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2-08-31

股票代码:601988

2022年半年度报告

目录

释义 ...... 3

重要提示 ...... 4

公司基本情况 ...... 5

财务摘要 ...... 6

经营情况概览 ...... 8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财务回顾 ...... 10

业务回顾 ...... 20

风险管理 ...... 38

资本管理 ...... 45

展望 ...... 46

环境与社会责任 ...... 47

股份变动和股东情况 ...... 50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情况 ...... 53

公司治理 ...... 56

重要事项 ...... 60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关于半年度报告的确认意见 ........ 65审阅报告 ...... 66

中期会计报表 ...... 67

释义

在本报告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涵义:

A股本行普通股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内资股,有关股份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1988)
本行/本集团/集团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或其前身及(除文义另有所指外)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子公司
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东北地区就本报告而言,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及大连市分行
独立董事上交所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下所指的独立董事,及香港上市规则下所指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公司章程本行现行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H股本行普通股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境外上市外资股,有关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及以港币买卖(股份代号:3988)
华北地区就本报告而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及总行本部
华东地区就本报告而言,包括上海市、江苏省、苏州、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及青岛市分行
基点(Bp, Bps)利率或汇率改变量的计量单位。1个基点等于0.01个百分点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西部地区就本报告而言,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
香港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
香港联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香港上市规则《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章)
银保监会/中国银保监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人民币元
中国会计准则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南地区就本报告而言,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深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分行
中银保险中银保险有限公司
中银富登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银国际控股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中银航空租赁中银航空租赁有限公司,一家根据新加坡公司法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公众股份有限公司,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中银基金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银集团保险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
中银集团投资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中银金科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中银金租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中银理财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银人寿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中银三星人寿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中银香港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一家根据香港法律注册成立的持牌银行,并为中银香港(控股)的全资子公司
中银香港(控股)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一家根据香港法律注册成立的公司,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中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中银资产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中银证券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的公司,并于上交所上市

重要提示

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本行董事会于2022年8月30日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本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会议应出席董事15名,实际亲自出席董事14名。执行董事王纬先生因其他重要公务未能亲自出席会议,委托执行董事林景臻先生代为出席并表决。15名董事均行使表决权。本行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本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2年中期财务报告已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和国际审阅准则审阅。本行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刘连舸,副董事长、行长、主管财会工作负责人刘金,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吴建光保证本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经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行已向截至2022年7月14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普通股股东分派2021年度现金股息,每10股2.21元人民币(税前),合计约为650.60亿元人民币(税前)。本行不宣派2022年普通股中期股息,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报告期内,本行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情况,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重大担保的情况。

本报告可能包含涉及风险和未来计划等的前瞻性陈述。这些前瞻性陈述的依据是本行自己的信息和本行认为可靠的其他来源的信息。该等前瞻性陈述与日后事件或本行日后财务、业务或其他表现有关,并受若干可能会导致实际结果出现重大差异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中可能涉及的未来计划等不构成本行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本行目前面临来自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风险,以及在业务经营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包括借款人信用状况变化带来的风险、市场价格不利变动带来的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同时需满足监管各项合规要求。本行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管理各类风险,具体情况请参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风险管理”部分。

公司基本情况法定中文名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法定英文名称BANK OF CHINA LIMITED(简称“Bank of China”)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刘连舸副董事长、行长刘金证券事务代表余珂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号电话:(86) 10-6659 2638传真:(86) 10-6659 4568电子信箱:ir@bankofchina.com注册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号办公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号邮政编码:100818电话:(86) 10-6659 6688传真:(86) 10-6601 6871国际互联网网址:www.boc.cn客服及投诉电话:(86) 区号-95566香港营业地点中国香港花园道1号中银大厦选定的信息披露报刊(A股)《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披露半年度报告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中期报告的香港交易所网站www.hkexnews.hk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上海证券交易所

注册资本人民币贰仟玖佰肆拾叁亿捌仟柒佰柒拾玖万壹仟贰佰肆拾壹元整证券信息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简称:中国银行股票代码:601988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银行股份代号:3988境内优先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三期优先股简称:中行优3优先股代码:360033第四期优先股简称:中行优4优先股代码:360035第二期境外优先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股票简称:BOC 20USDPREF股份代号:4619A股股份登记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公地址: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南路188号电话:(86) 21-4008 058 058H股股份登记处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办公地址:中国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

心17M楼电话:(852) 2862 8555传真:(852) 2865 0990境内优先股股份登记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公地址: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南路188号电话:(86) 21-4008 058 058

财务摘要注:本报告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编制。除特别注明外,为本集团数据,以人民币列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注释2022年1-6月2021年1-6月2020年1-6月
报告期业绩
利息净收入223,993208,773205,413
非利息收入189,26194,21580,297
营业收入313,254302,988285,710
业务及管理费(78,574)(72,908)(66,876)
资产减值损失2(52,810)(52,945)(66,484)
营业利润151,716147,943128,585
利润总额152,069148,302129,616
净利润124,303118,547107,81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924112,813100,91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19,705112,038100,438
基本每股收益(元)0.370.360.32
主要财务比率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40.910.930.92
净资产收益率(%)511.6211.9711.10
净息差(%)61.761.761.87
非利息收入占比(%)728.4931.1028.10
成本收入比(%)825.0824.0623.41
信贷成本(%)90.560.650.90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
资产负债情况
资产总计28,052,75826,722,40824,402,659
客户贷款总额16,953,22115,712,57414,216,477
贷款减值准备10(416,425)(390,541)(368,619)
投资116,248,0716,164,6715,591,117
负债合计25,608,00624,371,85522,239,822
客户存款19,548,22718,142,88716,879,17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315,2342,225,1532,038,419
股本294,388294,388294,388
每股净资产(元)126.616.475.98
资本指标13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882,4871,843,8861,704,778
其他一级资本净额380,461329,845287,843
二级资本净额558,952525,108458,434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3311.3011.28
一级资本充足率(%)13.6313.3213.19
资本充足率(%)16.9916.5316.22
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率(%)141.341.331.46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5183.26187.05177.84
贷款拨备率(%)162.772.832.96

注释

1 非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2 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资产减值损失。3 非经常性损益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 — 非经常性损益》(2008)的要求确定与计

算。4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以年化形式列示。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总计+期末资

产总计)÷2。5 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普通股股东)权益加权平

均余额×100%,以年化形式列示。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 — 净资产收

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10]2号)的规定计算。6 净息差=利息净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00%,以年化形式列示。平均余额为本集团管理账目未经审阅的日均

余额。7 非利息收入占比=非利息收入÷营业收入×100%。8 成本收入比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财金[2016]35号)的规定计算。9 信贷成本=贷款减值损失÷客户贷款平均余额×100%,以年化形式列示。客户贷款平均余额=(期初客户贷款总

额+期末客户贷款总额)÷2。计算信贷成本时,客户贷款不含应计利息。10 贷款减值准备=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减值准备。11 投资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

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12 每股净资产=(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其他权益工具)÷期末普通股股本总数。13 资本指标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银监会令[2012]1号)等相关规定并采用高级方法计算。14 不良贷款率=期末不良贷款余额÷期末客户贷款总额×100%。计算不良贷款率时,客户贷款不含应计利息。15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期末贷款减值准备÷期末不良贷款余额×100%。计算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时,客户贷款不

含应计利息。16 贷款拨备率=期末贷款减值准备÷期末客户贷款总额×100%,根据本行中国内地机构数据计算。计算贷款拨备率

时,客户贷款不含应计利息。

经营情况概览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和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本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和深化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经营管理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财务效益稳步增长,发展质效持续提升本行主动应对困难挑战,抓住抓准发展机遇,资产负债实现稳步增长,财务效益稳中有升,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6月末,集团资产总计280,527.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4.98%;负债合计256,080.0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07%。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32.54亿元、净利润1,243.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9%、4.86%。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91%,净资产收益率(ROE)11.62%,净息差保持稳定,成本收入比为25.08%。积极担当国有大行责任,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坚持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充分发力,制定贯彻中央部署支持实体经济工作方案,坚决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创历史新高。不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持续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和基础建设等领域的信贷投放,积极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主动服务国家外交经贸大局,发布跨周期调节稳外贸专项措施,打好金融支持稳外贸组合拳,主要国际业务指标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制定助企纾困措施,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八大金融”全面提速,发展潜力进一步激发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八大金融”,积极服务国家重点战略。科技金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约4.6万户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支持10,177亿元;绿色金融影响力逐步增强,境内绿色信贷余额

达到1.73万亿元;普惠金融不断增量扩面,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比上年末增长25.36%,贷款户数比上年末新增7.67万户;跨境金融特色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消费金融为稳市场作出积极贡献,非房消费贷款增速在主要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财富金融基础更加雄厚,集团个人全量客户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2万亿元;供应链金融呈现新气象,上半年累计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超过1.3万亿元的流动性支持,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超过1万亿元的表内外融资支持;县域金融取得新进展,境内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9,644亿元。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科技赋能创新发展加快企业级架构建设,提升金融科技和数据治理水平,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绿洲工程”企业级架构首批次顺利投产,组件化、平台化、服务化的IT架构正在逐步形成。全面加强业技融合,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速落地。持续迭代升级手机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突破7,300万,同比增长15.64%。场景建设全面推进,积极拓展数字人民币业务,圆满完成数字人民币冬奥场景试点。成功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示中国金融风采。

1 绿色信贷余额为银保监会口径。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统计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2〕37号)执行。

全面风险管理持续深化,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健全与集团战略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架构,优化管理机制,加强风险排查预警和应急处置,构建智能风控体系,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断增强,风险管理的精准性、前瞻性显著提高。持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稳步推进不良资产化解,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截至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2,272.32亿元,不良贷款率1.3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3.26%。资本充足率16.99%,保持在合理充足水平。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指标保持稳定,外币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财务回顾

经济与金融环境

2022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加剧全球经济复苏的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回落,增长预期转弱,通胀水平全面上行。美欧“滞胀”风险加大,日本经济增长疲软,新兴经济体整体保持增长,但部分国家经济金融脆弱性上升。国际金融市场呈现新的周期变化特征。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持续释放紧缩信号并加快政策调整步伐,市场利率攀升,货币市场流动性趋于紧缩。美元强势上行,欧元、英镑汇率疲弱,日元汇率刷新24年低位,部分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幅度较大。全球股市震荡下挫,美国股指领跌。全球国债收益率普遍抬升,美国长短端国债收益率倒挂,市场对经济长期增长前景预期悲观。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回归正常轨道。工业生产明显回升,市场销售有所恢复,投资稳定增长,出口增长较快,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通胀水平基本稳定。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2%,贸易顺差2.48万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中国人民银行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信贷结构优化,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58.1万亿元,同比增长

11.4%;人民币贷款余额20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3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上证综合指数为3,399点,比上年末下跌6.6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114,比上年末贬值5.0%。中国银行业总体运行稳健。加大信贷投放,支持稳增长、稳市场、稳就业主体,助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银行业资本和拨备水平充足。6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67.6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6.65%;总负债337.3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98%。商业银行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

1.22万亿元,同比增长7.08%;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2.9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7%,拨备覆盖率203.78%,资本充足率14.87%。

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本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营管理工作,经营业绩稳中有进。上半年,集团实现净利润1,243.03亿元,同比增长4.8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9.24亿元,同比增长6.30%。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91%,净资产收益率(ROE)11.62%。集团利润表主要项目及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1-6月2021年1-6月变动变动比率
利息净收入223,993208,77315,2207.29%
非利息收入89,26194,215(4,954)(5.26%)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3,14546,813(3,668)(7.84%)
营业收入313,254302,98810,2663.39%
营业支出(161,538)(155,045)(6,493)4.19%
其中:业务及管理费(78,574)(72,908)(5,666)7.77%
资产减值损失(52,810)(52,945)135(0.25%)
营业利润151,716147,9433,7732.55%
利润总额152,069148,3023,7672.54%
所得税费用(27,766)(29,755)1,989(6.68%)
净利润124,303118,5475,7564.8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924112,8137,1116.30%

集团主要项目分季度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 4-6月2022年 1-3月2021年 10-12月2021年 7-9月2021年 4-6月2021年 1-3月
营业收入152,136161,118149,485153,086145,133157,85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2,17357,75153,03650,71058,82453,98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2,00457,70153,20150,59058,60253,436
经营活动收到/(支付) 的现金流量净额167,397(294,137)395,589(240,907)108,072580,504

利息净收入与净息差

上半年,集团实现利息净收入2,239.93亿元,同比增加152.20亿元,增长7.29%。其中,利息收入4,190.11亿元,同比增加320.77亿元,增长8.29%;利息支出1,950.18亿元,同比增加168.57亿元,增长9.46%。利息收入上半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3,119.57亿元,同比增加290.99亿元,增长10.29%,主要是客户贷款规模增加带动。投资利息收入798.31亿元,同比增加44.14亿元,增长5.85%,主要是投资规模增加带动。存放中央银行及存拆放同业利息收入272.23亿元,同比减少14.36亿元,下降5.01%,主要是存放中央银行及存拆放同业规模下降所致。利息支出上半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1,425.11亿元,同比增加119.61亿元,增长9.16%,主要是客户存款规模增长和付息率上升所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305.27亿元,同比增加32.37亿元,增长

11.86%,主要是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规模增长和付息率上升所致。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19.80亿元,同比增加16.59亿元,增长8.16%,主要是发行债券规模增长所致。净息差上半年,集团净息差为1.7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影响集团净息差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本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客户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重提升,中国内地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在中国内地人民币客户贷款中的占比达74.71%。二是,美联储多次加息,拉升了外币资产收益率。三是,本行坚持量价双优,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主动压降高成本存款,境内人民币负债成本相对稳定。集团主要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项目的平均余额

、平均利率以及利息收支受规模因素和利率因素

变动而引起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1-6月2021年1-6月对利息收支变动的 因素分析
平均余额利息收支平均利率平均余额利息收支平均利率规模因素利率因素合计
生息资产
客户贷款16,312,780311,9573.86%14,870,211282,8583.84%27,4701,62929,099
投资5,560,99579,8312.89%5,127,40375,4172.97%6,386(1,972)4,414
存放中央银行及存拆放同业3,790,81627,2231.45%3,955,51428,6591.46%(1,192)(244)(1,436)
小计25,664,591419,0113.29%23,953,128386,9343.26%32,664(587)32,077

3 平均余额是根据集团管理账目计算的每日平均余额,未经审阅。

规模变化因素对利息收支的影响是根据报告期内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平均余额的变化计算的,利率变化因素对利息收支的影响是根据报告期内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平均利率的变化计算的,因规模因素和利率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影响归结为利率因素变动。

付息负债
客户存款18,410,058142,5111.56%17,262,586130,5501.53%8,7063,25511,961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 存放和拆入款项3,850,59530,5271.60%3,578,63727,2901.54%2,0771,1603,237
发行债券1,416,22321,9803.13%1,282,18520,3213.20%2,127(468)1,659
小计23,676,876195,0181.66%22,123,408178,1611.62%12,9103,94716,857
利息净收入223,993208,77319,754(4,534)15,220
净息差1.76%1.76%0Bp

注:

1 投资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信托投资及资产管理计划等。2 存放中央银行及存拆放同业包括法定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其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以及存拆放同业。3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包括同业存拆入、对央行负债以及其他款项。

中国内地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客户贷款、客户存款的平均余额和平均利率如下表所示:

项目2022年1-6月2021年1-6月变动
平均余额平均利率平均余额平均利率平均余额平均利率
中国内地人民币业务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客户贷款
公司贷款7,255,9174.03%6,370,0064.10%885,911(7)Bps
个人贷款5,509,1104.89%5,129,8594.84%379,2515Bps
贴现371,9732.17%283,8062.80%88,167(63)Bps
小计13,137,0004.34%11,783,6714.39%1,353,329(5)Bps
其中:
中长期贷款9,814,9194.73%8,835,6414.74%979,278(1)Bp
1年以内短期贷款及其他3,322,0813.17%2,948,0303.34%374,051(17)Bps
客户存款
公司活期存款3,881,7430.90%3,651,3960.80%230,34710 Bps
公司定期存款2,785,4532.82%2,593,3702.85%192,083(3)Bps
个人活期存款2,513,6010.33%2,384,8060.36%128,795(3)Bps
个人定期存款4,034,7552.99%3,593,7793.09%440,976(10)Bps
其他存款767,1213.16%704,5953.26%62,526(10)Bps
小计13,982,6731.91%12,927,9461.90%1,054,7271 Bp
中国内地外币业务单位:百万美元(百分比除外)
客户贷款55,9641.21%42,4680.88%13,49633 Bps
客户存款
公司活期存款81,2800.16%70,9750.27%10,305(11)Bps
公司定期存款39,4420.60%28,4030.92%11,039(32)Bps
个人活期存款27,0340.01%26,4020.01%6320Bp
个人定期存款15,7810.33%16,8120.44%(1,031)(11) Bps
其他存款3,1941.52%2,4721.79%722(27) Bps
小计166,7310.28%145,0640.39%21,667(11)Bps
注:其他存款包含结构性存款。

非利息收入

上半年,集团实现非利息收入892.61亿元,同比减少49.54亿元,下降5.26%。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28.4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31.45亿元,同比减少36.68亿元,下降7.84%,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13.77%。主要是受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股票买卖佣金收入、基金代销收入下降,与此同时,本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落实减费让利要求,收入相应减少。见会计报表注释三、19。其他非利息收入集团实现其他非利息收入461.16亿元,同比减少12.86亿元,下降2.71%。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投资收益减少所致。见会计报表注释三、20,21,22,23。营业支出

上半年,集团营业支出1,615.38亿元,同比增加64.93亿元,增长4.19%。业务及管理费上半年,集团业务及管理费785.74亿元,同比增加56.66亿元,增长7.77%。集团成本收入比为25.08%,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本行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行,积极优化费用支出结构,加大市场拓展、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资源投入,持续压降一般行政类费用开支,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加强成本开支管理。见会计报表注释三、24。资产减值损失上半年,集团资产减值损失528.10亿元,同比减少1.35亿元,下降0.25%。其中,集团贷款减值损失455.76亿元,同比减少21.74亿元,下降4.55%。本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增强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同时,严格遵循审慎稳健的拨备政策,保持充足的风险抵御能力。贷款质量和贷款减值准备情况见“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部分和会计报表注释三、6,25,四、1。

资产负债项目分析本行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动态调整业务策略,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资产负债保持平稳增长。6月末,集团资产总计280,527.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303.50亿元,增长

4.98%。集团负债合计256,080.0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361.51亿元,增长5.07%。集团财务状况表主要项目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资产
客户贷款净额16,537,48958.95%15,322,48457.34%
投资6,248,07122.27%6,164,67123.07%
存放中央银行2,142,3987.64%2,228,7268.34%
存拆放同业1,432,3885.11%1,337,4835.01%
其他资产1,692,4126.03%1,669,0446.24%
资产总计28,052,758100.00%26,722,408100.00%
负债
客户存款19,548,22776.34%18,142,88774.44%
同业存拆入及对央行负债3,631,69914.18%3,948,69116.20%
其他借入资金1,483,5755.79%1,415,0325.81%
其他负债944,5053.69%865,2453.55%
负债合计25,608,006100.00%24,371,855100.00%

注:其他借入资金包括应付债券、长期借款。

客户贷款本行切实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贷款总量实现较好增长;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切实服务当地经济和民生发展。6月末,集团客户贷款总额169,532.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406.47亿元,增长

7.90%。其中,人民币贷款总额137,795.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09.18亿元,增长

8.00%。外币贷款总额折合4,728.7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95.65亿美元,增长2.06%。本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切实加强重点领域风险识别和管控,着力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化解力度,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6月末,集团贷款减值准备余额4,164.2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8.84亿元。集团不良重组贷款总额为

255.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90亿元。

集团客户贷款结构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公司贷款
中国内地:人民币8,060,11847.54%7,161,41645.58%
各外币折人民币373,7342.21%329,4632.10%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各货币折人民币2,228,30013.14%2,090,36513.30%
小计10,662,15262.89%9,581,24460.98%
个人贷款
中国内地:人民币5,581,75532.93%5,461,64534.76%
各外币折人民币8280.00%7350.00%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各货币折人民币666,8713.93%631,3704.02%
小计6,249,45436.86%6,093,75038.78%
应计利息41,6150.25%37,5800.24%
客户贷款总额16,953,221100.00%15,712,574100.00%

投资本行密切跟踪金融市场动态,合理把握投资节奏,动态调整组合结构。6月末,集团投资总额62,480.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34.00亿元,增长1.35%。其中,人民币投资总额48,667.4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98.50亿元,增长1.88%。外币投资总额折合2,058.18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118.48亿美元,下降5.44%。集团投资结构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540,0098.64%561,6429.1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379,58538.09%2,389,83038.77%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3,328,47753.27%3,213,19952.12%
合计6,248,071100.00%6,164,671100.00%

按货币划分的投资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人民币4,866,74677.89%4,776,89677.49%
美元783,70112.54%801,23613.00%
港币239,9513.84%260,0804.22%
其他357,6735.73%326,4595.29%
合计6,248,071100.00%6,164,671100.00%

集团持有规模最大的十支金融债券情况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债券名称面值年利率到期日减值准备
2019年政策性银行债券15,0493.48%2029-01-08-
2018年政策性银行债券13,5804.98%2025-01-12-
2019年政策性银行债券12,9273.65%2029-05-21-
2020年政策性银行债券12,8882.96%2030-04-17-
2017年政策性银行债券11,7304.39%2027-09-08-
2018年政策性银行债券11,0984.88%2028-02-09-
2018年政策性银行债券10,7304.73%2025-04-02-
2020年政策性银行债券10,0433.23%2030-03-23-
2022年金融机构债券9,0003.45%2032-06-17-
2021年政策性银行债券8,8393.07%2024-03-24-
注:金融债券指金融机构法人在债券市场发行的有价债券,包括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同业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但不包括重组债券及央行票据。

客户存款

本行坚持存款量价双优,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场景建设,有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做大做强客户金融资产。积极拓展代发薪、第三方存管、现金管理、社保卡等源头业务,境内人民币存款增量创历史新高。控制存款付息成本,持续提升存款发展质量。6月末,集团客户存款总额195,482.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053.40亿元,增长

7.75%。其中,人民币客户存款总额153,305.8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823.60亿元,增长8.36%。外币客户存款总额折合6,284.3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8.84亿美元,增长0.30%。集团客户存款结构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公司存款
中国内地:人民币7,508,71638.41%6,949,08938.30%
各外币折人民币700,5093.59%746,5014.12%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各货币折人民币2,009,77710.28%1,899,89610.47%
小计10,219,00252.28%9,595,48652.89%
个人存款
中国内地:人民币7,286,15937.27%6,635,79436.58%
各外币折人民币309,8811.59%293,9351.62%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各货币折人民币1,243,6946.36%1,157,3826.38%
小计8,839,73445.22%8,087,11144.58%
发行存款证及其他489,4912.50%460,2902.53%
客户存款总额19,548,227100.00%18,142,887100.00%

注:发行存款证及其他包含应付利息。

所有者权益6月末,集团所有者权益合计24,447.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41.99亿元,增长4.01%。主要影响因素有:(1)上半年,集团实现净利润1,243.0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9.24亿元。(2)本行积极稳妥推进外部资本补充工作,成功发行5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3)根据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派发年度普通股现金股利650.60亿元。(4)本行派发优先股股息44.595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利息52.00亿元。见中期会计报表之“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分析

6月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8,823.14亿元,比上年末减少933.17亿元。上半年,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净流出1,267.40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6,885.76亿元。主要是对中央银行负债及同业存拆入本期为净减少,上年同期为净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净流出855.38亿元,净流出额同比减少918.47亿元。主要是处置和到期金融投资收到的现金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净流入771.1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86.06亿元。主要是向普通股股东支付现金股利的时间不同。分部信息

本集团从地区和业务两方面对业务进行管理。从地区角度,本集团主要在三大地区开展业务活动,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业务角度,本集团主要通过六大分部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及其他业务。集团主要地区分部的营业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中国内地247,57978.79%237,84078.25%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55,31917.60%55,93018.40%
其他国家和地区11,3303.61%10,1813.35%
抵销(974)_(963)_
合计313,254100.00%302,988100.00%

注:各地区营业收入占比情况基于抵销前汇总数据计算。

集团主要业务分部的营业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商业银行业务279,60589.25%266,66288.01%
其中:公司金融业务107,80034.41%104,58934.52%
个人金融业务117,19937.41%111,66436.85%
资金业务54,60617.43%50,40916.64%
投资银行及保险业务23,6087.54%22,6787.48%
其他业务及抵销项目10,0413.21%13,6484.51%
合计313,254100.00%302,988100.00%

集团地区分部、业务分部的其他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见会计报表注释三、33。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变动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存拆放同业5,137-5,137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债券327,558356,462(28,904)
权益工具102,807102,268539
基金及其他109,644102,9126,73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客户贷款和垫款489,876355,600134,276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债券2,355,5042,363,078(7,574)
权益工具及其他24,08126,752(2,671)
衍生金融资产155,95395,79960,154
衍生金融负债(128,807)(89,151)(39,656)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同业存拆入(67)(162)95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客户存款(25,569)(31,311)5,74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发行债券(2)(317)315
债券卖空(24,725)(12,458)(12,267)

本行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根据《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估值监管指引》、中国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并借鉴国际同业在估值方面的实践经验,制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估值政策》,以规范本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及时准确进行信息披露。持有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项目的主要情况见会计报表注释四、4。

其他财务信息

本行按中国会计准则与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所有者权益与净利润没有差异,相关说明见会计报表补充信息一。

业务回顾今年以来,本行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找准自身定位和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以境内商业银行为“一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战略发展格局,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本源,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着力推动“八大金融”加速发展。迎接数字时代,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移动通信等科技运用,加快数字化转型。坚持底线思维,筑牢风险防线,化解风险挑战,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业务

本行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业务立足服务国家整体战略部署,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业务、重点项目,强化产品创新驱动,夯实客户账户基础,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发挥“一体”的基石作用。上半年,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15.49亿元,同比增加85.00亿元,增长3.65%。具体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公司金融业务95,77039.65%91,50039.27%
个人金融业务111,36146.10%103,22444.29%
资金业务35,70914.78%36,66615.73%
其他(1,291)(0.53%)1,6590.71%
合计241,549100.00%233,049100.00%

公司金融业务本行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推进公司金融业务转型,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重点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县域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助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拓展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产业核心客群,助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金融力量加快推进京津冀及雄安新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重点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全量客户金融资产(AUM),以客户需求和体验为中心,加强行司联动,细化客群分类,实施差异化精准营销。推进全量客户融资(FPA)管理,发挥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为客户提供涵盖“投、贷、债、股、险、租”等全产品线的一体化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顺利实施数字人民币冬奥试点,通过绿色施工、低碳运营及碳配额抵消等措施实现冬奥金融服务碳中和,取得“零感染、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的佳绩,助力冬奥会成功举办。在三个赛区设立5个临时网点和4个自助服务区,接待机构及个人客户8,687人次,受理业务

1.01万笔,闭环内各类自助机具累计交易1.2万笔;累计发行银联长城冰雪借记卡2,075万张,Visa冬奥借记卡1.19万张,冬奥信用卡192万张。上半年,中国内地公司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57.70亿元,同比增加42.70亿元,增长4.67%。

公司存款业务本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科学分类,精准施策,构建完善的客户分层营销管理体系,持续夯实发展基础。聚焦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提升跨界服务和综合营销意识,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做大全量客户金融资产。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打通国内结算与国际结算业务产品通道,做大收付结算业务流量,提高资金留存能力,推动存款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突出行政事业业务战略定位,服务国家战略实施,落实稳经济大盘要求,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构建智慧政务生态圈,强化“总对总”对接,筑牢客户基础,不断提升市场拓展能力。6月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人民币公司存款75,085.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596.27亿元,增长8.05%,新增额创近十年同期新高,日均存款份额持续提升;外币公司存款折合1,043.76亿美元,市场份额稳居同业首位。公司贷款业务本行主动践行责任担当,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战略,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助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投放,积极推动服务重点从传统行业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转变。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京津冀及雄安新区产业升级转移、城市群建设;加大对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投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产业金融、跨境金融等机遇;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现代农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因地施策加快发展;继续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互联互通,大力支持消费新业态发展;围绕海南自贸港和智慧海南建设,打造自贸港首选银行。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把握消费升级新趋势,加快场景生态建设。服务人民共同富裕,持续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实现线上产品突破。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战略,加大绿色金融推进力度,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造中银绿色金融品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做好“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加强“走出去”与境外经贸合作。6月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人民币公司贷款80,174.7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938.31亿元,增长12.55%,新增额多于去年同期;外币公司贷款折合556.8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0.11亿美元,增长7.76%,市场份额保持同业领先。其中,科技金融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贷款比上年末增长分别为17.21%、67.00%、

15.64%。

金融机构业务本行继续深化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全方位合作,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客户覆盖率保持市场领先。与全球约1,200家机构保持代理行关系,为11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理行客户开立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1,417户,保持国内同业领先。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与573家境内外金融机构签署间接参与行合作协议,市场占有率第一。合格境外投资者(QFI)托管服务和境外央行类机构代理服务的客户数量及业务规模居同业前列。成为首批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结算银行,作为沪市B转H独家结算银行,成功服务首单业务落地。配合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国内首单自贸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及募集资金划付,金融要素市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深化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合作,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和牵头簿记管理人分别协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发行熊猫债,成功营销新开发银行落地境内首单超主权机构保险业务。6月末,本行金融机构外币存款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第三方存管资金量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交易银行业务本行主动适应金融科技变革和客户金融需求综合化趋势,大力推动交易银行建设。持续强化“稳外贸”金融供给,发布《中国银行支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做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方案》和《抢抓RCEP自贸区新机遇 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行动方案》,组织举办“百场万企”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全力支持第13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顺利举办,境内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担保、跨境资金池业务持续保持同业领先。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发展,推出全新线上融资产品“中银智链·融易信”,为产业链上游多级供应商提供全流程线上化、纯信用的保理融资服务;发布“中银智链·冷链物流链”,为冷链物流行业全产业链条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加快交易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创新推出“跨境汇款直通车”“中银跨境e单通”等产品,持续优化“全球现金管理平台+”产品体系建设,推动中银智管系统快速迭代升级,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完善外贸新业态金融产品体系,扩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领域合作朋友圈。继续优化客户开户模式,推行小微企业简易开户服务,推广“一网通办”等政府平台预约开户方式,提升对公账户服务效率。普惠金融业务本行坚决贯彻国家稳经济大盘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监管政策要求,聚焦普惠小微金融需求,以高质效的普惠金融服务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发布《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30条措施》,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做好疫情防控下金融支持,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业务连续,以“惠如愿·千岗万家”行动计划助力稳岗保供促就业,依托“惠如愿·链式惠贷”与平台企业合作推出专属服务,批量支持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推进特色网点建设,组织“专精特新普惠行”专项活动,开展“银保合作”服务外贸小微企业,发布支持新市民十条措施,支持新市民群体创业就业等多样化金融需求。加快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推出“惠如愿·工业用房贷”“ 惠如愿·E抵贷”等普惠线上产品,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持续完善产品功能和智能风控体系。6月末,本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050亿元,同比增长41.38%,比上年末增长25.36%,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客户数近70万户,高于年初水平。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87%。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稳定可控。养老金融业务本行持续积极为客户提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薪酬福利计划等系列产品,着力开展普惠养老等场景建设,加快养老金融业务战略布局,全面支持银发经济发展。6月末,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1,561.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5.79亿元,增长10.30%;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数377.5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98万户,增长2.72%;养老金托管运营资金8,606.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71.93亿元,增长9.85%;服务企业年金客户超过1.7万家。公司金融数字化转型本行持续完善公司金融客户全球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平台推广应用,丰富平台数据基础,研发多场景下拓客营销线索,构建统一的数据分析基础能力。支持对公客户分条线差异化管理,持续优化机构效能管理,提升穿透式精细化管理能力。科技赋能风险合规管理,落实地方政府融资业务合规经营要求,投产债务监测安全查询系统。智慧赋能绿色金融,投产绿色金融管理系统一期,实现绿色金融业务的智能识别、环境效益测算。

