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天通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4-16

公司代码:600330 公司简称:天通股份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的股份余额为基数,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80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2023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送红股。回购专用账户的股份不享受利润分配权,公司股份回购尚在进行中,如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最终以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数据为准。上述议案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天通股份600330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冯燕青吴建美
办公地址浙江省海宁经济开发区双联路129号浙江省海宁经济开发区双联路129号
电话0573-807013910573-80701330
电子信箱fyq@tdgcore.comwjm@tdgcore.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电子材料

(1)磁性材料

软磁材料,具备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相较硬磁材料更易磁化退磁,广泛用于电子元件制造,如电感、电子变压器等,实现功率变换、干扰抑制与信号传输等功能。在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新能源光伏和储能、5G通信和数据中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行业发展。软磁材料根据材质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铁氧体软磁材料、金属软磁材料和其他软磁材料。铁氧体软磁材料是以铁、锰、锌、镍等氧化物为原料,用陶瓷工艺制造出的氧化物软磁材料,作为电感、变压器等磁性器件的磁心而被利用。因此,按照成分不同其可细分为锰锌、镍锌、镁锌等多种类型。我国软磁铁氧体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1.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0.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3.8%,远高于全球增速。2023年国内软磁铁氧体市场中,锰锌铁氧体产量占比最高,为69%,镍锌铁氧体产量占比为11%,镁锌铁氧体占比约8%。金属软磁材料是由铁、镍、铝、钼、硅等金属与类金属元素及其合金组成,主要包括传统金属软磁材料、金属磁粉心、非晶和纳米晶合金软磁等。金属磁粉心主要制粉方法有机械破碎法、水雾化法与气雾化法等,金属磁粉心按照成分不同可细分为铁、铁硅、铁硅铝、铁镍、铁镍钼等多种类型。2023年全球金属磁粉心销售额达到约8.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约24.5亿美元,2023-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6.7%。 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指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35.4%至1465.3万辆。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3000万辆,同比增长逾一成,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37.9%,渗透率攀升至31.6%。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接近1830万辆,中国将贡献超1180万辆。据充电联盟数据,2023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长迅猛,其中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均呈现显著增长。为应对新能源汽车长途续航挑战,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建设加速,充电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已超850万台,充电站数量增长明显。软磁材料是汽车电子行业关键原材料,可用于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逆变器等关键电子设备中的变压器、升/降压电感、PFC电感、滤波电感等核心磁性器件;亦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关键原材料,可用于生产充电桩电源变压器、滤波电感等核心磁性器件。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主线,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与单车电子设备量的提升,以及配套充电基础设施需求量的增长,共同带动了软磁材料的需求增长。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其作用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电能质量符合并网要求的交流电。储能逆变器结构与光伏逆变器有相似之处,其主要作用是根据需要实现电池与电网间电能的双向转换与流动,是储能系统的核心设备,太阳能光伏和储能产业是软磁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未来几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会进入高速增长期,2030年达到436GW-516GW。基于“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大背景,光伏行业长期成长空间广阔,预计2023-2030年间,中国每年平均新增光伏装机将超过100GW。

5G通信呈现高频、高速、大容量的发展趋势,5G基站电源、服务器电源系统功率密度高,要求软磁材料具备饱和磁通密度大、适用于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功率变换装置、在较宽的频率、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具备良好的低功耗特性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在全球5G基站、数据中心建设背景驱动下,相关高性能软磁材料的市场前景良好。国内方面,国家政策支持及企业需求提升等利好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数量已达337.7万个,千兆网络服务端口超过2300万个。预计2021-2025年,我国将投入近4950亿元建设377万个新基站,因5G基站能耗高于4G,电源需求激增;工信部计划到2025年算力规模大幅提升,数据中心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铁氧体材料和金属磁粉心作为电源核心元件,特别是高频低损耗材料,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公司紧跟市场趋势,研发的高频、宽温低损耗铁氧体及金属磁粉芯产品,能满足高频元器件需求,提升电源效率。

公司软磁材料在新能源行业与数据中心两大领域均取得了持续增长。而且,在各领域与头部

客户的合作份额也实现了显著提升,并且深化了与这些关键客户的协作开发,共同推动创新,为未来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公司的软磁材料业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压电晶体材料

