比小,主要为保证金存款和质押用于开立承兑汇票的资金;存货较上年底增长5.84%至241.20亿元,主要由库存商品(占50.41%)、原材料(占30.07%)和在产品(占18.32%)构成,累计计提跌价准备73.91亿元,计提比例为23.46%。应收账款较上年底增长18.30%,与下半年销售规模环比扩大有关,账龄主要为一年以内(占应收账款余额的97.66%),已计提坏账准备1.35亿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较上年底增加2.13%,在建工程较上年底减少31.61%,主要系部分在建工程完工转固所致。公司固定资产成新率为52.88%,成新率一般。

截至2023年底,公司受限资产1429.9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4.11%。公司受限资产主要为抵押的固定资产,与公司通过项目贷款进行产能建设存在一定关系。

图表6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受限资产情况(单位:亿元)

受限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18.70主要为保证金存款、质押用于开立应付票据
应收票据2.30已背书转让并附追索权、质押用于开立应付票据
固定资产1363.19抵押用于担保
无形资产15.47抵押用于担保
在建工程29.25抵押用于担保
投资性房地产1.01抵押用于担保
合计1429.92--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较上年底变化不大。

(2)资本结构

①所有者权益

截至2023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较上年底略有下降,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尚可。

截至2023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1977.99亿元,较上年底下降2.10%。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占比为65.43%;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别占所有者权益的19.04%、26.35%和17.99%,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尚可。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所有者权益1983.49亿元,较上年底增长0.28%,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较上年底变化小。

②负债

截至2023年底,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底略有增长;全部债务较上年底略有减少,仍以长期债务为主,债务负担仍属可控。

截至2023年底,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底增长1.31%。其中,流动负债较上年底增长5.25%,占负债总额的比例较上年底略有上升,但公司负债仍以非流动负债为主。

图表7 ? 公司主要负债情况(单位:亿元)

项目2022年底2023年底2024年3月底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流动负债856.7039.20901.6740.73868.2739.66
应付账款298.3513.65329.7814.90343.3815.68
其他应付款196.328.98194.888.80184.268.42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27.0410.39244.3711.04205.019.36
非流动负债1328.5760.801312.2259.271320.9660.34
长期借款1231.4356.351215.4654.901222.3355.83
负债总额2185.27100.002213.88100.002189.24100.00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截至2023年底,公司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较上年底增长10.53%,与下半年产销规模扩大有关;其他应付款较上年底基本持平,主要由工程及设备款(占69.71%)和资金往来(占16.37%,主要为部分子公司应付其原控股股东的款项及利息)构成。截至2023年底,公

司非流动负债主要为长期借款,较上年底变化不大;长期借款中,1年内到期、1年至3年(含3年)、3年至5年(含5年)到期的金额分别为42.48亿元、189.54亿元和317.31亿元,其余在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

图表8 ? 公司债务结构(单位:亿元) 图表9 ? 公司财务杠杆水平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截至2023年底,公司全部债务较上年底下降0.33%至1518.63亿元,债务期限结构仍以长期为主。从债务指标来看,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和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较上年底分别上升0.85个百分点、0.44个百分点和0.19个百分点,变化不大。

如将可续期债券调入长期债务,截至2023年底,公司全部债务和长期债务将分别增至1538.63亿元和1267.61亿元,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和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53.29%、44.00%和39.30%,较调整前分别上升0.48个百分点、0.57个百分点和0.62个百分点。公司债务负担仍基本处于合理水平。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负债总额、全部债务的规模和结构较上年底变化不大。

(3)盈利能力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略有下降,营业利润率有所提高,期间费用对利润的侵蚀减轻,利润总额大幅增长;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利润有一定影响。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营业利润率同比明显提高。

2023年,受面板产品价格止跌、公司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减少2.17%,降幅较上年收窄17.11个百分点;营业成本同比减少3.11%。受此影响,公司营业利润率同比提高0.91个百分点。

2023年,公司费用总额为221.52亿元,同比下降7.80%;期间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2.69%,较上年下降0.7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对对整体利润的侵蚀有所减轻。

2023年,公司确认资产减值损失24.06亿元,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2023年,公司实现其他收益42.02亿元,主要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实现投资净收益8.11亿元,主要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其他收益和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利润总额贡献大,但从其主要来源看,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47亿元,主要因部分少数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子公司发生亏损,公司少数股东损益为-21.78亿元,合并口径净利润为3.70亿元。

从盈利指标看,2023年,公司总资本收益率同比提高0.60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