个人金融业务本行坚持专业引领,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以财富金融为主体、跨境金融和消费金融为特色、重点区域为突破的零售强行。坚持动能升级,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个人金融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半年,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13.61亿元,同比增加81.37亿元,增长7.88%。账户管理业务本行秉持“金融为民”理念,建立个人银行账户服务长效机制,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切实解决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工资卡开户难问题。以“双奥银行”为契机,全方位保障冬奥个人金融服务,推出冬奥主题个人年度账单。打造普惠、便民的优质账户管理服务,持续减费让利,自2022年2月1日起取消个人借记卡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财富金融业务本行持续践行“共同富裕”战略要求,立足“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发挥财富金融服务个人客户前沿窗口作用,实现财富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6月末,集团个人全量客户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2万亿元。构建“全集团+全市场”的财富金融平台,积极准入并代销创新型公募基金产品,稳步扩大理财公司合作面,截至6月末,合作的理财公司达8家,代理销售的个人客户理财产品余额比上年末增长8.17%。强化配置型产品销售,升级“中银慧投”服务品牌,通过产品推荐、资产诊断、智能定投等方式持续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强化专业引领,汇聚全集团专家智慧和专业研究能力,形成覆盖年、季、月、周、日等时间频次及股、债、汇、大宗商品等大类资产的“中银投策”全球投顾资讯服务体系。截至6月末,本行在中国内地已设立理财中心8,146家、财富管理中心1,107家。消费金融业务本行严格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住房贷款业务平稳增长,非房消费贷款业务提速发展。认真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大力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贷款需求,降低购房者融资成本,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加快产品推广和创新升级,打造高效便捷的消费贷款产品体系,瞄准新市民、涉农等客群推出特色产品服务,推动非房消费贷款扩面增量,助力促消费稳大盘。支持疫情防控,积极贯彻国家政策要求,面向疫情受困群体提供延期还款工具,面向学生群体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延期还款政策。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及场景融合,“中银E贷”等线上产品加速发展。聚焦服务汽车、家装等大额消费场景,强化汽车分期普惠和绿色金融导向,打造家装分期“第二大场景”,实现传统场景分期新布局。聚焦服务居民多元场景消费,推广中银E分期“家庭消费备用金”品牌服务,支持居民消费升级。6月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贷款55,817.5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1.10亿元,增长2.20%。私人银行业务本行坚持“集团办私行”理念,加快推动私人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深化私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担当,提升专业化、综合化、全球化金融服务水平。发布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新品牌标识,倡导财富价值管理服务理念;深化投资策略研究,打造资产配置平台,积极拓展公益类私行代销产品线,助力共同富裕。大力推动家族信托发展,家族信托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63.72%。创新推出“企业家办公室”服务,立足企业家视角,汇聚集团之力打造顶级私人银行服务,以高度定制化的财富价值管理为核心,通过全方位、全周期、全球一体化的专业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家成就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责任的长期发展愿景。持续推进亚太私行平台建设,不断巩固全球一体化服务优势。加强私人银

行渠道和专业队伍建设,已在中国内地设立私行中心167家。6月末,集团私人银行客户数达15.50万人,金融资产规模达2.33万亿元。上半年,再度荣获《亚洲货币》“中国私人银行|最佳国有银行”奖,连续4年蝉联《亚洲私人银行家》“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国有银行组”大奖,同时荣获“中国最佳私人银行|资产配置服务与研究”和“中国最佳私人银行|企业家客户服务”奖,《财富管理》“金臻奖|最佳中国私人银行-最佳风险管理奖”。个人外汇业务本行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巩固跨境金融领先优势,持续优化个人外汇服务。个人存取款业务覆盖币种达25种,个人外币现钞兑换币种达39种,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地位。聚焦重点客群、重点区域、重点业务,加快产品服务创新,持续推进货币兑换领域数字货币系统建设。推动传统业务服务流程线上化,业内首创通过自助兑换机将外币现钞直接兑换为数字人民币,支持8种语言、18个币种、169种面值的外币兑换;外币现钞支持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多渠道预约,并已融入中国政务服务平台、移动无忧行APP等平台,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内地主要城市。切实做好冬奥期间个人外汇业务服务与保障工作,为冬奥短期来华人士开辟外汇业务“绿色通道”,改善来华人员小额支付体验,实现授权外币代兑酒店的系统联网和统一操作管理,有力提升我行“双奥银行”品牌形象。6月末,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外币个人存款折合461.72亿美元,个人跨境业务收入、结售汇业务量、外币个人存款市场份额继续居同业之首。银行卡业务本行坚持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持续推动银行卡业务发展。稳步推进借记卡业务,着力提升品牌竞争力。优化借记卡服务,冬奥冰雪类借记卡发卡突破2,000万张。持续拓展社保卡业务,6月末,累计发行实体社保卡11,799.41万张、电子社保卡1,252.91万张。大力拓展铁路出行场景,“铁路e卡通”累计完成64条线路推广,覆盖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海南自贸港等重点区域,服务客户超过800万人次。优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信用卡业务高质量发展。服务“三亿人上冰雪”,大力推广冬奥主题信用卡产品及服务,圆满完成各冬奥场馆及重点涉奥场景的支付受理工作。加大集团协同联动,为优质客群提供便捷的信用卡服务,促进活跃客户增长。支持汽车消费复苏,联合主流汽车品牌推出多款汽车金融手续费补贴产品,降低购车融资成本。提升卡分期数字化服务水平,建立新能源汽车线上金融服务对接模式,打造“分期移动办公PAD”服务工具,优化“消费金融(银行卡)特色网点”布局。助力商业经济复苏,聚焦餐饮、百货、便利、生鲜等行业,开展“惠聚中行日 超级周末”优惠活动。响应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支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选择当地政府促消费规划重点商圈,联合开展支付立减营销活动。6月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3,696.79万张;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7,288.69亿元、信用卡分期交易额1,694.29亿元。个人金融数字化转型本行加快推进个人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赋能个人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树立共享复用的系统建设思路,聚焦八大数字化能力建设,全力打造整合协同的渠道管理能力、敏捷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能力、闭环协同的数字化营销能力、集约高效的智慧运营能力、统一共享的数据资产挖掘和应用能力、智能多维的风险内控管理能力、开放共享的场景生态能力及精准敏锐的客户洞察能力。构建数字化展业模式,成功落地“智惠达2.0”数字化营销体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营销模式;大力推广数字化产品,提升业务线上化服务水平。6月末,手机银行交易额达到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16.15%,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7,367万户。

金融市场业务本行积极支持国家战略,密切跟踪全球金融市场动态,把握实体经济发展方向,持续深化业务结构调整,强化审慎合规经营,不断巩固金融市场业务领先优势,实现金融市场业务高质量发展。投资业务本行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利率走势的研判,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动态优化投资组合结构,有效降低组合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人民币投资组合在地方债、绿色债券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投资量市场领先。把握国际债券市场趋势,积极应对美元加息影响,着力提升外币投资组合收益率,优化外币投资结构。积极开展大型国企债券和绿色债券投资,严控信用风险。交易业务本行持续优化金融市场业务体系,夯实业务发展基础,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结售汇市场份额居市场首位,结售汇报价货币对达到40对。外汇买卖货币品种数量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服务实体经济保值需求,积极宣导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综合运用金融市场交易工具,助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创新服务模式,中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客户保值服务覆盖度稳步提高。把握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机遇,依托“交易—销售—研究”多层次服务体系,加强境外机构投资者一体化拓展,提供优质的境内债券及衍生品报价服务。完善研究体系,推进研究资源和研究能力共享。积极应对市场风险波动,进一步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持续加强产品与协议管理,有效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投资银行业务本行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充分发挥全球化和综合化的经营优势,打造“商行+投行”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聚焦国家战略,大力拓展境内外债券承分销、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和投行顾问业务,全面满足客户“境内+境外”“融资+融智”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助力国内资本市场建设与双向开放,上半年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债券8,262.46亿元。着力拓展资产证券化承销业务,银行间市场资产证券化承销业务市场份额领先。积极支持绿色债券发行,牵头承销国内首批转型债券,为非金融企业及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1,120.92亿元。继续巩固承销业务跨境领先优势,中国离岸债券承销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熊猫债市场份额蝉联榜首,“中银债券资本市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持续打造专业化财务顾问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集团联动优势,为客户提供兼并收购、债务重组、资产剥离、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专项财务顾问服务,参与多笔收购及项目融资业务,客户涉及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等类型。资产管理业务本行充分发挥全球化和综合化经营优势,深挖居民财富持续增长带来的市场机遇,持续加大对资产管理业务的投入,加快创建一流的资产管理集团。以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为目标,有效连接投融资两端,积极服务绿色金融、跨境金融、财富金融等领域,持续加快特色主题创新产品发行,不断丰富“绿色”“科技”“跨境”等主题产品体系,跨境理财产品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资产管理业务委员会负责集团资产管理业务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本行通过中银理财、中银基金、中银证券、中银资产、中银香港资管、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欧洲)有限公司等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资产类别齐全、投资策略多元、投资周期完整的本外币产品,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6月末,集团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到3.24万亿元。

托管业务本行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不断推动托管业务全面高质量发展。构建托管业务智慧运营体系,持续提高托管运营服务质效。依托高水平托管运营专业人才和高效能托管运营服务系统,在与主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实现连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与托管客户的直连直通率,实现指令直达、实时交收、一键估值、自动化信息披露、客户自助终端等方面的全流程高质效处理。密切关注绩效评估业务发展动态,拓展托管增值服务外延,优化托管客户证券安全管理单元功能。持续完善托管运营服务应急体系建设,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在各类应急场景下提供持续、优质的托管服务,助力投资者利益保护和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助力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持续推进重点年金和保险资金托管项目。6月末,集团托管资产规模达到15.3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84%,其中养老理财产品托管规模215亿元,公募基金托管规模稳居中资同业前列,新发公募基金托管数量和规模保持行业第一梯队,托管业务收入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金融市场数字化转型本行不断强化线上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客户交易便利性,推动对公电子渠道交易量及客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稳步推进量化交易平台建设,设计开发量化交易策略,提升量化交易能力。村镇银行中银富登积极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秉承“立足县域发展,坚持支农支小,与社区共成长”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农村客户、县域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和工薪阶层提供现代化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截至6月末,中银富登在全国22个省(直辖市)通过自设与并购方式控股132家村镇银行,下设189家支行,其中86家法人行位于中西部地区。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批准,中银富登于5月31日完成村镇银行股权整合及注册资本变更工作,注册资本增至105.85亿元。产品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经营效益稳步增长。6月末,存款余额636.20亿元,贷款余额

734.78亿元,不良贷款率1.85%,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99.75%。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4.40亿元。

全球化经营业务

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本行扎实推进全球化经营,持续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和全球化管控水平,积极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在双、多边国际金融组织履职,参与相关行业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发出中国声音,助力提升中国金融影响力。深入发掘发展机遇,更好服务双向经贸和投资,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不断提高价值创造能力。6月末,境外商业银行客户存款、贷款总额分别为5,088.19亿美元、4,295.34亿美元,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49%、1.32%。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36.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对集团利润总额的贡献度为15.77%。本行紧跟全球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完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机构布局,继续优化全球服务网络。6月末,本行共拥有548家境外分支机构,覆盖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含4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本行持续优化境外机构管理架构与运营机制,境外区域总部管理与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将中国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搭建为欧盟区中间控股母公司,更名为中国银行(欧洲)有限公司,完成中国银行(中东欧)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塞尔维亚)有限公司的股权调整等;稳妥实施条线集约化经营,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深入推进境外机构分类管理,重检修订“一行一策”差异化发展策略,进一步增强境内外机构的协同服务能力,服务客户全球化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持续为客户“走出去”“引进来”和全球化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公司金融业务

本行密切跟进全球市场形势变化,加强趋势研判和风险管理,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境外公司金融业务持续稳定发展。积极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持续推进集团一体化经营,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做出积极贡献。充分发挥全球机构网络覆盖优势,与各类金融机构在清算、结算、贷款、投资、托管、资金交易及综合资本市场服务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客户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敏捷应对市场波动,对境外机构客户主动开展市场辅导,积极向全球中长期投资者推介人民币的投资价值,境外机构投资者客户数量保持稳步增长。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网络资源,汲取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同业沟通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在环境、社会、治理(ESG)相关领域的国际参与度。重点聚焦双边贸易和客户,发挥熟悉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独特优势,充分调动集团资源,致力于服务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客户,境外机构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业务稳定增长,集团全球战略协同效应和对客服务质效稳步提升。紧跟国家“跨境资金便利化”政策,持续完善现金管理海外功能,发挥“一体两翼”联动优势,为跨国企业提供跨境资金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一体化服务水平。个人金融业务本行持续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业务覆盖逾3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客户超过600万户。不断加强个人客户境外服务体系建设,为客户提供账户、结算、电子渠道等服务,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提供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服务。发挥全球化网络及个人跨境业务优势,以跨境场景为依托,持续完善全流程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向留学、外派、商旅以及“走进来”的非居民客户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持续推进跨境类产品创新及优化,对接试点地区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系统,在湖北武汉、内蒙古满洲里新推出个人市场采购贸易线上收结汇服务。积极服务重点区

域客户跨境金融需求,6月末,中银香港代理见证累计开立境内人民币结算账户18.3万户,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北向通”和“南向通”合计签约客户数1.9万户,持续保持市场份额领先。稳步拓展境外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持续推动亚太私行平台建设,全球一体化服务优势不断巩固。加大境外手机银行推广力度,服务范围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按照“一行一策”原则,积极推广境外分行收单业务,为境内、外持卡人提供优质的支付受理服务。强化信用卡跨境特色优势,结合当前跨境市场形势,重点拓展和服务留学生客群,延续开展卓隽卡境外消费笔笔返消费金活动,带动跨境交易额提升。金融市场业务本行适度发展境外机构投资,扎实提升投资业务的全球一体化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控。充分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强化香港、伦敦、纽约三地经营能力建设,为全球金融市场客户提供连续稳定报价服务,不断提升对客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紧跟国家战略,在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交易所大力发展人民币期货业务,在俄罗斯、哈萨克、韩国等国家积极开展人民币做市报价,促进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香港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持续拓宽产品覆盖面,不断提升做市报价与经营能力,立足离岸市场,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伦敦交易中心落实集约化经营策略,加强对欧非及中东地区分行的业务支持。上半年,熊猫债承销量112.91亿元,市场份额22.10%,市场排名第一;中国离岸债券承销量35.82亿美元,份额6.52%,市场排名第一;亚洲(除日本)G3货币债券承销量39.41亿美元,份额3.31%,中资银行排名第一。跨境托管业务继续领跑中资同业,全球托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践行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创新业务,成为首家开展境外机构直接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跨境托管业务的托管银行。拓展全球存托凭证(GDR)跨境托管业务,6月末,本行GDR托管规模居中资同业首位,跨境托管规模保持中资同业第一位。支付清算业务

本行积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努力推动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进一步巩固在国际支付领域的领先优势。6月末,在全球27家人民币清算行中占13席,继续保持同业第一。持续支持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全球网络覆盖面,集团CIPS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数量保持同业第一。上半年,集团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36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8%,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数字化转型与线上服务渠道

本行加快数字化转型,完善线上产品全球化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境外企业网上银行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全球化企业网络金融服务能力。依托集团一体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着力拓宽清算渠道和代发薪服务,巩固境外企业网银在中资同业中的领先地位。6月末,境外企业网银已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支持中、英、韩、日、德、法、俄等15种语言。搭建境外综合管理平台,推动内部事项审批流转线上化,有效提升办公效率。推广境外监管报送数据服务项目,实现监管数据自动报送。试点境外移动投资交易平台与“遥距开户”服务,通过手机银行境外版实现线上财富管理和便捷开户功能。发挥跨境金融优势,推出“电商跨境支付eMPay”产品,大幅提升商户资金周转率。

中银香港中银香港作为本行控股的在港上市银行集团,是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持续深耕香港市场,并积极拓展东南亚业务,贯彻落实本行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精神,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及普惠金融发展。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东南亚机构业务质效。优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巩固香港市场竞争优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大力发展跨境业务。持续夯实科技基础,深化数字化转型。6月末,中银香港已发行股本528.64亿港元,资产总额36,211.34亿港元,净资产3,245.15亿港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4.17亿港元。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及普惠金融发展。秉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低碳高效运营,把握“碳中和”带动的绿色金融机遇,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和配套服务。推出香港当地首个手机银行买卖绿色零售债券服务平台和绿色私人贷款计划,完成首笔绿色回购交易,持续拓展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和绿色按揭贷款业务。推出绿色定期存款计划,持续提供绿色债券承销、绿色顾问、绿色现金管理等服务。联合标普道琼斯指数推出首支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上市企业的“标普 中银香港中国香港大湾区净零2050气候转型指数”。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继续支持并参与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各项支持中小企业计划,助力中小企业有效应对经营环境变化。积极参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商业数据通”项目,运用商业数据为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同时推出“中银收单商户贷款计划”,利用BoC Bill电子交易数据进行贷款审批,纾缓中小企客户融资痛点,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签署谅解备忘录,成为“绿色商业银行联盟”基石成员,致力推动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发展。完善区域化管理机制,提升东南亚业务发展质效。持续加强区域一体化管理,坚持区域一体化发展主基调,推进“一行一策”深入实施,有效提升东南亚机构的发展能力,区域竞争力显著提升。紧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机遇,重点拓展“一带一路”与“走出去”项目以及区域大型客户业务,东南亚工业园项目取得积极进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在多地保持市场领先。推动区域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万象分行推出老挝首笔认证绿色存款。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马尼拉分行参与菲律宾政府发行美元主权债券。优化区域产品配套,成功将智能环球交易银行(iGTB)平台拓展至8个东南亚国家,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金边分行推出手机银行银联二维码支付服务和跨境开立中银香港个人账户服务,中国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马来西亚中国银行及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马尼拉分行均投产线上人民币薪金直汇产品。继续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定期监控和优化信贷组合结构和质量,实现区域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良性互动,持续提升市场、利率及流动资金等风险的管控能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巩固香港市场竞争优势。持续深化内外部联动,发挥协同效应,存、贷款增幅及资产质量均优于香港市场平均水平。加强对重点项目支持,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港澳银团贷款安排行市场占有率及首次公开募股(IPO)收款行业务均保持市场第一。运用创新科技优化线上服务能力和效率,切实保障各项业务在疫情下仍持续运行,电子渠道个人客户规模稳步增长,手机银行交易量及按揭线上申请笔数同比增加,BoC Pay及BoC Bill等消费金融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持续做大做强财富金融业务,核心产品市场领先优势得到巩固,新造按揭笔数居市场首位。进一步推动贸易融资、支付结算、财资中心等重点业务发展,巩固资金池业务领先地位。强化高端客层专属产品和服务配套,相关客户数量及资产管理规模稳步增长。紧贴年轻客户的自主理财需要及生活态度,推出年轻品牌“理财TrendyToo”,协助年轻客户实现理财目标。

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发挥跨境业务优势。把握国家政策红利,以多元化产品服务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科创企业发展,持续关注中国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建设规划和业务机会,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出“RMB One”系列人民币产品优惠,满足客户对人民币产品的投资理财需求。推出多项遥距便利措施,优化跨境客户服务体验,大湾区“开户易”累计开户数量稳步上升。拓展“中银跨境理财通”产品及服务配置,“南向通”及“北向通”开户量在香港地区名列前茅。发挥香港人民币清算行优势,清算量同比增长。加强区域人民币产品创新和推广,积极培育离岸人民币市场,协助东南亚当地同业申请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间接参加行资格及开立人民币账户。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万象分行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文莱分行相继叙做首笔人民币贸易相关业务。促进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全方位数字化银行。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科技与业务深度整合,为客户提供优质数字化服务及体验。推动生态开放场景化,围绕不同客群及生态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合作共赢。推进产品服务综合化,以价值链推进产品和服务整合,优化综合化产品服务方案。以客户体验为中心,重检端对端全流程,为客户提供全渠道、无缝化服务。推进内部管理智慧化,构建智能运营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完善配套机制,优化敏捷机制,深化科技赋能,培养数字人才,培育创新文化,夯实发展根基。(欲进一步了解中银香港的经营业绩及业务发展情况,请参阅同期中银香港业绩报告。)

综合化经营业务本行作为最早探索综合化经营的大型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已覆盖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保险、直接投资、租赁、消费金融、金融科技等主要领域。本行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致力于培育综合化经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综合化经营板块打造成为集团的价值创造者、功能开拓者和机制探索者,以集团战略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公司治理为基础,着力提升商业银行与综合化经营公司之间的联动协作,以高质量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半年,本行进一步优化行司协同机制,重检修订综合经营区域联席会与协同办公室制度,做好协同配套保障支持。持续完善综合化经营集团管控机制,推进综合化发展专项规划落地执行,加强董监事队伍建设,优化绩效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推动综合化经营高质量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中银国际控股

本行通过中银国际控股经营投资银行业务。6月末,中银国际控股已发行股本35.39亿港元;资产总额945.72亿港元,净资产220.82亿港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90亿港元。中银国际控股持续巩固传统投行优势,推进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赋能业务创新,以股权及债券融资、跨境财富管理、并购、资产管理、员工持股计划(ESOP)和环球商品等领域为切入点,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提升投资银行全球化、综合化服务能力,加强集团协同联动,落地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润云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越秀房地产信托基金配售等多个大型项目;参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多年期美元债和首次绿债发行项目及中资机构多笔境外绿色债券发行。拓展股权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旗下多个股权投资项目完成挂牌或通过上市审批。提升ESOP业务竞争力,扩大管理平台功能及覆盖面,改善客户体验,提升营运效能。优化财富管理服务,继续完善证券服务移动端功能,持续拓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选股、债券平台等系统功能,积极引入ESG元素。加速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投资组合构建、多元资产投资等服务。股票衍生产品场外业务量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中银国际粤港澳大湾区龙头指数”表现优于同类指数。继续强化资产管理能力,开发推广ESG相关指数及产品,旗下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香港强积金业务和澳门退休金业务保持市场前列;16只符合跨境理财通资格的基金产品在香港上架。加快环球大宗商品中心建设,推进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大力开发天然气等各类产品,助力能源企业低碳转型。中银证券

中银证券在中国内地经营证券相关业务。6月末,中银证券注册资本27.78亿元。中银证券坚持科技赋能,深入推进业务转型发展。聚焦个人客户财富管理需求,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体系,完善财富管理综合服务链条,提升投顾服务能力,公募基金投顾业务正式获准展业。深化“投行+商行”“投行+投资”“境内+境外”优势,锚定重点客群、重点行业,推动投行业务向交易驱动型综合金融服务转型。积极布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国家重点战略领域,成功落地交易所市场首单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绿色公司债,打造行业标杆。资产管理业务向主动管理转型,客户服务能力稳步增强,研究销售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和净收入分别位列行业第3名、第12名,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欲进一步了解中银证券的经营业绩及相关情况,请阅读同期中银证券业绩报告。)

资产管理业务

中银基金

本行通过中银基金在中国内地经营基金业务。6月末,中银基金注册资本1.00亿元;资产总额61.84亿元,净资产46.86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77亿元。中银基金稳步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盈利水平保持稳定,内控及风险管理稳健良好。6月末,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961.88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4,064.75亿元,非货币理财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2,728.14亿元。

中银理财

本行通过中银理财在中国内地经营公募理财产品和私募理财产品发行、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6月末,中银理财注册资本100.00亿元;资产总额153.81亿元,净资产145.44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56亿元。中银理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集团“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发展,受托管理规模稳步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公司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加大对战略新兴行业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持续优化资产配置。发挥理财普惠优势,着力实现金融惠民,推出“新城镇惠盈”“普惠恒盈”等主题产品。获批养老理财试点资格,积极筹备相关产品发行。助力“三次分配”,推出“爱心公益”主题产品,支持国家职业教育和乡村幼儿教育发展。不断加强渠道拓展,已在行外15家机构、19个渠道上线产品,行外代销总规模比上年末增长110.96%,客户规模增势明显。产品体系与策略不断丰富,业内首推同业存单指数理财产品和外币现金管理类产品,外币和跨境理财产品规模保持同业领先。强化风险管理与基础能力建设,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速数字化转型,夯实业务发展基础。保险业务中银集团保险本行通过中银集团保险在中国香港地区经营一般保险业务。6月末,中银集团保险已发行股本37.49亿港元;资产总额109.85亿港元,净资产43.21亿港元。上半年,实现毛保费收入16.29亿港元、净利润1.54亿港元。中银集团保险紧紧围绕集团“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努力建设与商业银行深度契合的、具有市场领导地位和特色的科技型区域性财产保险公司。发挥集团优势,深化银保协同,共同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初步形成健康险“保险+生态”“保障+服务”商业模式,特色优势明显。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完善网上平台功能,改善客户体验。投产“大湾区医疗保障计划”在线投保功能,方便大湾区客户身处在中国香港时通过官网平台及手机APP在线完成一站式投保,拓展保险产品跨境场景。积极应对疫情,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推出系列抗疫产品与服务,全力支持香港社会同心抗疫。

中银人寿本行通过中银人寿在中国香港地区经营人寿保险业务。6月末,中银人寿已发行股本

35.38亿港元;资产总额2,017.40亿港元,净资产102.87亿港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3.53亿港元。

中银人寿积极拓展中高端客户,全方位部署高端私人银行、中资银行经纪人、大型独立理财顾问,成功把握中高端客户对市场产品需求的机遇,推进业务稳步发展。持续扩充团队规模,加强人才招聘与留才措施。经纪人和专属代理渠道新造标准保费同比显著增长。加强保障型产品的竞争力,延续去年末推出“薪火传承终身寿险计划”的良好势头,推动新业务价值较高的产品销售。在香港人寿保险市场排名保持前列,人民币保险业务持续领先同业。中银保险本行通过中银保险在中国内地经营财产保险业务。6月末,中银保险注册资本45.35亿元;资产总额146.88亿元,净资产49.87亿元。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34.86亿元、净利润1.43亿元。中银保险积极践行集团“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财险功能价值,上半年,为各类企业和人员提供理赔服务57.7万余次,支付赔款14.4亿元。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与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合作为客户提供7x24小时线上投保服务,通过关税保证保险为外贸企业提供228亿元税款保证,为近80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超800亿元保险保障。支持普惠金融,创新“政银保”服务模式,为超7,000户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研发上线“灵活就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等多款产品,积极服务“新市民”等市场主体,扩大民生服务保障。全力支持抗疫,为400余家各类医疗机构提供责任保险,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雇主责任险保障,累计出单1.6万余件。坚定客户群战略,加快推进观念、模式、策略“三个转变”,深化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强创新驱动,推进科技赋能,稳步提升数字化水平。推进智慧运营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数据治理,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持续提升内外响应和服务能力。坚持合规经营,持续优化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业务发展稳中有进,经营效益稳步增长。连续23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评价为A级及以上,连续8年保持标准普尔A-信用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

中银三星人寿

本行通过中银三星人寿在中国内地经营人寿保险业务。6月末,中银三星人寿注册资本

24.67亿元;资产总额581.87亿元,净资产24.00亿元。上半年,实现规模保费111.97亿元、净亏损1.59亿元。中银三星人寿业务保持快速增长,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类业务新单保费规模同比翻番,长期期交业务比重显著提升。积极融入集团财富管理体系,开展私行客户保险金信托业务。科技赋能客户服务和风险防控,升级人脸识别功能,简化身份识别操作,线上服务占比超过89%,人工智能客服回复成功率提升至99%以上,上线大数据核保核赔风险控制项目。上线新版官方网站,优化保险商城投保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定位,支持科创企业投资,加大绿色投资,上半年在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领域完成投资14.63亿元。把握保险本质,推出“健康星重大疾病保险(互联网专属)”“守护星医疗保险(互联网专属)”“中银守护安康团体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等产品,实现多样化的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直接投资业务

中银集团投资本行通过中银集团投资经营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业务范围覆盖企业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与管理、不动产投资与管理、特殊机会投资等。6月末,中银集团投资已发行股本340.52亿港元,资产总额1,461.32亿港元,净资产763.36亿港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69亿港元。中银集团投资充分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加强集团协同联动,加强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开展投后管理和项目退出。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加大对国家政策鼓励的硬科技企业投资力度,关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资机会,投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疗健康、消费等多个领域。进一步优化境内机构布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研究支持中国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中银资产

本行通过中银资产在中国内地经营债转股及配套支持业务。6月末,中银资产注册资本

145.00亿元;资产总额858.95亿元,净资产191.55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98亿元。中银资产以服务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集团“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满足企业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重点布局半导体、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环境卫生、交通设施等行业领域,助力稳经济大盘。协助化解集团授信风险,通过债转股帮助企业纾困,注入发展活力。截至6月末,本行累计落地市场化债转股业务1,884.14亿元。租赁业务

中银航空租赁

本行通过中银航空租赁经营飞机租赁业务。中银航空租赁是全球领先的飞机经营性租赁公司之一,是总部位于亚洲的最大飞机经营性租赁公司(按自有飞机价值计算)。6月末中银航空租赁已发行股本11.58亿美元;资产总额228.13亿美元,净资产49.20亿美元。受俄乌冲突影响,公司将滞留在俄罗斯的飞机价值减记至零,考虑这些飞机对应的现金抵押抵消后,税前减记额为5.81亿美元,上半年净亏损为3.13亿美元。若剔除上述影响,上半年净利润为2.06亿美元。中银航空租赁致力于可持续增长,持续实施积极经营策略,稳步拓展飞机租赁市场。大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6月末,向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航空公司租出的飞机占公司飞机总数的62%。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增加自有机队,上半年共接收飞机20架(包括5架由客户在交机时购买的飞机),全部签订长期租约并交付。上半年签署租约46个,新增客户1名,客户总数达79家,遍及36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坚持优化资产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半年,出售5架自有飞机。6月末,自有机队的平均机龄为4.1年(账面净值加权),是飞机租赁业内最年轻的飞机组合之一。(欲进一步了解中银航空租赁的经营业绩及相关情况,请阅读同期中银航空租赁业绩报告。)

中银金租本行通过中银金租在中国内地开展融资租赁、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等相关业务。6月末,中银金租注册资本108.00亿元;资产总额471.10亿元,净资产108.97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4亿元。中银金租围绕集团战略目标,聚焦国家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坚持专业化、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理念,突出金融租赁特色,做精做强租赁品牌。6月末,累计投放融资租赁业务530.96亿元,其中绿色租赁占比32.50%,业务涉及交通运输、水利环境、能源生产供应、建筑以及制造业等国民经济行业,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消费金融业务中银消费金融

本行通过中银消费金融在中国内地经营消费贷款业务。6月末,中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

15.14亿元;资产总额525.66亿元,净资产79.98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6亿元。中银消费金融秉持“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消费金融公司”理念,践行国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责任担当,以科技应用为驱动,搭建“线上与线下融合,金融与科技融合”一体化的综合经营平台,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坚持夯实基础和转型发展并重,持续推进线上化转型战略方针。6月末,已设立27家区域中心,线下线上业务覆盖全国约400个城市、900个县域。6月末,贷款余额532.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3%,其中线上贷款余额占比41.66%,比上年末提升6.61个百分点。

金融科技

中银金科

本行通过中银金科在中国内地开展金融科技技术创新、软件开发、平台运营、技术咨询等相关业务。6月末中银金科注册资本6.00亿元;资产总额8.04亿元,净资产5.95亿元。中银金科积极服务集团全面数字化转型,参与“绿洲工程”、智能风控、反洗钱、数据治理等重点工程,服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县域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业务发展,强化银发、教育、交通、政务等场景生态建设及推广融合。赋能集团综合化经营,围绕保险、理财、消费等领域重点发力,打造IFRS17产品解决方案,建设集团特色资管科技平台。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提升集团“金融+科技”品牌影响力。推动公司“1+1+3”协同发展,通过一个子公司与三个基地的区域辐射优势,服务智慧海南、雄安新区、长三角一体化、成渝经济圈等重点区域建设。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在科技伦理、隐私计算等方面深化理论研究、搭建技术平台。软件产品实施质量高,工程实施范围全,工艺研发能力强,荣获CMMI5成熟度、ISO9001质量管理能力、ISO27001信息安全能力认证。