近些年来,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光子集成技术得到了极大关注。铌酸锂具备大透明窗口、低传输损耗、良好的电光、压电、非线性等物理性能,以及优良的机械稳定性等,是用作光子集成的最佳材料。随着铌酸锂晶体集成光子学芯片理论、制备及应用等核心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铌酸锂晶体成为光子时代的“光学硅”材料,为集成光子学的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支撑。铌酸锂多面的特性,涵盖了光学、电学、化学和机械等多个维度,为利用该晶体的独特能力开启了大量的应用领域。随着物联网、智能手机、可穿戴终端、5G等先进电子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压电晶体材料(钽酸锂和铌酸锂)作为声表面波滤波器(SAW)的基板材料,整体市场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公司将以智能化的研发设计、数字化的运营管理、精细化的成本控制、自动化的生产制造,以及专业、年轻并富有激情的管理团队,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实现在声学和光学上的全面发展,引领行业的发展。

(3)蓝宝石材料

蓝宝石材料是当代工业的关键基础材料,由于其高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特性,在LED衬底、消费电子产品的保护玻璃、医疗美容、安防系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2023年宏观经济的逐步回暖,众多下游制造商积极扩展产能,应对需求的变化,这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结构化调整和升级,同时也促进了LED产品的库存快速出清。随着消费市场的持续活跃和需求的稳步增长,蓝宝石材料市场已经开始稳步进入增长期。预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蓝宝石材料将继续保持其在工业领域的重要地位,并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衬底应用,尽管传统照明和显示应用保持稳定增长,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688.7亿美元。新兴的Mini LED和MicroLED技术需求正迅速上升,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引擎。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陆Mini LED市场规模将达到431亿元,全球Micro LED市场则有望在2027年超过100亿美元。LED显示屏市场也在持续扩张,小间距LED技术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MiniLED电视在超大尺寸市场的出货量正快速上升。同时,Mini LED在新能源汽车和新型VR头显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而Micro LED在小尺寸AR眼镜、车载显示和商业显示等市场展现出巨大潜力。此外,LED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如生活、农业、安全等领域,也在快速推进,为行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将专注于6英寸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强和领先客户的协作,满足国内外客户对Mini及Micro LED业务发展的需求。

光学和消费电子应用,随着智能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渗透,广泛、便利、高效、安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非LED用蓝宝石面临广阔的市场。蓝宝石材料的应用已经拓展到智能手表前保护盖板和后心率盖板、手机摄像头保护盖板、扫描仪盖板、医美脱毛仪导光块等领域。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苹果公司在蓝宝石材料上的应用(手机、手表等电子产品)处于领先地位,三星、华为、OPPO、Vivo等积极跟进,共同推动了蓝宝石材料在电子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医美领域也是蓝宝石材料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特别是作为脱毛仪的导光块,其性能得到了广泛认可。此外,蓝宝石材料在红外光学领域的应用也非常突出。得益于其出色的红外透过率以及优秀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特性,蓝宝石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类光学设备元件,如安防器材、工业设备、国防设备等领域。

对于公司而言,上述两大应用方向不仅代表了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是公司持续推动创新和扩展业务应用范围的重要领域。公司致力于保持在这些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与行业内顶尖客户的紧密合作,建立了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此外,公司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并深化市场渗透策略,旨在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公司相信,通过不懈的追求和

创新,公司将在这些关键应用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为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高端专用装备

公司装备制造业务主要包括晶体材料设备、粉体材料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报告期内,公司蓝宝石晶体、压电晶体长晶炉只用于内部配套,不对外出售。在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及国产替代的时代背景下,公司重点关注光伏硅片生长及加工设备、锂电正极烧结设备市场。

(1)晶体材料专用设备

光伏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行业,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针对光伏行业,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鼓励发展光伏行业的同时建立健全了行业规范,也为光伏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

