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无人机: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3-15

公司代码:688297 公司简称:中无人机

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面临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 “四、风险因素”相关内容,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本公司于2024年3月13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2023年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637,031,578.04元。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77元(含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675,000,0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9,475,000.00元(含税)。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无人机688297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杨萍巨美娜
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合作路1199号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合作路1199号
电话028-60236682028-60236682
电子信箱avicuasir@163.comavicuasir@163.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专注于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成体系、多场景、全寿命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无人机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公司汇聚了无人机产业的优质资源,致力于打造无人机产业世界一流企业,战略聚焦产品创新、总装集成、客户服务,持续加强航空技术前沿探索能力、复杂航空系统集成开发能力、高效供应链整合能力、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的建设,培育高端航空装备主集成商的技术优势和引领能力。

1.无人机系统

公司主要产品为翼龙系列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由无人机平台、地面站、任务载荷及综合保障系统组成。公司聚焦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以拓展市场应用为基础,实现产品谱系化发展,目前产品已发展了翼龙-1、翼龙-1D、翼龙-1E、翼龙-2、翼龙-2D、翼龙-2H、翼龙-3等无人机平台,具备全自主多种控制模式、多种复合侦察手段、多种载荷武器集成、精确侦察与打击能力和全面灵活的支持保障能力。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在国内国外多个用户、多种场景得到大量实践应用。

2.无人机技术服务

公司持续深耕无人机技术服务市场,为客户的应用需求提供专业飞行服务,实现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气象探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并提供各种载荷验证的试验飞行服务。公司2023年参加应急使命2023演习、杜苏芮防台风应急保障、甘肃地震救援等任务;完成大运会天气服务保障,开展青藏高原无人机人工增雨(雪)试验等任务,实现服务民生福祉的宗旨,促进企业形象提升,扩大了“翼龙”品牌影响力。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已建立成熟、完善的市场开发、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交付和服务保障体系。

1.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牵引,为用户提供全寿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的销售策略,持续拓展国内外市场,构建敏捷的市场洞察能力、从线索到合同的快速转化能力和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销售按照市场分为军贸市场销售和国内市场销售。其中军贸业务方面,公司与依法取得军品出口经营权、并在核定的经营范围内从事军品出口经营活动的军贸公司根据各自业务定位开拓市场。国内业务方面,由公司自主负责市场开拓并进行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产品及相关服务的销售。

2.在设计研发方面,公司已建立了高效的研发体系,拥有无人机行业国家级领军人物领衔的研发团队、创新的联合研发模式,具备敏捷研发和产品能力快速迭代能力;聚焦无人机系统新技术、新应用、新发展方向,创新平台基础技术研发;瞄准载荷多样化、动力远程化,不断提升平台能力,实现翼龙无人机谱系化和系列化发展。

3.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注重基于产品技术的供应商协同,形成了稳定可控、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公司将建立匹配大批量交付需求的敏捷化批产能力,推进无人机产业基地能力布局。加强供应链总体策划,构建流程驱动、体系支撑的集成供应链体系,优化供应链布局,提升应对采购需求多变的敏捷反应能力,优化采购计划体系,加快采购业务域信息化建设,加强采购早期协同和采购策略研究,持续推进竞争性采购,提升供应链健壮性。

4.在生产交付方面,公司作为无人机系统总体单位,聚合产业链资源,重点强化无人机系统的总装集成、试验、试飞等能力,优化无人机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形成支持多机型、多构型的精益制造能力,实行 “以销定产”、“预投储备”等多种生产模式相结合,提升市场快速响应能力。

5.在服务保障方面,公司建立了覆盖了从试飞设计、机务保障、场务保障、试飞实施等全过程的试飞安全管理体系,具备大型无人机科研、鉴定、批产、交付试飞及用户的培训带教试飞能力。同时逐步建立向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售后服务保障能力,形成成体系的航空装备全球化服务保障模式。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军用无人机行业发展阶段和基本特点

近年来,在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形势下,无人机等新型装备需求大幅提升,再加上不断爆发的安全问题、领土争端,装备无人机成为了以较低成本增强自身国防实力的有效手段,导致全球军用无人机需求不断扩大。由于对无人机装备有需求的国家很多,但目前全球具备自主生产高性能军用无人机能力的国家较少,因此相较传统武器装备,无人机全球军贸市场较为活跃。目前全球无人机系统军贸领域主要出口国家为以色列、中国及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瑞典、意大利等国也有部分无人机出口。

我国无人机系统发展起步晚于美国、以色列、英国等军事科技强国。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综合考虑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需要、我军现代化进程有序衔接等方面因素,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进一步激发了我国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智能化、无人化军备质量、数量和创新研发的需求。近十几年来,我国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呈厚积薄发趋势,军用无人机系统核心技术和主流产品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我国无人机系统发展势头迅猛,正进入创新跨越发展的新时期。