服务渠道本行坚持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加快推动全渠道转型升级,打造更具场景整合能力的线上渠道和更具价值创造活力的线下渠道,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金融非金融无缝衔接的业务生态圈。

线上渠道积极把握银行数字化发展趋势,贯彻“移动优先”策略,大力拓展线上渠道,持续迭代升级手机银行,推动线上业务快速增长。6月末,本行电子渠道交易金额达到167.31万亿元,同比增长6.88%。其中,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到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16.15%,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7,367万户,成为活跃客户最多的线上交易渠道。

单位:万户(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增长率
企业网银客户数686.97648.125.99%
个人网银客户数19,888.5419,878.570.05%
手机银行客户数24,463.6323,518.054.02%

面向公司金融客户,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优化电子渠道功能,进一步提升全球化企业网络金融服务能力,打造集团综合金融服务门户。企业网上银行推出“中银智链·融易信”多级供应商线上融资、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工程资金监管、代收协议管理、第三方存管、大宗商品清算通、跨平台用户体系共享等产品。围绕打造便捷高效、智能交互、场景融合的移动综合金融服务目标,推进企业手机银行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开放银行建设,提供“中银企业云直联”对公金融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实现一站式财务管理;通过开放银行将中银智管资金监管服务嵌出至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和服务综合平台。面向个人金融客户,持续提升手机银行客户服务能力。聚焦财富金融,推出大额存单转让功能,优化存款、基金、理财、保险等重点产品页面和流程;聚焦重点客群,升级私人银行专区服务,持续推广信用卡频道;聚焦重点场景,升级跨境、银发、教育、体育四大特色场景专区,并结合冬奥热点推出特色年度账单;聚焦客户经营,上线“福仔云游记”养成类游戏,通过任务激励和权益进阶,运用数字化手段探索用户成长体系建设。继续推动境外手机银行服务升级,服务范围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2种语言服务,服务范围涵盖17大类,支持境外重点地区和重点机构业务发展,新增人民币薪金直汇、在线修改客户信息等功能,优化账户管理、转账汇款等基础服务,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持续提升线上渠道数字化风险控制能力,上半年“网御”事中风控系统实时监控线上渠道交易39.16亿笔,同比增长4.37%。荣获第五届数字金融创新大赛“数字平台创新奖”“数智平台金奖”和“数字营销金奖”。

线下渠道数字化赋能基层网点。秉承“智慧冬奥”理念,圆满完成ATM、智能柜台等渠道的冬奥支付场景建设,创新推出数字人民币兑换、外籍客户持护照办理业务等特色服务。全力服务百姓民生,打造“网点+政务”智能服务生态,全面推广智能柜台“长三角智慧政务”场景,覆盖2,178家网点、4,612台终端设备、482项政务服务,上线沪、苏、浙、皖属地政务并实现长三角地区内跨省互投,实现政务服务异地可办、区域通办,便利群众办事,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优化网点差异化建设管理体系。因地制宜建设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等“八大金融”和“四大场景”特色网点,细化特色网点产品服务、业务模式、软硬件资源配置等,以特色业务激发网点活力,持续深化网点转型发展。

6月末,中国银行内地商业银行机构总数(含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及基层分支机构)10,348家,内地非商业银行机构总数528家,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机构548家。

单位:台(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增长率
ATM27,15427,729(2.07%)
智能柜台33,00932,3671.98%

信息科技建设

本行扎实推进集团全面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中银+”金融科技规划执行,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提升业务领域数字化服务水平,夯实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基础支撑,积蓄金融服务创新动能。深化信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科技引擎释放更强内生动力。探索信息科技管理全生命周期价值重塑,形成全方位紧贴业务、全过程快速响应的高效科技服务模式。通过派驻客户经理、改进实施工艺、增强工具支撑、优化预算管理等措施,有效缩短应用项目平均交付周期。开展业务科技深度融合、分行特色一体化研发、企业级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等多项试点。绿洲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全方位数字赋能开启新篇章。以企业级视角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首批次聚焦客户、机构、员工信息和柜员权限等基础公共领域,大规模、深层次贯通数据要素,为精准营销、产品定制、智能风控、精细管理和科学决策深度赋能。新一代企业级基础技术平台稳定运行,企业级开发工艺和技术标准逐步成型。并行推进后续批次建设,不断提高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聚焦“八大金融”数字化建设,有效提升服务效能。打造科技金融信息平台,以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创新。启动绿色金融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绿色项目自动识别、环境效益自动测算。丰富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完善“惠如愿”APP功能拓宽营销渠道。试点跨境电商直联收款产品,全面推广“中银跨境GO”APP。构建应收账款、预付应付、货押三大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更好服务“链上企业”。国家助学贷款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加强金融科技布局,持续拓展创新变革空间。完善RPA、OCR等企业级基础技术平台建设。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科技输出,上半年申请专利1,801件,获得授权272件,中银金科与10家金融机构新增11项数字化风控工具和技术合作。探索元宇宙、虚拟数字人、区块链NFT等前沿技术,加入隐私计算、联邦学习开源社区组织,积极储备科技创新未来发展价值。

风险管理本行不断健全与集团战略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架构,优化管理机制,理顺管理流程,丰富管理工具,夯实管理基础,为集团持续稳健经营保驾护航。全面落实监管要求,积极应对巴塞尔协议Ⅲ、国际基准利率改革新规实施。强化整改问责,确保合规经营。加强对境外机构和综合经营公司的风险管控,助力“两翼”发展。建立健全包含风险研判、风险排查、压力测试、预案处置等全流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形成风险管理闭环。完善多层次风险预警体系,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有序开展风险数据治理工作,加快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强化底线思维,培育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风险文化。信用风险管理本行密切跟进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强化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努力提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与前瞻性。持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以促进战略实施和平衡风险、资本、收益为目标,推进行业政策体系建设,制定行业信贷投向指引,完善行业资产组合管理方案。紧跟国家和本行“十四五”规划方向,结合“八大金融”发展要求,优化行业信贷结构,推动行业绿色发展,防范行业信贷风险。明确信贷发展行业重点,稳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助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科技金融发展,引导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稳妥做好能源转型与保供,提升民生消费服务质量,加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抢抓城市更新、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政策机遇。强化统一授信,全面扎口信用风险管理。持续完善授信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客户集中度管控,完善资产质量监控体系,强化重点风险领域排查和监测,切实提高潜在风险识别、管控和化解的有效性。加强对重点关注地区的风险分析与资产质量管控工作督导,加强对业务条线窗口指导和检查、后评价。根据大额风险暴露管理要求,持续开展大额风险暴露识别、计量、监测等工作。公司金融方面,加强重点领域风险识别、管控和化解,通过限额管理严格控制总量和投向,防范化解“两高”项目风险。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个人金融方面,顺应监管要求和新形势下业务发展需要,支持个人授信业务的稳定发展。加大不良资产化解力度,夯实资产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继续对不良项目进行集中和分层管理,分类施策、重点突破,持续提升处置质效。拓宽处置渠道,推动对公单户和个人批量转让,发行银行卡不良资产证券。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科学衡量与管理信贷资产质量。《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被视为不良贷款。为提高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本行对中国内地公司类贷款实施十三级风险分类,范围涵盖表内外信贷资产。加强对重点行业、地区和重大风险事项的风险分类管理,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强化贷款期限管理,对逾期贷款实行名单式管理,及时调整风险分类结果,如实反映资产质量。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总额

2,272.3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4.40亿元,不良贷款率

1.34%,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集团贷款减值准备余额4,164.2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8.84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3.26%,比上年末下降3.79个百分点。

“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部分所涉及的客户贷款均不含应计利息。

贷款五级分类状况

集团贷款五级分类迁徙率

单位:%
项目2022年1-6月(年化)2021年2020年
正常1.121.181.21
关注27.5632.9132.66
次级48.8683.6824.68
可疑15.4123.0628.62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集团
正常16,465,57097.37%15,255,38997.32%
关注218,8041.29%210,8131.35%
次级84,6520.50%61,7900.39%
可疑69,2800.41%60,7180.39%
损失73,3000.43%86,2840.55%
合计16,911,606100.00%15,674,994100.00%
不良贷款总额227,2321.34%208,7921.33%
中国内地
正常13,633,49597.26%12,586,66897.17%
关注178,7711.28%173,5611.34%
次级70,9300.51%53,5910.41%
可疑62,7260.45%55,9230.43%
损失70,5130.50%83,5160.65%
合计14,016,435100.00%12,953,259100.00%
不良贷款总额204,1691.46%193,0301.49%

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本行持续优化行业信贷结构,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6月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16,782.3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5.91亿元,增长6.31%;制造业贷款17,939.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43.18亿元,增长15.77%。商业及服务业、制造业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08个百分点、0.86个百分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本行结合前瞻性信息进行预期信用损失评估并计提相关的减值准备。其中,第一阶段资产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第二、三阶段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6月末,集团第一阶段贷款余额164,284.74亿元,占比为97.17%;第二阶段贷款余额2,522.52亿元,占比为1.49%;第三阶段贷款余额2,266.25亿元,占比为1.34%。上半年,集团贷款减值损失455.76亿元,同比减少21.74亿元;信贷成本0.56%,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贷款分类、阶段划分以及贷款减值准备等其他信息,见会计报表注释三、6,四、1。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贷款金额占比不良贷款金额不良贷款率贷款金额占比不良贷款金额不良贷款率
中国内地
企业贷款
商业及服务业1,884,39111.14%34,1971.81%1,589,11910.14%30,1111.89%
制造业1,793,95710.61%48,5892.71%1,549,6399.89%55,3413.5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678,2369.92%18,2591.09%1,578,64510.07%18,0731.14%
房地产业734,7694.34%41,6785.67%687,1864.38%34,6945.0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05,0724.17%13,5581.92%657,0204.19%13,1732.00%
金融业564,8323.34%2110.04%500,3803.19%2010.04%
建筑业329,0721.95%2,9680.90%266,7751.70%3,4061.2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36,2451.99%2,6100.78%295,1831.88%2,2570.76%
采矿业166,9930.99%5,3483.20%161,4731.03%4,7172.92%
公共事业186,4411.10%2,8321.52%159,2841.02%2,2151.39%
其他53,8440.32%5631.05%46,1750.30%6081.32%
小计8,433,85249.87%170,8132.03%7,490,87947.79%164,7962.20%
个人贷款5,582,58333.01%33,3560.60%5,462,38034.85%28,2340.52%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2,895,17117.12%23,0630.80%2,721,73517.36%15,7620.58%
合计16,911,606100.00%227,2321.34%15,674,994100.00%208,7921.33%

本行持续加强贷款客户的集中度风险控制,借款人集中度符合监管要求。

单位:%
指标监管标准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2020年 12月31日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101.82.32.8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5012.112.813.9

注:

1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单一最大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2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下表列示6月末本行十大单一借款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行业是否关联方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百分比
客户A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9,8030.29%
客户B商业及服务业44,3900.26%
客户C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1,4840.25%
客户D制造业36,9150.22%
客户E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6,5090.22%
客户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9170.19%
客户G金融业27,7510.16%
客户H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6,0390.15%
客户I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4,3400.14%
客户J制造业23,4910.14%

市场风险管理本行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持续优化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稳妥控制市场风险。加强金融市场形势研判,紧盯热点事件,主动开展风险排查,防范极端事件带来风险交叉传染,提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优化集团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重检市场风险偏好,推动一二道防线形成风险管理合力。深化重点产品市场风险管理,完善衍生产品制度、流程,强化集团统一风险管控。提升市场风险计量水平,完善系统计量准确性。有效落实监管要求,持续推进市场风险监管新规落地实施。市场风险情况见会计报表注释四、2。完善债券投资业务市场风险限额体系,强化交叉风险管理。持续加强证券投资风险管控,强化境内债市违约预警和中资美元债市场跟踪,提升投后监控及预警能力。汇率风险管理力求实现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货币匹配。本行通过货币兑换、风险对冲等方式控制外汇敞口,将汇率风险保持在合理水平。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

本行坚持匹配性、全面性和审慎性原则,强化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总体管理策略是综合考虑集团整体风险偏好、风险状况、宏观经济和市场变化等因素,通过有效管理,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控制在本行可承受的范围内,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合理平衡,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主要通过利率重定价缺口分析来评估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优化内外部定价策略或实施风险对冲。高度重视基准利率改革,积极发挥全球经营特色,主动参与国际基准利率市场建设,先行先试新基准利率定价的金融业务,有序推进存量业务顺利转换,不断加强客户沟通宣讲,转换风险总体可控。流动性风险管理

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对集团和法人层面、各机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以合理成本及时满足流动性需求。坚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平衡的经营原则,严格执行监管要求,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加强集团和法人层面、各机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管控,制定了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应急预案。定期对流动性风险限额进行重检,持续完善流动性风险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强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定期完善流动性压力测试方案,按季度进行压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行在压力情况下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应对危机情景。6月末,本行各项流动性风险指标达到监管要求。集团流动性比例情况如下表(根据中国内地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计算):

单位:%
指标监管标准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2020年 12月31日
流动性比例人民币≥2552.549.654.5
外币≥2567.969.958.6

声誉风险管理本行认真落实声誉风险管理监管要求,持续完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强化声誉风险并表管理,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重视潜在声誉风险因素排查预警,加强舆情监测,持续开展声誉风险识别、评估和报告工作,妥善应对声誉事件,有效维护品牌声誉。持续开展声誉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声誉风险意识,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

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本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下设专业委员会,认真履行内控管理与监督职责,着力加强风险预警和防范,提升集团合规经营水平。继续落实内部控制三道防线体系。业务部门和基层机构是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是风险和控制的所有者和责任人,履行经营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与执行、业务检查、控制缺陷报告与组织整改等自我风险控制职能。各级机构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是内部控制的第二道防线,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估,负责识别、计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牵头一道防线深入应用集团操作风险监控分析平台,履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及管理问责职责,通过对重要风险进行常态化监控,及时识别缓释风险,促进业务流程和系统优化。

审计部门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负责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内部审计。坚持风险为本原则,围绕国家政策落实、外部监管要求和集团战略实施,聚焦审计监督主责主业,紧盯重大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有序开展各项审计检查。提升审计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与其他监督力量的协同贯通机制,推动一二道防线提升防问题的能力,共同防患于未然。坚持问题揭示与整改监督并重,进一步完善审计整改监督机制,梳理明确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流程,持续监督整改落实情况,推动审计成果运用和整改质效提升。加强审计工作统筹规划,推动审计管理体制优化,持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推进审计数字化建设,全面增强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强化内控案防管理,压实主体责任,推进落实多项管控举措。持续完善内控制度、流程、系统,深入开展案防高风险领域专项治理活动,不断提高内控案防管理水平。狠抓内控检查及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全员合规意识,培育内控合规文化。继续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实施,落实《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遵循“全覆盖、制衡性、审慎性、相匹配”的基本原则,推进全行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内部控制治理和组织架构。按照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建立了系统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并认真组织实施。会计基础扎实,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致力于会计基础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持续深化境内外分行会计良好标准实施。重视加强欺诈舞弊风险防控,主动识别、评估、控制和缓释风险。上半年,成功堵截外部案件69起,涉及金额2,293.39万元。操作风险管理

本行持续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深化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应用,运用操作风险与控制评估(RACA)、关键风险指标监控(KRI)、损失数据收集(LDC)等管理工具,开展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进一步规范操作风险报告机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措施。优化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系统支持力度。推进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优化运行机制,完善业务连续性制度,开展业务影响分析,细化应急预案,开展业务连续性演练,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升业务持续运营能力。合规管理本行持续完善合规风险治理机制和管理流程,保障集团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完善反洗钱及制裁合规管理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优化机构洗钱风险评估,强化交易监控和报告。加强系统与模型建设,优化系统功能。持续推进境外机构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夯实合规管理基础,提升境外机构合规管理能力。完善反洗钱与制裁合规培训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规培训,提升全员合规意识和能力。持续加强关联交易及内部交易管理,积极推进关联交易监管新规落实工作。加强关联方管理,夯实关联交易管理基础。强化关联交易和内部交易监控,严格把控交易风险。推进关联交易监控系统和内部交易管理系统优化工作,提升科技赋能水平。

国别风险管理本行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将国别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管理工具来管理和控制国别风险,包括国别风险评级、国别风险限额、国别风险敞口统计与监测、准备金计提等。上半年,本行严格按照监管要求,结合业务发展需要,持续加强国别风险管理。不断提升国别评级和限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国别风险监测,优化国别风险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国别风险分析与报告水平。积极推动国别风险准备金计提,增强国别风险抵补能力。国别风险敞口主要集中在国别风险低和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国别风险总体控制在合理水平。

资本管理本行资本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资本合理充足,支持集团战略实施,抵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确保集团及相关机构资本监管合规,推动轻资本转型发展,改善集团资本使用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贯彻落实“十四五”资本管理规划,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和“八大金融”重点领域等,不断优化管理措施,完善经济资本预算与考核机制,强化价值创造指标在资源分配中的应用,提升集团资本节约和价值创造意识,增强内生资本积累能力。扩大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运用,优化表内外资产结构,努力节约资本占用,积极开展轻资本业务,合理控制风险权重。优化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完善资本管理治理结构。稳步开展外源资本补充,夯实资本基础。上半年,本行在资本市场成功发行5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8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1,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的资本补充方案。持续强化内部管理,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慢于资产增速。6月末,集团资本充足率达到16.99%,比上年末提升0.46个百分点,保持在稳健合理水平,符合“十四五”规划目标。资本充足率情况

6月末,本行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量的资本充足率情况列示如下: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882,4871,843,8861,586,9581,563,789
一级资本净额2,262,9482,173,7311,956,4531,883,294
资本净额2,821,9002,698,8392,499,8242,391,36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33%11.30%11.01%11.06%
一级资本充足率13.63%13.32%13.57%13.32%
资本充足率16.99%16.53%17.34%16.91%

更多资本计量相关信息见会计报表注释四、5及补充信息二、2。杠杆率情况6月末,本行根据《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计量的杠杆率情况列示如下: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一级资本净额2,262,9482,173,731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29,870,55728,425,377
杠杆率7.58%7.65%

更多杠杆率计量相关信息见会计报表补充信息二、3。

展望下半年,银行业仍面临较为复杂的经营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减弱,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银行国际化经营风险加大;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将逐步恢复,经济运行将保持在合理区间。本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统筹做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和深化改革创新各项工作,深化“十四五”规划落地执行,勇于担当、奋发有为、行稳致远,加快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奋力谱写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中行篇章。一是,积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贷款稳步增长,持续发力“八大金融”,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深化境内外联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二是,巩固特色优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存款“量价双优”策略,提升负债质量。持续推进“双户双基”工程,优化金融机构客户营销体系,扩展客户基础。巩固国际化业务优势,完善境外机构布局和发展策略,推进境外区域管理,提升境外业务对集团的贡献。优化区域综合化协同机制,平衡综合经营业务布局,提升综合化服务优势。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以“绿洲工程”引领业务与科技融合,将数字化基因融入经营管理,以场景建设引领数字化创新,以手机银行引领数字化服务,以智慧运营引领网点转型,持续提升面向客户和市场的反应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全面强化风险管控,切实保障经营安全。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加强重点风险领域管控,主动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增强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敏感性,提升前瞻性业务和新兴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抓实反洗钱合规管理,推进全行合规长效机制建设。

环境与社会责任本行积极践行国有商业银行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自身全球化、综合化优势,在业务运营中充分融入环境、社会、治理(ESG)理念,深化ESG实践,致力于与利益相关方推进合作共赢,为环境、社会和经济持续创造价值。环境责任治理上半年,董事会听取了2021年绿色金融“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并审议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社会、治理),首次参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框架和负责任银行原则(PRB)框架完成年度信息披露;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绿色金融及行业规划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了两次会议,学习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审议通过了《中国银行2022年绿色金融工作方案》。由行长担任主席的绿色金融委员会听取了集团运营温室气体排放盘查、绿色信贷系统、节能改造试点等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中国银行境内绿色金融示范机构评价管理办法》,针对境内分行制定差异化的评价体系、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此外,管理层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听取外部ESG评价、绿色运营、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等工作报告。政策体系上半年,本行进一步完善了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政策支持,制定了动力锂电池、光伏制造、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上游等产业链客户营销与授信审查指引,出台了氢能及燃料电池、新能源金属、水务及水环境治理、林业等行业的信贷政策,明确提出不得为存在违规采伐天然林、损害生物多样性、盗猎野生动物等行为的客户和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在高级管理人员考核中,设置绿色金融相关指标,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通过优化经济资本管理、实施优惠定价、差异化授权、建立绿色审批通道、调整行业授信策略、配置专项人事费用、完善荣誉体系等方式向绿色金融提供资源支持。环境风险管理本行积极践行责任投资理念。上半年,本行在风险偏好陈述书中增加环境与社会风险偏好的定性陈述。董事会风险政策委员会定期审议本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情况。在重点境外分行及综合经营公司考核方案中纳入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要求。已在农林牧渔等70余个行业授信政策中设置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约束性要求。修订对公客户授信尽责审查报告模板,纳入环境与社会风险报告要求。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工作,并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敏感性分析模型,量化在不同情景下面临的风险冲击及财务影响,开展区域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指标及目标本行已按进度完成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理财、绿色保险等业务领域的量化指标。被中国银行业协会授予“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荣获《环球金融》“中国2022年可持续金融奖”等5项大奖,位列彭博2022年上半年全球绿色贷款排行榜中资银行首位。6月末,本行中国内地的绿色信贷余额(银保监会口径)折合人民币1.73万亿元,绿色信贷不良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半年,本行发行了全球首笔基于更新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的绿色债券,并首次在境内发行了绿色债券,境内外合计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位居中资同业第一。承销境内、境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1,121亿元人民币、198

亿美元,位居中资同业第一;协助发行银行间市场首批转型债券。持续获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投资人第一名。上半年,中银金租绿色租赁业务余额达到138亿元,绿色租赁资产占比为32.50%;中银理财发行成立并存续的绿色金融主题产品共39只,产品规模约139亿元,绿色金融主题债券资产持仓规模达422亿元;中银保险修订开发了环境污染责任险及11款相关附加险,并通过产品组合创新,承担保险责任290亿元;中银三星人寿在绿色金融产业领域投资金额累计达8.89亿元;中银基金的绿色、ESG公募基金产品包括低碳及绿色发展概念基金、社会责任基金、ESG概念主题基金三大类型,合计17只产品,规模约160亿元。本行遵循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时间表,采取积极措施助力加速实现双碳目标。上半年,制定了中国银行员工绿色行动倡议及绿色行动指南,为集团各机构在目标设定、实现路径等方面提供指引。中银理财、中银航空租赁等综合经营公司在2021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的基础上,持续开展绿色运营工作。中银国际发布低碳行动方案,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总行、中银香港、伦敦分行及上海市分行等多家机构的办公场所全面开展运营节能改造。制定《中国银行网点绿色建设规范》,从布局选址、室内环境、装修施工、资源利用等维度规范网点绿色建设要求。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本行参加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框架审验、中国披露指南编写等工作,积极践行“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组共同主席职责,作为唯一中资商业银行首批加入国际金融论坛(IFF)绿色金融工作组,参与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国际标准化组织可持续金融技术委员会对口工作组(ISO/TC322)、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的相关标准制定及讨论工作,伦敦分行作为唯一中资创始行加入衡量和促进航空无碳转型倡议(IMPACT)协会。邀请外部专家为本行董事会开展绿色金融专题培训。面向全行员工举办绿色金融日活动,开展环境信息披露与气候风险管理等主题讲座培训。针对业务拓展需求开展绿色金融产品专题培训班和综合经营公司人才培训班。伦敦、纽约、巴黎、悉尼、浙江、江西等地分支机构创办了绿色金融、ESG等主题刊物,沟通交流行业最新动态。社会责任

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本行主动担当,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服务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制订《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方案》,提升重点帮扶县金融服务能力。推进乡村振兴特色网点建设。强化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村镇金融为补充、消费金融和公益金融为特色的乡村振兴“一体多元”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6月末,本行网点已覆盖1,171个县域,覆盖率

62.8%;涉农贷款余额19,644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462亿元;中银富登在全国设立132家村镇银行,下设189家支行,覆盖全国22个省(市)县域农村,是国内机构数量最多、业务范围最广的村镇银行集团。

中银理财2021年实现了运营碳中和,并由相关机构出具了独立鉴证报告。中银航空租赁2021年实现了直接碳排放(包括员工乘机出行所产生的排放)的100%碳中和。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本行发挥国有大型银行集团在资金、人才、科技方面的优势资源,支持陕西省咸阳市旬邑、淳化、永寿、长武4个定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2022年6月末,本行向4个定点帮扶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3,980万元,实施农村户籍人口防返贫保险捐赠、县域疫情防控、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银乡村振兴学堂”培训等帮扶项目30余个,直接受益群众超过45万人;培训4个定点帮扶县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专业技术人员共计2.4万人次;购销全国脱贫地区农产品超过6,000万元。贡献公益慈善事业本行坚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理念,持续探索专业化的公益实践。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益与银行金融业态的融合发展,2022年上半年,依托“中银公益”平台,支持203家机构发起的111个慈善捐赠活动,总计募集善款795.56万元(含配捐),共计17.3万人次参与捐赠。继续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工作,截至2022年6月末,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52亿元,共资助180余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启动“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携手教育部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的冲击,落地多项金融措施,全力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支持民生保障等重点行业稳产保供、稳就业促创业。服务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银行合作伙伴,本行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取得“零感染、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佳绩。与主流媒体开展宣传合作,打造多媒体宣传矩阵,全方位助力营造奥运文化氛围,弘扬奥运精神。支持中国运动健儿在冬奥赛场奋勇拼搏,争金夺银。未来,本行将进一步发扬“双奥银行”优势,持续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以金融之力服务体育强国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全力保障消费者权益本行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强化投诉管理力度,规范营销宣传,做好个人信息保护,通过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业务健康发展。2022年上半年,本行受理客户投诉8.6万件,投诉处理完结率100%;通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守住‘钱袋子’&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等系列教育宣传活动,帮助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股份变动和股东情况普通股情况

普通股变动情况

单位:股

2022年1月1日报告期内增减2022年6月30日
数量比例发行新股送股公积金 转股其他小计数量比例
一、有限售条件股份---------
二、无限售条件股份294,387,791,241100.00%-----294,387,791,241100.00%
1.人民币普通股210,765,514,84671.59%-----210,765,514,84671.59%
2.境外上市的外资股83,622,276,39528.41%-----83,622,276,39528.41%
三、普通股股份总数294,387,791,241100.00%-----294,387,791,241100.00%

注:

2022年6月30日,本行普通股股份总额为294,387,791,241股,其中包括210,765,514,846股A股和83,622,276,395股H股。

2022年6月30日,本行全部A股和全部H股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普通股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2022年6月30日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79,219名,其中包括505,289名A股股东及173,930名H股股东。2022年6月30日,前十名普通股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单位:股

序号普通股股东名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持股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标记 或冻结的股份数量股东性质普通股股份种类
1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88,461,533,60764.02%-国家A股
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34,523,964)81,814,564,72127.79%-未知境外法人H股
3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7,941,164,8852.70%-国有法人A股
4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810,024,5000.61%-国有法人A股
5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448,236,9871,515,598,9620.51%-境外法人A股
6MUFG Bank, Ltd.-520,357,2000.18%-未知境外法人H股
7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股票红利型产品(寿自营)委托投资(长江养老)(42,238,605)340,000,0000.12%-其他A股
8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100,641,809)234,751,4410.08%-其他A股
9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传统2123,725,842156,325,6230.05%-其他A股
10北京大地远通(集团)有限公司(7,000,000)145,000,0370.05%-境内非国有法人A股

注:

H股股东持有情况根据H股股份登记处设置的本行股东名册中所列的股份数目统计。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的持股数量是该公司以代理人身份,代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在该公司开户

登记的所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持有本行H股股份合计数,其中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所持股份。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持股数量是该公司以名义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A股股票合计数,其中包括中国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沪股通股票。

除上述情况外,本行未知上述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主要股东权益

于2022年6月30日,本行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而备存的登记册,载录下列人士作为主要股东拥有本行的权益(按照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所定义者)如下:

股东名称身份(权益类别)持股数量/ 相关股份数目 (单位:股)股份种类占已发行A股股份总额的百分比占已发行H股股份总额的百分比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百分比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实益拥有人188,461,533,607A股89.42%64.02%
所控制法团的权益1,810,024,500A股0.86%0.61%
合计190,271,558,107A股90.28%64.6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实益拥有人4,986,934,214H股5.96%1.69%
BlackRock, Inc.所控制法团的权益5,814,817,030H股6.95%1.98%
2,602,000 (S)H股0.003%0.001%
Citigroup Inc.所控制法团的权益556,638,958H股0.67%0.19%
359,654,560 (S)H股0.43%0.12%
核准借出代理人3,718,203,517 (P)H股4.45%1.26%
合计4,274,842,475H股5.11%1.45%
359,654,560 (S)H股0.43%0.12%
3,718,203,517 (P)H股4.45%1.26%

注:

BlackRock, Inc.持有BlackRock Holdco 2 Inc.全部已发行股本,而BlackRock Holdco 2 Inc.持有BlackRockFinancial Management, Inc.全部已发行股本。因此,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BlackRock, Inc.及BlackRock Holdco 2 Inc.均被视为拥有与BlackRock Financial Management, Inc.相同的本行权益。BlackRock,Inc.通过BlackRock Financial Management, Inc.及其他其所控制的法团共持有本行5,814,817,030股H股的好仓和2,602,000股H股的淡仓。在5,814,817,030股H股好仓中,8,324,000股以衍生工具持有。在2,602,000股H股淡仓中,2,371,000股以衍生工具持有。

Citigroup Inc.持有Citicorp LLC全部已发行股本,而Citicorp LLC持有Citibank, N.A.全部已发行股本。因此,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Citigroup Inc.及Citicorp LLC均被视为拥有与Citibank, N.A.相同的本行权益。Citigroup Inc.通过Citibank, N.A.及其他其所控制的法团共持有本行4,274,842,475股H股的好仓和359,654,560股H股的淡仓。在4,274,842,475股H股好仓中,3,718,203,517股H股为可供借出的股份,403,579,021股H股以衍生工具持有。在359,654,560股H股淡仓中,338,588,347股H股以衍生工具持有。

(S)代表淡仓,(P)代表可供借出的股份。

除另有说明,上述全部权益皆属好仓。除上述披露外,于2022年6月30日,本行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而备存的登记册没有载录其他权益(包括衍生权益)或淡仓。优先股情况优先股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2022年6月30日优先股股东总数为71名,其中包括70名境内优先股股东及1名境外优先股股东。

2022年6月30日,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单位:股

注:

美国纽约梅隆银行有限公司以托管人身份,代表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清算系统Euroclear和Clearstream中的所有投资者持有197,865,300股境外优先股,占境外优先股总数的100%。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同时为本行前十名普通股股东和前十名优先股股东之一。

除上述情况外,本行未知上述优先股股东之间、上述优先股股东与上述前十名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优先股利润分配情况

优先股的利润分配政策及报告期内利润分配情况请参见“重要事项”部分。

优先股的其他情况报告期内,本行未发生优先股回购、转换为普通股或表决权恢复的情况。本行发行的优先股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方,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同时,该等优先股为将来须用自身权益工具结算的非衍生金融工具,但不包括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本行将发行的优先股分类为权益工具。本行发行优先股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除。优先股股息在宣告时,作为利润分配处理。本行发行优先股所募集的资金已全部用于补充本行其他一级资本,提高本行资本充足率。

序号优先股股东名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持股比例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股东性质优先股 股份种类
1博时基金-工商银行-博时-工行-灵活配置5号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计划-200,000,00016.70%其他境内优先股
2美国纽约梅隆银行有限公司-197,865,30016.52%未知境外法人境外优先股
3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华宝信托-宝富投资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19,460,0009.97%其他境内优先股
4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乾元-日新月异"开放式理财产品单一资金信托(21,000,000)112,000,0009.35%其他境内优先股
5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70,000,0005.84%其他境内优先股
6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信托-禾享添利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54,540,0004.55%其他境内优先股
7交银施罗德资管-交通银行-交银施罗德资管卓远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54,400,0004.54%其他境内优先股
8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0,000,0003.34%国有法人境内优先股
9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000,0002.50%国有法人境内优先股
9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个险万能-30,000,0002.50%其他境内优先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情况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董事

姓名职务姓名职务
刘连舸董事长黄秉华非执行董事
刘 金副董事长、行长姜国华独立董事
王 纬执行董事、副行长廖长江独立董事
林景臻执行董事、副行长崔世平独立董事
肖立红非执行董事让·路易·埃克拉独立董事
汪小亚非执行董事鄂维南独立董事
张建刚非执行董事乔瓦尼·特里亚独立董事
陈剑波非执行董事

注:

1 上述为本行现任董事情况。2 自2022年3月15日起,赵杰先生因工作调动,不再担任本行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风险政策委员会委员、人事和薪酬委员会委员。3 自2022年3月31日起,黄秉华先生担任本行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风险政策委员会委员、人事和薪酬委员会委员。4 自2022年4月20日起,林景臻先生不再兼任中银证券董事长。5 自2022年5月24日起,让?路易?埃克拉先生担任本行独立董事。自2022年6月24日起,让?

