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西部超导: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3-30

公司代码:688122 公司简称:西部超导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重大风险提示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面临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 “四、风险因素”相关内容,请投资者予以关注。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公司于2024年3月29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元(含税)。公司总股本为649,664,497股,以此计算共计拟派发454,765,147.90元(含税)。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西部超导688122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凯旋周庆
办公地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明光路12号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明光路12号
电话029-86537819029-86537819
电子信箱kingsin@c-wst.comzhouqing@c-wst.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国际上唯一的NbTi铸锭、棒材、超导线材生产及超导磁体制造全流程企业;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重点研发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有三类,第一类是超导产品,包括NbTi锭棒、NbTi超导线材、Nb

Sn超导线材、MgB

线材和超导磁体等;第二类是高端钛合金材料,包括棒材、丝材等;第三类是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包括变形高温合金和高温合金母合金等。公司产品以“国际先进、国内空白、解决急需”为定位,始终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我国能源、医疗、交通、信息、新型战机、大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舰船等领域发展急需。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通过向客户销售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等实现盈利。

1.研发模式

(1)研发机制

公司坚持贯彻“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研发方针,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公司坚持研发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一方面,大量研发人员长期工作于生产一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课题,通过针对性的研发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省、市级课题,或面向国家型号或客户需求自主立项课题,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公司研发成果直接应用于或指导生产,减少了科研成果转化环节,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有利于迅速占领市场。公司形成研发带动销售、销售保障研发的循环模式,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同时,也推动公司的持续创新发展。

公司坚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发展,依托现有的特种钛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陕西省航空特种金属材料创新中心、陕西省超导强磁场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坚持走实验室成果产业化的自主创新之路,通过加强贯彻技术创新机制和面向国家战略开展产品研发,注重原创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保障公司持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大技术领先优势。

(2)研发流程

公司产品技术研发的流程如下:

1)研发初期,依托国家、省、市级课题,或面向国家型号或客户需求自主立项课题进行研发,

依据设计开发程序,开展工艺方案设计;2)研发主管部门组织技术、生产、质量等相关有资质的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工艺方案可行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对于工艺方案合理可行的课题,课题组对工艺方案进一步完善,随后按照方案实施,开展技术攻关;3)研发过程中,以科研例会进行监督管理,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考核。针对存在的技术难题,组织专题讨论会,通过课题组间技术碰撞,并邀请高校、研究所专家共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4)为确保产品满足型号研制或客户需求,研制过程中设立首件鉴定、工艺评审以及生产定型评审多个节点,在不同的节点对工艺合理性、产品质量水平以及科技成果进行评价,形成评审意见;5)首批次合格产品研制完成后开展首件鉴定,若产品各项技术要求满足客户需求,则研究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重点研究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成品率,推动产品的应用研究,若未通过首件鉴定,则继续开展技术攻关,重新进行首件鉴定;

6)组织开展工艺评审,对工艺合理性、稳定性、产品质量批次稳定性以及客户使用反馈进行评估,决定是否工艺固化。当产品具备工艺固化条件时,将形成并下发工艺规程等工艺技术文件;

7)通过工艺评审的课题即可进入大批量生产验证阶段,根据客户需求开展试生产,对现有批产能力和质量稳定性进一步验证。持续跟踪工艺过程、产品质量,开展大批量的批次稳定性研究,不断细化过程控制措施,形成稳定的批产能力。

2.采购模式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海绵钛、铌锭、镍、无氧铜及中间合金等。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计划采用持续分批量的形式向供应商采购。目前,公司与一些规模较大的优质供应商签订了长期采购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原材料供货渠道。

(1)供应商评估和管理

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须满足公司制定的内控采购技术标准,且供应商应具有与所提供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保持质量稳定的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供应商有足够的产品交付能力,能够提供有效、及时、满意的服务。

公司每年会对在合格供方名录中的供应商发放供应商调查问卷进行书面调查并且对供应商前一年所供货物的质量稳定性、交付期、价格等方面予以定量评价。针对海绵钛及主要中间合金的供应商,公司每年不定期组织现场质量审核,考查供应商质量体系的执行情况。

(2)采购计划的编制

生产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按类别填报相应的请购单,送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后由资材部组织实施采购,资材部归类整理需用单位请购单、计划表,并编制形成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由公司主管领导副总审批。

(3)采购的实施

资材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采购计划、合格供应商名录、采购物资的类别,组织招标、评标。采购人员根据评标结果,编制采购合同并实施采购。

(4)公司采购物资的分类

A类采购产品:指的是在其入厂时,需按照采购要求逐批、逐项实施入厂复检的产品,其对公司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B类采购产品:指的是对公司产品质量的形成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的产品,包括部分辅助材料以及物资。其在入厂验收时,需逐批核对供货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进行入厂抽检。