根据蒂尔公司预测,全球军用无人机采购支出将从2023年的约121亿美元增加到2032年的164亿美元,未来十年市场规模总计1622亿美元。预测期内,各国对军用无人机的研发支出预计将达

725亿美元。

(2)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政府政策鼓励和应用场景的增加,推动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以蒂尔公司为代表的世界知名无人机市场和竞争情报提供商对无人机行业一致看好,认为无人机市场在不断细分的大背景下,未来十年内整个行业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6%,是景气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根据“GMI”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300亿美元,预计2023年—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5%,人工智能技术和自主无人机发展的进展将影响商业趋势。

从类型构成看,过去几年消费无人机一直占据民用无人机的较大市场空间,但随着无人机在工业应用场景的拓展,未来工业无人机将成为民用无人机的发展热点,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工业无人机增速预计明显超过消费无人机并逐步成为民用无人机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受益于行业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民用无人机取得了高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重要的板块之一。工业级无人机主要服务企业、政府部门等用户,用以辅助人工进行重复性高、劳力密集型工作或者直接替代人工进行危险、人工难以涉足的工作。工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目前主要集中于应急产业、气象探测、人工影响天气、测绘与地理信息、农林植保、安防监控等领域。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工业领域大有可为。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从制度、法规、政策、标准等多个层面促进国内工业级无人机行业的发展,为国内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奠定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会给无人机行业带来大量投资,进一步拓宽无人机行业的市场空间。

(3)主要技术门槛

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产业链覆盖广技术链条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平台设计技术、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设计综合技术、无人机智能自主与智能指控技术、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生产制造技术、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测试技术、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保障技术等。公司目前已掌握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无人机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专注于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成体系、多场景、全寿命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的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公司主要产品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产品及其相关技术曾获得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

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际市场,公司持续拓展新用户,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出口多个国家。翼龙系列无人机已累计完成数万架次的起落及十余万小时的飞行,其优越性能和成熟度经历了高强度实战检验并取得卓越战绩。在国内市场,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将支撑一流军队建设、强军首责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统筹大气象、大应急等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和升级:针对客户需求,围绕气象探测需求研制“海燕”气探系列无人机(翼龙-2,翼龙-10),在成都大运会活动天气服务保障中,高质量完成了机动气象观测保障任务,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的气象服务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着力解决三断状态下的应急通信需求,在应急管理部牵引下成功研制翼龙-2应急型,在2021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应急救援、2022年四川泸定地震应急救援、2023年台风

引自蒂尔公司《World Civil Unmanned Aerial Sysrems MARKET PROFILE & FORECAST 2022/2023》

根据“GMI”公开数据显示,“GMI”(Global Market Insight简称),“全球市场视界”公司

“杜苏芮”福建省受灾地区应急救援、2023年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应急救援等实战任务中,实现实时侦察、回传现场高清图像、视频数据,恢复公、专网通信,为现场高效指挥、快速救援提供重要保障,成为国家应急力量中枢。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航空科技进步与工业体系升级,各种功能和性能的无人机系统不断创新发展,构成了世界范围内武器装备发展的核心竞争领域和产业竞争方向。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无人机系统跨越发展。无人化作战装备发展进入新阶段,无人机系统应用成效显著,在民用领域,无人机系统已经渗透到不同行业的众多应用场景中,孕育着大规模的行业应用和产业化,并成为世界航空工业未来最具活力的增长领域。

(1)军用无人机发展趋势

根据美国《国防》预测,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大幅增长,到2028年产值预计达到148亿美元。由于世界各国军方对陆、海、空、潜等多领域无人平台需求的增长,预测2022年到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36%,并保持可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由于俄乌战争对全球安全形势带来的不确定性,未来几年的军用无人机实际增长率可能更高。

①产品技术

一是中空长航时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仍是主流。中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MALE)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占据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的主力地位,并向更多功能、更强性能和更高战场适应性方向快速发展。

二是低成本可消耗军用无人机异军突起。低成本无人机在纳卡冲突和俄乌战争中表现抢眼,以其高性价比迅速获得青睐。

三是先进高端无人系统技术仍呈现垄断趋势。以“高快隐”和智能自主为代表的高端无人系统成熟技术仍然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成为大国科技实力的象征。

四是智能自主技术在无人机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远征云等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持续为军用无人系统赋能,无人系统指控技术由“人在回路中”向“人在回路上”的更高智能自主方向发展。

五是新兴技术为无人机产业降本增效提供更大空间。以数字孪生、数字线索和增材制造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使无人机研发试验和批量制造的成本大幅下降,周期大幅缩短,产品快速迭代与个性化定制将成为发展趋势。

②应用模式

一是战场情监侦仍然是基本任务,但作战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无人机战场情监侦(ISR)任务仍然是基本应用,但日益向目标定位与瞄准(ISTR或ISR-T)方向发展,基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等技术的多源战场情报数据智能融合处理日益成为战场态势感知的关键。与此同时,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已渗透到指挥控制、机动投送、预警探测、信息对抗、火力打击等各领域。

