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国能建: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3-29

公司A股代码:601868 公司A股简称:中国能建公司H股代码:03996 公司H股简称:中国能源建设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一、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和香港联交所披露易网站(www.hkexnews.hk)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二、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三、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未出席董事姓名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被委托人姓名
董事长宋海良因其他公务赵立新
董事马明伟因其他公务赵立新
董事刘学诗因其他公务程念高

四、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以公司总股本41,691,163,63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60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人民币10.84亿元,剩余利润结转下一年度。本年度公司不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以上利润分配方案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本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9日,是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

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央企业)与其全资子公司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10日首次公开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3996.HK),2021

年9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868.SH)。

本公司是一家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行业提供系统性、一体化、全周期、一

揽子发展方案和服务的综合性特大型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传统能源、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

水利、生态环保、综合交通、市政、房建、房地产(新型城镇化)、建材(水泥、砂石骨料等)、

民爆、装备制造、资本(金融)等领域,具有集规划咨询、评估评审、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及管理、运行维护和投资运营、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建筑材料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公司连续10年进入世界500强,在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全球承包商250强和国际承包商250强排名中均位居前列,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0多个境外分支机构,业务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公司依靠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截至2023年底,公司拥有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国家级和65个省级研究机构、142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8项,重大科技成果2,700余项,有效专利13,177项,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500余项。公司作为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先后承建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代核电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铸造了如乌东德、白鹤滩、华龙一号等一批享誉全球的大国重器,在大规模风光储输工程、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高海拔输变电工程、1,24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工程等领域创造了卓著业绩,并在海外打造了一批具有能建特色的中国坝、中国电、中国网、中国城、中国路、中国桥,将先进成熟的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质量、中国管理、中国运营服务源源不断地呈现给世界人民。本公司秉承“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战略愿景,致力于在践行国家战略上走在前列、在推动能源革命上走在前列、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建设美好生活上走在前列,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能源一体化方案解决商、一流的工程总承包商、一流的基础设施投资商、一流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商、一流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一流的建材、工业产品和装备提供商,致力于在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发展、加快高质量发展、深化系统改革、全面加强科学管理、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组织能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推进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深度融合,全力构筑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能建平台,系统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能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持续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多更大价值。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能建601868.SH/
H股香港联交所中国能源建设3996.HK/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秦天明/
办公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甲26号院1号楼/
电话010-5909 8818/
电子信箱zgnj3996@ceec.net.cn/

二、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常年深耕电力行业,在能源电力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研发的特高压干式平波电抗器、海水过滤与阴极保护、核级电动执行机构、第四代太阳能热发电关键装备等核心产品具有技术领先及市场优势。

(一)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

公司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主要包括能源及基础设施领域规划研究、咨询、评估、工程勘察、设计、监理、项目管理、行业标准规范编制等业务。公司致力于“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能源一体化方案解决商,在能源电力勘察设计技术上处于引领地位;在能源电力领域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研究,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三代核电常规岛、清洁燃煤发电、特高压交直流和GIL综合管廊输变电、柔性交直流输电、海上风电、太阳能热发电等勘察设计技术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公司不断拓展提升跨行业综合设计能力,积极进军水利、生态环保、综合交通、市政、房建等非电业务,强化设计咨询牵引作用,以全过程、高品质的设计咨询服务模式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2023年,公司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为人民币214.7亿元,同比增长50%。

(二)工程建设业务

公司工程建设业务主要包括境内外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传统能源、城市建设、综合交通和其他工程建设业务。2023年,公司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1,982.1亿元,同比增长

20.9%。其中:

1.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

公司将新能源开发作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积极抢占新能源市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综合智慧能源工程业务。境内签订新疆吐鲁番鄯善七克台1GW“光热储能+光伏”一体化示范项目、辽宁葫芦岛经济开发区1G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京能电力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四川金武公路300MW/600MWh储能电站项目等一大批新能源项目。加快氢能业务布局,签订了新疆俊瑞沙雅新能源规模化制氢项目、吉林松原氢能产业园总承包项目等一批代表项目。抽水蓄能业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249.2亿元,同比增长88.1%,签订了甘肃省白银市平川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陕西榆林市佳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一批代表项目。境外签订了越南清化省芒勒风电三期项目、沙特PIF2.6GW光伏项目、蒙古80MW/200MWh储能项目、澳大利亚南澳洲Templers储能离岸项目等一批新能源项目。从2023年第三季度起将工程建设项目的抽水蓄能由传统能源调整到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中,并对累计及同比数据进行了追溯调整。2023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5,291.7亿元,同比增长26.1%,占比达41.2%。