609.49GW,同比增长55.2%;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16.88GW。随着装机量的不断增加,有效拉动了对产业上游包括硅片在内的原材料的需求,中国光伏硅片市场规模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数据统计,2023年国内硅片产量约592.35GW,同比增长51.88%,其中P型硅片产量约385.03GW,占比约65%;N型硅片产量约210.32GW,占比约35%。从年初到年尾,N型硅片占比明显提升!根据海关数据,2023年1-12月,中国直径>15.24cm的单晶硅切片出口量合计79.24亿片,出口金额合计54.09亿美元。

公司在新能源光伏领域提供单晶生长炉、截断机、开方机、磨倒机、开磨一体机等全系列设备及产线数智化系统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和服务共同构建了一条从晶体生长,再到硅片加工的全自动化生产线的能力,帮助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布局,公司在单晶生长炉、切割、成型、磨削及自动化技术等领域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获得近 200 项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达 100 余项。新一代四工位开方机已得到市场高度认可,并实现批量供应。同时,公司正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推进新一代长晶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未来,公司将持续秉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推动晶体材料专用设备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2)粉体材料专用装备

粉末冶金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国粉末冶金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扩大,2023年达到182.8亿元,2025年销量约110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高效制造工艺需求的增加,预计2022-2032年粉末冶金产品需求将显著增长,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95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9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7.4%。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规划(2017-2025)》和《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纲要(2015-2025)》,大力支持粉末冶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推动粉末冶金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国际合作,提高行业竞争力。

中国汽车粉末冶金制品的使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每辆汽车平均使用量约6kg,远低于欧洲的14kg和美国的19.5kg以上。粉末冶金制品有助于减轻汽车重量、降低制造成本、优化生产工艺,增强行业竞争力。

锂电池行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关键部分,2023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占全球超70%,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超90%。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34.3%,全球占比达73.8%。预计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超4TWh。2023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1.4万亿元。锂电池出口总额达4574亿元,同比增长超33%。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增幅均超15%,展现出行业强劲的增长态势。

公司在为粉体材料行业提供一站式“成型-烧结-磨削”成套设备解决方案。依托于在磁性材料烧结设备领域的深厚研发和生产经验,公司已成功拓展至锂电池正极烧结设备等新兴领域。其中,钟罩炉和辊道窑烧结设备,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制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致力于增强核心技术设备的业务比重,并推出了

一系列高端新产品,包括SX-60B电动伺服压机、SX-200B电动伺服压机和S-850EX全自动粉体材料高精度成型机等,这些产品在关键生产工序中占据核心地位,为客户提供高效、精准的生产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包含磁性材料与部品,蓝宝石、压电晶体等晶体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高端专用装备(包含晶体材料专用设备、粉体材料专用设备) 研发、制造和销售。情况说明如下:

1、电子材料

(1)磁性材料

主要从事软磁材料和磁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锰锌铁氧体材料及磁心、镍锌铁氧体材料及金属软磁材料及制品、无线充电和 NFC 用磁性薄片、一体成型电感等。软磁材料是电力电子、信息电子等产业的基础材料之一, 具有磁电转换的特殊功能,广泛应用于电能变换、抗电磁干扰、无线充电、近场通讯等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消费电子、数据处理、工业电子、通讯、云端服务、计算机以及航空航天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全资子公司天通精电依托公司在软磁行业拥有的全球领先优势,基于在材料研发、核心工艺与关键装备方面的积累和优势,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服务于材料产业长期发展需要,为全球客户提供集电子产品设计、制造、采购和物流管理为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主要业务为通信系统、工业控制、视频安防、车载电子、云计算、云储存、物联网等领域产品提供代工制造服务。

(2)压电晶体材料

主要从事铌酸锂(LN)、钽酸锂(LT)晶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铌酸锂、钽酸锂晶棒,4-8寸铌酸锂、钽酸锂晶片(包含普通白片和低静电黑化晶片)。产品具有优异的压电、非线性光学、电光、热释电及光折变等性能,可用来制作各种功能器件,诸如:声表面波器件、红外探测器、高频宽带滤波器、电光调制器、高频换能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雷达、北斗导航、物联网及消费类电子、数据中心等领域。