同比由负转正。

图表10 ?公司盈利能力情况(单位:亿元)

项目2022年2023年
营业总收入1784.141745.43
营业成本1575.311526.33
利润总额0.5118.33
营业利润率(%)10.9911.90

联合资信对该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公司不同,公式见附件3;2022年及2023年,公司按照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

披露》(2010年修订)以及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45%和1.89%。

总资本收益率(%)

总资本收益率(%)0.521.12
净资产收益率(%)-0.860.19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年报整理2024年1-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84%至458.88亿元,营业利润率同比提高7.71个百分点至13.86%,利润总额由上年同期的-9.92亿元增长至6.35亿元。

(4)现金流

2023年,公司经营获现能力仍较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额有所减少,但对投资活动所需现金形成了较好的覆盖。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均有所减少,经营活动现金仍保持大规模净流入状态;公司仍保持一定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活动现金呈净流出状态,净流出规模有所减少;由于赎回部分可续期债券以及进行现金分红,公司筹资活动现金继续呈净流出状态。公司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继续为正,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对投资活动所需现金形成了良好的覆盖。

图表11 ?公司现金流情况(单位:亿元、%)

项目2022年2023年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79.841974.6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749.621591.6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0.22383.02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57.76752.80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217.491045.8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9.73-293.02
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70.4990.00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48.86306.33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60.59522.94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1.73-216.61
现金收入比108.36103.67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2024年1-3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2.31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4.0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6.54亿元。

2 偿债指标变化

2023年,公司长、短期偿债指标较上年变化不大,整体表现良好;公司或有负债风险小,未使用授信额度较大。

图表12 ? 公司偿债指标

项目指标2022年2023年
短期偿债指标流动比率166.02158.81
速动比率139.42132.06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50.2242.48
经营现金/短期债务(倍)1.661.41
现金类资产/短期债务(倍)3.322.97
长期偿债指标EBITDA(亿元)381.24402.09
全部债务/EBITDA(倍)4.003.78
经营现金/全部债务(倍)0.280.25
EBITDA/利息支出(倍)9.459.82
经营现金/利息支出(倍)10.679.36

注:经营现金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同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截至2023年底,主要因流动负债和短期债务有所增长,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短期债务比较上年底略有下降;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同比减少,公司经营现金/流动负债和经营现金/短期债务指标有所下降。公司短期偿债指标较上年变化不大,整体表现良好。2023年,公司EBITDA同比增长5.47%。从构成看,公司EBITDA主要由折旧(占83.87%)和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占8.80%)构成。公司长期偿债指标值较上年变化不大,整体表现良好。

截至2023年底,公司无对外担保,无作为被告且单一诉讼标的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重大未决诉讼、仲裁事项。截至2023年底,公司获得银行授信额度509.27亿元,尚未使用的额度为144.50亿元。

3 公司本部主要变化情况

2023年,公司本部收入在合并口径中占比较小,投资收益和其他收益对利润贡献较大。截至2023年底,公司本部资产主要为长期股权投资,负债以非流动负债为主,债务负担较轻,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强。

截至2023年底,公司本部资产总额2352.90亿元,较上年底下降6.72%。其中,流动资产占16.01%,非流动资产占83.99%。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占11.30%)、应收账款(占12.93%)和其他应收款(占75.37%)构成,非流动资产主要为长期股权投资(占96.70%)。截至2023年底,公司本部货币资金为42.56亿元。

截至2023年底,公司本部负债总额1338.53亿元,较上年底下降8.20%。公司本部负债主要为非流动负债(1250.73亿元,占93.44%),非流动负债主要由长期借款(占35.22%)和其他非流动负债(占63.80%)构成。公司本部2023年底资产负债率为56.89%,较2022年底下降0.92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底,公司本部全部债务481.25亿元。其中,短期债务40.30亿元,长期债务440.96亿元,短期偿付压力小。截至2023年底,公司本部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为32.18%,债务负担较轻。

截至2023年底,公司本部所有者权益为1014.37亿元,较上年底下降4.69%。在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别占37.12%、51.01%和7.08%。

2023年,公司本部实现营业总收入47.08亿元,利润总额37.11亿元。同期,公司本部实现投资收益19.91亿元,其他收益9.51亿元。

2023年,公司本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71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93.6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4.97亿元。

截至2023年底,公司本部资产、负债、全部债务和所有者权益分别相当于合并口径的56.13%、60.46%、31.69%和51.28%;2023年,公司本部营业总收入相当于合并口径的2.70%,利润总额相当于合并口径的2.02倍。