2.传统能源

公司充分发挥总部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市场布局优势,在火电、水电、核电、输变电等传统市场取得较好成绩。境内签订安徽淮南平圩电厂四期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工程、新疆策勒县策勒河昆仑水利枢纽工程、广东陆丰核电厂5、6号机组常规岛及BOP安装工程、川渝特高压交流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等一批传统能源代表项目。境外成功签订沙特卡西姆1,800MW燃气联合循环独立发电项目、刚果(布)伊尼扬加水电站及配套输变电线路项目、菲律宾西部吕宋500kV主干电网建设工程等一批传统能源代表项目。2023年,传统能源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985.7亿元,同比增长7.5%,占比15.5%。

3.城市建设

公司积极参与城市综合开发、城市更新、新型城镇化、产业园区开发,开拓市政、房屋建筑市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战略性、一体化、重特大项目集团化营销,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加大投融资牵引力度,城市建设领域增长迅速,签订海南海口市秀英区田罗新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山东青岛李沧区十梅庵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江苏洗砚湖生态科技城启动区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国际数字港项目、河北雄安新区昝岗枢纽片区1号地项目、福建平潭零碳智慧产业园项目等一批城市建设项目。境外成功签订科威特萨阿德阿卜杜拉新城基础设施项目、沙特麦地那省阿丽亚住宅区项目、埃塞俄比亚哈伊克多功能工业园区项目等一批城市建设项目。2023年,城市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2,781.9亿元,同比增长31.1%。

4.综合交通

公司统筹多方资源,精心组织、科学策划,成功签订河南安阳市内黄至林州高速公路、内黄至鹤壁高速公路打包项目、G1015铁科高速公路铁力至凤阳段工程、承德丹锡高速克什克腾至承德联络线(G1611)冀蒙界至围场段项目、安徽寿县G328一级公路项目。创新提出并积极推动交能融合的能建方案,聚焦公路行业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的发展需求,提出能源、设施、信息、产业等四个维度的融合。开展高速公路交能融合试点,形成具有能建特色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核心技术。

(三)工业制造业务

公司工业制造业务主要包括建材、民用爆破及装备制造等业务。公司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工业节能减排,致力于建设一流的绿色建材、工业产品及装备提供商。

1.建材

公司建材业务全面实施“环保、相关、高端”战略,具有研发制造、新型建材、环境工程、砂石骨料、商砼服务、物流配送、技术咨询等完整产业链条,所属水泥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的60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之一,全国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曾荣获“中国绿色发展优秀示范企业”称号。2023年,水泥产量2,297.9万吨,同比下降2.6%;熟料产量1,808万吨,同比下降10.7%;商品混凝土产销195.7万方,同比增长24.5%;砂石骨料产量309万吨,同比下降24.1%。

2.民用爆破

公司民用爆破业务具有集民爆物品研发、生产、销售,爆破服务,矿山开采施工总承包完整产业链于一体的强大实力,在大型水利水电、核电、火电等国家重点能源工程,港口码头、机场等国家重点基础建设工程和大型矿山开采等工程项目持续推广民爆一体化服务模式,在工艺技术、装备技术、爆破技术、施工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为用户提供系统化、个性化服务具有领先优势,拥有引领行业的现场混装炸药一体化应用技术。公司设立民爆研究院,建有国内首条工业炸药科研试验平台,围绕混装炸药、电子雷管、智能爆破、绿色矿山构筑核心技术集群。2023年,公司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民爆产业清洁低碳化发展,发展规模保持行业领先,行业地位持续巩固,完成营业收入人民币84.05亿元,同比增长51.1%。

3.装备制造

公司装备制造业务聚焦“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化与国际知名同行企业对接,紧跟战略新兴产业,依托全产业链技术背景,以高端专业产品制造与专有技术研发为方向,培育高端专业产品设计研发、系统集成和加工制造能力,抢占和布局氢能等新产业新领域,实现转型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拥有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及市场优势的电站辅机和电网传统产品。2023年,装备制造

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45.9亿元,同比增长33.7%。

(四)投资运营业务

公司投资运营业务主要包括传统能源、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水利水务、生态环保、综合交通、市政、房地产(新型城镇化)、资本与金融服务等业务,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能源一体化方案解决商、一流的基础设施投资商、一流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