(3)蓝宝石材料

主要从事蓝宝石晶体材料、蓝宝石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200-800公斤大规格蓝宝石晶锭、2至8英寸蓝宝石晶棒和衬底片,以及智能手机摄像头保护盖板、智能手表屏幕盖板以及未来可能推广的智能手机屏盖板和智能显示屏等各种光学应用产品。蓝宝石晶体是现代工业重要的基础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 LED产品领域,作为理想的衬底材料,蓝宝石已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照明、大规模集成电路 SOI和SOS及超导纳米结构薄膜领域;在非LED领域,蓝宝石材料凭借硬度高、强度大、耐磨损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红外军事装置、卫星空间技术、高强度激光窗口等领域。

公司电子材料主要产品如下图所示:

主要产品软磁材料蓝宝石晶体压电晶体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导磁、电磁能量的转换与传输,广泛用于如电感、变压器等各种电能变换设备中主要在 LED 产业的上游,作为 LED 芯片的衬底材料;光学产业的中游,作为窗口材料等主要声表面波器件、红外探测器、高频宽带滤波器、电光调制器、高频换能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雷达、北斗导航、物联网及消费类电子、数据中心等领域。

2、高端专用装备

(1)晶体材料专用设备

主要从事晶体材料生长与加工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晶体材料生长设备主要用于各种晶体的生长制备,如半导体单晶硅生长炉、光伏单晶硅生长炉、碳化硅晶体生长炉、蓝宝石晶体生长炉、压电晶体生长炉等,晶体材料加工设备包括截断/取样一体机、滚圆/开槽一体机、开方机、研磨机、抛光机、及自动化智能物流设备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伏、蓝宝石和人工晶体等各种泛半导体晶体材料领域。

(2)粉体材料专用设备

主要从事电子材料烧结成型、加工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粉末冶金、硬质合金、陶瓷材料、锂电正负极材料等领域。

公司专用装备主要产品如下图所示:

主要产品晶体材料装备粉体材料装备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各类人工晶体(如单晶硅、蓝宝石、碳化硅、压电晶体等)的生长及后段研磨抛加工主要用于锂电池材料、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等粉体材料的成型、烧结、研磨及污泥干化处理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11,588,548,682.0610,887,071,731.8010,887,051,766.826.448,254,020,877.3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8,127,906,581.087,796,724,384.297,796,704,419.314.255,037,314,551.08
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3,682,118,575.984,507,716,769.744,507,716,769.74-18.324,084,906,935.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948,956.25669,438,136.38669,425,909.86-51.46415,010,752.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0,106,000.57367,082,316.06367,070,089.54-45.49291,773,677.02
经营活动产生433,799,575.76755,067,008.00755,067,008.00-42.55563,736,292.39
的现金流量净额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812.3112.31减少8.23个百分点8.5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630.6590.659-60.090.42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630.6590.659-60.090.420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907,172,069.631,081,220,568.15899,986,794.69793,739,143.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860,257.09100,029,576.2492,247,212.1445,811,910.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7,120,128.7274,051,504.9650,276,144.44-1,341,777.5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725,963.81120,567,169.4456,863,849.41228,642,593.10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02,956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03,955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天通高新集团有限公司0129,561,81010.500质押90,752,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潘建清057,306,1804.650质押32,400,000境内自然人
广东恒健国际投资有限公司-50,00020,152,0201.630境内非国有法人
潘建忠019,920,0001.620境内自然人
潘娟美019,056,0001.540境内自然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社保基金17022组合-1,077,52115,252,9231.240境内非国有法人
海宁市经济发展投资公司09,153,5520.740国有法人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2,500,0007,566,0690.610境内非国有法人
於志华07,234,0830.590境内自然人
青岛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华资汇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93,2006,577,5070.530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前十名股东中第二大股东潘建清为第一大股东天通高新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与第四、第五大股东潘建忠、潘娟美为兄弟、兄妹关系,第九大股东於志华为他们的母亲;第七大股东为公司发起人股东。他们与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其他股东公司未知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211.8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32%,经营业绩受市场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受上年同期通过集中竞价和股权转让等形式处置博创科技股份获得3.41亿元投资收益,本年度公司受蓝宝石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单价下降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010.6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49%。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