路易?埃克拉先生担任本行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风险政策委员会委员。自2022年6月30日起,让?路易?埃克拉先生担任本行董事会风险政策委员会副主席。6 自2022年6月24日起,崔世平先生担任本行董事会风险政策委员会委员。自2022年4月1日

起,崔世平先生不再担任澳门科学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7 自2022年6月30日起,汪昌云先生因任期届满,不再担任本行独立董事、董事会风险政策委员

会主席及委员、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人事和薪酬委员会委员。8 自2022年6月30日起,赵安吉女士因任期届满,不再担任本行独立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

员、风险政策委员会委员、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9 自2022年6月30日起,肖立红女士担任本行董事会风险政策委员会主席。10 自2022年7月25日起,鄂维南先生担任本行独立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企业文化

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人事和薪酬委员会委员。11 自2022年7月25日起,乔瓦尼?特里亚先生担任本行独立董事、董事会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权益

保护委员会副主席及委员、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12 自2022年8月29日起,陈春花女士因个人工作原因,不再担任本行独立董事、董事会企业文化

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人事和薪酬委员会委员。13 本行现任非执行董事肖立红女士、汪小亚女士、张建刚先生、陈剑波先生、黄秉华先生为本行股

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推荐任职。14 本行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不持有本行股份。

监事

姓名职务姓名职务

张克秋

张克秋监事长贾祥森外部监事
魏晗光职工监事惠 平外部监事
周和华职工监事储一昀外部监事
冷 杰职工监事

注:

1 上述为本行现任监事情况。2 自2022年2月17日起,惠平先生担任本行外部监事。自2022年3月7日起,惠平先生担任监事会履

职尽职监督委员会委员、财务与内部控制监督委员会委员。3 自2022年6月30日起,郑之光先生因任期届满,不再担任本行外部监事、监事会履职尽职监督委员会委员、财务与内部控制监督委员会委员。4 自2022年6月30日起,储一昀先生担任本行外部监事。自2022年7月22日起,储一昀先生担任监事

会履职尽职监督委员会委员、财务与内部控制监督委员会委员。5 本行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监事不持有本行股份。

高级管理人员

姓名职务姓名职务
刘 金副董事长、行长王志恒副行长
王 纬执行董事、副行长刘坚东风险总监
林景臻执行董事、副行长卓成文总审计师
陈怀宇副行长孟 茜首席信息官

注:

1 上述为本行现任高级管理人员情况。2 自2022年5月6日起,孟茜女士担任本行首席信息官。3 自2022年8月29日起,梅非奇先生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本行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本行董

事会秘书空缺期间,由本行董事长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4 本行董事会审议批准了聘任赵蓉女士为本行业务管理总监的议案。赵蓉女士担任本行业务管理

总监的任职尚待相关部门批准。5 本行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高级管理人员不持有本行股份。机构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机构管理截至6月末,本行境内外机构共有11,424家。其中,中国内地机构10,876家,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机构548家。中国内地商业银行机构10,348家,其中,一级分行、直属分行38家,二级分行371家,基层分支机构9,938家。

本行分支机构和员工的地区分布情况列示如下: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家/人(百分比除外)
资产总额情况机构情况人员情况
项目资产总计占比机构总量占比员工总数占比
华北地区8,267,60728.05%2,06618.08%62,37220.48%
东北地区915,1383.10%8987.86%23,3947.68%
华东地区6,588,80822.35%3,47730.44%90,83229.83%
中南地区4,606,33015.63%2,73623.95%65,32821.45%
西部地区2,185,4827.41%1,69914.87%37,48912.31%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4,645,77315.76%3843.36%17,4175.72%
其他国家和地区2,267,8527.70%1641.44%7,6892.52%
抵销(1,424,232)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合计28,052,758100.00%11,424100.00%304,521100.00%
注:各地区资产总额占比情况基于抵销前汇总数据计算。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截至6月末,本行共有员工304,521人。中国内地机构员工279,415人,其中,中国内地商业银行机构员工265,476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机构员工25,106人。截至6月末,本行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数为4,822人。上半年,本行围绕集团战略和年度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改革。实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科技体系统筹管理,推进科技业务深度融合,成立场景生态与创新部,统筹管理集团产品及创新和场景生态建设。成立数字资产运营中心,进一步加强数据分析应用,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上半年,本行深入贯彻国家政策要求,结合集团发展战略制定《“十四五”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教育培训工作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大力推进加速变革领导力、核心专业能力“双支柱”项目体系建设,分层分类做好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和专业序列培训。统筹做好员工从业道德、反贪腐及廉洁自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培训,为规范合规开展各类业务保驾护航。将ESG相关内容培训纳入全行“八大金融”主题统筹实施,帮助各级员工在工作中贯彻ESG理念。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共建“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提升在线培训项目运营管理能力,完善疫情下培训新模式,上半年本行员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参训比例逾90%,平均学习时长17.68小时。贯彻落实《中国银行“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员工活力,优化队伍结构。持续推进专业序列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开发,实施专业资格线上化管理,支持培养科技和业务复合型人才。加大人员交流力度,选派优秀干部人才到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工作,支持地区经济建设。积极贯彻就业优先战略,主动扩大招聘岗位规模,探索先进高效的招聘手段,促进各类人才高质量就业。

公司治理本行将卓越的公司治理作为重要目标,不断追求公司治理最佳实践,严格遵守资本市场和行业监管规则,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监管变化趋势,进行主动、创新的公司治理探索,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起来,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报告期内,本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章程进行修订,相关议案已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次修订将在中国银保监会核准后生效。本行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方案》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对行长授权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自查,均未发现越权审批的情况,执行情况良好。本行董事会注重董事持续专业发展,组织董事调研和培训,完善沟通机制,决策效率和水平持续提升。报告期内,本行继续加强对股东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的保护。

公司治理合规

报告期内,本行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的要求不存在差异。报告期内,本行严格遵守香港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守则》”),全面遵循《守则》中的守则条文,同时达到了《守则》中所列明的绝大多数建议最佳常规。

股东大会本行于2022年2月17日在北京以现场会议形式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并为A股股东提供网络投票方式。会议审议批准了选举黄秉华先生担任本行非执行董事、选举鄂维南先生担任本行独立非执行董事、选举让?路易?埃克拉先生担任本行独立非执行董事、选举乔瓦尼?特里亚先生担任本行独立非执行董事、选举惠平先生为本行外部监事、申请定点帮扶对外捐赠专项额度、2020年度董事长、执行董事薪酬分配方案、2020年度监事长薪酬分配方案、“十四五”资本管理规划、修订《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等10项议案,均为普通决议案。本行于2022年6月30日在北京以现场会议形式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并为A股股东提供网络投票方式。会议审议批准了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1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2021年度财务决算方案、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2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聘请本行2022年度外部审计师、选举廖长江先生连任本行独立非执行董事、选举崔世平先生连任本行独立非执行董事、选举储一昀先生为本行外部监事、对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追加捐赠、外部监事2021年度薪酬分配方案、发行非资本债券计划、发行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修订公司章程、选举张建刚先生连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等议案,并听取了2021年度关联交易情况报告、2021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方案》2021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其中发行非资本债券计划、发行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及修订公司章程为特别决议案,其他为普通决议案。上述股东大会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行上市地上市规则召集、召开。本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出席会议并与股东就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本行按照监管要求及时发布了上述股东大会的决议公告和法律意见书,详见本行于2022年2月17日、2022年6月30日在上交所网站、香港交易所网站及本行网站刊登的公告。

董事和董事会目前,本行董事会由15名成员组成,除董事长外,包括3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6名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占比达到三分之一,符合本行公司章程及有关监管规定。本行董事长和行长由两人分别担任。除本报告所披露内容外,就本行所知,报告期内本行董事的任职等信息与2021年年度报告所披露的内容无变化。报告期内,本行于1月27日、3月29日、4月29日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3次董事会会议,于6月24日以书面议案方式召开1次董事会会议。上述会议主要审议批准了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社会、治理)、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度资本充足率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修订公司章程、发行非资本债券计划等议案。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委员会、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人事和薪酬委员会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并在风险政策委员会之下设立美国风险与管理委员会,根据董事会的授权,协助董事会履行职责。审计委员会、人事和薪酬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的主席由独立董事担任。报告期内,各专业委员会工作情况如下:

专业委员会工作情况
战略发展委员会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3次会议。主要审议中国银行2022年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中国银行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预算、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国银行第三、四期境内优先股股息分配方案、发行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发行非资本债券计划、普惠金融事业部2022年度经营计划等议案;听取2021年规划执行情况报告、绿色金融发展情况报告、信息科技战略执行及风险管理情况报告、数字化转型进展情况报告。
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2次会议。主要审议《中国银行2021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和《中国银行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等议案,听取《2021年下半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和《企业文化建设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审计委员会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3次会议。主要审批《中国银行“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内部审计2022年工作计划及财务预算;审议2022年度会计师续聘及费用、2021年度财务报告、2022年一季度财务报告、2021年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报告、202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结果及其管理建议书等议案;听取2021年内部审计工作情况报告、2021年海外监管信息情况、2021年业外案件防控工作情况汇报、普华2021年内部控制审计进度、独立性遵循情况及2022年度审计计划及一季度商定程序的报告、2022年一季度资产质量汇报等。
风险政策委员会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3次会议。主要审议集团风险偏好陈述书(2022年版)、内部控制政策(2022年版)、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2022年版)、2022年度国别风险评级及限额、2022年交易账簿市场风险限额(Level A)、2022年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报告、2021年衍生产品业务与风险分析年度报告等议案;定期审阅集团风险报告。
人事和薪酬委员会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2次会议,以书面议案方式召开1次会议。主要审议关于黄秉华先生在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任职的议案,关于聘任孟茜女士为本行首席信息官的议案,关于董事长、行长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的议案,以及关于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主席及成员调整的议案等。
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1次会议。主要审批关于确认关联方名单的报告等议案,审议关于2021年度关联交易情况的报告,审阅银保监会关联交易监管新规落实方案等议案。

监事和监事会本行监事会现有监事7名,包括1名股东监事(即监事长),3名职工监事和3名外部监事。除本报告所披露内容外,就本行所知,报告期内本行监事的任职等信息与2021年年度报告所披露的内容无变化。报告期内,本行监事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以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为目标,对接国家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认真做好战略、履职、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工作,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扎实做好履职监督,完成对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其成员的2021年度履职评价工作。深化战略和财务监督,重点关注本行服务国家战略的情况、本行“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等,认真审议定期报告。认真开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监督,跟踪研判内外部形势,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分析,及时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进行提示。深化与二三道防线的联动协同,提升监督合力。持续跟进高级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对监事会会议及专题调研提出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跟踪整改质效。围绕全行工作重点,开展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跨境风险管理专题调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专项监督、财务管理有效性专项监督等工作,充分发挥监督建言作用。报告期内,监事会于3月29日、4月29日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了2次会议,于2月22日、3月7日、5月12日、6月27日以书面议案方式召开了4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本行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社会、治理)、202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监事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监事会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及其成员2021年度履职尽职情况评价意见、外部监事履职考核结果及薪酬分配方案、监事长2021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外部监事2022年度履职考核实施方案、委任惠平监事为履职尽职监督委员会和财务与内部控制监督委员会委员、提名储一昀先生为本行外部监事候选人、提名贾祥森先生连任本行外部监事、提名鲁可贵先生为本行外部监事候选人,以及监事会关于本行2021年战略执行情况、资本管理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并表管理、压力测试管理、数据治理、内部控制、案防工作、声誉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管理履职情况的监督评价意见等25项议案。履职尽职监督委员会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2次会议,以书面议案方式召开4次会议,财务与内部控制监督委员会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2次会议,分别就有关议题进行了先行审议并提交监事会审议批准。报告期内,本行外部监事贾祥森先生、郑之光先生、惠平先生严格按照本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监督职责。贾祥森先生出席了本行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本行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列席了董事会及相关委员会会议,参加2次监事会现场会议,主持召开2次监事会财务与内部控制监督委员会会议,参加2022年第一次董监高座谈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专项监督;郑之光先生出席了本行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列席了董事会及相关委员会会议,参加2次监事会现场会议、2次监事会履职尽职监督委员会会议及2次财务与内部控制监督委员会会议,参与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跨境风险管理专题调研;惠平先生出席了本行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列席了董事会及相关委员会会议,参加2次监事会现场会议、2次监事会履职尽职监督委员会会议及2次财务与内部控制监督委员会会议,参加2022年第一次董监高座谈会,参与财务管理有

效性专项监督。报告期内三位外部监事独立客观地发表意见,在战略管理、业务发展、风险内控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促进本行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级管理层

报告期内,本行高级管理层在公司章程及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组织实施本行的经营管理,紧紧围绕“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的战略目标,按照董事会审批的年度绩效目标,激发活力、敏捷反应、重点突破,加快推进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实施,集团经营业绩稳中有进。报告期内,本行高级管理层共召开22次执行委员会会议,聚焦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研究决定集团业务发展、绩效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监督、信息科技建设、产品服务创新、综合化经营、全球化发展、普惠金融、场景建设等重大事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公司金融、个人金融、金融市场、渠道建设、合规管理等具体工作。报告期内,高级管理层(执行委员会)下金融数字化委员会整合原创新与产品管理委员会职责,强化产品创新与数字化发展的统筹融合与管理;新设立科技金融委员会,负责集团科技金融工作统筹管理和专业决策。目前,本行高级管理层下设的委员会包括: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下辖反洗钱工作委员会、资产处置委员会和信用风险管理与决策委员会)、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证券投资管理委员会、综合化经营协调委员会、资产管理业务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境内分行发展协调委员会、绿色金融委员会、境外工作协调委员会、金融数字化委员会、科技金融委员会。报告期内,各委员会在委员会章程规定的授权范围及执行委员会授权范围内勤勉工作,认真履职,推动本行各项工作健康发展。股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情况本行于2005年11月的董事会会议及临时股东大会上通过了长期激励政策,其中包括管理层股票增值权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截至目前,本行管理层股票增值权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尚未具体实施。

重要事项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普通股情况

本行公司章程规定利润分配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明确了本行利润分配原则、政策及调整的程序、利润分配方案的审议等事宜,规定本行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除特殊情况外,本行在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税后利润的10%,并规定在审议利润分配政策变更事项以及利润分配方案时,本行为股东提供网络投票方式。本行上述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程序合规、透明,决策程序完备,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独立董事充分发表意见,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符合本行公司章程等文件的规定。本行普通股利润分配方案需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行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股息分配政策和股东大会关于利润分配的决议派发了2021年度普通股股息。优先股情况

本行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票面股息率,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本行应当以现金的形式向优先股股东支付股息,在完全支付约定的股息之前,不得向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本行优先股采用每年派息一次的派息方式。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股息率获得股息后,不再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本行优先股采取非累积股息支付方式,即未向本次优先股股东足额派发股息的差额部分,不会累积到下一计息年度。本行有权取消优先股的派息,且不构成违约事件。本行可以自由支配取消派息的收益用于偿付其他到期债务。股息的支付不与本行自身的信用评级挂钩,也不随着信用评级变化而调整。2022年上半年,本行严格按照公司章程、优先股发行条款和董事会关于股息分配的决议派发了优先股股息。

报告期内利润分配情况

本行于2022年6月30日召开的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如下利润分配方案: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204.92亿元人民币;提取一般准备及法定储备金352.28亿元人民币;不提取任意公积金;综合考虑本行经营业绩、财务状况,以及本行未来发展对资本的需求等因素,按照普通股每10股派息2.21元人民币(税前)向截至2022年7月14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本行A股和H股股东分派现金股息。普通股股息总额约为650.60亿元人民币(税前)。该分配方案已实施完毕。本行不宣派2022年普通股中期股息,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行于2021年10月29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审议批准了第二期境外优先股的股息分配方案,批准本行于2022年3月4日派发第二期境外优先股股息,根据本行第二期境外优先股发行条款,第二期境外优先股股息以美元支付,派息总额约为1.015亿美元(税后),股息率为3.60%(税后)。该分配方案已实施完毕。

本行于2022年4月29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审议批准了第三、四期境内优先股的股息分配方案,批准本行于2022年6月27日派发第三期境内优先股股息,派息总额为32.85亿元人民币(税前),股息率为4.50%(税前);批准本行于2022年8月29日派发第四期境内优先股股息,派息总额为11.745亿元人民币(税前),股息率为4.35%(税前)。该分配方案已实施完毕。报告期内其他利润分配情况请参见会计报表资料注释。

公司治理状况本行公司治理状况请参见“公司治理”部分。

收购、出售重大资产

报告期内,本行未发生需披露的重大收购、出售资产事项。

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本行在正常业务经营中存在若干法律诉讼及仲裁事项。本行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正常业务经营,由于国际经营的范围和规模,本行有时会在不同司法辖区内面临不同类型的诉讼、仲裁等法律法规事项,前述事项的最终处理存在不确定性。根据内部及外部经办律师意见,本行高级管理层认为前述事项现阶段不会对本行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这些事项的最终认定结果同原估计的金额存在差异,则该差异将对最终认定期间的损益产生影响。重大关联交易报告期内,本行无重大关联交易。报告期末,会计准则下的关联交易情况见会计报表注释三、41。

重大合同及其履行情况重大托管、承包、租赁事项报告期内,本行未发生或存续有需披露的重大托管、承包、租赁其他公司资产的事项,也不存在其他公司托管、承包、租赁本行重大资产的事项。重大担保事项本行开展对外担保业务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的,属于本行常规的表外项目之一。本行在开展对外担保业务时一贯遵循审慎原则,针对担保业务的风险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和审批程序,并据此开展相关业务。除此之外,报告期内,本行未发生或存续有需披露的其他重大担保事项。报告期内,本行不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对外担保情况。其他重大合同报告期内,本行未发生或存续有需披露的其他重大合同。承诺事项报告期内,本行不存在已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不存在超期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

本行及本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受处罚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及本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不存在涉嫌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受到刑事处罚,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受到其他有权机关重大行政处罚的情形;本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不存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或者职务犯罪被纪检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且影响其履行职责的情形;本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因涉嫌违法违规被其他有权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且影响其履行职责的情形。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净利润可能为亏损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的警示及原因说明不适用。

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情况。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本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次级债券、配股、二级资本债券、优先股、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募集的资金已全部用于补充本行资本,提升本行资本充足程度。详见本行在上交所网站、香港交易所网站及本行网站刊登的相关公告及会计报表注释。

股份的买卖及赎回

报告期内,本行及其子公司均未购买、出售或赎回本行的任何股份。

审计委员会

本行审计委员会目前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非执行董事张建刚先生、黄秉华先生和独立董事姜国华先生、廖长江先生、崔世平先生、乔瓦尼?特里亚先生。主席由独立董事姜国华先生担任。该委员会按照独立性的原则,协助董事会对本集团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方面实施监督。本行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本行半年度业绩,本行外部审计师已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对半年度报告进行审阅。审计委员会已就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及做法、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等事项进行商讨。聘用会计师事务所情况本行聘请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作为2022年度国内审计师及内部控制审计外部审计师,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提供相关财务报表审计服务及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聘请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作为2022年度国际审计师,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相关财务报表审计服务。董事、监事认购股份的权益报告期内,本行、本行控股公司、附属公司或各同系附属公司均未订立任何安排,使董事、监事或其配偶或18岁以下子女可以购买本行或任何其他法人团体的股份或债券而获益。

董事、监事在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中的权益

就本行所知,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董事、监事或其各自的联系人均没有在本行或其相联法团(按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所指的定义)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拥有任何权益或淡仓,该等权益或淡仓是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52条须备存的登记册所记录或根据香港上市规则附录十《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标准守则》”)须知会本行及香港联交所的权益。

董事、监事的证券交易

根据境内外证券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本行制定实施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交易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以规范本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证券交易事项。《管理办法》与《标准守则》中的强制性规定相比更加严格。本行所有董事及监事均已确认其于报告期内严格遵守了《管理办法》及《标准守则》的相关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本行始终将客户权益放在首位,在董事会设立了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负责审议本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战略、政策和目标等,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监督、评价本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2022年上半年,本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客户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银客关系和谐。本行高度重视聆听客户心声,以客户反馈为指导,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形成“采集—分析—评估—改进”的闭环工作流程,更好地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服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新期盼。同时,本行在明确投诉定义、投诉处理、投诉核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就投诉管理体系、工作机制、操作细则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明确,重点聚焦客户投诉集中领域,对相关问题进行清单式整改,不断强化基层一线化解金融纠纷矛盾的能力。通过从源头层面强化考核评价,从管控层面优化处理流程,从治理层面深化溯源整改,科学精准提升投诉管理质效,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销行为规范。本行根据金融适当性原则及监管要求,制定并严格遵循《中国银行消费者金融营销宣传管理指引》,明确营销宣传管理框架与行为准则及业务条线部门管理职责,做到规则清晰、职责明确。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全面整合到银行端到客户端的业务流程中,确保在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营销推介及售后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都能有效落实消保工作要求,完善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风险提示,确保营销宣传依法合规。教宣品牌突出。本行持续做好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助力构建理性消费、依法维权的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参与开展监管集中性教育宣传活动,共同促进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打造线上线下的常态化金融教育宣传阵地,结合传统节假日及二十四节气制作主题宣传海报,通过官网、官微开展“以案说险”活动,不断更新各渠道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区内容;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年轻人、“新市民”等重点人群,推动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养老院”等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教育宣传活动。2022年上半年,本行累计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35,776次,触达消费者超4亿人次。本行及本行控股股东的诚信情况

本行及本行控股股东在报告期内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等情况。

其他重大事项报告期内,本行依据监管要求所披露的其他重大事项请参见本行在上交所网站、香港交易所网站及本行网站刊登的公告。

半年度报告

可致函本行H股股份登记处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地址: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M楼)索取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中期报告,或于本行住所索取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半年度报告。亦可在下列网址www.boc.cn,www.sse.com.cn,www.hkexnews.hk阅览本报告中文和/或英文版本。对如何索取本报告或如何在本行网址上阅览该文件有任何疑问,请致电本行H股股份登记处(852) 2862 8688或本行热线(86) 10-6659 2638。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本行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主管财会工作负责人,财务管理部总经理签名的会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阅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本行公开披露过的所有文件正本及公告原件。

四、在其他证券市场公布的半年度报告。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关于半年度报告的确认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相关规定和要求,作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我们在全面了解和审核本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后,出具意见如下:

一、本行严格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规范运作,本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允地反映了本行2022年上半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本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的编制和审核程序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管规定。

三、本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已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根据中国审阅准则审阅,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阅报告。我们保证2022年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姓名职务姓名职务姓名职务
刘连舸董事长刘 金副董事长、 行长张克秋监事长
王 纬执行董事、 副行长林景臻执行董事、 副行长肖立红非执行董事
汪小亚非执行董事张建刚非执行董事陈剑波非执行董事
姜国华独立董事廖长江独立董事崔世平独立董事
让·路易· 埃克拉独立董事鄂维南独立董事乔瓦尼· 特里亚独立董事
魏晗光职工监事周和华职工监事冷 杰职工监事
贾祥森外部监事惠 平外部监事储一昀外部监事
陈怀宇副行长王志恒副行长刘坚东风险总监
卓成文总审计师孟 茜首席信息官

审阅报告

普华永道中天阅字 (2022) 第0068号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阅了后附第69页至第163页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称“中国银行”) 的中期会计报表,包括2022年6月30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以及中期会计报表附注 (“中期会计报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的规定编制中期会计报表是中国银行管理层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阅工作的基础上对中期会计报表出具审阅报告。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的规定执行了审阅业务。该准则要求我们计划和实施审阅工作,以对中期会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有限保证。审阅主要限于询问中国银行有关人员和对财务数据实施分析程序,提供的保证程度低于审计。我们没有实施审计,因而不发表审计意见。

根据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上述中期会计报表没有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的规定编制。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
(特殊普通合伙)何淑贞
注册会计师
朱宇
中国?上海市注册会计师

2022年8月30日

2022年8月30日李丹

中期会计报表

目录

中期会计报表 (未经审计)
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69
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71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73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75
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77
会计报表注释
一、中期会计报表编制基础及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79
二、在执行会计政策中所作出的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79
三、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80
2存放同业款项...........................................................................................80
3拆出资金..................................................................................................81
4衍生金融工具...........................................................................................82
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83
6发放贷款和垫款.......................................................................................84
7金融投资..................................................................................................88
8商誉……..................................................................................................92
9其他资产..................................................................................................93
10交易性金融负债.......................................................................................93
11吸收存款..................................................................................................94
12预计负债..................................................................................................95
13应付债券..................................................................................................95
14递延所得税..............................................................................................98
15其他负债..................................................................................................100
16其他权益工具...........................................................................................101
17股利分配..................................................................................................103
18利息净收入..............................................................................................104
1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5
20投资收益..................................................................................................105
2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6
22汇兑收益..................................................................................................106
23其他业务收入...........................................................................................106
24业务及管理费...........................................................................................107
25信用减值损失...........................................................................................108
26其他业务成本...........................................................................................108
27所得税费用..............................................................................................109
28其他综合收益...........................................................................................110
29每股收益..................................................................................................112
30现金流量表注释.......................................................................................113
31金融资产的转让.......................................................................................114
32在结构化主体中的权益............................................................................115
目录(续)
33分部报告..................................................................................................117
34法律诉讼及仲裁.......................................................................................122
35抵质押资产..............................................................................................122
36接受的抵质押物.......................................................................................122
37资本性承诺..............................................................................................123
38国债兑付承诺...........................................................................................123
39信用承诺..................................................................................................124
40证券承销承诺...........................................................................................124
41关联交易..................................................................................................125
四、金融风险管理
1信用风险................................................................................................130
2市场风险................................................................................................144
3流动性风险.............................................................................................150
4公允价值................................................................................................152
5资本管理................................................................................................159
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2
六、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计算表.....................................................................163
补充信息
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差异说明......................164
二、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1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164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171
3杠杆率....................................................................................................203

2022年6月30日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
注释未经审计经审计未经审计经审计
资产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三、12,205,0772,288,2442,011,2992,109,990
存放同业款项三、2643,513585,298661,133640,464
贵金属304,124276,258294,456267,913
拆出资金三、3788,875752,185881,486901,182
衍生金融资产三、4155,95395,799103,56370,379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三、5397,199505,228432,620540,193
发放贷款和垫款三、616,537,48915,322,48414,722,89813,652,081
金融投资三、76,248,0716,164,6714,871,3134,768,450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540,009561,642265,702287,927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 资产2,379,5852,389,8301,585,5811,486,942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3,328,4773,213,1993,020,0302,993,581
长期股权投资37,35235,769350,814351,095
投资性房地产20,22919,5542,0421,984
固定资产243,100246,09175,92579,534
使用权资产19,48020,32119,87820,523
无形资产22,66323,05219,02919,504
商誉三、82,5802,481--
递延所得税资产三、1458,20351,17257,37051,892
其他资产三、9368,850333,80176,99471,639
资产总计28,052,75826,722,40824,580,82023,546,823
后附会计报表注释为本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2022年6月30日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续)(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
注释未经审计经审计未经审计经审计
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687,657955,557628,085883,09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2,665,3232,682,7392,712,5292,751,227
拆入资金278,719310,395247,227265,815
交易性金融负债三、1024,72512,4581,7001,945
衍生金融负债三、4128,80789,15195,32165,892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57297,37290090,950
吸收存款三、1119,548,22718,142,88717,177,25515,956,260
应付职工薪酬38,10941,78033,79136,389
应交税费37,01045,00631,51340,325
预计负债三、1228,03826,34327,37725,623
租赁负债19,56319,61920,52520,705
应付债券三、131,457,9681,388,6781,345,4441,283,648
递延所得税负债三、146,1637,003109596
其他负债三、15685,125552,867177,784116,080
负债合计25,608,00624,371,85522,499,56021,538,552
所有者权益
股本294,388294,388294,388294,388
其他权益工具三、16369,494319,505369,494319,505
其中:优先股119,550119,550119,550119,550
永续债249,944199,955249,944199,955
资本公积135,755135,717132,340132,331
其他综合收益三、28(3,070)1,4179,81120,116
盈余公积214,148213,930208,343208,319
一般风险准备304,473303,209292,641292,549
未分配利润三、171,000,046956,987774,243741,06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315,2342,225,1532,081,2602,008,271
少数股东权益129,518125,400--
所有者权益合计2,444,7522,350,5532,081,2602,008,271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28,052,75826,722,40824,580,82023,546,823
后附会计报表注释为本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刘连舸刘金吴建光
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 主管财会工作负责人财务管理部总经理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期间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
注释未经审计未经审计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一、营业收入313,254302,988249,866247,762
利息净收入三、18223,993208,773200,320186,184
利息收入三、18419,011386,934386,376357,891

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三、18(195,018)(178,161)(186,056)(171,707)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三、1943,14546,81337,43639,33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三、1949,91752,91241,81143,292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三、19(6,772)(6,099)(4,375)(3,961)
投资收益三、2011,25813,43411,87115,414
其中: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收益180749(30)148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产生的收益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产生的收益962781987743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三、21(2,204)3,738(3,323)1,922
汇兑损益三、223,770(593)(1,909)(1,591)
其他业务收入三、2333,29230,8235,4716,502
二、营业支出(161,538)(155,045)(118,431)(120,183)
税金及附加(3,203)(2,991)(2,953)(2,764)
业务及管理费三、24(78,574)(72,908)(68,097)(62,001)
信用减值损失三、25(47,288)(52,287)(41,767)(48,697)
其他资产减值损失(5,522)(658)99
其他业务成本三、26(26,951)(26,201)(5,623)(6,730)
三、营业利润151,716147,943131,435127,579
加:营业外收入537616301406
减:营业外支出(184)(257)(155)(222)
四、利润总额152,069148,302131,581127,763
减:所得税费用三、27(27,766)(29,755)(23,566)(25,404)
五、净利润124,303118,547108,015102,35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924112,813108,015102,359
少数股东损益4,3795,734--
124,303118,547108,015102,359
后附会计报表注释为本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期间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 (续)(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
注释未经审计未经审计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六、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三、28(2,275)(3,904)(10,305)30
(一)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1,062)821(744)822
1.退休福利计划精算损益44(38)44(38)
2.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1,107)822(789)823
3.其他137137
(二)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1,213)(4,725)(9,561)(792)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公允价值变动(17,779)(794)(9,808)225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信用损失准备6413223139
3.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5,880(4,204)276(814)
4.其他622141(52)(342)