1.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

公司紧紧围绕“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大了在新能源投资业务的市场开发和资源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投建营”一体化,做优做强新能源产业板块,2023年,获取新能源投资指标2,009.7万千瓦,新增并网风光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474.9万千瓦,大力推进抽水蓄能业务发展,连获辽宁本溪太子河、甘肃白银平川等12个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投资开发权,总装机容量1,590万千瓦。截至2023年末,新能源累计并网951.1万千瓦,其中:风电274.2万千瓦、太阳能667万千瓦,新型储能10万千瓦。

2.传统能源

公司充分发挥电力建设全产业链优势,截至2023年末,传统能源业务控股装机容量208.68万千瓦,其中:火电130.42万千瓦,水电78.26万千瓦。

3.环保水务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聚焦供水、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等业务领域,掌握了污水深度处理、水环境修复、智慧水务等一批关键技术,具备提供生态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能力,负责运营国内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近百座水厂,水处理设计规模450万吨/日,水处理量160万吨/日。

4.综合交通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践行价值投资、全生命周期投资、理性投资、高质量投资“四大投资”理念,持续做专投资决策支持、建设管理、运营管理和资本运作“四个平台”,做强投资、建设、运营“三个主体”,全面创造以投资拉动承包获取工程收益、以运营增收增效保障投资收益、以资本运作促进投资滚动开发和资产保值增值“三大价值”,充分发挥产业链、业务链、供应链“多链合一”突出优势,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公司。2023年度,重点推进襄荆高速改扩建项目,参与推进高速公路项目40个;投资兴建的武阳高速建成通车;完善路产分级分类模型系统,推进“一路一策”优化资本运作规划;由公司投资开发的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成功完成一期并网发电,成为全国首个全路域交通与能源融合示范项目,公开发布了全国首个《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标准体系》。报告期末公司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合计1,320.7公里。

5.房地产

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业务坚持高品质定位和差异化发展,锁定绿色、健康、科技住宅细分市场,推进拿地模式创新,将城市更新作为主攻方向,结合一体化、综合化优势,成功获取上海华东区域总部一体化项目、湖北武汉青山华中区域总部一体化项目、广州广汕二路一体化项目;抢抓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发展机遇,新增北京顺义项目、深圳宝安项目、成都锦江项目等核心城市核心区域热点项目;首进深圳核心区域并广泛开展合作,获取南京鼓楼地块、济南白马地块和烟台初家首期地块,持续推进优势区域深耕和一级土地开发转化,公司竞争力显著提升。

6.资本与金融服务

资本与金融服务业务包括财务公司服务、金融租赁、基金及其他非货币银行服务等业务,为公司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服务主业、丰富融资手段、加强资本运作、节约融资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其他业务

本公司其他业务包括软件与信息化服务、物流贸易、租赁和商务服务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软件与信息化服务是支撑公司科技发展和全面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载体,为公司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物流贸易业务经营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公司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务,聚焦主业,持续推进业务模式转型,保持了平稳发展。

三、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783,156,193664,552,152664,351,12517.85528,862,58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0,464,737101,871,452101,893,6618.4494,198,680
营业收入406,031,848366,395,814366,393,30110.82322,318,5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86,1167,824,1397,809,3432.076,504,1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62,8145,721,5815,706,78525.195,071,82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86,0327,936,7617,934,29919.528,844,17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888.488.46减少0.60个百分点8.55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180.180.180.19
稀释每股收益 (元/股)0.180.180.180.19

(二)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88,515,555103,604,08393,193,325120,718,8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1,3711,526,176415,7524,912,81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22,7821,325,472536,7784,277,78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450,4311,818,682-1,115,28524,233,066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股东情况

(一)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410,49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396,038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018,686,568,02244.8218,107,684,0220国有法人
HKSCC NOMINEES LIMITED1008,438,039,75120.240未知其他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02,029,378,7944.8700国有法人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0613,374,5381.4700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27,680,397455,735,4971.0900其他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0306,593,6010.7400国有法人
北京诚通金控投资有限公司-161,702,028304,808,2300.7300国有法人
HUADIAN FUX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0243,722,0000.580未知境外法人
闫小虎-75,714,694200,000,0000.4800境内自然人
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098,542,6510.2400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上述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也不属一致行动人。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注:

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为18,686,568,022股,其中A股18,107,684,022股,H股578,884,000股。2023年12月,因公司股价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为履行稳定股价的有关承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决定增持公司股票。截至本报告发布日,增持计划尚未完成,详见公司2024年2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稳定股价措施实施进展的公告》(公告编号:临2024-002)。

2. HKSCC Nominees Limited(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的 H 股股份为代表多个客户持有,并已扣除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H股股份数量。

3.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的 A 股股份为代表多个客户持有。

4.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子公司中国华星(香港)国际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H股633,704,000股,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计持有本公司2,663,082,79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39%。

5. 公司股东闫小虎通过融资融券及转融通业务持有200,000,000股。

(二)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三)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四)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一)公司债券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债券名称简称代码到期日债券余额利率(%)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第一期)(品种一)22能建011375352025-07-22152.70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能建YK01115590——103.08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能建YK02240133——203.25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9年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第一期)19葛洲011551292024-01-09103.85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9年公司债券(第一期)19葛洲021552232024-03-13154.10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1年可续期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第一期)21葛洲Y1175964——303.80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1年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第一期)21葛洲011880822026-04-29303.53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1年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第二期)21葛洲021881092026-05-18303.40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22葛洲Y1185830——203.04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22葛洲Y2185931——203.13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低碳转型挂钩)(品种一)22葛洲Y3137782——152.76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低碳转型挂钩)(品种二)22葛洲Y4137783——153.21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低碳转型挂钩)(品种一)葛洲YK01137857——182.70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低碳转型挂钩)(品种二)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低碳转型挂钩)(品种二)葛洲YK02137858——123.21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一带一路”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三期)22葛洲Y5137971——203.18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四期)(品种一)葛洲YK03138614——303.18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葛洲YK05115512——203.03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公开发行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可续期公司债券(支持革命老区)(品种一)葛洲YKV1115847——102.87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公开发行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可续期公司债券(支持革命老区)(品种二)葛洲YKV2115848——103.19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1中能建MTN001102102154——203.67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21中能建GN001(碳中和)132100150——153.33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2中能建MTN001102282647——303.85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3葛洲坝MTN001102300529——103.44

(二)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公司于2023年6月19日足额支付了20能建Y1自2022年6月19日至2023年6月18日期间的利息和本期债券的本金。报告期内,20能建Y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第一期)(品种一)公司于2023年7月24日(因2023年7月22日为休息日,故顺延至下一个交易日)足额支付了22能建01自2022年7月22日至2023年7月21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2能建0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报告期内,能建YK01不涉及支付到期利息或兑付本金的情

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

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况。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报告期内,能建YK02不涉及支付到期利息或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9年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第一期)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1月9日足额支付了19葛洲01自2022年1月9日至2023年1月8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19葛洲0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9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13日足额支付了19葛洲02自2022年3月13日至2023年3月12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19葛洲02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0年可续期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第一期)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8月28日足额支付了20葛洲Y1自2022年8月28日至2023年8月27日期间的利息和本期债券的本金。报告期内,20葛洲Y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0年可续期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第三期)(品种二)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10月30日(因2023年10月28日为休息日,故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足额支付了20葛洲Y5自2022年10月28日至2023年10月27日期间的利息和本期债券的本金。报告期内,20葛洲Y5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1年可续期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第一期)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10日(因2023年4月8日为休息日,故顺延至下一个交易日)足额支付了21葛洲Y1自2022年4月8日至2023年4月7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1葛洲Y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1年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第一期)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4日(因2023年4月29日为休息日,故顺延至下一个交易日)足额支付了21葛洲01自2022年4月29日至2023年4月28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1葛洲0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1年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第二期)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足额支付了21葛洲02自2022年5月18日至2023年5月17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1葛洲02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2日足额支付了22葛洲Y1自2022年6月2日至2023年6月1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2葛洲Y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26日(因2023年6月22日为节假日,故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足额支付了22葛洲Y2自2022年6月22