(五)ESG方面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积极履行环境义务和社会责任,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环境方面,公司遵守《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响应国家及行业各项环保政策,以ISO 14001为基础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并结合ISO 9001、QC 080000、ISO 14001、ISO 50001等管理体系要求打造绿色环境管理体系。公司所有建设项目均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获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申请获得排污许可证等环保行政许可。2023年,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政策要求,且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社会责任方面,公司积极履行纳税义务,2023年度为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公司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职员工(含子公司)90563人,其中女员工占比约31%;公司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为员工提供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薪资,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设立了面向全体员工的企业年金计划。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准入、考核提醒,并长期开展供应商发展计划项目,致力于提升供应商综合竞争力。公司建立了日常沟通回访、线上实时客服、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服务热线等沟通方式。公司相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2023年对外捐赠金额420.11万元;“照亮成长路”公益项目捐赠的智慧教室已累计突破100所。

治理方面,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及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2023年,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做到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构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履职情况正常;公司及时、公平地进行信息披露。

七、债券偿还能力分析

截至2024年4月底,公司存续债券为可续期公司债券“22BOEY1”,票面金额为20.00亿元。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对计入“22BOEY1”后的长期债务保障能力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EBITDA对计入“22BOEY1”后的长期债务保障能力较强。

图表13 ? 公司可续期债券偿还能力指标

项目2023年
长期债务*(亿元)1267.61
经营现金流入/长期债务(倍)1.56
经营现金/长期债务(倍)0.30
长期债务/EBITDA(倍)3.15

注:1. 上表中的长期债务为将永续债计入后的金额,经营现金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 经营现金、经营现金流入、EBITDA均采用2023年度数据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八、跟踪评级结论

基于对公司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及债项条款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估,联合资信确定维持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维持“22BOEY1”的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附件1-1 公司股权结构图(截至2023年底)

注:1. 在公司2014年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股份管理协议》将其直接持有的70%股份交由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该部分股份附带的除处分权及收益权以外的股东权利;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其直接持有的其余30%股份的表决权通过《表决权行使协议》约定在行使股东表决权时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保持一致。

2. 在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中,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

3. 北京京东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1日完成减资,成为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附件1-2 公司组织架构图(截至2023年底)

注:CTO-首席技术官组织;CSO-首席战略官组织;CFO-首席财务官组织;CHRO-首席人事官组织;CBMO-品牌与融媒体中心;CLO-首席法务官组织;CTIO-首席变革与IT管理官组织;CBSO-品安与建设中心;CSCO-首席供应链官组织;CPIO-业绩管理中心;CSIO-资本与投资管理中心;CCO-首席文化官组织;BOEU-京东方大学堂。资料来源:公司提供

附件1-3 公司主要子公司情况(截至2023年底)

子公司名称注册资本金 (万元)主营业务持股比例取得方式
直接间接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384520.00主要从事半导体显示器件、整机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货物进出口业务、技术咨询100.00%--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975000.00从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相关产品及其配套产品投资建设、研发、生产、销售99.97%0.03%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70000.00主要从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相关产品及其配套产品投资建设、研发、生产、销售100.00%--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年报整理

附件2-1 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公司合并口径)

项 目2022年2023年2024年3月
财务数据
现金类资产(亿元)862.00805.99886.16
应收账款(亿元)282.04333.65298.28
其他应收款(亿元)9.767.276.91
存货(亿元)227.88241.20240.26
长期股权投资(亿元)124.22137.32134.70
固定资产(亿元)2059.872103.712116.53
在建工程(亿元)433.86296.70227.26
资产总额(亿元)4205.684191.874172.73
实收资本(亿元)381.96376.53376.53
少数股东权益(亿元)659.54683.70679.89
所有者权益(亿元)2020.411977.991983.49
短期债务(亿元)259.48271.03237.63
长期债务(亿元)1264.111247.611228.12
全部债务(亿元)1523.591518.631465.74
营业总收入(亿元)1784.141745.43458.88
营业成本(亿元)1575.311526.33392.41
其他收益(亿元)54.8642.026.17
利润总额(亿元)0.5118.336.35
EBITDA(亿元)381.24402.09--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亿元)1933.281809.48523.22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亿元)2179.841974.67561.6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430.22383.02162.3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359.73-293.02-94.0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211.73-216.61-36.54
财务指标
销售债权周转次数(次)5.565.58--
存货周转次数(次)6.236.51--
总资产周转次数(次)0.410.42--
现金收入比(%)108.36103.67114.02
营业利润率(%)10.9911.9013.86
总资本收益率(%)0.521.12--
净资产收益率(%)-0.860.19--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38.4938.6838.24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42.9943.4342.49
资产负债率(%)51.9652.8152.47
流动比率(%)166.02158.81169.17
速动比率(%)139.42132.06141.49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50.2242.48--
现金短期债务比(倍)3.322.973.73
EBITDA利息倍数(倍)9.459.82--
全部债务/EBITDA(倍)4.003.78--