3.生产模式

公司以“面向订单”生产为主,合理、适量、预测性备货为辅。市场部门负责订单的签订和一些重要的可预见性订单信息传达;生产技术部负责对订单及预订订单进行分解、编制生产计划,

进行生产协调、过程控制、技术管理和外协管理;质量部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对物料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并按照订单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资材部按照生产技术部对订单分解的原材料需求计划进行采购,对成品入库产品进行管理和包装,保证订单原料供应和产品发货;各厂负责具体执行公司生产计划,保证产品按质、按量、按期入库。

4.销售模式

公司国内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材料、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业务主要采用直销的方式;出口业务大部分采用自营出口,少量外贸公司代理出口。公司根据客户对超导线材的要求,开发出系列化产品,通过客户全面测试评估合格后成为客户的合格供应商,通过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的方式建立战略合作模式,实现产品长期稳定的销售。超导磁体属于非标定制化的设备,需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制造,超导磁体的性能由客户测试确认,产品通过客户的性能测试后,公司开始向客户批量供货。公司高端钛合金、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主要用于航空等领域,通过参与型号项目,研发带动销售。通过全面参与工艺评审、材料评审、地面功能试验、地面静力试验、装机考核、装机评审等一系列程序成为相关材料的合格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要从事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中的“有色金属合金制造(C3240)”。

1.超导产品

(1)行业发展阶段:

超导材料具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宏观量子效应,是国际公认可引发产业变革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方向,超导强电应用技术,可实现常规技术无法实现的超强磁场、大容量输电储能等诸多颠覆性应用,一直是国际高技术竞争前沿。在能源、信息、医疗、环保、交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中国制造2025》中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前沿新材料之一。我国在超导材料和超导磁体技术的研究方面,经过近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超导材料和应用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总体看来,目前我国在高性能低温与高温超导材料、超导强磁场应用技术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行业基本特点:

超导材料和磁体主要应用于高能加速器、磁约束核聚变、医用磁共振成像仪(MRI)、核磁共振谱仪(NMR)、磁控直拉单晶硅(MCZ)、质子重离子加速器、超导储能、超导量子计算机等领域。

(3)技术门槛:

低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涉及高均匀合金熔炼、超细芯复合线材塑性加工和磁通钉扎调控技术;高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涉及导体结构设计、金属/陶瓷复合粉末装管加工和成相热处理技术;超导磁体制备技术涉及磁体结构设计、大尺寸精密超导磁体绕制和固化制备技术以及超导磁体制冷机直接冷却技术。上述技术均为超导专有技术,技术体系复杂、研发周期长。

2.高端钛合金

(1)行业发展阶段:

我国军用钛合金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特别是军工用钛合金对“高均匀性、高纯净性、高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以西部超导为代表的少数优势单位依托承担国家项目、自主研发,使我国近年来高端钛合金相关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尤其是航空及发动机用钛合金材料的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多种牌号钛合金填补了国内空白,基本满足了国内高端市场对钛材性能水平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公司正在加快推动自主研制新型钛合金及应用,产品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2)行业基本特点:

钛合金行业与传统有色金属相比,具有技术要求高、附加值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等军工领域,应用单位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钛合金材料的“高均匀性、高纯净性、高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3)技术门槛:

受航空航天等军工领域对装备服役安全性寿命的高要求,其所用高端钛合金对质量要求十分苛刻。相比于普通民用领域用钛合金,其工艺技术以及过程控制技术的要求十分高,技术门槛主要包括钛合金原材料的技术标准内控体系、工艺与工艺装备的匹配性、高纯净钛合金熔炼控制技术、高熔点元素均匀化熔炼控制技术、高密度元素均匀化熔炼控制技术、超大规格铸锭成分均匀化熔炼技术、均匀性控制熔炼技术、高灵敏度探伤水平棒材的锻造技术、超大规格棒材的锻造技术、航空紧固件叶片用小规格棒丝材的组织均匀化、细化制备控制技术及钛合金产品的质量批次稳定性控制技术等。以上技术不仅研发周期长,且需要长期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持续改进,技术体系复杂。

3.高性能高温合金

(1)行业发展阶段:

航空航天发动机、燃气轮机的热端部件需承受600℃~1200℃的高温以及复杂应力的交互作用,材料要求非常苛刻,高温合金是制造这些装备的关键材料。镍基高温合金有高的耐热强度、良好的塑性、优秀的抗高温氧化和燃气腐蚀能力,以及长期组织稳定性等特性,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高温部件。比如,镍基高温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的燃烧室、燃烧室隔板、涡轮盘、导向叶片、涡轮叶片以及轴、进气导管、喷管等的制造。在现代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材料的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40%~60%。国内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近几年国产高温合金纯净性、均匀性和批次稳定性显著提升,但仅少数企业实现批产供货,产业结构及产能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在民用工业的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等领域,镍基高温合金也获得一定应用,被用在柴油机和内燃机的增压涡轮、工业燃气轮机、内燃机阀座、转向辊等。