日至2023年6月21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2葛洲Y2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日至2023年6月21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2葛洲Y2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低碳转型挂钩)(品种一)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4日(因2023年9月2日为休息日,故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足额支付了22葛洲Y3自2022年9月2日至2023年9月1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2葛洲Y3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低碳转型挂钩)(品种二)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4日(因2023年9月2日为休息日,故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足额支付了22葛洲Y4自2022年9月2日至2023年9月1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2葛洲Y4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一带一路”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三期)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10月23日(因2023年10月21日为休息日,故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足额支付了22葛洲Y5自2022年10月21日至2023年10月20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2葛洲Y5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低碳转型挂钩)(品种一)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21日足额支付了葛洲YK01自2022年9月21日至2023年9月20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葛洲YK0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低碳转型挂钩)(品种二)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21日足额支付了葛洲YK02自2022年9月21日至2023年9月20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葛洲YK02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四期)(品种一)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28日足额支付了葛洲YK03自2022年11月28日至2023年11月27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葛洲YK03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报告期内,葛洲YK05不涉及支付到期利息或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公开发行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可续期公司债券(支持革命老区)(品种一)报告期内,葛洲YKV1不涉及支付到期利息或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公开发行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可续期公司债券(支持革命老区)(品种二)报告期内,葛洲YKV2不涉及支付到期利息或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公司于2023年1月18日足额支付了13中能建MTN1自2022年1月18日至2023年1月17日期间的利息和本期债券的本金。报告期内,13中能建MTN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公司于2023年10月27日足额支付了21中能建MTN001自2022年10月27日至2023年10月26日期间的利息。报告

期内,21中能建MTN00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期内,21中能建MTN00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公司于2023年11月20日(因2023年11月18日为休息日,故顺延至下一个交易日)足额支付了21中能建GN001(碳中和债)自2022年11月18日至2023年11月17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1中能建GN001(碳中和债)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公司于2023年12月7日足额支付了22中能建MTN001自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2月6日期间的利息。报告期内,22中能建MTN001不存在延迟支付到期利息或延迟兑付本金的情况。

(三)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2023年2022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负债率(%)75.9674.801.5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7,162,8145,721,58125.19
EBITDA全部债务比0.050.050.00
利息保障倍数3.373.43-1.75

第三节 重要事项

一、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2023年,是公司改革发展历程中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公司始终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部署要求,大力践行《若干意见》、“1466”和“三新”能建战略,准确把握大局大势,有效驾驭复杂变势,全面发挥独特优势,企业总体呈现出新动能加速集聚、新优势不断放大、新活力持续迸发、新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的良好趋势。全年完成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2,837.3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060.32亿元,同比增长10.82%;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140.11亿元,同比增长

2.4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12.56亿元,同比增长8.00%。

(一)深入推动能源转型,战略引领升级升维。

公司作为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力军、排头兵,坚决践行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发展。2023年,公司参与编制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对外发布,承建的白鹤滩水电站入选“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设计建设的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项目雅砻江光伏电站、国内装机规模最大的百万机组甘肃常乐电厂投产投运,投资建设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乌兰察布绿色电站成功并网,进一步巩固了公司能源建设领域的领军地位。公司系统擘画、持续优化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新蓝图,进一步明确了以具有能建特色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核心重点、以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能建为核心支点、以推进创新、绿色、数智、融合为核心路径的清晰“战略地图”。依托公司能源电力领域的独特优势,重点聚焦新能源、储能、氢能、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绿色环保、高端装备等产业,积极打造原创高地,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二)大力实施高端营销,品牌形象全面彰显。

2023年公司开展120余次高端对接活动,深度参与博鳌亚洲论坛、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系列高端论坛活动40余场,举办“三新”联盟、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供应链联盟、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等“四大联盟”主题论坛13场,主导策划了“能建中亚—中东行”,深入中亚、中东等地区开展共建“一带一路”系列交流,有效牵引一批海外重大项目落地。公司新签合同额连续三年实现高速增长,站在万亿平台基础上再创新高。全年实现境内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0,030.0亿元,同比增长23.9%;境外新签合同额人民币2,807.3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新签合同额人民币2,673.8亿元,同比增长62.0%,签约额位居央企前列。公司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持续跃升,全球品牌价值500强跃升至192位,全球工程设计企业150强、国际工程设计225强排名分别位列第2位、第20位,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强排名位列第10位,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大幅提升。