注:1. 公司2024年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2. 2022年底及2023年底,长期应付款、长期流动负债中的带息部分计入债务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附件2-2 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公司本部口径)

项 目2022年2023年2024年3月
财务数据
现金类资产(亿元)71.2242.56/
应收账款(亿元)48.6448.70/
其他应收款(亿元)198.78283.82/
存货(亿元)0.150.19/
长期股权投资(亿元)2143.091911.09/
固定资产(亿元)9.229.45/
在建工程(亿元)6.166.12/
资产总额(亿元)2522.312352.90/
实收资本(亿元)381.96376.53/
少数股东权益(亿元)0.000.00/
所有者权益(亿元)1064.241014.37/
短期债务(亿元)27.0540.30/
长期债务(亿元)396.43440.96/
全部债务(亿元)423.48481.25/
营业总收入(亿元)48.7347.08/
营业成本(亿元)0.100.13/
其他收益(亿元)9.499.51/
利润总额(亿元)36.8437.11/
EBITDA(亿元)47.7347.17/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亿元)56.5043.12/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亿元)76.5649.3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36.859.7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63.78-193.61/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亿元)41.29154.97/
财务指标
销售债权周转次数(次)1.010.97/
存货周转次数(次)0.650.73/
总资产周转次数(次)0.020.02/
现金收入比(%)115.9491.59/
营业利润率(%)98.6698.81/
总资本收益率(%)2.772.58/
净资产收益率(%)3.273.26/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27.1430.30/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28.4632.18/
资产负债率(%)57.8156.89/
流动比率(%)413.60428.92/
速动比率(%)413.40428.70/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47.7111.06/
现金短期债务比(倍)2.631.06/
EBITDA利息倍数(倍)7.558.65/
全部债务/EBITDA(倍)8.8710.20/

注:公司未披露2024年一季度本部财务数据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附件3 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

指标名称计算公式
增长指标
资产总额年复合增长率(1)2年数据: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 (2)n年数据: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1]×100%
净资产年复合增长率
营业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
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
经营效率指标
销售债权周转次数营业总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净额+平均应收票据+平均应收款项融资)
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净额
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总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现金收入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总收入×100%
盈利指标
总资本收益率(净利润+费用化利息支出)/(所有者权益+长期债务+短期债务)×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营业利润率(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营业总收入×100%
债务结构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计×100%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全部债务/(长期债务+短期债务+所有者权益)×100%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长期债务/(长期债务+所有者权益)×100%
担保比率担保余额/所有者权益×100%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EBITDA利息倍数EBITDA/利息支出
全部债务/ EBITDA全部债务/ EBITDA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100%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合计×100%
现金短期债务比现金类资产/短期债务

注:现金类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中的应收票据

短期债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票据+其他短期债务长期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其他长期债务全部债务=短期债务+长期债务EBITDA=利润总额+费用化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摊销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支出+费用化利息支出

附件4-1 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

联合资信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为:AAA、AA、A、BBB、BB、B、CCC、CC、C。除AAA级、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各信用等级符号代表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的高低和相对排序,信用等级由高到低反映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逐步增高,但不排除高信用等级评级对象违约的可能。具体等级设置和含义如下表。

信用等级含义
AAA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概率极低
AA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概率很低
A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概率较低
BBB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概率一般
BB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违约概率较高
B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概率很高
CCC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概率极高
CC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C不能偿还债务

附件4-2 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

联合资信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

附件4-3 评级展望设置及含义

评级展望是对信用等级未来一年左右变化方向和可能性的评价。评级展望通常分为正面、负面、稳定、发展中等四种。

评级展望含义
正面存在较多有利因素,未来信用等级调升的可能性较大
稳定信用状况稳定,未来保持信用等级的可能性较大
负面存在较多不利因素,未来信用等级调降的可能性较大
发展中特殊事项的影响因素尚不能明确评估,未来信用等级可能调升、调降或维持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