七、综合收益

七、综合收益122,028114,64397,710102,38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114,773110,35697,710102,389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7,2554,287--
122,028114,64397,710102,389
八、每股收益 (人民币元)三、29
(一) 基本每股收益0.370.36
(二) 稀释每股收益0.370.36
后附会计报表注释为本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刘连舸刘金吴建光
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 主管财会工作负责人财务管理部总经理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期间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股本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其他 综合收益盈余公积一般 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权益合计
注释优先股永续债
一、2022年1月1日余额294,388119,550199,955135,7171,417213,930303,209956,987125,4002,350,553
二、本期增减变动金额--49,98938(4,487)2181,26443,0594,11894,199
(一)综合收益总额三、28----(5,151)--119,9247,255122,028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49,98938----12750,154
1.少数股东投入资本---(3)----127124

2.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

2.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三、16--49,989------49,989
3.其他---41-----41
(三)利润分配-----2181,264(76,201)(3,264)(77,983)
1.提取盈余公积-----218-(218)--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1,264(1,264)--
3.股利分配三、17-------(74,719)(3,264)(77,983)
(四)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664--(664)--
1.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664--(664)--

三、2022年6月30日余额 (未经审计)

三、2022年6月30日余额 (未经审计)294,388119,550249,944135,755(3,070)214,148304,4731,000,046129,5182,444,752
后附会计报表注释为本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刘连舸刘金吴建光
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 主管财会工作负责人财务管理部总经理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期间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续)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股本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减: 库存股其他 综合收益盈余公积一般 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 股东权益合计
注释优先股永续债
一、2021年1月1日余额294,388147,519129,971135,973(8)4,309193,438267,981864,848124,4182,162,837
二、本期增减变动金额-(27,969)49,989205(43)(2,499)2291,29945,71758367,511
(一)综合收益总额三、28-----(2,457)--112,8134,287114,643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27,969)49,989205(43)----3922,221
1.库存股净变动----(43)-----(43)
2.少数股东投入资本---------3939
3.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 投入和减少资本-(27,969)49,989(31)------21,989
4.其他---236------236
(三)利润分配------2291,299(67,138)(3,743)(69,353)
1.提取盈余公积------229-(229)--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1,299(1,299)--
3.股利分配--------(65,610)(3,743)(69,353)
(四)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42)--42--
1.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42)--42--
三、2021年6月30日余额 (未经审计)294,388119,550179,960136,178(51)1,810193,667269,280910,565125,0012,230,348

四、本期增减变动金额

四、本期增减变动金额--19,995(461)51(393)20,26333,92946,422399120,205
(一)综合收益总额-----(487)--103,7463,201106,460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19,995(461)51----1319,598
1.库存股净变动----51-----51
2.少数股东投入资本---------22
3.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 投入资本--19,995-------19,995
4.其他---(461)-----11(450)
(三)利润分配------20,26333,929(57,230)(2,815)(5,853)
1.提取盈余公积------20,263-(20,263)--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33,929(33,929)--
3.股利分配--------(3,035)(2,815)(5,850)
4.其他--------(3)-(3)
(四)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94--(94)--
1.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94--(94)--
五、2021年12月31日余额 (经审计)294,388119,550199,955135,717-1,417213,930303,209956,987125,4002,350,553
后附会计报表注释为本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期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银行
股本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合计
注释优先股永续债
一、2022年1月1日余额294,388119,550199,955132,33120,116208,319292,549741,0632,008,271
二、本期增减变动金额--49,9899(10,305)249233,18072,989
(一)综合收益总额----(10,305)--108,01597,710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49,9899----49,998
1.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三、16--49,989-----49,989
2.其他---9----9
(三)利润分配-----2492(74,835)(74,719)
1.提取盈余公积-----24-(24)-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92(92)-
3.股利分配三、17-------(74,719)(74,719)
三、2022年6月30日余额 (未经审计)294,388119,550249,944132,3409,811208,343292,641774,2432,081,260
后附会计报表注释为本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刘连舸刘金吴建光
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 主管财会工作负责人财务管理部总经理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期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续)(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银行
其他权益工具其他 综合收益
注释股本优先股永续债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合计
一、2021年1月1日余额294,388147,519129,971132,59017,712188,832261,170666,6121,838,794
二、本期增减变动金额-(27,969)49,9891603023(17)36,74358,959

(一)综合收益总额

(一)综合收益总额----30--102,359102,389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27,969)49,989160----22,180
1.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27,969)49,989(31)----21,989
2.其他---191----191
(三)利润分配-----23(17)(65,616)(65,610)

1.提取盈余公积

1.提取盈余公积-----23-(23)-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17)17-
3.股利分配-------(65,610)(65,610)
三、2021年6月30日余额 (未经审计)294,388119,550179,960132,75017,742188,855261,153703,3551,897,753

四、本期增减变动金额

四、本期增减变动金额--19,995(419)2,37419,46431,39637,708110,518
(一)综合收益总额----2,374--91,60393,977
(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19,995(419)----19,576
1.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19,995-----19,995
2.其他---(419)----(419)
(三)利润分配-----19,46431,396(53,895)(3,035)
1.提取盈余公积-----19,464-(19,464)-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31,396(31,396)-

3.股利分配

3.股利分配-------(3,035)(3,035)
五、2021年12月31日余额 (经审计)294,388119,550199,955132,33120,116208,319292,549741,0632,008,271
后附会计报表注释为本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期间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
注释未经审计未经审计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1,374,5241,770,4871,170,5481,344,056
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5,322-17,733
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加额-67,325-67,645
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减少额55,541-50,445-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404,158379,811374,323349,952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94,082140,61227,15593,394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28,3052,363,5571,622,4711,872,780
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减少额(269,940)-(257,051)-
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72,198)-(31,731)
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减少额(34,102)-(41,812)-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增加额(1,258,271)(1,243,419)(1,109,211)(999,426)
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164,133)(140,045)(156,208)(132,507)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51,890)(51,846)(43,766)(43,489)
支付的各项税费(59,577)(65,515)(54,963)(62,062)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217,132)(101,958)(207,937)(78,72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55,045)(1,674,981)(1,870,948)(1,347,94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三、30(126,740)688,576(248,477)524,838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1,757,3881,413,277932,362779,969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78,58076,21474,09074,116
处置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 投资收到的现金1621,4105431,230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 长期资产所收到的现金3,5803,198236271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839,7101,494,0991,007,231855,586
投资支付的现金(1,915,653)(1,658,334)(1,052,140)(928,317)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 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8,140)(11,541)(3,029)(3,036)
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 投资支付的现金(1,455)(1,609)-(5,698)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925,248)(1,671,484)(1,055,169)(937,051)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5,538)(177,385)(47,938)(81,465)
后附会计报表注释为本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期间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续)(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
注释未经审计未经审计未经审计未经审计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50,08550,02949,98949,989
其中:本行发行其他权益工具收到的现金49,98949,98949,98949,989
少数股东投入的现金9640--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540,964559,997537,243548,164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91,049610,026587,232598,153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 的现金(13,886)(75,581)(11,257)(70,382)
其中:向普通股股东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57,911)-(57,911)
向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分配股利和利息支付的现金(9,214)(8,755)(9,214)(8,755)
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1,176)(3,743)--
本行赎回其他权益工具支付的现金-(28,000)-(28,000)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498,676)(513,344)(498,014)(507,139)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371)(1,707)(1,879)(1,536)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13,933)(618,632)(511,150)(607,057)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116(8,606)76,082(8,904)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 影响额41,845(17,896)40,867(15,085)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增加额(93,317)484,689(179,466)419,384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975,6311,494,8681,837,0051,295,846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三、301,882,3141,979,5571,657,5391,715,230
后附会计报表注释为本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刘连舸刘金吴建光
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 主管财会工作负责人财务管理部总经理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期会计报表编制基础及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中期会计报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以下简称“财政部”) 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其颁布及修订的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 (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 编制。 本中期会计报表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证监会”) 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 的要求进行列报和披露,本中期会计报表应与本集团2021年度会计报表一并阅读。
本中期会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集团和本行于2022年6月30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期间的合并及母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在执行会计政策中所作出的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
财政部于2021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财会〔2021〕35号),本集团已适用上述规定编制2022年中期会计报表。适用上述规定对本中期会计报表未产生重大影响。
除上述规定外,本中期会计报表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与本集团编制2021年年度会计报表时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保持一致。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库存现金62,67959,518
存放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1)1,510,5751,478,465
存放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及其他(2)635,248753,369
小计2,208,5022,291,352
应计利息661672
减:减值准备(4,086)(3,780)
合计2,205,0772,288,244
(1) 本集团将法定准备金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于2022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分支机构人民币及外币存款准备金缴存比例分别为9.75% (2021年12月31日:10.00%) 及8.00% (2021年12月31日:9.00%)。本集团中国内地子公司法定准备金缴存比例按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执行。存放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比例由当地监管部门确定。
(2) 本集团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外的清算资金和其他款项。
2存放同业款项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存放中国内地银行505,326464,417
存放中国内地非银行金融机构18,1698,709
存放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银行118,259110,948
存放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非银行金融机构1,626926
小计(1)643,380585,000
应计利息1,4291,835
减:减值准备(1)(1,296)(1,537)
合计643,513585,298
(1) 于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将绝大部分存放同业款项纳入阶段一,按其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减值准备。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拆出资金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拆放中国内地银行36,65450,138
拆放中国内地非银行金融机构477,153471,907
拆放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银行253,065210,756
拆放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非银行金融机构23,62319,650
小计(1)790,495752,451
应计利息2,1773,109
减:减值准备(1)(3,797)(3,375)
合计788,875752,185
(1) 于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将绝大部分拆出资金纳入阶段一,按其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减值准备。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4衍生金融工具
本集团主要以交易、套期、资产负债管理及代客为目的而叙做与汇率、利率、权益、信用、贵金属及其他商品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
本集团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及其公允价值列示如下。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仅为资产负债表中所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提供对比的基础,并不代表所涉及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当前公允价值,因而也不能反映本集团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随着与衍生金融工具合约条款相关的市场利率、外汇汇率、信用差价或权益/商品价格的波动,衍生金融工具的估值可能对银行产生有利 (资产) 或不利 (负债) 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在不同期间有较大的波动。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名义金额公允价值名义金额公允价值
资产负债资产负债
货币衍生工具
货币远期、 货币掉期及交叉货币 利率互换6,515,255101,870(81,793)5,966,59461,172(52,535)
货币期权755,1046,791(6,590)593,6544,996(4,196)
货币期货1,0412(1)1,2501(3)
小计7,271,400108,663(88,384)6,561,49866,169(56,734)
利率衍生工具
利率互换4,199,59234,680(28,986)4,032,06923,860(27,179)
利率期权21,124299(296)22,988136(135)
利率期货85,55014-2,0582(4)
小计4,306,26634,993(29,282)4,057,11523,998(27,318)
权益衍生工具5,97291(129)4,776185(120)
商品衍生工具及 其他367,27312,206(11,012)288,7735,447(4,979)
合计(1)11,950,911155,953(128,807)10,912,16295,799(89,151)
(1) 上述衍生金融工具中包括本集团指定的套期工具。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按担保物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债券
—政府债券282,199396,324
—政策性银行债券93,409101,436
—金融机构债券18,9156,914
—公司债券3,2311,222
小计(1)397,754505,896
减:减值准备(1)(555)(668)
合计397,199505,228
(1) 于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将全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纳入阶段一,按其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减值准备。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6发放贷款和垫款
6.1贷款和垫款按计量属性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
以摊余成本计量
—企业贷款和垫款10,170,4089,224,1848,988,3568,151,075
—个人贷款6,249,4546,093,7505,606,1185,484,925
—贴现1,8681,460--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
—企业贷款和垫款9,0852,254--
—贴现476,536349,541476,421349,457
小计16,907,35115,671,18915,070,89513,985,457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2)
—企业贷款和垫款4,2553,8052,9483,249
合计16,911,60615,674,99415,073,84313,988,706
应计利息41,61537,58038,03034,365
贷款和垫款总额16,953,22115,712,57415,111,87314,023,071
减: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415,732)(390,090)(388,975)(370,990)
贷款和垫款账面价值16,537,48915,322,48414,722,89813,652,081
(1)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及本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分别为人民币6.93亿元和人民币5.61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4.51亿元和人民币4.51亿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 2022年1至6月及2021年度,该类贷款因信用风险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和累计变动额均不重大。
6.2贷款和垫款 (不含应计利息) 按地区分布、贷款类型分布、行业分布、担保方式分布情况及减值和逾期贷款和垫款情况参见注释四、1.1。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6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6.3贷款减值准备变动情况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
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合计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期初余额166,35853,832169,900390,090
转至阶段一4,679(3,912)(767)-
转至阶段二(1,391)3,029(1,638)-
转至阶段三(458)(7,667)8,125-
阶段转换贷款(回拨)/计提(4,254)10,77422,07928,599
本期计提(i)57,1317,56319,09683,790
本期回拨(ii)(35,149)(10,928)(20,974)(67,051)
核销及转出(64)-(27,272)(27,336)
收回原转销贷款和垫款导致的转回--5,5995,599
汇率变动及其他6463811,0142,041
期末余额187,49853,072175,162415,732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6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6.3贷款减值准备变动情况 (续)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 (续)
中国银行集团
2021年
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合计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年初余额134,56670,712162,895368,173
转至阶段一6,186(5,205)(981)-
转至阶段二(989)1,786(797)-
转至阶段三(687)(14,244)14,931-
阶段转换贷款(回拨)/计提(5,245)10,22632,58637,567
本年计提(i)84,47915,13258,502158,113
本年回拨(ii)(51,399)(24,087)(21,905)(97,391)
核销及转出(195)-(85,401)(85,596)
收回原转销贷款和垫款导致的转回--11,92111,921
汇率变动及其他(358)(488)(1,851)(2,697)
年末余额166,35853,832169,900390,090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6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6.3贷款减值准备变动情况 (续)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减值准备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
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合计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期初余额37477-451
转至阶段一----
转至阶段二----
转至阶段三----
阶段转换贷款(回拨)/计提----
本期计提(i)5675-572
本期回拨(ii)(263)(71)-(334)
汇率变动及其他4--4
期末余额68211-693
2021年
12个月预期 信用损失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合计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年初余额4415-446
转至阶段一----
转至阶段二----
转至阶段三----
阶段转换贷款(回拨)/计提----
本年计提(i)27677-353
本年回拨(ii)(339)(5)-(344)
汇率变动及其他(4)--(4)
年末余额37477-451
(i) 本期/本年计提包括本期/本年新发放贷款、未发生阶段转换存量贷款变化及模型和风险参数调整导致的计提。
(ii) 本期/本年回拨包括本期/本年贷款还款、未发生阶段转换存量贷款变化及模型和风险参数调整导致的回拨。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7金融投资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债券
中国内地发行人
—政府18,35618,837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65930
—政策性银行34,74826,127
—金融机构160,063204,624
—公司51,27852,415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发行人
—政府18,47013,535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109367
—金融机构8,44512,982
—公司10,0849,808
302,212338,725
权益工具102,807102,268
基金及其他109,64490,733
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小计514,663531,726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7金融投资 (续)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的金融资产(续)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债券(1)
中国内地发行人
—政府2,4773,164
—政策性银行-516
—金融机构6,8514,811
—公司370396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发行人
—政府6,544594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9571,164
—金融机构3,6192,322
—公司4,5284,770
25,34617,737
其他-12,179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小计25,34629,916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的金融资产小计540,009561,642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7金融投资 (续)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债券
中国内地发行人
—政府857,004752,899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100,833101,562
—政策性银行364,702358,807
—金融机构178,148223,510
—公司155,886171,294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发行人
—政府479,038532,338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26,30228,529
—金融机构95,95579,214
—公司97,636114,925
2,355,5042,363,078
权益工具及其他24,08126,75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小计(2)2,379,5852,389,83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债券
中国内地发行人
—政府2,451,4572,417,293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68,80264,724
—政策性银行155,399155,338
—金融机构68,85376,280
—公司44,02148,959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3)152,433152,433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发行人
—政府153,986101,974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80,70470,107
—金融机构86,30265,885
—公司25,27519,058
3,287,2323,172,051
信托投资、资产管理计划及其他13,94012,010
应计利息37,01338,865
减:减值准备(9,708)(9,727)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小计3,328,4773,213,199
金融投资合计(4)6,248,0716,164,671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7金融投资 (续)
(1) 为了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本集团将部分债券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
(2)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券累计确认了人民币60.46亿元的减值准备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62.30亿元)。
(3) 1999年和2000年,本行向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作为对价,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向本行定向发行面额为人民币1,600亿元的金融债券。根据本行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最新延期协议,该债券于2025年6月30日到期。财政部将继续对本行持有的该债券本息给予资金支持。本行于2020年1月接到财政部通知,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未支付款项利率按照计息前一年度五年期国债收益水平,逐年核定。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累计收到提前还款本金合计人民币75.67亿元。
(4)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将人民币23.82亿元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券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已减值债券纳入阶段三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23.38亿元),并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2021年12月31日:全额计提减值准备),人民币63.42亿元的债券纳入阶段二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8.16亿元),并计提人民币1.94亿元的减值准备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0.05亿元),其余债券皆纳入阶段一,按其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减值准备。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变动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
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合计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期初余额2,17347,5509,727
转至阶段二(37)37--
阶段转换导致计提-26-26
本期计提/(回拨)31029(446)(107)
汇率变动及其他10-5262
期末余额2,456967,1569,708
2021年
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合计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年初余额1,90717,0158,923
本年计提1593559721
汇率变动及其他107-(24)83
年末余额2,17347,5509,727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7金融投资 (续)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变动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
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合计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期初余额5,72915006,230
转至阶段二(40)40--
阶段转换导致计提-55-55
本期(回拨)/计提(255)1-(254)
汇率变动及其他141-15
期末余额5,448985006,046
2021年
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合计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年初余额4,979-5005,479
本年计提7621-763
汇率变动及其他(12)--(12)
年末余额5,72915006,230
8商誉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
期初/年初余额2,4812,525
收购子公司增加--
处置子公司减少--
外币折算差额99(44)
期末/年末余额2,5802,481
本集团的商誉主要包括于2006年对中银航空租赁有限公司进行收购产生的商誉2.41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16.16亿元)。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9其他资产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存出发钞基金191,590175,715
应收及暂付款项131,055123,590
长期待摊费用3,2463,329
抵债资产(1)2,1832,043
应收利息2,696284
其他38,08028,840
合计368,850333,801
(1) 抵债资产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持有的抵债资产的账面净值为人民币21.8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20.43亿元),主要为房产。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为人民币8.73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8.82亿元)。 2022年1至6月,本集团共处置抵债资产原值为人民币0.32亿元 (2021年:人民币3.53亿元)。本集团计划通过拍卖、竞价和转让等方式对2022年6月30日的抵债资产进行处置。
10交易性金融负债
于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交易性金融负债主要为债券卖空。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1吸收存款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
活期存款
—公司客户5,535,2515,275,5144,875,7714,637,757
—个人客户3,693,2443,487,4332,991,8592,808,405
小计9,228,4958,762,9477,867,6307,446,162
定期存款
—公司客户4,285,3303,968,5273,658,4853,421,794
—个人客户4,789,2504,299,0504,430,9674,000,835
小计9,074,5808,267,5778,089,4527,422,629
结构性存款(1)
—公司客户398,421351,445373,017320,134
—个人客户357,240300,628357,076300,628
小计755,661652,073730,093620,762
发行存款证170,604160,419184,538175,863
其他存款85,07077,15274,51169,982
吸收存款小计19,314,41017,920,16816,946,22415,735,398
应计利息233,817222,719231,031220,862
吸收存款合计(2)19,548,22718,142,88717,177,25515,956,260
(1) 根据风险管理策略,本集团进行衍生金融交易以降低市场风险。为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本集团将部分结构性存款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和本行该等指定的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分别为人民币255.69亿元和无余额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313.11亿元和无余额)。于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与按合同于到期日应支付持有人的金额差异并不重大。2022年1至6月及2021年度,本集团和本行信用风险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上述结构性存款由于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公允价值变化的金额并不重大。
(2)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和本行吸收存款中包含的存入保证金金额分别为人民币4,156.13亿元和人民币3,930.88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3,304.94亿元和人民币3,186.99亿元)。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2预计负债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信用承诺减值准备27,12125,456
预计诉讼损失(注释三、34)917887
合计28,03826,343
13应付债券
中国银行集团
发行日到期日年利率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付债券
发行次级债券
2012年人民币债券第二期(1)(17)2012年 11月27日2027年 11月29日4.99%18,00018,000
发行二级资本债券
2014年美元二级资本债券(2)2014年 11月13日2024年 11月13日5.00%20,09219,084
2017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3)2017年 9月26日2027年 9月28日4.45%29,97429,973
2017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4)2017年 10月31日2027年 11月2日4.45%29,97329,974
2018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5)2018年 9月3日2028年 9月5日4.86%39,98739,984
2018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6)2018年 10月9日2028年 10月11日4.84%39,98539,986
2019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01(7)2019年 9月20日2029年 9月24日3.98%29,99029,989
2019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02(8)2019年 9月20日2034年 9月24日4.34%9,9969,996
2019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9)2019年 11月20日2029年 11月22日4.01%29,98829,991
2020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01(10)2020年 9月17日2030年 9月21日4.20%59,97759,976
2020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02(11)2020年 9月17日2035年 9月21日4.47%14,99414,994
2021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01(12)2021年 3月17日2031年 3月19日4.15%14,99414,995
2021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02(13)2021年 3月17日2036年 3月19日4.38%9,9969,996
2021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01 (14)2021年 11月12日2031年 11月16日3.60%39,98639,989
2021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02 (15)2021年 11月12日2036年 11月16日3.80%9,9969,997
2022年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16)2022年 1月20日2032年 1月24日3.25%29,990-
小计(17)409,918378,924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3应付债券 (续)
中国银行集团
发行日到期日年利率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
发行其他债券(18)
美元债券192,537185,618
人民币债券161,88090,604
其他债券34,97249,403
小计389,389325,625
发行同业存单625,815659,306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付债券小计1,443,1221,381,855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付债券(19)2317
应付债券小计1,443,1241,382,172
应计利息14,8446,506
合计(20)1,457,9681,388,678
(1) 2012年11月27日发行的第二期次级债券属于十五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其票面利率为4.99%,每年付息一次。本行有权选择在第十年末按面值提前赎回全部债券。如本行不行使赎回条款,债券后五年的票面利率不变,仍为4.99%。
(2) 本行于2014年11月13日发行总额为30亿美元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利率5.00%。
(3) 本行于2017年9月26日发行总额为3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固定利率为4.45%,在第五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4) 本行于2017年10月31日发行总额为3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固定利率为4.45%,在第五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5) 本行于2018年9月3日发行总额为4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固定利率为4.86%,在第五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6) 本行于2018年10月9日发行总额为4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固定利率为4.84%,在第五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3应付债券 (续)
(7) 本行于2019年9月20日发行总额为3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固定利率为3.98%,在第五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8) 本行于2019年9月20日发行总额为1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5年,票面固定利率为4.34%,在第十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9) 本行于2019年11月20日发行总额为3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固定利率为4.01%,在第五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10) 本行于2020年9月17日发行总额为6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固定利率为4.20%,在第五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11) 本行于2020年9月17日发行总额为15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5年,票面固定利率为4.47%,在第十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12) 本行于2021年3月17日发行总额为15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固定利率为4.15%,在第五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13) 本行于2021年3月17日发行总额为1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5年,票面固定利率为4.38%,在第十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14) 本行于2021年11月12日发行总额为4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固定利率为3.60% ,在第五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15) 本行于2021年11月12日发行总额为1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5年,票面固定利率为3.80%,在第十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16) 本行于2022年1月20日发行总额为3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固定利率为3.25%,在第五年末附发行人赎回权。
(17) 该等次级债券及二级资本债券的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
(18) 2013年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本集团及本行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的美元债券、人民币债券和其他外币债券,到期日介于2022年7月1日至2030年之间。
(19) 根据风险管理策略,本集团进行衍生金融交易以降低市场风险。为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本集团将部分应付债券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该等指定的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0.02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3.17亿元)。于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与按合同于到期日应支付持有人的金额差异并不重大。2022年1至6月及2021年度,本集团信用风险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上述金融负债由于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公允价值变化的金额并不重大。
(20) 2022年1至6月及2021年度,本集团应付债券没有出现拖欠本金、利息,或赎回款项的违约情况。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4递延所得税
14.1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只有在本集团有权将所得税资产与所得税负债进行合法互抵,而且递延所得税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相关时才可以互抵。本集团互抵后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及对应的暂时性差异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可抵扣/(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 资产/(负债)可抵扣/(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 资产/(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225,88158,203197,71051,172
递延所得税负债(35,310)(6,163)(40,818)(7,003)
净额190,57152,040156,89244,169
14.2互抵前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及对应的暂时性差异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可抵扣/(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 资产/(负债)可抵扣/(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 资产/(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减值准备286,53870,909274,50368,376
退休员工福利负债及 应付工资22,7525,67924,9296,238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106,63426,40665,28716,237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6,7543,5621,224304
其他暂时性差异41,3919,75537,8988,849
小计474,069116,311403,841100,004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4递延所得税 (续)
14.2互抵前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及对应的暂时性差异列示如下(续):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可抵扣/(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 资产/(负债)可抵扣/(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 资产/(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146,027)(36,200)(108,696)(26,774)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8,628)(7,170)(37,265)(9,205)
折旧及摊销(28,522)(4,980)(25,978)(4,530)
固定资产及投资性 房地产估值(9,457)(1,795)(8,040)(1,536)
其他暂时性差异(70,864)(14,126)(66,970)(13,790)
小计(283,498)(64,271)(246,949)(55,835)
净额190,57152,040156,89244,169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因投资子公司而产生的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暂时性差异为人民币1,902.20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1,743.51亿元)。
14.3递延所得税变动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
期初/年初余额44,16952,417
计入本期/本年利润表(注释三、27)2,596(6,702)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5,305(1,557)
其他(30)11
期末/年末余额52,04044,169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4递延所得税
14.4计入当期利润表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资产减值准备2,533(80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743(7,366)
退休员工福利负债及应付工资(559)(835)
其他暂时性差异(121)(1,592)
合计2,596(10,595)
15其他负债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发行货币债务191,683175,605
保险负债
—寿险合同168,846153,677
—非寿险合同11,4369,932
应付待结算及清算款项97,58668,229
应付股利68,324732
长期借款25,60726,354
递延收入6,1106,362
其他115,533111,976
合计685,125552,867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6其他权益工具
本行的其他权益工具变动情况列示如下:
2022年1月1日本期增减变动2022年6月30日
数量 (亿股)账面 价值数量 (亿股)账面 价值数量 (亿股)账面 价值
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第三期)7.30072,979--7.30072,979
境内优先股(第四期)2.70026,990--2.70026,990
境外优先股(第二期)1.97919,581--1.97919,581
小计(1)11.979119,550--11.979119,550
永续债-
2019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39,992-39,992
2020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39,990-39,990
2020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二期)29,994-29,994
2020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三期)19,995-19,995
2021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49,989-49,989
2021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二期)19,995-19,995
2022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2)-29,99329,993
2022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二期)(3)-19,99619,996
小计(4)199,95549,989249,944
合计319,50549,989369,494
(1) 本行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后,不再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上述优先股采取非累积股息支付方式,本行有权取消上述优先股的股息,且不构成违约事件。但直至恢复全额支付股息之前,本行将不会向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在出现约定的强制转股触发事件的情况下,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 审查并决定,本行上述优先股将全额或部分强制转换为普通股。 本行上述优先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本行其他一级资本,提高本行资本充足率。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6其他权益工具 (续)
(2) 经中国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本行于2022年4月8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为人民币300亿元的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并于2022年4月12日发行完毕。该债券的单位票面金额为人民币100元,前5年票面利率为3.65%,每5年调整一次。
(3) 经中国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本行于2022年4月26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为人民币200亿元的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并于2022年4月28日发行完毕。该债券的单位票面金额为人民币100元,前5年票面利率为3.65%,每5年调整一次。
(4) 上述债券的存续期与本行持续经营存续期一致。自发行之日起5年后,在满足赎回先决条件且得到银保监会批准的前提下,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全部或部分赎回上述债券。当满足减记触发条件时,本行有权在报银保监会并获同意、但无需获得债券持有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届时已发行且存续的上述债券按照存续票面总金额全部或部分减记。上述债券本金的清偿顺序在存款人、一般债权人和高于上述债券顺位的次级债务之后,股东持有的所有类别股份之前;上述债券与其他偿还顺序相同的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同顺位受偿。
上述债券采取非累积利息支付方式,本行有权部分或全部取消上述债券的派息,且不构成违约事件。本行可以自由支配取消派息的收益用于偿付其他到期债务,但直至恢复派发全额利息前,本行将不会向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
本行上述债券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本行其他一级资本,提高本行资本充足率。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7股利分配
普通股股利
根据2022年6月30日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2021年度普通股股利分配方案,本行宣告普通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21元 (税前),共计派息人民币650.60亿元 (税前)。于2022年6月30日,已宣告尚未发放的股利已反映在本会计报表的“其他负债”中。该等现金股利已分别于2022年7月15日及2022年8月10日按照相关规定代扣代缴股息的个人和企业所得税后全数派发。
优先股股息
本行于2022年4月29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三期和第四期境内优先股的股息分配方案。根据该股息分配方案,本行已于2022年6月27日派发第三期境内优先股股息人民币32.85亿元 (税前);于2022年8月29日派发第四期境内优先股股息人民币11.745亿元 (税前)。于2022年6月30日,已宣告尚未发放的股利已反映在本会计报表的“其他负债”中。
永续债利息
本行于2022年1月29日派发2019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第一期) 利息人民币18.00亿元。 本行于2022年5月5日派发2020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第一期) 利息人民币13.60亿元。 本行于2022年5月19日派发2021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第一期) 利息人民币20.40亿元。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8利息净收入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
利息收入419,011386,934386,376357,891
—发放贷款和垫款311,957282,858288,985263,827
其中:企业贷款和垫款168,667150,661155,512139,412
个人贷款139,146128,133129,351120,377
贴现4,1444,0644,1224,038
—金融投资79,83175,41769,71165,680
其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8,02826,35721,04818,906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51,80349,06048,66346,774
—存拆放同业、存放央行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7,22328,65927,68028,384
利息支出(195,018)(178,161)(186,056)(171,707)
—吸收存款(142,511)(130,550)(136,511)(126,315)
—应付债券(21,980)(20,321)(20,237)(18,583)
—同业存放(18,347)(15,157)(18,565)(15,555)
—向中央银行借款(9,907)(10,420)(9,762)(10,302)
—拆入资金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004)(1,487)(981)(952)
—其他(269)(226)--
利息净收入223,993208,773200,320186,184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1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代理业务手续费14,22416,971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8,9458,377
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6,2966,813
银行卡手续费6,0616,756
顾问和咨询费4,2033,827
托管和其他受托业务佣金3,4743,328
外汇买卖价差收入2,8862,705
其他3,8284,135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9,91752,912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6,772)(6,099)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3,14546,813
20投资收益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衍生金融工具405(233)
交易性金融工具及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9,6339,951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1469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141)1,26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962781
长期股权投资2181,588
其他3578
合计(3)11,25813,434