(三)加快转型升级发展,“三新”能建再上台阶。

公司紧紧围绕“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三新”能建格局。新能源业务加速领跑,全年实现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4.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41%,指标占比均超30%;新增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2,009.7万千瓦;获取新型储能、氢能项目50余个,总装机规模超过550万千瓦,签约“十四五”纳入规划的抽水蓄能装机规模超过1,600万千瓦,甘肃平川抽水蓄能项目从勘测设计到核准开工创造行业最快速度。投资建设的广西崇左市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等一批大基地项目并网发电,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951.1万千瓦,装机规模较2022年底翻近1倍,新能源业务发展动能强劲。新基建业务不断突破,成功打造“能源+”融合发展先发优势,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高速公路全路域光储充一体化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获得了社会广泛关注;策划实施的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成功打通算力网与电力网创造了新模式,被列入甘肃省“十四五”首批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清单;投资建设的中国能建大厦二期零碳智慧园区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科技示范工程,成为近零碳建筑类的典范;成功获得江苏无锡洗砚湖生态科技城、山东青岛李沧区十梅庵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等一批百亿级融合示范项目,持续探索与打造行业融合发展新标杆。新产业加快布局发展,聚焦构建价值共生体系,围绕新能源和新基建,大力发展绿色新材料和生态环保产业,开创的“基于工农业固废再生土壤的创新技术”获“零碳中国”十大创新技术,研发的“新型光伏建材”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中国十大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品牌”;发挥“装配式+煤矸石”模式优势,签订了国内首个千万吨级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大同煤矸石项目;获得辽宁建平、河南南召、

海南定安等一批绿色矿山项目,工业建材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加大战新产业投资力度,新能源、“能源+”、“绿色+”等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完成额增长64%。

(四)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加速突破。

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储能、氢能“两个支撑点”精准发力,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技术产业化应用,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129.8亿元,同比增长24.31%。在新能源领域,研究掌握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关键技术,全面攻坚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有效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电网大范围互联等难题;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先行先试,创新性打造内蒙古乌兰察布、广西崇左等新一代绿色电站示范项目,开创新能源供给消纳全新模式。在储能领域,打通压缩空气储能天然盐穴和人工硐室两条关键技术路线,形成具有中国能建特色的“300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研投建营”一体化实施湖北应城300兆瓦天然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甘肃酒泉300MW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引领储能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全球首台(套)300兆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新技术示范项目全面进入调试阶段,开创了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绿色、零碳、高效、经济的新路线;首创的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示范项目甘肃酒泉300兆瓦储能电站项目有序建设,破解了压缩空气储能受地理条件制约的世界性难题;电化学储能电池完成首批电芯产品交付,自研280Ah电芯产品通过第三方检测,大力推进厦门和无锡生产线落地工作;加强重力储能科研开发,加快推动河北张家口60MW/360MWh重力储能示范项目落地实施。在氢能领域,聚焦绿电制绿氢、绿氢制绿氨、海水淡化等氢能核心领域,全力抢占产业制高点。研制成功1500Nm

/h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建成了国内首座8MW级大型碱性电解水制氢机组检测平台;设计建设的全球最大体量绿色氢氨醇一体化新技术示范项目吉林松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绿色氢基化工规模化发展。此外,公司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系统打造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服务和数字解决方案,创新迭代智慧电厂、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智慧工地、智慧园区、智能装备等产品,完善电力规划、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大数据平台,打造企业数字化能力“孵化器”,形成数字化产业发展“生力军”。

(五)狠抓提质增效赋能,科学管理显著提升。

深化改革持续发力,科学编制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对标价值创造行动“三大实施方案”,累计实施具体改革举措160项,新增“双百”“科改”企业5家,纵深推进“3+2”中长期激励机制,任期制和契约化考核覆盖面达100%,2023年公司改革三年行动、三项制度改革获得国务院国资委考核评价最高等级。扎实开展增收降本,深化总对总金融合作,平均融资利率较年初降低32个基点;灵活运用资产处置、股权转让多种方式,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保险集中管理促进平均费率下降。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完成控股上市公司易普力重大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13.39亿元,创新国内资本市场首个“专业化整合和一体化重构+‘A+H’分拆+借壳上市+央地对接+配套募集资金”模式,为央地合作、国内资本市场分拆重组上市提供了新样板,进一步夯实“能建民爆”行业龙头地位;积极推进公司A股首次再融资工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等人民币70亿元,所属企业葛洲坝集团成功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建筑业首单研发贷款人民币6亿元,为公司科技创新提供有力资金支持;所属企业城市发展公司成功发行嘉佩乐酒店CMBS,募集资金人民币21亿元,打通公司房地产板块中长期融资通道。持续改善“一利五率”,2023年公司利润总额、营业现金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考核指标持续优化,公司运营质效稳步提升。持续加强项目管理,系统开展“项目履约提升年”专项行动,强化重大工程管理,2023年公司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23项、省部级质量奖1,186项。不断完善“大风控”体系,大力推进法律合规管控“三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等系列行动与系列举措,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

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3月29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