二是智能化有人无人协同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作战模式。智能化有人无人协同空中作战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信息组网、机器学习等技术,以有人机和高度智能自主的无人机形成功能搭配和互补增效的体系,从而在实时战场态势感知、优化配置作战资源、智能分解作战任务、高效达成作战目标、动态评估作战效果等方面实现效能最大化。如以忠诚僚机和有人驾驶飞行器编组作战,将充分发挥无人系统全信息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基于大数据知识库的自主决策能力和高动态的战场自适应能力,减少有人机战损并发挥最佳体系作战效能。

三是无人蜂群作战模式日趋成熟。无人蜂群是大量小型无人机以自组织信息网络为基础,以群体智能为核心,通过自主分工协作以达成作战效能最大化的新兴作战样式,已在分布式作战、

马赛克战和有人无人智能协同作战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向作战体系智能自主、战场网络柔性重组、作战平台多元异构等方向发展。

(2)民用无人机发展趋势

①产品技术

一是朝着高端智能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无人机从遥控和预编程方式向全自主控制方向发展。二是现有产品的适应性改造。通过改进现有产品,着重突出某一单项性能,例如在制造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增加载重,适应无人机在物流运输行业的应用。三是向低成本、高产量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消耗型应用场景的使用,无需高度智能化,只需要具备简单的协同和规避能力。四是向高空、超长航时方向发展。此类无人机飞行高度极高,以新能源技术提供动力,具备超长续航时间,提供通信、遥感中继服务。五是系统向集成化、设备向模块化方向发展。体现在无人机信息链路设计的综合集成,重载荷轻平台,提供定制化功能等方面。

②应用模式

一是提供定制化功能服务。目前国外很多无人机可以满足定制化服务需求,实现“一机多用”、性能多样化发展,例如,利用无人机搭载不同载荷之后可适用于多种作业环境,以满足不同作业环境的要求,常用于地形测绘、环境监视、技术检测、目标指示、效果评估、预警探测、通信中继、通信组网等。

二是提供数据服务。无人机作为空中的数据端口,针对不同行业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提取、分析和展现,为用户提供更精确、更强大的数据流服务。具体应用场景包括环境监测与执法,消防和管道电力线监测,监控公路铁路、智能空中交通、国家边境、灾区山区、石油天然气、大气污染、气象数据等。

三是提供租赁服务。对于无人机的多样化应用,提供租赁服务是一个新的探索,部分行业对无人机租赁也有一定的需求,例如安全监测、物流运输配送等。

四是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培训服务。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的拓展,对于飞手的培训不会仅局限于拿到驾驶员、机长或教员资质,而是会延伸到通航领域进行各种特情训练,比如航测巡线、电子网络防御、后勤救援、物流运输等专项培训。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3年2022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2021年
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7,362,397,641.857,807,292,817.747,792,959,284.13-5.702,605,965,709.382,590,273,504.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846,252,734.375,760,406,621.815,756,999,457.601.491,165,237,225.231,161,929,706.79
营业收入2,663,960,724.502,773,101,113.732,773,101,113.73-3.942,475,738,786.912,475,738,786.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573,609.66370,195,859.71370,096,213.94-18.27299,043,394.30295,735,875.86
归属于上市公285,893,749.84363,010,749.22362,911,103.45-21.24292,048,857.84288,741,339.39
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7,629,579.62377,861,790.69377,861,790.69-68.8750,952,463.0450,952,463.0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2110.6910.70-5.4831.1730.8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50.610.61-26.230.590.5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50.610.61-26.230.590.58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6.486.826.82-0.346.456.45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476,617,730.16717,627,093.88123,728,773.191,345,987,127.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492,247.18149,225,409.3829,152,557.9059,703,395.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1,494,217.69148,146,964.1926,074,050.5650,178,517.4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4,642,057.58128,225,807.34215,196,422.71-81,150,592.85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5,874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6,228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10,750,502112,066,48516.60112,066,485112,066,4850国有法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0110,000,00016.30110,000,000110,000,0000国有法人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0,750,50267,500,00010.0067,500,00067,500,0000国有法人
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055,621,9438.24000国有法人
成都建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054,000,0008.0054,000,00054,000,0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043,457,5556.4443,457,55543,457,5550国有法人
成都颐同人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25,463,9273.7725,463,92725,463,9270境内非国有法人
成都泰萃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17,566,0732.6017,566,07317,566,0730境内非国有法人
航证科创投资有限公司016,591,1902.4616,591,19016,591,1900国有法人
中航融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航一期航空工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013,824,0172.0513,824,01713,824,017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航融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航一期航空工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航证科创投资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公司股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具有关联关系。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是否有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66,396.07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57.36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8.27%。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