(1) 2022年1至6月,本集团确认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金

融资产类股权投资股利收入为人民币2.67亿元 (2021年1至6月:人民币1.89亿元)。

(2) 2022年1至6月及2021年1至6月,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产生的投资收益均来自买卖损益。
(3) 本集团在中国内地以外实现的投资收益不存在资金汇回的重大限制。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2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交易性金融工具及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4,537)2,978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1,145)(320)
衍生金融工具3,5141,196
投资性房地产(36)(116)
合计(2,204)3,738
22汇兑收益
汇兑收益主要包括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折算产生的损益以及外汇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已实现损益和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3其他业务收入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保险业务收入
—寿险合同17,43214,484
—非寿险合同2,6332,616
飞行设备租赁收入5,7015,996
贵金属销售收入4,9705,956
其他2,5561,771
合计33,29230,823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24业务及管理费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
员工费用(1)48,26344,86541,21237,323
业务费用(2)18,51216,17516,52214,289
折旧和摊销11,79911,86810,36310,389
合计78,57472,90868,09762,001
(1) 员工费用具体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
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34,69131,34428,39424,767
职工福利费1,2741,3251,1191,105
退休福利11261126
社会保险费
—医疗保险费1,7361,7222,2272,030
—基本养老保险费3,1173,0703,0282,993
—年金缴费1,7801,7301,7711,722
—失业保险费103106100103
—工伤保险费41404039
—生育保险费54695268
住房公积金2,4612,4102,3962,352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9611,0719301,039
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713512
其他2,0271,9391,1391,067
合计48,26344,86541,21237,323
(2) 2022年1至6月,本集团和本行的业务费用中包括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等相关的租赁费用分别为人民币5.70亿元和人民币5.54亿元 (2021年1至6月:人民币6.34亿元和人民币5.35亿元)。 2022年1至6月,本集团和本行与房屋及设备相关的支出 (主要包括物业管理费、房屋维修费和税金等支出),分别为人民币57.06亿元和人民币48.37亿元(2021年1至6月:人民币52.18亿元和人民币44.02亿元)。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25信用减值损失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发放贷款和垫款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和垫款45,33847,71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发放贷款和垫款23838
小计45,57647,750
金融投资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81)97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99)148
小计(280)245
信用承诺1,458(1,675)
其他5345,967
合计47,28852,287
26其他业务成本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保险索偿支出
—寿险合同16,46214,983
—非寿险合同1,9921,746
贵金属销售成本4,7495,685
其他3,7483,787
合计26,95126,201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27所得税费用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当期所得税
—中国内地所得税23,20114,761
—中国香港利得税2,4702,232
—中国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得税1,9551,879
以前年度所得税调整2,736288
小计30,36219,160
递延所得税(注释三、14.3)(2,596)10,595
合计27,76629,755
中国内地所得税包括:根据相关中国所得税法规,按照25%的法定税率和本行内地分行及本行在中国内地开设的子公司的应纳税所得计算的所得税,以及为境外经营应纳税所得计算和补提的中国内地所得税。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得税为根据当地税法规定估计的应纳税所得及当地适用的税率计算的所得税。
本集团实际所得税费用与按法定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不同,主要调节事项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税前利润152,069148,302
按税前利润乘以中国法定税率计算之当期所得税38,01737,076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税率所产生的影响(1,213)(2,417)
境外所得在境内补缴所得税1,8732,014
免税收入(1)(16,118)(14,792)
不可税前抵扣的项目(2)3,5298,450
其他1,678(576)
所得税费用27,76629,755
(1) 免税收入主要包括中国国债利息收入、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以及境外机构根据当地税法规定确认的免税收入。
(2) 不可税前抵扣的项目主要为不良贷款核销损失不可税前抵扣的部分和超过税法抵扣限额的业务宣传费及招待费等。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28其他综合收益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退休福利计划精算损益44(38)
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1,389)1,125
减: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的所得税影响282(303)
其他137
小计(1,062)821
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公允价值变动(23,550)(280)
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的债务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的所得税影响5,027157
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762(828)
减: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所得税影响(18)157
(17,779)(794)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信用损失准备58178
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的债务工具信用损失准备的所得税影响6(46)
64132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5,880(4,204)
其他622141
小计(1,213)(4,725)
合计(2,275)(3,904)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28其他综合收益 (续)
中国银行集团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损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其他合计
2021年1月1日余额22,190(20,457)2,5764,309
上年增减变动金额6,700(9,782)190(2,892)
2022年1月1日余额28,890(30,239)2,7661,417
本期增减变动金额(15,679)10,715477(4,487)
2022年6月30日余额13,211(19,524)3,243(3,070)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29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按照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以全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假设,以调整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调整后的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2年1至6月及2021年1至6月,本行不存在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因此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不存在差异。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当期净利润119,924112,813
减:母公司优先股/永续债当期宣告股息/利息(9,659)(7,616)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110,265105,197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百万股)294,388294,380
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人民币元)0.370.36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百万股)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期初已发行的普通股294,388294,388
减:库存股加权平均股数-(8)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294,388294,380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0现金流量表注释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以下项目 (原始到期日均在3个月以内):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6月30日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672,135662,402
存放同业款项499,797410,277
拆出资金220,982233,61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392,079561,535
金融投资97,321111,727
合计1,882,3141,979,557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净利润124,303118,547
调整:
资产减值损失52,81052,945
固定资产及使用权资产折旧11,07111,263
无形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摊销3,2873,041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净收益(251)(252)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79,831)(75,417)
投资收益(88)(2,66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204(3,738)
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1,98020,321
已减值贷款利息收入(397)(360)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334379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减少(13,079)22,650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少)10,471(12,171)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1,353,825)(1,242,258)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1,094,2711,796,29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6,740)688,576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1金融资产的转让
在日常业务中,本集团进行的某些交易会将已确认的金融资产转让给第三方或特殊目的实体。这些金融资产转让若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相关金融资产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当本集团保留了已转让资产的绝大部分风险与回报时,相关金融资产转让不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本集团继续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上述资产。
卖出回购交易
未终止确认的已转让金融资产主要为卖出回购交易中作为担保物交付给交易对手的证券,此种交易下交易对手在本集团无任何违约的情况下,可以将上述证券出售或再次用于担保,但同时需承担在协议规定的到期日将上述证券归还于本集团的义务。对于上述交易,本集团认为本集团保留了相关证券的大部分风险和报酬,故未对相关证券进行终止确认。同时,本集团将收到的资金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下表为已转让给第三方而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及相关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分析: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
卖出回购交易6346266,6556,398
信贷资产转让
在日常业务中,本集团将信贷资产出售给特殊目的实体,再由特殊目的实体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或基金份额。本集团在该等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中可能会持有部分次级档投资,从而对所转让信贷资产保留了部分风险和报酬。本集团会按照风险和报酬的保留程度,分析判断是否终止确认相关信贷资产。
对于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本集团全部终止确认已转移的信贷资产。本集团在该等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持有的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于2022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5.55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6.80亿元),其最大损失敞口与账面价值相若。
对于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与所转让信贷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且未放弃对该信贷资产控制的,本集团按照继续涉入程度确认该项资产。2022年1至6月,本集团通过持有部分投资对已转让的信贷资产保留了一定程度的继续涉入,已转让的信贷资产于转让日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30.74亿元 (2021年1至6月:人民币334.34亿元)。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继续确认的资产价值为人民币231.31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215.79亿元)。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2在结构化主体中的权益
本集团主要在金融投资、资产管理、信贷资产转让等业务中会涉及结构化主体,这些结构化主体通常以发行证券或其他方式募集资金以购买资产。本集团会分析判断是否对这些结构化主体存在控制,以确定是否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32.1未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
本集团发起的结构化主体
本集团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设立了不同的目标界定明确且范围较窄的结构化主体,向客户提供包括理财产品、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等专业化的投资机会并收取管理费、手续费及托管费。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发起的理财产品规模为人民币17,288.02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17,107.50亿元),发起设立的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人民币7,210.08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7,394.64亿元)。 2022年1至6月上述业务相关的手续费、托管费和管理费收入为人民币48.81亿 (2021年1至6月:人民币60.79亿元)。
理财产品主体出于资产负债管理目的,向本集团及其他银行同业提出短期资金需求。本集团无合同义务为其提供融资,按市场规则与其进行回售或拆借交易。2022年1至6月,本集团向其提供的融资交易的最高余额为人民币93.00亿元 (2021年1至6月:人民币525.16亿元)。此类融资交易反映在“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科目中。于2022年6月30日,上述交易余额为人民币82.00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26.00亿元)。该等交易的最大损失敞口与账面价值相若。
此外,2022年1至6月本集团向证券化交易中设立的未合并结构化主体转移的信贷资产于转让日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41亿元 (2021年1至6月:人民币1.82亿元)。本集团持有上述结构化主体发行的部分资产支持证券,相关信息参见注释三、31。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2在结构化主体中的权益 (续)
32.1未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 (续)
第三方金融机构发起的结构化主体
本集团持有投资的第三方金融机构发起的结构化主体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结构化主体类型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最大损失 敞口
2022年6月30日
基金80,108--80,10880,108
信托投资及资产管理计划2,2012,2228,66713,09013,090
资产支持证券5,90743,51769,008118,432118,432
2021年12月31日
基金68,914--68,91468,914
信托投资及资产管理计划2,7453,2206,30312,26812,268
资产支持证券11,35745,88067,844125,081125,081
32.2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
本集团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包括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资产证券化信托计划和特殊目的公司等。由于本集团对此类结构化主体拥有权力,通过参与相关活动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可变回报,因此本集团对此类结构化主体存在控制。除了为融资目的设立的公司提供财务担保外,本集团未向其他纳入合并范围内的结构化主体提供财务支持。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3分部报告
本集团从地区和业务两方面对业务进行管理。从地区角度,本集团主要在三大地区开展业务活动,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业务角度,本集团主要通过六大分部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及其他业务。
分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经营成果及资本性支出以本集团会计政策为基础进行计量。在分部中列示的项目包括直接归属于各分部的及可基于合理标准分配到各分部的相关项目。作为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部分,本集团的资金来源和运用通过资金业务分部在各个业务分部中进行分配。本集团的内部转移定价机制以市场利率为基准,参照不同产品及其期限确定转移价格,相关内部交易的影响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业已抵销。本集团定期检验内部转移定价机制,并调整转移价格以反映当期实际情况。
地区分部
中国内地—在中国内地从事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及保险服务等业务。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从事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及保险服务。此分部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中银香港 (集团) 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银香港集团”)。
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事公司和个人金融业务。重要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纽约、伦敦、新加坡和东京。
业务分部
公司金融业务—为公司客户、政府机关和金融机构提供的银行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活期账户、存款、透支、贷款、支付结算、与贸易相关的产品及其他信贷服务、外币业务及衍生产品、理财产品等。
个人金融业务—为个人客户提供的银行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储蓄存款、个人贷款、信用卡及借记卡、支付结算、理财产品、代理基金和保险等。
资金业务—包括外汇交易、根据客户要求叙做利率及外汇衍生工具交易、货币市场交易、自营性交易以及资产负债管理。该业务分部的经营成果包括分部间由于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业务而引起的内部资金盈余或短缺的损益影响及外币折算损益。
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提供债务和资本承销及财务顾问、买卖证券、股票经纪、投资研究及资产管理服务,以及私人资本投资服务。
保险业务—包括提供财产险、人寿险及保险代理服务。
其他业务—本集团的其他业务包括集团投资、租赁业务和其他任何不形成单独报告的业务。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3分部报告 (续)
本集团2022年6月30日及2022年1至6月中国香港澳门台湾
中国内地中银香港集团其他小计其他国家和地区抵销合计
一、营业收入247,57929,88725,43255,31911,330(974)313,254
利息净收入200,00712,9063,02715,9338,053-223,993
其中:分部间利息净收入(261)(223)1,4291,206(945)--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1324,0971,3725,4692,147(603)43,145
其中:分部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44141121262(3)(603)-
投资收益9,513(595)2,1601,5651206011,258
其中: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收益273(129)36(93)--18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859)1,0575091,56689-(2,204)
汇兑收益(1,450)3,8704584,328892-3,770
其他业务收入7,2368,55217,90626,45829(431)33,292
二、营业支出(119,335)(15,026)(23,102)(38,128)(5,148)1,073(161,538)
税金及附加(2,858)(62)(49)(111)(234)-(3,203)
业务及管理费(66,161)(5,997)(4,153)(10,150)(3,334)1,071(78,574)
资产减值损失(43,317)(1,424)(6,495)(7,919)(1,574)-(52,810)
其他业务成本(6,999)(7,543)(12,405)(19,948)(6)2(26,951)
三、营业利润128,24414,8612,33017,1916,18299151,716
营业外收支净额220231101332(2)353
四、利润总额128,46414,8842,44017,3246,18497152,069
所得税费用(27,766)
五、净利润124,303
分部资产22,480,7163,067,4201,562,8424,630,2622,267,852(1,363,424)28,015,406
投资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21,84148815,02315,511--37,352
六、资产总额22,502,5573,067,9081,577,8654,645,7732,267,852(1,363,424)28,052,758
其中:非流动资产(1)112,94327,136170,949198,0858,831(4,530)315,329
七、负债总额20,534,5582,811,9701,426,0154,237,9852,198,827(1,363,364)25,608,006
八、补充信息
资本性支出2,9386114,4615,07295-8,105
折旧和摊销费用10,1709023,2464,148395(355)14,358
信用承诺4,682,106289,381166,412455,793583,151(205,717)5,515,333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3分部报告 (续)
本集团2021年12月31日及2021年1至6月中国香港澳门台湾
中国内地中银香港集团其他小计其他国家和地区抵销合计
一、营业收入237,84029,00726,92355,93010,181(963)302,988
利息净收入184,19313,7613,27017,0317,549-208,773
其中:分部间利息净收入(2,479)5332,3902,923(44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7,0465,2773,0578,3342,108(675)46,813
其中:分部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2)208257465352(675)-
投资收益9,5463043,3133,617271-13,434
其中: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收益322(111)538427--749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104(139)1,7211,58252-3,738
汇兑收益(3,263)1,8196722,491179-(593)
其他业务收入8,2147,98514,89022,87522(288)30,823
二、营业支出(119,732)(15,288)(15,874)(31,162)(5,174)1,023(155,045)
税金及附加(2,695)(51)(62)(113)(183)-(2,991)
业务及管理费(60,044)(5,853)(4,502)(10,355)(3,532)1,023(72,908)
资产减值损失(49,192)(985)(1,312)(2,297)(1,456)-(52,945)
其他业务成本(7,801)(8,399)(9,998)(18,397)(3)-(26,201)
三、营业利润118,10813,71911,04924,7685,00760147,943
营业外收支净额22040115188-359
四、利润总额118,32813,75911,06024,8195,09560148,302
所得税费用(29,755)
五、净利润118,547
分部资产21,471,3022,951,5261,659,1734,610,6992,292,838(1,688,200)26,686,639
投资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20,54459814,62715,225--35,769
六、资产总额21,491,8462,952,1241,673,8004,625,9242,292,838(1,688,200)26,722,408
其中:非流动资产(1)117,57126,383169,999196,3829,021(4,275)318,699
七、负债总额19,607,6342,709,0701,521,1454,230,2152,222,113(1,688,107)24,371,855
八、补充信息
资本性支出3,0124657,5548,019102-11,133
折旧和摊销费用10,0859153,1404,055438(274)14,304
信用承诺4,433,323293,314171,201464,515535,677(212,361)5,221,154
(1) 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及其他长期资产。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3分部报告 (续)
本集团2022年6月30日及2022年1至6月
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其他业务抵销合计
一、营业收入107,800117,19954,6063,99919,60912,076(2,035)313,254
利息净收入87,45197,98136,8825712,111(1,003)-223,993
其中:分部间利息净收入6,64732,487(39,018)971(21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8,31813,8189,6813,195(2,537)861(191)43,145
其中:分部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81,10435(243)(1,159)156(191)-
投资收益1,0581026,0235264723,0591811,258
其中: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收益---168-37(25)18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42)(20)(162)(384)(1,360)(136)-(2,204)
汇兑收益1,0613102,0899142177-3,770
其他业务收入545,00893-20,8819,118(1,862)33,292
二、营业支出(66,549)(53,866)(11,020)(1,408)(19,869)(10,734)1,908(161,538)
税金及附加(1,248)(1,129)(703)(18)(49)(56)-(3,203)
业务及管理费(31,302)(34,846)(10,053)(1,137)(1,330)(1,917)2,011(78,574)
资产减值损失(33,626)(12,832)(38)(253)(88)(5,870)(103)(52,810)
其他业务成本(373)(5,059)(226)-(18,402)(2,891)-(26,951)
三、营业利润41,25163,33343,5862,591(260)1,342(127)151,716
营业外收支净额1669227040138(2)353
四、利润总额41,26763,40243,6082,661(220)1,480(129)152,069
所得税费用(27,766)
五、净利润124,303
分部资产10,895,2806,224,0139,987,86694,849253,431655,788(95,821)28,015,406
投资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6,922-30,576(146)37,352
六、资产总额10,895,2806,224,0139,987,866101,771253,431686,364(95,967)28,052,758
七、负债总额12,408,8829,074,2003,546,89663,776234,955374,890(95,593)25,608,006
八、补充信息
资本性支出9091,0225235326,055-8,105
折旧和摊销费用4,6015,3901,4041941633,066(460)14,358
信用承诺4,193,7271,321,606-----5,515,333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3分部报告 (续)
本集团2021年12月31日及2021年1至6月
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其他业务抵销合计
一、营业收入104,589111,66450,4093,93718,74115,436(1,788)302,988
利息净收入84,02387,52636,0565481,790(1,170)-208,773
其中:分部间利息净收入7,22825,249(32,382)1205(220)--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8,53117,3939,1992,724(1,857)1,053(230)46,813
其中:分部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61,00725(368)(944)194(230)-
投资收益1,2552645,0355571,4484,8641113,434
其中: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收益---192-584(27)749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8)(9)2,29260(477)1,910-3,738
汇兑收益692453(2,259)4866410(3)(593)
其他业务收入1266,03786-17,7718,369(1,566)30,823
二、营业支出(68,319)(47,390)(14,309)(1,627)(18,044)(7,163)1,807(155,045)
税金及附加(1,178)(1,061)(620)(21)(48)(63)-(2,991)
业务及管理费(28,908)(32,690)(8,181)(1,609)(1,204)(2,123)1,807(72,908)
资产减值损失(37,801)(7,511)(5,253)3(76)(2,307)-(52,945)
其他业务成本(432)(6,128)(255)-(16,716)(2,670)-(26,201)
三、营业利润36,27064,27436,1002,3106978,27319147,943
营业外收支净额819057693230-359
四、利润总额36,35164,36436,1572,3797298,30319148,302
所得税费用(29,755)
五、净利润118,547
分部资产10,117,5006,179,8779,521,32092,943231,683637,470(94,154)26,686,639
投资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5,779-30,130(140)35,769
六、资产总额10,117,5006,179,8779,521,32098,722231,683667,600(94,294)26,722,408
七、负债总额12,303,4728,427,5303,131,94562,915211,832328,198(94,037)24,371,855
八、补充信息
资本性支出9121,0414857759,000-11,133
折旧和摊销费用4,5835,4831,3212051282,981(397)14,304
信用承诺3,956,8351,264,319-----5,221,154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4法律诉讼及仲裁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在正常业务经营中存在若干法律诉讼及仲裁事项。本集团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正常业务经营,由于国际经营的范围和规模,本集团有时会在不同司法辖区内面临不同类型的诉讼、仲裁等法律法规事项。前述事项的最终处理存在不确定性。于2022年6月30日,管理层基于对前述事项相关的潜在负债的评估,根据法庭判决或者法律顾问的意见确认的相关损失准备余额为人民币9.17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8.87亿元),见注释三、12。根据内部及外部经办律师意见,本集团高级管理层认为前述事项现阶段不会对本集团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这些事项的最终认定结果同原估计的金额存在差异,则该差异将对最终认定期间的损益产生影响。
35抵质押资产
本集团部分资产被用作同业间拆入业务、回购业务、卖空业务、衍生交易和当地监管要求等的抵质押物,该等交易按相关业务的常规及惯常条款进行。具体抵质押物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债券投资689,8631,050,527
票据1,9681,778
合计691,8311,052,305
36接受的抵质押物
本集团在与同业进行的买入返售业务及衍生业务中接受了可以出售或再次向外抵押的证券作为抵质押物。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从同业接受的上述抵质押物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009.17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2,991.37亿元)。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已出售或向外抵押、但有义务到期返还的证券等抵质押物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1.62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23.84亿元)。该等交易按相关业务的常规及惯常条款进行。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7资本性承诺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固定资产
—已签订但未履行合同66,95034,371
—已批准但未签订合同2,1781,992
无形资产
—已签订但未履行合同2,2821,442
—已批准但未签订合同233155
投资性房地产及其他
—已签订但未履行合同683686
合计72,32638,646
38国债兑付承诺
本行受财政部委托作为其代理人承销部分国债。该等国债持有人可以要求提前兑付持有的国债,而本行亦有义务履行兑付责任。财政部对提前兑付的该等国债不会即时兑付,但会在其到期时一次性兑付本金和利息。本行的国债提前兑付金额为本行承销并卖出的国债本金及根据提前兑付协议确定的应付利息。
于2022年6月30日,本行具有提前兑付义务的国债本金余额为人民币484.0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540.53亿元)。上述国债的原始期限为三至五年不等。本行管理层认为在该等国债到期日前,本行所需提前兑付的金额并不重大。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39信用承诺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贷款承诺(1)
—原到期日在1年以内348,703318,393
—原到期日在1年或以上2,117,8381,898,072
信用卡信用额度1,063,7431,044,469
开出保函(2)1,117,8941,086,152
银行承兑汇票429,368378,118
开出信用证174,412171,018
信用证下承兑汇票77,77880,958
其他185,597243,974
合计(3)5,515,3335,221,154
(1) 贷款承诺主要包括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向客户提供资金的贷款,不包括无条件可撤销贷款承诺。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无条件可撤销贷款承诺为人民币3,461.73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3,386.47亿元)。
(2) 开出保函包括融资性保函和履约保函等。本集团将根据未来事项的结果而承担付款责任。
(3) 信用承诺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本集团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及相关规定,按照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计量信用承诺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金额大小取决于交易对手的信用能力和合同到期期限等因素。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信用承诺1,254,8451,266,950
40证券承销承诺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无未履行的承担包销义务的证券承销承诺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6.00亿元)。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41关联交易
41.1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中投公司”) 于2007年9月29日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500亿元。中投公司是一家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中投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汇金公司”) 对本集团实施控制。
本集团按一般商业条款与中投公司叙做常规银行业务。
41.2与汇金公司及其旗下公司的交易
(1)汇金公司的一般信息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彭纯
注册资本人民币8,282.09亿元
注册地北京
持股比例64.02%
表决权比例64.02%
经济性质国有独资公司
业务性质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相关业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000007109329615
(2)与汇金公司的交易
本集团按一般商业条款与汇金公司叙做常规银行业务,所购买汇金公司发行的债券属于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符合相关监管规定和本行相关公司治理文件的要求。
交易余额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债券投资32,39537,842
汇金公司存入款项(11,904)(40,617)
交易金额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利息收入524598
利息支出(283)(197)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41关联交易 (续)
41.2与汇金公司及其旗下公司的交易 (续)
(3)与汇金公司旗下公司的交易
汇金公司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分银行和非银行机构拥有股权。汇金公司旗下公司包括其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本集团在日常业务过程中按一般商业条款与该等机构交易,主要包括买卖债券、进行货币市场往来及衍生交易。
与上述公司的交易余额及交易金额列示如下:
交易余额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存放同业款项139,126101,654
拆出资金181,792170,139
衍生金融资产9,1787,407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2,98440,687
金融投资471,776498,044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81,91964,341
客户及同业存款(425,036)(259,277)
拆入资金(92,328)(74,569)
衍生金融负债(9,596)(8,56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900)(60,750)
信用承诺48,30947,175
交易金额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利息收入7,9717,292
利息支出(4,278)(3,226)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41关联交易 (续)
41.3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交易
本集团按一般商业条款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进行交易,包括发放贷款、吸收存款及开展其他常规银行业务。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主要交易列示如下:
交易余额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2,70018,935
客户及同业存款(25,968)(16,285)
信用承诺26,75727,408
交易金额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利息收入356393
利息支出(232)(153)
41.4与本行年金计划的交易
本集团与本行设立的企业年金基金除正常的供款和普通银行业务外,2022年1至6月和2021年度均未发生其他关联交易。
41.5与关键管理人员的交易
关键管理人员是指有权并负责直接或间接规划、指导及控制本集团业务的人士,包括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本集团于日常业务中与关键管理人员进行正常的银行业务交易。2022年1至6月和2021年度,本集团与关键管理人员的交易及余额单笔均不重大。
41.6与关联自然人的交易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与银保监会相关规定下的关联自然人贷款余额共计人民币3.43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3.52亿元),本行与上交所相关规定项下的关联自然人贷款余额共计人民币0.12亿元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0.14亿元)。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41关联交易 (续)
41.7与子公司的交易
本行与子公司的主要交易如下:
交易余额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存放同业款项58,11598,768
拆出资金185,895224,010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53,50149,428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70,141)(200,982)
拆入资金(54,252)(40,061)
交易金额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利息收入1,869881
利息支出(721)(758)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续)
41关联交易 (续)
41.8主要关联方交易占比
与子公司的关联方交易已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过程中抵销。在计算关联方交易占比时,关联方交易不包含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方交易。
交易余额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关联方交易占比关联方交易占比
存放同业款项139,12621.62%101,65417.38%
拆出资金181,79223.00%170,13922.61%
衍生金融资产9,1785.88%7,4077.73%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2,9845.78%40,6878.04%
金融投资504,1718.14%535,8868.77%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04,6190.62%83,2760.53%
拆入资金(92,328)33.25%(74,569)24.09%
衍生金融负债(9,596)7.45%(8,561)9.60%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900)34.99%(60,750)62.39%
客户及同业存款(487,530)2.22%(335,456)1.63%
信用承诺75,0661.36%74,5831.43%
交易金额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关联方交易占比关联方交易占比
利息收入8,8512.11%8,2832.14%
利息支出(4,881)2.50%(3,576)2.01%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1信用风险
1.1发放贷款和垫款
(1)贷款和垫款风险集中度
(i)贷款和垫款按地区分布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中国内地14,016,43582.88%12,953,25982.64%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1,882,22111.13%1,752,52711.18%
其他国家和地区1,012,9505.99%969,2086.18%
合计16,911,606100.00%15,674,994100.00%
中国内地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华北地区2,003,95114.30%1,811,14613.99%
东北地区574,5064.10%548,4364.23%
华东地区5,654,15040.34%5,158,39539.82%
中南地区3,960,82528.26%3,708,81528.63%
西部地区1,823,00313.00%1,726,46713.33%
合计14,016,435100.00%12,953,259100.00%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1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1)贷款和垫款风险集中度 (续)
(ii)贷款和垫款按贷款类型分布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
中国内地中国香港 澳门台湾其他 国家和地区合计
企业贷款和垫款
—贴现及贸易融资1,199,810107,736138,6541,446,200
—其他7,234,0421,172,124809,7869,215,952
个人贷款5,582,583602,36164,5106,249,454
合计14,016,4351,882,2211,012,95016,911,606
2021年12月31日
中国内地中国香港 澳门台湾其他 国家和地区合计
企业贷款和垫款
—贴现及贸易融资1,021,48294,900139,5391,255,921
—其他6,469,3971,087,192768,7348,325,323
个人贷款5,462,380570,43560,9356,093,750
合计12,953,2591,752,527969,20815,674,994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1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1)贷款和垫款风险集中度 (续)
(iii)贷款和垫款按行业分布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企业贷款和垫款
商业及服务业2,382,06614.09%2,043,19913.04%
制造业2,155,23912.74%1,888,58212.0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822,80510.78%1,729,70111.03%
房地产业1,299,6217.68%1,212,3367.7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07,5465.37%836,6515.34%
金融业754,9584.46%704,4864.49%
建筑业366,1092.17%296,6681.8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43,7072.03%302,5911.93%
采矿业292,6631.73%268,1581.71%
公共事业198,9771.18%170,5481.09%
其他138,4610.82%128,3240.82%
小计10,662,15263.05%9,581,24461.12%
个人贷款
住房抵押4,894,17328.94%4,826,41230.79%
信用卡507,9633.00%507,1073.24%
其他847,3185.01%760,2314.85%
小计6,249,45436.95%6,093,75038.88%
合计16,911,606100.00%15,674,994100.00%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1)贷款和垫款风险集中度 (续)
(iii)贷款和垫款按行业分布情况列示如下 (续):
中国内地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企业贷款和垫款
商业及服务业1,884,39113.45%1,589,11912.27%
制造业1,793,95712.80%1,549,63911.9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678,23611.97%1,578,64512.19%
房地产业734,7695.24%687,1865.3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05,0725.03%657,0205.07%
金融业564,8324.03%500,3803.86%
建筑业329,0722.35%266,7752.0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36,2452.40%295,1832.28%
采矿业166,9931.19%161,4731.25%
公共事业186,4411.33%159,2841.23%
其他53,8440.38%46,1750.36%
小计8,433,85260.17%7,490,87957.83%
个人贷款
住房抵押4,351,72131.05%4,316,32533.32%
信用卡498,1523.55%496,2993.83%
其他732,7105.23%649,7565.02%
小计5,582,58339.83%5,462,38042.17%
合计14,016,435100.00%12,953,259100.00%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1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1)贷款和垫款风险集中度 (续)
(iv)贷款和垫款按担保方式分布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信用贷款5,691,47433.65%5,008,61031.95%
保证贷款2,090,39512.36%1,863,86811.89%
附担保物贷款9,129,73753.99%8,802,51656.16%
合计16,911,606100.00%15,674,994100.00%
中国内地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信用贷款4,365,19331.14%3,801,15029.35%
保证贷款1,695,35612.10%1,487,17511.48%
附担保物贷款7,955,88656.76%7,664,93459.17%
合计14,016,435100.00%12,953,259100.00%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1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2)贷款和垫款减值情况
(i)减值贷款和垫款按地区分布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减值贷款占比金额占比减值贷款占比
中国内地204,16989.85%1.46%193,03092.45%1.49%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10,4984.62%0.56%6,0842.91%0.35%
其他国家和地区12,5655.53%1.24%9,6784.64%1.00%
合计227,232100.00%1.34%208,792100.00%1.33%
中国内地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减值贷款占比金额占比减值贷款占比
华北地区45,91222.49%2.29%38,82520.11%2.14%
东北地区13,6096.66%2.37%13,9397.22%2.54%
华东地区57,08427.96%1.01%51,63326.75%1.00%
中南地区69,71834.15%1.76%73,62438.14%1.99%
西部地区17,8468.74%0.98%15,0097.78%0.87%
合计204,169100.00%1.46%193,030100.00%1.49%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1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2)贷款和垫款减值情况 (续)
(ii)减值贷款和垫款按企业和个人分布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减值贷款占比金额占比减值贷款占比
企业贷款和垫款192,64784.78%1.81%179,52685.98%1.87%
个人贷款34,58515.22%0.55%29,26614.02%0.48%
合计227,232100.00%1.34%208,792100.00%1.33%
中国内地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减值贷款占比金额占比减值贷款占比
企业贷款和垫款170,81383.66%2.03%164,79685.37%2.20%
个人贷款33,35616.34%0.60%28,23414.63%0.52%
合计204,169100.00%1.46%193,030100.00%1.49%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1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2)贷款和垫款减值情况 (续)
(iii)减值贷款和垫款按地区分布和行业集中度列示如下: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减值贷款占比金额占比减值贷款占比
中国内地
企业贷款和垫款
商业及服务业34,19715.05%1.81%30,11114.42%1.89%
制造业48,58921.38%2.71%55,34126.50%3.5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8,2598.03%1.09%18,0738.66%1.14%
房地产业41,67818.34%5.67%34,69416.62%5.0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3,5585.97%1.92%13,1736.31%2.00%
金融业2110.09%0.04%2010.10%0.04%
建筑业2,9681.31%0.90%3,4061.63%1.28%
水利、环境和公共 设施管理业2,6101.15%0.78%2,2571.08%0.76%
采矿业5,3482.35%3.20%4,7172.26%2.92%
公共事业2,8321.25%1.52%2,2151.06%1.39%
其他5630.25%1.05%6080.29%1.32%
小计170,81375.17%2.03%164,79678.93%2.20%
个人贷款
住房抵押15,4656.81%0.36%11,6285.57%0.27%
信用卡9,5424.20%1.92%10,1634.87%2.05%
其他8,3493.67%1.14%6,4433.08%0.99%
小计33,35614.68%0.60%28,23413.52%0.52%
中国内地合计204,16989.85%1.46%193,03092.45%1.49%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23,06310.15%0.80%15,7627.55%0.58%
合计227,232100.00%1.34%208,792100.00%1.33%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1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2)贷款和垫款减值情况 (续)
(iv)减值贷款和垫款及其减值准备按地区分布情况列示如下:
2022年6月30日
减值贷款减值准备净值
中国内地204,169(164,328)39,841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10,498(5,451)5,047
其他国家和地区12,565(5,383)7,182
合计227,232(175,162)52,070
2021年12月31日
减值贷款减值准备净值
中国内地193,030(162,182)30,848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6,084(3,708)2,376
其他国家和地区9,678(4,010)5,668
合计208,792(169,900)38,892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1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3)重组贷款
重组贷款是指借款人财务状况困难或无力还款,本集团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的贷款。只有在借款人经营具有良好前景的情况下,本集团才会考虑重组不良贷款。 所有重组贷款均须经过为期6个月的观察。在观察期间,重组贷款仍作为不良贷款呈报。同时,本集团密切关注重组贷款借款人的业务运营及贷款偿还情况。观察期结束后,若借款人达到了特定标准,则重组贷款经审核后可升级为“关注”类贷款。如果重组贷款到期不能偿还或借款人仍未能证明其还款能力,有关贷款将重新分类为“可疑”或以下级别。于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在观察期内的重组贷款均被归类为已减值贷款和垫款。 于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减值贷款和垫款中逾期尚未超过90天的重组贷款金额不重大。
(4)逾期贷款和垫款
逾期贷款和垫款按地区分布情况列示如下: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中国内地176,240155,015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13,0757,851
其他国家和地区5,5314,871
小计194,846167,737
占比1.15%1.07%
减:逾期3个月以内的贷款和垫款总额(62,085)(44,014)
逾期超过3个月的贷款和垫款总额132,761123,723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1发放贷款和垫款 (续)
(5)贷款和垫款三阶段风险敞口
贷款和垫款按五级分类及三阶段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
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合计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正常16,428,47433,476-16,461,950
关注-218,776-218,776
次级--84,04584,045
可疑--69,28069,280
损失--73,30073,300
合计16,428,474252,252226,62516,907,351
2021年12月31日
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整个存续期 预期信用损失合计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
正常15,207,78944,401-15,252,190
关注-210,813-210,813
次级--61,18461,184
可疑--60,71860,718
损失--86,28486,284
合计15,207,789255,214208,18615,671,189
于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贷款和垫款按五级分类及三阶段列示金额不包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贷款和垫款。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2债券资产
本集团参考内外部评级对所持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持续监控,于资产负债表日债券投资账面价值 (不含应计利息) 按外部信用评级的分布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未评级A(含)以上A以下合计
2022年6月30日
中国内地发行人
—政府6,4543,311,890-3,318,344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157,9509,209-167,159
—政策性银行-548,682-548,682
—金融机构42,537188,936179,190410,663
—公司98,467104,28945,175247,931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152,433--152,433
小计457,8414,163,006224,3654,845,212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人
—政府74,484567,70713,280655,471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48,76359,927241108,931
—金融机构6,880124,82061,061192,761
—公司13,93284,61537,650136,197
小计144,059837,069112,2321,093,360
合计601,9005,000,075336,5975,938,572
2021年12月31日
中国内地发行人
—政府5,6773,177,655-3,183,332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162,5462,195-164,741
—政策性银行-532,783-532,783
—金融机构100,964230,803173,810505,577
—公司113,771108,84446,730269,345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152,433--152,433
小计535,3914,052,280220,5404,808,211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人
—政府69,390562,37614,455646,221
—公共实体及准政府47,62152,336115100,072
—金融机构13,74497,88747,109158,740
—公司17,27590,71239,222147,209
小计148,030803,311100,9011,052,242
合计683,4214,855,591321,4415,860,453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3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本集团结合前瞻性信息进行了预期信用损失评估,在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中使用了多个模型和假设。本集团对于2022年6月30日的预期信用损失的评估,考虑了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影响,包括: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程度,环境与气候变化影响,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特定行业风险。
本集团在预期信用损失计量中使用的重要假设和估计方法与2021年度保持一致。本集团通过进行历史数据分析,识别出影响各业务类型信用风险及预期信用损失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如所在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生产价格指数、住宅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其中,中国内地用于评估2022年6月30日预期信用损失的基准情景下的关键宏观预测指标年化值列示如下:
项目数值范围
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4.5%-5%
综上,2022年6月30日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结果反映了本集团的信用风险情况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期情况。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1信用风险 (续)
1.4衍生金融工具
本集团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和《衍生工具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产计量规则》及相关规定,按照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计量衍生工具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包括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信用估值调整风险加权资产和中央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衍生工具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金额列示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
货币衍生工具88,13063,151
利率衍生工具5,2998,683
权益衍生工具414553
商品衍生工具及其他16,09513,657
109,93886,044
信用估值调整风险加权资产74,54462,415
中央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5,2272,335
合计189,709150,794
1.5抵债资产
本集团因债务人违约而取得的抵债资产的详细信息请见注释三、9。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2市场风险
2.1市场风险的计量技术和限额设置
(1)交易账簿
在交易账簿市场风险管理方面,本集团每日监控交易账簿整体风险价值、压力测试和敞口限额,跟踪交易台和交易员各类限额执行情况。
本集团通过风险价值估算在特定持有期和置信度内由于市场不利变动而导致的最大潜在损失。
本行及承担市场风险的主要子公司中银香港 (控股) 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银香港(控股)”) 和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银国际控股”) 分别采用风险价值分析管理市场风险。为统一本集团市场风险计量模型使用的参数,本行、中银香港 (控股) 和中银国际控股采用99%的置信水平 (即实际损失超过风险价值估计结果的统计概率为1%) 和历史模拟法计算风险价值。本集团计算风险价值的持有期为1天。本集团已实现了集团层面交易业务风险价值的每日计量,并搭建了集团市场风险数据集市,以加强本集团市场风险的管理。
本集团每日对市场风险计量模型进行返回检验,以检验风险计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返回检验结果定期报告高级管理层。
本集团采用压力测试对交易账簿风险价值分析进行有效补充,压力测试情景从本集团交易业务特征出发,对发生极端情况时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进行模拟和估计,识别最不利的情况。针对金融市场变动,本集团不断调整和完善交易账簿压力测试情景和计量方法,捕捉市场价格和波动率的变化对交易市值影响,提高市场风险识别能力。
下表按照不同的风险类型列示了2022年1至6月和2021年1至6月交易账簿的风险价值:
单位:百万美元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平均平均
本行交易账簿风险价值
利率风险19.1927.0810.9015.1018.0311.24
汇率风险41.8949.4034.5128.1341.519.75
波动风险1.243.180.555.3111.411.31
商品风险2.737.170.185.2510.770.82
风险价值总额52.2462.6145.6235.4548.8319.49
与黄金相关的风险价值已在上述汇率风险中反映。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2市场风险 (续)
2.1市场风险的计量技术和限额设置 (续)
(1)交易账簿 (续)
单位:百万美元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平均平均
中银香港(控股)交易账簿风险价值
利率风险3.948.102.071.783.400.80
汇率风险3.195.121.903.185.291.77
权益风险0.120.320.030.130.290.05
商品风险0.631.570.011.182.93-
风险价值总额4.897.872.793.656.152.44
中银国际控股交易账簿风险价值(i)
权益性衍生业务0.731.620.170.782.190.19
固定收入业务1.101.770.550.811.330.47
环球商品业务0.220.470.120.210.500.17
风险价值总额2.043.140.991.813.580.97
(i) 中银国际控股将其交易账簿的风险价值按权益性衍生业务、固定收入业务和环球商品业务分别进行计算,该风险价值包括权益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 每一个风险因素的风险价值都是独立计算得出的仅因该风险因素的波动而可能产生的特定持有期和置信水平下的最大潜在损失。各项风险价值的累加并不能得出总的风险价值,因为各风险因素之间会产生风险分散效应。
(2)银行账簿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簿经济价值和整体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账簿资产和负债重新定价期限不匹配,以及资产负债所依据基准利率变动的不一致。本集团主要通过利率重定价缺口分析来评估银行账簿所承受的利率风险。利率重定价缺口分析见注释四、2.2 (包括交易账簿)。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2市场风险 (续)
2.2利率重定价缺口分析
本集团的利率风险敞口如下表所示。下表根据合同约定的重新定价日或到期日中的较早者,按本集团的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分类列示。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
1个月以内1个月至3个月3个月至1年1年至5年5年以上非计息合计
资产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974,5862,6473381,322-226,1842,205,077
存放同业款项507,12253,34980,1052,646-291643,513
拆出资金218,465143,296372,56750,748-3,799788,875
衍生金融资产-----155,953155,953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394,1692,918112---397,199
发放贷款和垫款3,211,2652,935,2089,412,573555,855250,152172,43616,537,489
金融投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5,55736,476117,876116,90552,393200,802540,009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10,134182,280341,4711,049,185567,07429,4412,379,585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92,867247,536324,7611,241,1981,419,5022,6133,328,477
其他5,464----1,071,1171,076,581
资产合计6,629,6293,603,71010,649,8033,017,8592,289,1211,862,63628,052,758
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89,34494,809490,2834,535-8,686687,65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709,482366,016536,81917,2324635,7282,665,323
拆入资金151,00662,08163,837--1,795278,719
交易性金融负债8,9514,0798,5582,6244892424,725
衍生金融负债-----128,807128,807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1,758390424---2,572
吸收存款10,968,0161,495,4873,506,9043,085,22042492,55819,548,227
应付债券85,014198,117529,248561,87968,86614,8441,457,968
其他1,4598648,17430,1894,789768,533814,008
负债合计13,015,0302,221,8435,144,2473,701,67974,2321,450,97525,608,006
利率重定价缺口(6,385,401)1,381,8675,505,556(683,820)2,214,889411,6612,444,752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2市场风险 (续)
2.2利率重定价缺口分析 (续)
中国银行集团
2021年12月31日
1个月以内1个月至3个月3个月至1年1年至5年5年以上非计息合计
资产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994,8745,249582630-286,9092,288,244
存放同业款项370,44666,997141,3474,187-2,321585,298
拆出资金253,101164,425283,93947,392-3,328752,185
衍生金融资产-----95,79995,799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505,228-----505,228
发放贷款和垫款4,036,8962,760,2567,587,288516,235254,856166,95315,322,484
金融投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6,36228,69793,13650,591167,964194,892561,64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61,329308,986351,4431,023,935510,63533,5022,389,83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03,42142,429380,6751,313,3161,270,9882,3703,213,199
其他2,244----1,006,2551,008,499
资产合计7,553,9013,377,0398,838,4102,956,2862,204,4431,792,32926,722,408
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181,247246,985509,81710,833-6,675955,55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767,330256,822570,03814,17625874,1152,682,739
拆入资金184,06653,78871,048--1,493310,395
交易性金融负债4,1313,9178112,5641,030512,458
衍生金融负债-----89,15189,15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95,7191,653----97,372
吸收存款10,253,7101,451,5832,941,4912,978,12732,521485,45518,142,887
应付债券44,526264,056548,592455,74669,2506,5081,388,678
其他1,9368117,37631,6624,808646,025692,618
负债合计12,532,6652,279,6154,649,1733,493,108107,8671,309,42724,371,855
利率重定价缺口(4,978,764)1,097,4244,189,237(536,822)2,096,576482,9022,350,553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2市场风险 (续)
2.3外汇风险
下表按币种列示了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受外汇汇率变动影响的风险敞口。本集团人民币敞口列示在下表中用于比较。本集团的资产和负债以及表外敞口净额和信用承诺按原币以等值人民币账面价值列示。衍生金融工具以名义金额列示在表外敞口净额中。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
人民币美元 折合人民币港币 折合人民币欧元 折合人民币日元 折合人民币英镑 折合人民币其他货币 折合人民币合计
资产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645,782272,19936,644115,88328,01238,91367,6442,205,077
存放同业款项395,698161,32217,77541,5513,2754,18419,708643,513
拆出资金524,551180,55431,9917,3292931,16042,997788,875
衍生金融资产51,90957,9823,0554,20814,76211,50212,535155,953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00,915191,8062,872---1,606397,199
发放贷款和垫款13,406,5391,293,0971,149,796224,7649,80783,036370,45016,537,489
金融投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396,37957,45275,20710,235703294540,009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547,588391,446149,26026,320166,2493,36695,3562,379,585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922,779334,80315,4849,2691,9793,20940,9543,328,477
其他328,531176,861242,7002,0091,1581,837323,4851,076,581
资产合计21,420,6713,117,5221,724,784441,568226,238147,236974,73928,052,758
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631,83431,0826,75612,360-1165,509687,65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787,012426,62742,75948,61419,40314,569326,3392,665,323
拆入资金65,157171,86113,31118,4194,9142,2302,827278,719
交易性金融负债-2,14422,581----24,725
衍生金融负债48,78749,9543,7552,9602,82510,42410,102128,807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1,312836424----2,572
吸收存款15,330,5801,892,4691,393,881315,37058,90362,494494,53019,548,227
应付债券1,209,224213,7042,49322,4823912,3557,3191,457,968
其他362,874116,743283,9712,2755027,26740,376814,008
负债合计19,436,7802,905,4201,769,931422,48086,93899,455887,00225,608,006
资产负债表内敞口净额1,983,891212,102(45,147)19,088139,30047,78187,7372,444,752
资产负债表外敞口净额87,096(137,624)298,678(8,962)(125,402)(44,769)(37,374)31,643
信用承诺4,101,118852,087233,040155,2248,74448,148116,9725,515,333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2市场风险 (续)
2.3外汇风险 (续)
中国银行集团
2021年12月31日
人民币美元折合 人民币港币折合 人民币欧元折合 人民币日元折合 人民币英镑折合 人民币其他货币 折合人民币合计
资产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530,543446,33346,411100,42128,16984,17052,1972,288,244
存放同业款项295,292201,44316,09534,0516,76711,46220,188585,298
拆出资金471,835193,08821,32516,13934191048,547752,185
衍生金融资产46,85323,7822,5332,5943,0176,90810,11295,799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19,305282,7452,801---377505,228
发放贷款和垫款12,418,2931,219,6841,060,054213,6349,45569,951331,41315,322,484
金融投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431,62761,01764,4433,40587431245561,64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451,346492,925183,06629,173140,3493,84289,1292,389,83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893,923247,29412,5719,6315,2913,40641,0833,213,199
其他311,401174,209220,8312,7281,0912,188296,0511,008,499
资产合计20,070,4183,342,5201,630,130411,776195,354182,868889,34226,722,408
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880,69536,23219,60613,329-865,609955,55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614,433649,12948,54034,47212,08327,625296,4572,682,739
拆入资金56,183219,01611,26714,6864,9872,0662,190310,395
交易性金融负债-2,38410,074----12,458
衍生金融负债48,91520,6202,0542,4333447,2867,49989,15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95,4371,923----1297,372
吸收存款14,148,2201,765,0051,311,343304,90049,36777,964486,08818,142,887
应付债券1,135,020205,9523,83328,889-3,48611,4981,388,678
其他297,041109,476255,5522,19134558827,425692,618
负债合计18,275,9443,009,7371,662,269400,90067,126119,101836,77824,371,855
资产负债表内敞口净额1,794,474332,783(32,139)10,876128,22863,76752,5642,350,553
资产负债表外敞口净额161,015(214,771)264,1271,674(124,423)(61,853)(10,169)15,600
信用承诺3,835,534820,586244,161148,5538,27554,606109,4395,221,154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3流动性风险
下表依据资产负债表日至合同到期日的剩余期限对本集团的资产和负债进行了到期分析。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
逾期/无期限即期偿还1个月以内1个月至3个月3个月至1年1年至5年5年以上合计
资产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536,416640,66420,9765,3533461,322-2,205,077
存放同业款项-190,251317,16053,35080,1062,646-643,513
拆出资金1,315-197,884134,361386,53868,777-788,875
衍生金融资产-12,51225,62928,52255,17924,8269,285155,953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391,6035,484112--397,199
发放贷款和垫款56,113299,775652,8071,055,8534,067,6784,539,2475,866,01616,537,489
金融投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99,318-16,87634,570115,477118,29355,475540,009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2,793-173,601164,994353,2131,080,768584,2162,379,585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818-74,97994,312326,0081,399,2911,431,0693,328,477
其他361,657522,19041,2797,23023,42685,41635,3831,076,581
资产合计2,180,4301,665,3921,912,7941,584,0295,408,0837,320,5867,981,44428,052,758
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67,97821,49284,964500,49212,731-687,65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632,689112,515366,017536,82417,232462,665,323
拆入资金--149,32661,20966,6791,351154278,719
交易性金融负债--8,9514,0758,5592,63350724,725
衍生金融负债-8,48020,04725,96047,28520,7796,256128,807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1,758390424--2,572
吸收存款-9,419,7031,808,5531,416,8333,706,6583,196,4126819,548,227
应付债券--67,508175,182563,335583,07768,8661,457,968
其他-381,15351,09770,57595,689122,71292,782814,008
负债合计-11,510,0032,241,2472,205,2055,525,9453,956,927168,67925,608,006
流动性净额2,180,430(9,844,611)(328,453)(621,176)(117,862)3,363,6597,812,7652,444,752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3流动性风险 (续)
中国银行集团
2021年12月31日
逾期/无期限即期偿还1个月以内1个月至3个月3个月至1年1年至5年5年以上合计
资产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488,390777,42615,9525,258273945-2,288,244
存放同业款项-210,276162,48966,998141,3484,187-585,298
拆出资金863-215,924159,065309,09867,235-752,185
衍生金融资产-9,76512,55815,99827,18924,5005,78995,799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505,228----505,228
发放贷款和垫款36,911236,595648,963968,5753,176,2794,236,4216,018,74015,322,484
金融投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95,025-26,32327,64790,47552,874169,298561,64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4,515-118,945288,848369,7931,057,866529,8632,389,83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794-32,49244,163382,2821,466,3141,285,1543,213,199
其他362,964479,47624,76510,74519,23378,60332,7131,008,499
资产合计2,111,4621,713,5381,763,6391,587,2974,515,9706,988,9458,041,55726,722,408
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60,448110,267247,523515,96421,355-955,55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755,05486,387256,824570,04014,1762582,682,739
拆入资金--178,30356,77272,5982,566156310,395
交易性金融负债--4,1303,9228122,5641,03012,458
衍生金融负债-6,23510,64813,84627,07325,0036,34689,15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95,7191,653---97,372
吸收存款-9,147,9331,575,3421,446,7672,946,7882,993,52032,53718,142,887
应付债券--26,122237,121572,062483,71669,6571,388,678
其他-330,16741,1048,861110,816115,28986,381692,618
负债合计-11,299,8372,128,0222,273,2894,816,1533,658,189196,36524,371,855
流动性净额2,111,462(9,586,299)(364,383)(685,992)(300,183)3,330,7567,845,1922,350,553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4公允价值
4.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在估值方面分为以下三个层级: ? 第一层级:采用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计量 (未经调整),包括在交易所交易的证券、部分政府债券和若干场内交易的衍生合约。 ? 第二层级:使用估值技术计量—所有对估值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参数均直接或间接的使用除第一层级中的资产或负债的市场报价以外的其他可观察参数,包括大多数场外交易的衍生合约、从价格提供商获取价格的债券和贴现等。 ? 第三层级:使用估值技术计量—使用了任何对估值结果有重大影响的非基于可观察市场数据的参数 (不可观察参数),包括有重大不可观察因素的股权和债权投资工具。
本集团政策为报告时段期末确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层级之间的转移。 当无法从公开市场获取报价时,本集团通过一些估值技术或者询价来确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本集团在金融工具估值技术中使用的主要参数包括债券价格、利率、汇率、权益及股票价格、波动水平、相关性、提前还款率及交易对手信用差价等,均为可观察到的且可从公开市场获取的参数。 对于本集团持有的某些低流动性债券 (主要为资产支持债券)、未上市股权 (私募股权) 及未上市基金,管理层从交易对手处询价或使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现金流折现法、资产净值法、市场比较法等。其公允价值的计量可能采用了对估值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可观察参数,因此本集团将这些资产及负债划分至第三层级。主要不可观察参数包括流动性折扣、折现率和期望股利。管理层已评估了宏观经济变动因素、外部评估师估值及损失覆盖率等参数的影响,以确定是否对第三层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作出必要的调整。本集团已建立相关内部控制程序监控本集团对此类金融工具的敞口。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4公允价值 (续)
4.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续)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
第一层级第二层级第三层级合计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存拆放同业-5,137-5,137
衍生金融资产5,902150,051-155,95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发放贷款和 垫款-489,876-489,876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债券12,242313,8161,500327,558
—权益工具25,4082,65674,743102,807
—基金及其他30,82522,85355,966109,644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债券344,4282,010,2118652,355,504
—权益工具及其他8,1908,3987,49324,081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同业存拆入-(67)-(67)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吸收存款-(25,569)-(25,569)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付债券-(2)-(2)
债券卖空(1,700)(23,025)-(24,725)
衍生金融负债(5,541)(123,266)-(128,807)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4公允价值 (续)
4.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续)
中国银行集团
2021年12月31日
第一层级第二层级第三层级合计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2,37393,426-95,799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发放贷款和 垫款-355,600-355,600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债券8,904321,43726,121356,462
—权益工具25,6182,35074,300102,268
—基金及其他29,20827,57346,131102,91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债券385,0491,977,0349952,363,078
—权益工具及其他7,77410,3238,65526,75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同业存拆入-(162)-(16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吸收存款-(31,311)-(31,311)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付债券-(315)(2)(317)
债券卖空(1,945)(10,513)-(12,458)
衍生金融负债(1,961)(87,190)-(89,151)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4公允价值 (续)
4.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续)
第三层级项目调节表
中国银行集团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 的应付债券
债券权益工具基金及其他债券权益工具及其他
2022年1月1日26,12174,30046,1319958,655(2)
损益合计
—收益1291304,903---
—其他综合收益---(175)(243)-
卖出(1,854)(2,439)(1,547)-(999)-
买入-3,1006,287---
结算------
第三层级净转出(22,927)(356)---2
其他变动3181924580-
2022年6月30日1,50074,74355,9668657,493-
上述计入当期损益的收益与期末资产/负债相关的部分181264,904---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4公允价值 (续)
4.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续)
第三层级项目调节表 (续)
中国银行集团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付债券
债券权益工具基金及其他债券权益工具及其他
2021年1月1日20,88167,55442,9581,3734,731-
损益合计
—收益4134932,954---
—其他综合收益---(57)37-
卖出(355)(4,576)(7,489)(283)--
买入5,20215,0297,920-3,944-
结算------
发行-----(2)
第三层级净转出-(4,200)----
其他变动(20)-(212)(38)(57)-
2021年12月31日26,12174,30046,1319958,655(2)
上述计入当期损益的收益与期末资产/负债相关的部分4133302,686---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止期间所持有的第三层级金融工具产生的损益根据其性质或分类的不同分别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或“信用减值损失”。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4公允价值 (续)
4.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续)
第三层级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对损益影响如下: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已实现未实现合计已实现未实现合计
本期净收益影响515,1115,1622051,7231,928
2022年1至6月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在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之间无重大转移。
若所有估值技术中应用的重大不可观察参数上升10%,流动性折扣、折现率和期望股利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重大 。
4.2非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资产负债表中非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主要包括: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和垫款、金融投资、拆入资金、吸收存款及应付债券。 下表列示了在资产负债表日未按公允价值列示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投资、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及相应的公允价值。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投资(1)3,319,8053,360,0153,206,8953,262,525
金融负债
应付债券(2)1,457,9661,457,1971,388,3611,395,242
(1)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投资
本行持有的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债券和财政部特别国债是不可转让的。因为不存在可观察的与其规模或期限相当的公平交易的市场价格或收益率,其公允价值根据该金融工具的票面利率确定。 其他债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以市场价或经纪人/交易商的报价为基础。如果无法获得相关信息,则参考估值服务商提供的价格或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进行估值。估值参数包括市场利率、预期违约率、提前还款率及市场流动性等。人民币债券的公允价值主要基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估值结果。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4公允价值 (续)
4.2非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续)
(2) 应付债券
该等负债的公允价值按照市场报价计算。对于没有市场报价的债券,则以基于和剩余到期日相匹配的当前收益曲线的现金流折现模型计量其公允价值。
下表列示了在资产负债表日未按公允价值列示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投资 (除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债券和财政部特别国债外)、应付债券三个层级的公允价值:
2022年6月30日
第一层级第二层级第三层级合计
金融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投资128,2613,033,1052,7663,164,132
金融负债
应付债券-1,457,197-1,457,197
2021年12月31日
第一层级第二层级第三层级合计
金融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投资99,8092,963,7473,5573,067,113
金融负债
应付债券-1,395,242-1,395,242
除上述金融资产和负债外,在资产负债表中非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无重大差异。其公允价值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确定。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5资本管理
本集团资本管理遵循如下原则:
? 资本充足,持续发展。围绕集团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始终保持较高的资本质量和充足的资本水平,确保满足监管要求和支持业务发展,促进全行业务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 优化配置,增加效益。合理配置资本,重点发展资本占用少、综合收益高的资产业务,稳步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和资本回报水平,实现风险、资本和收益的相互匹配和动态平衡。 ? 精细管理,提高水平。完善资本管理体系,充分识别、计量、监测、缓释和控制各类主要风险,将资本约束贯穿于产品定价、资源配置、结构调整、绩效评估等经营管理过程,确保资本水平与面临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
本集团管理层基于巴塞尔委员会的相关指引,以及银保监会的监管规定,监控资本的充足性和监管资本的运用情况。本集团每季度向银保监会报送所要求的资本信息。
本集团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及其他相关规定的要求计算资本充足率。经银保监会的批准,本集团使用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包括公司风险暴露初级内部评级法、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和操作风险标准法。高级方法未覆盖的部分,按照非高级方法进行计量。
本集团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应达到银保监会规定的最低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9.00%、10.00%及12.00%。
本集团资本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下列资本项目进行管理:
? 核心一级资本,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和其他; ? 其他一级资本,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溢价和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 二级资本,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和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商誉、其他无形资产 (不含土地使用权)、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核心一 级资本投资等项目,已从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以符合监管资本要求。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5资本管理 (续)
本集团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及其他相关规定计算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如下(1):
中国银行集团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33%11.30%
一级资本充足率13.63%13.32%
资本充足率16.99%16.53%
资本基础组成部分
核心一级资本1,908,7821,870,301
股本294,388294,388
资本公积133,957133,951
盈余公积212,770212,602
一般风险准备304,321303,084
未分配利润930,809888,419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35,22533,669
其他(2)(2,688)4,188
核心一级资本监管扣除项目(26,295)(26,415)
其中:
商誉(182)(182)
其他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16,189)(16,393)
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核心一级资本投资(9,867)(9,785)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882,4871,843,886
其他一级资本380,461329,845
优先股及其溢价119,550119,550
其他工具及其溢价249,944199,955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10,96710,340
一级资本净额2,262,9482,173,731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金融风险管理 (续)
5资本管理 (续)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
二级资本558,952525,108
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可计入金额401,882387,746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147,482128,114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9,5889,248
资本净额2,821,9002,698,839
风险加权资产16,607,94916,323,713
(1) 本集团按照银保监会要求确定并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范围,其中,本集团下属子公司中的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银投资”)、中银保险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银保险”)、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银集团保险”) 和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银人寿”) 四家机构不纳入集团并表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
(2) 主要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损益等。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本集团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的规定编制下列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在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时,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所得税影响。
2022年1-6月2021年1-6月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924112,813
非经常性损益(219)(775)
其中:
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28)(836)
固定资产处置损益(251)(251)
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损益-(1)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6)(16)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36116
其他营业外收支(1)(102)(108)
相应税项调整96294
少数股东损益362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705112,038
(1) 其他营业外收支是指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包括出纳长款收入、结算罚款收入、预计诉讼赔款、捐赠支出、行政罚没款项、出纳短款损失和非常损失等。
(2) 本集团因正常经营业务产生的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金额见注释三、21),以及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金额见注释三、20),未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披露。