(2)行业基本特点:

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领域等高端装备关键材料。近年来我国在高品质高温合金的制备技术和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均取得了显著提升。

(3)技术门槛:

我国高温合金冶金熔炼存在均匀性和纯净性控制难度大、质量批次稳定性不高等问题,具体如下:1)冶金质量不过关:高温合金产品冶金缺陷较多,主要表现为黑斑、脏白斑、碳化物偏聚等,杂质元素(如硫元素)含量较高且波动大,材料的强度和使用寿命较低;2)组织均匀性差:

不同部位的晶粒度差异大,混晶、黑晶、亮条等异常组织时有发现;3)成本高:国内生产的高温合金返回料利用率偏低,且工艺稳定性较差导致废品多,生产成本普遍偏高。近年来,在国内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牵引下,西部超导等企业开始了高温合金研发和生产,部分产品已经实现批产供货,通过自主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引进国际先进装备,我国高温合金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已经有明显改善、产品成本也有一定降低。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超导产品行业

公司是我国重要的实用化超导材料与磁体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

低温超导线材是多芯复合线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导体设计、高均匀合金熔炼、大

变形塑性加工、磁通钉扎调控、热处理等全套核心技术。目前除公司外,国内其他企业无技术积累,且低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属敏感技术,无法从国外获得。在高温超导材料方面,公司侧重MgB

和Bi-2223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已掌握上述材料核心制备技术,未来将突破并引领上述材料在智能电网中输电电缆、无液氦磁体装备等领域的运用。已经开始为我国研发的世界首台10MJ/5MW高温超导储能装置提供MgB

线材。公司是国内研发生产低温和高温超导磁体的主要企业之一,相继突破了全套的大型超导磁体绕制、固化及低温杜瓦设计和制造技术,在超导磁体的研发、生产及制造等方面已得到国内外客户的肯定与认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轨道交通、国家大型科学项目及新材料研发生产等领域。产品价格方面,公司已成功取得GE、SIEMENS、飞利浦、上海联影、宁波健信、上海辰光等国内外主要MRI设备生产商的NbTi超导线材批量供货订单,也为世界上能够批量生产并销售超导用NbTi锭棒的两家公司之一。公司持续向国内外各科研单位、加速器项目、MCZ设备制造商提供超导磁体。公司低温超导产品的价格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已具备相当的竞争力。产品性能方面,公司MRI用超导线材在SIEMENS、GE、上海联影、宁波健信、上海辰光等主要MRI设备生产商的产品中得到批量应用,圆满完成ITER项目低温超导线材的供应任务,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批量供货,并持续向各科研单位、加速器项目、高品质大尺寸单晶硅制造用长晶炉设备制造商提供低温超导磁体,产品性能获得客户和业界高度肯定。公司生产的NbTi锭棒产品质量赢得了全球超导线材领域的认可。公司低温超导产品的性能已与其他竞争对手处于同一水平。高温超导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取得显著进展,综合性能达到新型超导储能、超导磁共振成像仪等应用要求。在技术实力方面,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出具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陕科鉴字[2014]第042号),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裕恒任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公司生产的高性能Nb

Sn超导线材综合性能指标(临界电流、磁滞损耗和剩余电阻率)及性能稳定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出具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中色协(科鉴)字[2014]第061号),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甘子钊任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公司生产的高性能NbTi合金锭棒和线材综合性能指标及性能稳定性均为国际领先。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出具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中色协科(评)字[2017]第174号),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裕恒任评价专家组组长的评价专家组评价,公司在磁共振成像仪用低温超导线材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另外,公司超导材料相关技术成果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公司低温超导材料整体技术实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核心竞争力方面,ATI仅生产NbTi锭棒,未生产下游低温超导产品。公司其他国际竞争对手均不生产低温超导产品的原材料NbTi锭棒,需向公司或ATI采购;公司作为全球唯一的NbTi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不仅可以保证公司低温超导产品原材料稳定、充足的供应,还在低温超导产品质量控制、交货期管控等方面具有优势,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高端钛合金行业

公司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研发生产基地,生产的高端钛合金材料,包括大棒材、小棒材、丝材等,主要用于航空(包括飞机结构件、紧固件和发动机部件等)、舰船、兵器等。公司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自主研发了大规格铸锭纯净化、均匀化控制和棒丝材均匀化控制,棒丝材批次稳定性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能够满足国内高端市场对钛合金性能水平的需求。公司自主研发并批量生产的多种新型钛合金填补了国内该领域多项空白,保障了国家急需关键钛合金材料供应,其中三种主要牌号新型钛合金已成为我国航空结构件、紧固件用主干钛合金,为我国新型战机、运输机的首飞和量产提供了关键材料。公司生产的高端钛合金材料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航空、舰船、兵器用关键钛合金材料的技术封锁和禁运。同时,公司建立了自主的原材料技术标准,带动上游海绵钛、中间合金等原材料行业技术提升;完善了军工型号和国家