2022年上半年度会计报表注释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计算表
本计算表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 的规定编制。
2022年 1-6月2021年 1-6月
当期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0,265105,197
当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0,046104,422
净资产收益率 (%,加权平均)11.6211.97
基本每股收益 (人民币元)0.370.36
稀释每股收益 (人民币元)0.370.36
净资产收益率 (%,加权平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11.6011.88
基本每股收益 (人民币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0.370.35
稀释每股收益 (人民币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0.370.35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差异说明
本集团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及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中列示的2022年及2021年1至6月的经营成果和于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的所有者权益并无差异。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1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
流动性覆盖率披露信息
本集团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信息披露办法》的要求,披露以下流动性覆盖率(1) 信息。
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
银保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的最低监管标准为不低于100%。
本集团流动性覆盖率情况
从2017年起,本集团按日计量并表口径(2)流动性覆盖率。2022年第二季度本集团共计量91日并表口径流动性覆盖率,其平均值(3)为132.59%,较上季度平均值上升0.29个百分点,流动性覆盖率基本保持稳定。
2022年2021年
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
流动性覆盖率平均值132.59%132.30%127.61%124.62%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1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 (续)
本集团流动性覆盖率情况 (续)
本集团2022年第二季度并表口径流动性覆盖率各明细项目的平均值(3)如下表所示:
序号折算前数值折算后数值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
1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4,686,867
现金流出
2零售存款、小企业客户存款,其中:9,166,271660,157
3稳定存款4,987,963242,326
4欠稳定存款4,178,308417,831
5无抵(质)押批发融资,其中:10,525,1443,956,907
6业务关系存款(不包括代理行业务)5,848,1381,435,657
7非业务关系存款(所有交易对手)4,605,9672,450,211
8无抵(质)押债务71,03971,039
9抵(质)押融资1,458
10其他项目,其中:3,236,7031,965,698
11与衍生产品及其他抵(质)押品要求相关的现金流出1,848,2581,848,258
12与抵(质)押债务工具融资流失相关的现金流出--
13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1,388,445117,440
14其他契约性融资义务83,43283,432
15或有融资义务3,546,694107,356
16预期现金流出总量6,775,008
现金流入
17抵(质)押借贷(包括逆回购和借入证券)356,951210,619
18完全正常履约付款带来的现金流入1,644,6871,000,855
19其他现金流入2,195,8782,030,216
20预期现金流入总量4,197,5163,241,690
调整后数值
21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4,683,403
22现金净流出量3,533,318
23流动性覆盖率132.59%
(1) 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银保监会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
(2) 本集团根据银保监会要求确定并表口径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范围,其中,本集团下属子公司中的中银投资、中银保险、中银集团保险和中银人寿四家机构不纳入计算范围。
(3) 流动性覆盖率及各明细项目的平均值指各季度内每日数值的简单算术平均值。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1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 (续)
净稳定资金比例披露信息
本集团根据《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办法》的要求,披露以下净稳定资金比例(1)信息。
净稳定资金比例监管要求
银保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规定,净稳定资金比例的最低监管标准为不低于100%。
本集团净稳定资金比例情况
银保监会《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办法》规定,经《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核准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银行,应当至少按照半年度频率,披露最近两个季度的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 2022年第二季度本集团并表口径(2)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23.12%,较上季度上升0.80个百分点;2022年第一季度本集团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22.32%,较上季度上升0.11个百分点。净稳定资金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均满足监管要求。
2022年2021年
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
净稳定资金比例期末值(3)123.12%122.32%122.21%121.33%
(1) 净稳定资金比例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稳定资金来源,以满足各类资产和表外风险敞口对稳定资金的需求。
(2) 本集团根据银保监会要求确定并表口径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计算范围,其中,本集团下属子公司中的中银投资、中银保险、中银集团保险和中银人寿四家机构不纳入计算范围。
(3) 净稳定资金比例为季末时点值。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1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 (续)
本集团净稳定资金比例情况 (续)
本集团2022年第二季度末并表口径净稳定资金比例各明细项目如下表所示:
折算前数值折算后数值
序号项目无期限<6个月6-12个月≥1年
可用的稳定资金
1资本---2,718,7132,718,713
2监管资本---2,700,7132,700,713
3其他资本工具---18,00018,000
4来自零售和小企业客户的存款4,593,4375,300,940106,7573,4949,266,104
5稳定存款2,234,6292,972,01925,1386454,970,842
6欠稳定存款2,358,8082,328,92181,6192,8494,295,262
7批发融资6,291,9236,341,414951,969565,3516,329,535
8业务关系存款5,844,947230,901--3,037,924
9其他批发融资446,9766,110,513951,969565,3513,291,611
10相互依存的负债-----
11其他负债111,442227,8394,350539,544400,087
12净稳定资金比例衍生产品负债141,632
13以上未包括的所有其它负债和权益111,442227,8394,350397,912400,087
14可用的稳定资金合计18,714,439
所需的稳定资金
15净稳定资金比例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730,889
16存放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关系存款157,9732,791--80,382
17贷款和证券38,7574,999,6362,882,68311,191,96612,752,966
18由一级资产担保的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190,268--19,027
19由非一级资产担保或无担保的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38,7571,400,369466,57776,532525,690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1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 (续)
本集团净稳定资金比例情况 (续)
本集团2022年第二季度末并表口径净稳定资金比例各明细项目如下表所示(续):
折算前数值折算后数值
序号项目无期限<6个月6-12个月≥1年
所需的稳定资金(续)
20向零售和小企业客户、非金融机构、主权、中央银行和公共部门实体等发放的贷款-2,986,5102,144,7725,949,4337,532,803
21其中:风险权重不高于35%-257,02014,99533,04474,813
22住房抵押贷款-98,68299,5384,634,8823,975,759
23其中:风险权重不高于35%-6,9627,095315,005211,782
24不符合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标准的非违约证券,包括交易所交易的权益类证券-323,807171,796531,119699,687
25相互依存的资产-----
26其他资产804,16896,91138,798582,1121,319,617
27实物交易的大宗商品(包括黄金)305,496259,672
28提供的衍生产品初始保证金及提供给中央交易对手的违约基金627533
29净稳定资金比例衍生产品资产169,49127,859
30衍生产品附加要求28,326*28,326
31以上未包括的所有其它资产498,67296,91138,798411,9941,003,227
32表外项目7,773,672315,970
33所需的稳定资金合计15,199,824
34净稳定资金比例123.12%
*本项填写衍生产品负债金额,即扣减变动保证金之前的净稳定资金比例衍生产品负债金额,不区分期限;折算前数值不纳入第26项“其他资产”合计。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1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 (续)
本集团净稳定资金比例情况 (续)
本集团2022年第一季度末并表口径净稳定资金比例各明细项目如下表所示:
折算前数值折算后数值
序号项目无期限<6个月6-12个月≥1年
可用的稳定资金
1资本---2,674,8752,674,875
2监管资本---2,656,8752,656,875
3其他资本工具---18,00018,000
4来自零售和小企业客户的存款4,536,4365,155,62274,4381,6529,046,280
5稳定存款2,198,5862,875,53921,5323944,841,268
6欠稳定存款2,337,8502,280,08352,9061,2584,205,012
7批发融资6,103,4016,227,6111,176,953506,8006,245,061
8业务关系存款5,651,410210,482--2,930,946
9其他批发融资451,9916,017,1291,176,953506,8003,314,115
10相互依存的负债-----
11其他负债82,228232,7114,024420,073304,023
12净稳定资金比例衍生产品负债118,062
13以上未包括的所有其它负债和权益82,228232,7114,024302,011304,023
14可用的稳定资金合计18,270,239
所需的稳定资金
15净稳定资金比例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815,383
16存放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关系存款185,1395,795--95,467
17贷款和证券42,6644,799,8602,669,40111,012,64612,422,859
18由一级资产担保的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221,844--22,184
19由非一级资产担保或无担保的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42,6641,305,651362,44384,928468,398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1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 (续)
本集团净稳定资金比例情况 (续)
本集团2022年第一季度末并表口径净稳定资金比例各明细项目如下表所示 (续):
折算前数值折算后数值
序号项目无期限<6个月6-12个月≥1年
所需的稳定资金(续)
20向零售和小企业客户、非金融机构、主权、中央银行和公共部门实体等发放的贷款-2,853,2412,062,6685,742,2917,251,351
21其中:风险权重不高于35%-185,16915,83833,01742,877
22住房抵押贷款-98,64099,2424,637,8303,981,677
23其中:风险权重不高于35%-6,7046,904297,097199,918
24不符合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标准的非违约证券,包括交易所交易的权益类证券-320,484145,048547,597699,249
25相互依存的资产-----
26其他资产784,434100,04531,751555,9161,298,447
27实物交易的大宗商品(包括黄金)308,896262,562
28提供的衍生产品初始保证金及提供给中央交易对手的违约基金500425
29净稳定资金比例衍生产品资产130,85612,794
30衍生产品附加要求23,612*23,612
31以上未包括的所有其它资产475,538100,04531,751424,560999,054
32表外项目7,475,578304,346
33所需的稳定资金合计14,936,502
34净稳定资金比例122.32%
*本项填写衍生产品负债金额,即扣减变动保证金之前的净稳定资金比例衍生产品负债金额,不区分期限;折算前数值不纳入第26项“其他资产”合计。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2.1资本充足率并表范围
在计算本集团并表 (以下简称“本集团”) 资本充足率时,本集团下属子公司中的中银投资、中银保险、中银集团保险和中银人寿四家机构不纳入计算范围,其他分行、子行及附属机构均在并表计算范围之内;在计算本行未并表 (以下简称“本行”) 资本充足率时,仅包含分行,不含子行和各附属机构。
2.2资本充足率计算结果
本集团及本行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规定的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分别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如下:
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
2022年2021年2022年2021年
6月30日12月31日6月30日12月31日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882,4871,843,8861,586,9581,563,789
一级资本净额2,262,9482,173,7311,956,4531,883,294
资本净额2,821,9002,698,8392,499,8242,391,36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33%11.30%11.01%11.06%
一级资本充足率13.63%13.32%13.57%13.32%
资本充足率16.99%16.53%17.34%16.91%
2.3风险加权资产
本集团风险加权资产情况如下: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5,562,44615,255,486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82,440105,164
操作风险加权资产963,063963,063
资本底线导致的风险加权资产增加--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6,607,94916,323,713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2.4信用风险暴露
本集团按照计算方法分布的信用风险暴露情况如下:
2022年6月30日
表内信用风险表外信用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合计
内部评级法覆盖的风险暴露13,755,4271,271,94242,13515,069,504
其中:公司风险暴露8,503,0341,134,08142,1359,679,250
零售风险暴露5,252,393137,861-5,390,254
内部评级法未覆盖的风险暴露13,725,402674,485411,24614,811,133
其中:资产证券化75,330291-75,621
合计27,480,8291,946,427453,38129,880,637
2021年12月31日
表内信用风险表外信用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合计
内部评级法覆盖的风险暴露12,826,1661,192,38831,91214,050,466
其中:公司风险暴露7,635,9791,055,50131,9128,723,392
零售风险暴露5,190,187136,887-5,327,074
内部评级法未覆盖的风险暴露13,267,808626,765478,88114,373,454
其中:资产证券化76,791285-77,076
合计26,093,9741,819,153510,79328,423,920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本集团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情况如下:
资本要求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内部模型法覆盖部分4,4205,810
内部模型法未覆盖部分2,1752,603
利率风险1,4171,635
股票风险189224
外汇风险--
商品风险552740
期权风险174
合计6,5958,413
2.6市场风险价值
本集团内部模型法下风险价值和压力风险价值情况如下:
2022年1-6月
平均最高最低期末
风险价值649963399473
压力风险价值1,2442,022580646
2021年
平均最高最低期末
风险价值8191,711380809
压力风险价值1,1851,7567431,748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2.7操作风险情况
本集团报告期内采用标准法计量的操作风险资本要求为人民币770.45亿元。操作风险管理情况参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风险管理”。
2.8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情况
本集团主要通过利率重定价缺口分析计量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具体见下表。
利率敏感性分析
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项目
上升25个基点(6,781)(4,351)
下降25个基点6,7814,351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1:资本构成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代码
核心一级资本
1实收资本294,388294,388j
2留存收益1,447,9001,404,105
2a盈余公积212,770212,602r
2b一般风险准备304,321303,084s
2c未分配利润930,809888,419t
3累计其他综合收益和公开储备131,269138,139
3a资本公积133,957133,951m
3b外币报表折算差额(20,317)(27,330)q
3c其他17,62931,518o-q
4过渡期内可计入核心一级资本数额--
5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35,22533,669u
6监管调整前的核心一级资本1,908,7821,870,301
核心一级资本:监管调整
7审慎估值调整--
8商誉(扣除递延税负债)(182)(182)-h
9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扣除递延税负债)(16,189)(16,393)g-f
10依赖未来盈利的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
11对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现金流套期形成的储备---p
12贷款损失准备缺口--
13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
14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
15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扣除递延税项负债)--
16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普通股--n
17银行间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通过协议相互持有的核心一级资本--
18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核心一级资本中应扣除金额--
19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核心一级资本中应扣除金额--
20抵押贷款服务权不适用不适用
21其他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中应扣除金额--
22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的未扣除部分超过核心一级资本15%的应扣除金额--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续)
附表1:资本构成 (续)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代码
23其中:应在对金融机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扣除 的金额--
24其中:抵押贷款服务权应扣除的金额不适用不适用
25其中:应在其他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中扣除的金额--
26a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核心一级资本投资(9,867)(9,785)-e
26b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核心一级资本缺口--
26c其他应在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的项目合计(57)(55)
27应从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中扣除的未扣缺口--
28核心一级资本监管调整总和(26,295)(26,415)
29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882,4871,843,886
其他一级资本
30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369,494319,505
31其中:权益部分369,494319,505k+l
32其中:负债部分--
33过渡期后不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工具--
34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10,96710,340v
35其中:过渡期后不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部分--
36监管调整前的其他一级资本380,461329,845
其他一级资本:监管调整
37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本银行其他一级资本--
38银行间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通过协议相互持有的其他一级资本--
39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其他一级资本应扣除部分--
40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其他一级资本--
41a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其他一级资本投资--
41b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其他一级资本缺口--
41c其他应在其他一级资本中扣除的项目--
42应从二级资本中扣除的未扣缺口--
43其他一级资本监管调整总和--
44其他一级资本净额380,461329,845
45一级资本净额(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其他一级资本净额)2,262,9482,173,731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1:资本构成 (续)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代码
二级资本
46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401,882387,746
47其中:过渡期后不可计入二级资本的部分-16,456i
48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9,5889,248
49其中:过渡期结束后不可计入的部分--
50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部分147,482128,114-b-d
51监管调整前的二级资本558,952525,108
二级资本:监管调整
52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本银行的二级资本--
53银行间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通过协议相互持有的二级资本--
54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二级资本应扣除部分--
55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二级资本--
56a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二级资本投资--
56b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二级资本缺口--
56c其他应在二级资本中扣除的项目--
57二级资本监管调整总和--
58二级资本净额558,952525,108
59总资本净额(一级资本净额+二级资本净额)2,821,9002,698,839
60总风险加权资产16,607,94916,323,713
资本充足率和储备资本要求
6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33%11.30%
62一级资本充足率13.63%13.32%
63资本充足率16.99%16.53%
64机构特定的资本要求4.00%4.00%
65其中:储备资本要求2.50%2.50%
66其中:逆周期资本要求--
67其中: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1.50%1.50%
68满足缓冲区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6.33%6.30%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1:资本构成 (续)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代码
国内最低监管资本要求
6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5.00%5.00%
70一级资本充足率6.00%6.00%
71资本充足率8.00%8.00%
门槛扣除项中未扣除部分
72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未扣除部分131,623148,221
73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未扣除部分6,7257,160
74抵押贷款服务权(扣除递延税负债)不适用不适用
75其他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扣除递延税负债)56,71750,025
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限额
76权重法下,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77,66763,017-a
77权重法下,可计入二级资本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数额38,68234,190-b
78内部评级法下,实际计提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金额108,80093,924-c
79内部评级法下,可计入二级资本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数额108,80093,924-d
符合退出安排的资本工具
80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当期可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数额--
81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不可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数额--
82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当期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数额--
83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不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数额--
84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当期可计入二级资本的数额-16,456i
85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当期不可计入二级资本的数额18,0001,544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2:集团口径的资产负债表 (财务并表和监管并表)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财务并表监管并表财务并表监管并表
资产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2,205,0772,205,0772,288,2442,288,244
存放同业款项643,513637,456585,298578,877
贵金属304,124304,124276,258276,258
拆出资金788,875787,892752,185749,155
衍生金融资产155,953155,95595,79995,847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397,199397,199505,228504,490
发放贷款和垫款16,537,48916,532,31615,322,48415,317,281
金融投资6,248,0715,990,1976,164,6715,931,02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540,009410,849561,642441,188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379,5852,349,4982,389,8302,350,062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3,328,4773,229,8503,213,1993,139,771
长期股权投资37,35267,90635,76966,484
投资性房地产20,22913,32419,55412,692
固定资产243,10090,064246,09193,458
使用权资产19,48022,01520,32122,643
无形资产22,66321,20723,05221,589
商誉2,5801822,481182
递延所得税资产58,20356,71751,17250,025
其他资产368,850299,165333,801266,572
资产总计28,052,75827,580,79626,722,40826,274,818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2:集团口径的资产负债表 (财务并表和监管并表) (续)
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财务并表监管并表财务并表监管并表
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687,657687,657955,557955,55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2,665,3232,665,3232,682,7392,682,739
拆入资金278,719263,647310,395296,343
交易性金融负债24,72524,72512,45812,458
衍生金融负债128,807128,46089,15188,498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5722,15997,37297,184
吸收存款19,548,22719,553,50518,142,88718,144,842
应付职工薪酬38,10936,74641,78040,190
应交税费37,01036,99645,00645,002
预计负债28,03828,03826,34326,343
租赁负债19,56322,70719,61922,848
应付债券1,457,9681,365,1201,388,6781,298,767
递延所得税负债6,1634537,0031,053
其他负债685,125403,920552,867293,126
负债合计25,608,00625,219,45624,371,85524,004,950
所有者权益
股本294,388294,388294,388294,388
其他权益工具369,494369,494319,505319,505
其中:优先股119,550119,550119,550119,550
永续债249,944249,944199,955199,955
资本公积135,755133,957135,717133,951
其他综合收益(3,070)(2,688)1,4174,188
盈余公积214,148212,770213,930212,602
一般风险准备304,473304,321303,209303,084
未分配利润1,000,046930,809956,987888,41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315,2342,243,0512,225,1532,156,137
少数股东权益129,518118,289125,400113,731
所有者权益合计2,444,7522,361,3402,350,5532,269,868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28,052,75827,580,79626,722,40826,274,818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3:有关科目展开说明表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代码
资产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2,205,0772,288,244
存放同业款项637,456578,877
贵金属304,124276,258
拆出资金787,892749,155
衍生金融资产155,95595,847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397,199504,490
发放贷款和垫款16,532,31615,317,281
其中:权重法下,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77,667)(63,017)a
其中:权重法下,可计入二级资本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数额(38,682)(34,190)b
其中:内部评级法下,实际计提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金额(108,800)(93,924)c
其中:内部评级法下,可计入二级资本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数额(108,800)(93,924)d
金融投资5,990,1975,931,02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410,849441,188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349,4982,350,062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3,229,8503,139,771
长期股权投资67,90666,484
其中: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核心一级资本投资9,8679,785e
投资性房地产13,32412,692
固定资产90,06493,458
使用权资产22,01522,643
无形资产21,20721,589f
其中:土地使用权5,0185,196g
商誉182182h
递延所得税资产56,71750,025
其他资产299,165266,572
资产总计27,580,79626,274,818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3:有关科目展开说明表 (续)
2022年 6月30日2021年 12月31日代码
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687,657955,55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2,665,3232,682,739
拆入资金263,647296,343
交易性金融负债24,72512,458
衍生金融负债128,46088,498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15997,184
吸收存款19,553,50518,144,842
应付职工薪酬36,74640,190
应交税费36,99645,002
预计负债28,03826,343
租赁负债22,70722,848
应付债券1,365,1201,298,767
其中: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当期可计入二级资本的数额-16,456i
递延所得税负债4531,053
其他负债403,920293,126
负债合计25,219,45624,004,950
所有者权益
股本294,388294,388j
其他权益工具369,494319,505
其中:优先股119,550119,550k
永续债249,944199,955l
资本公积133,957133,951m
减:库存股--n
其他综合收益(2,688)4,188o
其中:对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现金流套期形成的储备--p
其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20,317)(27,330)q
盈余公积212,770212,602r
一般风险准备304,321303,084s
未分配利润930,809888,419t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243,0512,156,137
少数股东权益118,289113,731
其中:可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数额35,22533,669u
其中: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数额10,96710,340v
所有者权益合计2,361,3402,269,868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27,580,79626,274,818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序号项目普通股 (A股)普通股 (H股)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 (境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1发行机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标识码601988.SH3988.HK360033.SH360035.SH4619.HK1928001.IB2028014.IB2028048.IB2028053.IB2128019.IB2128045.IB2228023.IB2228029.IB
3适用法律中国法律中国香港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香港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
监管处理
4其中:适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规则核心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
5其中:适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结束后规则核心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
6其中:适用法人/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
7工具类型普通股普通股优先股优先股优先股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普通股 (A股)普通股 (H股)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 (境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监管处理
8可计入监管资本的数额(最近一期报告日)282,431145,60372,97926,99019,58139,99239,99029,99419,99549,98919,99529,99319,996
9工具面值210,76683,62273,00027,00019,78740,00040,00030,00020,00050,00020,00030,00020,000
10会计处理股本及 资本公积股本及 资本公积其他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
11初始发行日2006年 6月29日2006年6月1日 2006年6月9日2019年 6月24日2019年 8月26日2020年 3月4日2019年 1月25日2020年 4月28日2020年 11月13日2020年 12月10日2021年 5月17日2021年 11月25日2022年 4月8日2022年 4月26日
12是否存在期限 (存在期限或永续)永续永续永续永续永续永续永续永续永续永续永续永续永续
13其中:原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无到期日
14发行人赎回(须经监管审批)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普通股(A股)普通股(H股)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 (境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监管处理 (续)
15其中:赎回日期 (或有时间赎回日期)及额度不适用不适用自发行之日起 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赎回全部或部分本次境内优先股自发行之日起 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赎回全部或部分本次境内优先股自发行之日起 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的优先股派息日 (包含发行之日后第5年的派息日) 赎回全部或部分本次境外优先股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
16其中:后续赎回日期(如果有)不适用不适用自发行之日起 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赎回全部或部分本次境内优先股自发行之日起 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赎回全部或部分本次境内优先股自发行之日起 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的优先股派息日 (包含发行之日后第5年的派息日) 赎回全部或部分本次境外优先股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发行人有权于下列情形全部而非部分地赎回本期债券:在本期债券发行后,不可预计的监管规则变化导致本期债券不再计入其他一级资本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发行人有权于下列情形全部而非部分地赎回本期债券:在本期债券发行后,不可预计的监管规则变化导致本期债券不再计入其他一级资本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发行人有权于下列情形全部而非部分地赎回本期债券:在本期债券发行后,不可预计的监管规则变化导致本期债券不再计入其他一级资本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发行人有权于下列情形全部而非部分地赎回本期债券:在本期债券发行后,不可预计的监管规则变化导致本期债券不再计入其他一级资本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发行人有权于下列情形全部而非部分地赎回本期债券:在本期债券发行后,不可预计的监管规则变化导致本期债券不再计入其他一级资本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发行人有权于下列情形全部而非部分地赎回本期债券:在本期债券发行后,不可预计的监管规则变化导致本期债券不再计入其他一级资本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 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发行人有权于下列情形全部而非部分地赎回本期债券:在本期债券发行后,不可预计的监管规则变化导致本期债券不再计入其他一级资本自发行之日起5 年后,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本行有权于每年付息日 (含发行之日后第5 年付息日)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发行人有权于下列情形全部而非部分地赎回本期债券:在本期债券发行后,不可预计的监管规则变化导致本期债券不再计入其他一级资本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普通股(A股)普通股(H股)优先股(境内)优先股(境内)优先股(境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分红或派息
17其中:固定或浮动派息/分红浮动浮动分阶段调整的票面股息率分阶段调整的票面股息率分阶段调整的票面股息率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
18其中:票面利率及相关指标不适用不适用4.50% (股息率,税前),此后每5年的股息重置日以该重置期的基准利率加固定息差进行重设,每个重置期内股息率保持不变4.35% (股息率,税前),此后每5年的股息重置日以该重置期的基准利率加固定息差进行重设,每个重置期内股息率保持不变3.60% (股息率,税后),此后每5年的股息重置日以该重置期的基准利率加固定息差进行重设,每个重置期内股息率保持不变前5年票面利率为4.50%,此后每5 年按国债加固定息差的方式进行重置,每个重置期内利息保持不变前5年票面利率为3.40%,此后每5 年按国债加固定息差的方式进行重置,每个重置期内利息保持不变前5年票面利率为4.55%,此后每5 年按国债加固定息差的方式进行重置,每个重置期内利息保持不变前5年票面利率为4.70%,此后每5 年按国债加固定息差的方式进行重置,每个重置期内利息保持不变前5年票面利率为4.08%,此后每5 年按国债加固定息差的方式进行重置,每个重置期内利息保持不变前5年票面利率为3.64%,此后每5 年按国债加固定息差的方式进行重置,每个重置期内利息保持不变前5年票面利率为3.65%,此后每5 年按国债加固定息差的方式进行重置,每个重置期内利息保持不变前5年票面利率为3.65%,此后每5 年按国债加固定息差的方式进行重置,每个重置期内利息保持不变
19其中:是否存在股息制动机制不适用不适用
20其中:是否可自主取消分红或派息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完全自由裁量
21其中:是否有赎回激励机制
22其中:累计或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
23是否可转股不适用不适用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普通股 (A股)普通股 (H股)优先股(境内)优先股(境内)优先股(境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 期限资 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 期限资 本债券无固定 期限资 本债券无固定 期限资 本债券无固定 期限资 本债券
分红或派息 (续)
24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转换触发条件不适用不适用(1)当其他一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发生时,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5.125% (或以下)时,本次优先股将立即按合约约定全额或部分转为A股普通股,并使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恢复到触发点以上。(2)当二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发生时,本次优先股将立即按合约约定全额转为A股普通股。其中,二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①中国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转股或减记,本行将无法生存。②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本行将无法生存(1)当其他一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发生时,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5.125% (或以下)时,本次优先股将立即按合约约定全额或部分转为A股普通股,并使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恢复到触发点以上。(2)当二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发生时,本次优先股将立即按合约约定全额转为A股普通股。其中,二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①中国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转股或减记,本行将无法生存。②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本行将无法生存(1)当其他一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发生时,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5.125% (或以下)时,本次优先股将立即按合约约定全额或部分转为H股普通股,并使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恢复到触发点以上。(2)当二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发生时,本次优先股将立即按合约约定全额转为H股普通股。其中,二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①中国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转股或减记,本行将无法生存。②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本行将无法生存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普通股 (A股)普通股 (H股)优先股(境内)优先股(境内)优先股(境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分红或派息 (续)
25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全部转股还是部分转股不适用不适用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26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转换价格确定方式不适用不适用初始强制转股价格为审议本次优先股发行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本行A股普通股股票交易均价,即3.62元/股。在本次优先股发行之后,当本行A股普通股发生送红股、转增股本、低于市价增发新股 (不包括因本行发行的带有可转为普通股条款的融资工具 (如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等) 转股而增加的股本)、配股等情况时,本行将按上述情况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对强制转股价格进行累积调整,但不因本行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的行为而进行调整初始强制转股价格为审议本次优先股发行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本行A股普通股股票交易均价,即3.62元/股。在本次优先股发行之后,当本行A股普通股发生送红股、转增股本、低于市价增发新股 (不包括因本行发行的带有可转为普通股条款的融资工具 (如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等) 转股而增加的股本)、配股等情况时,本行将按上述情况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对强制转股价格进行累积调整,但不因本行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的行为而进行调整初始强制转股价格为审议本次优先股发行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本行H股普通股股票交易均价,即3.31港币/股。在本次优先股发行之后,当本行H股普通股发生送红股、转增股本、低于市价增发新股 (不包括因本行发行的带有可转为普通股条款的融资工具 (如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等) 转股而增加的股本)、配股等情况时,本行将按上述情况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对强制转股价格进行累积调整,但不因本行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的行为而进行调整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普通股 (A股)普通股 (H股)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 (境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分红或派息 (续)
27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是否为强制性转换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28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转换后工具类型不适用不适用A股普通股A股普通股H股普通股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29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转换后工具的发行人不适用不适用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30是否减记不适用不适用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普通股(A股)普通股(H股)优先股(境内)优先股(境内)优先股(境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分红或派息 (续)
31其中:若减记,则说明减记触发点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1、其他一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是指发行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5.125% (或以下)。2、二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的较早发生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
32其中:若减记,则说明部分减记还是全部减记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普通股 (A股)普通股 (H股)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 (境内)优先股 (境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分红或派息 (续)
33其中:若减记,则说明永久减记还是暂时减记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
34其中:若暂时减记,则说明账面价值恢复机制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35清算时清偿顺序 (说明清偿顺序更高级的工具类型)受偿顺序排在最后受偿顺序排在最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和次级债务 (含二级资本债) 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和次级债务 (含二级资本债) 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和次级债务 (含二级资本债) 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次级债和二级资本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次级债和二级资本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次级债和二级资本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次级债和二级资本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次级债和二级资本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次级债和二级资本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次级债和二级资本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一般债务、次级债和二级资本债之后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普通股(A股)普通股(H股)优先股(境内)优先股(境内)优先股(境外)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分红或派息 (续)
36是否含有暂时的不合格特征
37其中:若有,则说明该特征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
1发行机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标识码5828.HK1728017.IB1728020.IB1828006.IB1828011.IB1928028.IB1928029.IB1928033.IB2028038.IB2028039.IB2128008.IB2128009.IB2128039.IB2128040.IB2228006.IB
3适用法律英国法律(次级条款适用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
监管处理
4其中:适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过渡期规则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
5其中:适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过渡期结束后规则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二级资本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
监管处理 (续)
6其中:适用法人/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法人和集团层面
7工具类型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合格二级资本债券
8可计入监管资本的数额 (最近一期报告日)12,05629,97429,97339,98739,98529,9909,99629,98859,97714,99414,9949,99639,9869,99629,990
9工具面值30亿美元30,00030,00040,00040,00030,00010,00030,00060,00015,00015,00010,00040,00010,00030,000
10会计处理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应付债券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
监管处理 (续)
11初始发行日2014年 11月13日2017年 9月26日2017年 10月31日2018年 9月3日2018年 10月9日2019年 9月20日2019年 9月20日2019年 11月20日2020年 9月17日2020年 9月17日2021年 3月17日2021年 3月17日2021年 11月12日2021年 11月12日2022年 1月20日
12是否存在期限 (存在期限或永续)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存在期限
13其中:原到期日2024年 11月13日2027年 9月28日2027年 11月2日2028年 9月5日2028年 10月11日2029年 9月24日2034年 9月24日2029年 11月22日2030年 9月21日2035年 9月21日2031年 3月19日2036年 3月19日2031年 11月16日2036年 11月16日2032年 1月24日
14发行人赎回(须经监管审批)
15其中:赎回日期 (或有时间赎回日期) 及额度不适用自发行之日起第5年末,即2022年9月28日,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5年末,即2022年11月2日,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5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23年9月5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5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23年10月11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5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24年9月24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10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29年9月24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5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24年11月22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5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25年9月21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10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30年9月21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5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26年3月19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10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31年3月19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5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26年11月16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10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31年11月16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自发行之日起第5年末,如果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即2027年1月24日可部分或全部赎回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二级资本 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
监管处理 (续)
16其中:后续赎回日期(如果有)

若本期债券存续期间因监管规定发生变化,导致本期债券不再满足二级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在不违反当时有效监管规定情况下,本行有权选择提前赎回

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
分红或派息
17其中:固定或浮动派息/分红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
18其中:票面利率及相关指标5.00%4.45%4.45%4.86%4.84%3.98%4.34%4.01%4.20%4.47%4.15%4.38%3.60%3.80%3.25%
19其中:是否存在股息制动机制
20其中:是否可自主取消分红或派息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21其中:是否有赎回激励机制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
分红或派息 (续)
22其中:累计或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非累计
23是否可转股
24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转换触发条件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25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全部转股还是部分转股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26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转换价格确定方式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
分红或派息 (续)
27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是否为强制性转换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28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转换后工具类型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29其中:若可转股,则说明转换后工具的发行人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30是否减记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
分红或派息 (续)
31其中:若减记,则说明减记触发点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指以下两者中的较早者:(1)银保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发行人将无法生存;(2)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

补充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
分红或派息 (续)
32其中:若减记,则说明部分减记还是全部减记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部分/全部
33其中:若减记,则说明永久减记还是暂时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永久减记
34其中:若暂时减记,则说明账面价值恢复机制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2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 (续)
附表4 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续)
序号项目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
分红或派息 (续)
35清算时清偿顺序 (说明清偿顺序更高级的工具类型)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受偿顺序排在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之后
36是否含有暂时的不合格特征
37其中:若有,则说明该特征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补充信息

2022年上半年度(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未经审阅补充信息 (续)
3杠杆率
本集团根据《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 (修订) 》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的相关规定,计量的杠杆率情况列示如下(1):
2022年2021年
6月30日3月31日12月31日9月30日
一级资本净额2,262,9482,219,9212,173,7312,111,813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29,870,55729,222,15428,425,37727,820,891
杠杆率7.58%7.60%7.65%7.59%
序号项目2022年6月30日
1并表总资产28,052,758
2并表调整项(471,962)
3客户资产调整项-
4衍生产品调整项146,578
5证券融资交易调整项138,274
6表外项目调整项2,031,204
7其他调整项(26,295)
8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29,870,557
序号项目2022年6月30日
1表内资产(除衍生产品和证券融资交易外)27,027,642
2减:一级资本扣减项(26,295)
3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衍生产品和证券融资交易除外)27,001,347
4各类衍生产品的重置成本(扣除合格保证金)155,955
5各类衍生产品的潜在风险暴露146,549
6已从资产负债表中扣除的抵质押品总和-
7减:因提供合格保证金形成的应收资产-
8减:为客户提供清算服务时与中央交易对手交易形成的-
衍生产品资产余额
9卖出信用衍生产品的名义本金32
10减:可扣除的卖出信用衍生产品资产余额(3)
11衍生产品资产余额302,533
12证券融资交易的会计资产余额397,199
13减:可以扣除的证券融资交易资产余额-
14证券融资交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138,274
15代理证券融资交易形成的证券融资交易资产余额-
16证券融资交易资产余额535,473
17表外项目余额6,031,121
18减:因信用转换减少的表外项目余额(3,999,917)
19调整后的表外项目余额2,031,204
20一级资本净额2,262,948
21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29,870,557
22杠杆率7.58%
(1) 本集团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要求确定并表杠杆率的计算范围,其中,本集团下属子公司中的中银投资、中银保险、中银集团保险和中银人寿四家机构不纳入集团并表杠杆率计算范围。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