重大技术装备用原材料检测标准;提高了高端钛合金行业的技术成熟度。公司坚持“国际先进、国内空白、解决急需”的产品定位,贯彻“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研发方针,瞄准我国军用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高端市场,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飞机制造关键钛合金材料的“卡脖子”问题。近年来,公司产品已批量应用于我国航空发动机等关键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多项军工型号项目,主要客户包括航空工业、中国航发、中船重工、中国兵器工业、中核工业等众多知名军工集团。

3.高性能高温合金行业

高温合金技术门槛较高,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科技产业。国内高温合金产品的生产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公司以科研项目和市场需求为牵引,在研的多项国家级军用关键材料攻关项目进展顺利,通过了工艺评审;多项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项目,完成了材料制备,已成为相关需求单位的材料供应商。在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公司通过近年来的技术积累,突破了以GH4169、GH4169G、GH738、GH907、GH4698、GH4720Li 等合金为代表的十余个牌号高温合金的批量生产技术,获得相关牌号高温合金棒材产品的供货资格。在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公司生产的φ600mm大规格GH4738棒材已通过某型号发动机部件考核。在燃气轮机市场,公司生产的大规格GH4169棒材已经在国内多个型号燃机和民用燃机上完成锻件验证与评价并取得供货资质。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下游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需求稳步增加,钛合金、超导和高温合金行业的新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在超导材料和超导磁体技术的研究方面,我国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重要成果。目前,我国在高性能低温超导材料、超导强磁场应用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能力显著提升,具备了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高温超导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取得显著进展,综合性能达到新型超导储能、超导磁共振成像仪等应用要求。目前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嬗变研究装置、中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高场磁共振成像仪等重点项目已经陆续启动。超导电子级单晶硅炉、超导限流器、超导电缆、超导储能和超导磁悬浮列车也正在加速发展,超导材料和超导磁体的需求不断上升。国际市场对我国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技术水平、质量和价格水平也越来越认可。

受航空结构件整体化技术的影响,钛棒材的规格范围不断增大,对提高锻件质量稳定性控制水平、降低产品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等有一定优势。由于国家环保要求趋严和国家重大型号项目需求上升,钛材市场需求量增加,使得原材料海绵钛需求大增,尤其是高端海绵钛需求大幅增加,多家海绵钛厂家已完成扩能建设,近期海绵钛尤其是高品质海绵钛供应紧张已得到部分缓解。

高温合金尤其是高性能高温合金市场仍主要依赖进口,但随着国产化越来越迫切,近年来新入门该领域的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开始承担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用高温合金的研制和生产任务;可以预见,新入门公司依靠人才聚集、设备先进等优势,将会成为我国高品质高温合金市场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力量。在民用工业的能源方面,煤电装机量增加对超超临界发电用高温合金材料的应用大量增加。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12,084,145,162.0711,306,369,434.5011,305,864,993.206.888,757,952,407.7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324,775,772.155,996,467,138.115,996,538,862.665.485,360,830,948.10
营业收入4,158,784,265.024,227,178,114.824,227,178,114.82-1.622,927,218,790.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372,077.811,079,920,632.791,079,992,357.34-30.33741,478,943.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1,074,940.84971,838,071.81971,909,796.36-35.06653,658,338.6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1,573,753.57298,369,966.14298,369,966.14-45.85227,172,168.4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3719.1619.16减少6.79个百分点24.0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15811.66231.6624-30.331.141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15811.66231.6624-30.331.1413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1.92个百分点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922,322,471.471,189,588,314.07976,185,385.871,070,688,093.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271,108.73212,825,875.48161,463,600.29169,811,493.3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4,137,441.37178,542,573.89139,788,869.24118,606,056.3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5,557,078.89175,244,201.87-269,628,463.31381,515,093.90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8,538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1,225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36,116,200136,151,20020.9600国有法人
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22,071,60477,250,61311.8900国有法人
永春天汇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9,164,48032,075,6804.9400境内非国有法人
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2,475,09629,522,8354.5400国有法人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2,096,27529,346,3944.5200其他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5,812,16822,377,4333.4400其他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217,51319,878,8753.0600其他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7,073,81512,605,1521.9400其他
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3,167,77911,087,2261.7100国有法人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6,552,9478,576,0551.3200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公司未知上述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公司主要从事超导材料、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1.59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亿元。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