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股意向书摘要
公告日期:2007-04-04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股意向书摘要

保荐人(主承销商)
重要声明
本招股意向书摘要的目的仅为向公众提供有关本次发行的简要情况,并不包括招股意向书全文的各部分内容。招股意向书全文同时刊载于www.sse.com.cn网站。投资者在做出认购决定之前,应仔细阅读招股意向书全文,并以其作为投资决定的依据。
投资者若对本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存在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股票经纪人、律师、会计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招股意向书及其摘要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中国证监会、其他政府部门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发行人股票的价值或者投资者的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第一节 重大事项提示
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本行在境内进行本次A股发行。本行同时在境外进行H股的发行。
本招股意向书是本行仅为在中国境内公开发行A股股份而披露的。除用于在中国境内发行本行A股股份外,本招股意向书并不构成出售任何证券的要约或对任何方发出的购买任何证券的要约邀请。本招股意向书不得用作且不构成在任何其他司法辖区或在任何其他情况下的要约和要约邀请。除中国境内、香港或日本之外,本行并未采取任何行动或准许任何人在任何司法辖区公开发行本行股份,本行亦未采取任何行动或准许任何人在中国境外的任何司法辖区分发本招股意向书。在任何其他司法辖区分发本招股意向书或发行本行股份可能是一种受当地法律法规限制或禁止的行为,除非这种行为已根据当地的证券法律法规进行注册登记或得到豁免。
就本次A股发行,A股投资者仅可使用本招股意向书及本行就本次A股发行披露的相关信息,而不得使用或依赖本行于境外依法向合资格H股投资者披露的H股招股说明书及H股发行相关信息。
本行特别提示投资者:本次A股发行与同时进行的H股发行并非互为条件。由于境内外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的区别,本招股意向书与境外分发的H股招股说明书在内容与格式方面可能存在若干差异,提请投资者关注。
此外,对于本行2007年1月1日至上市日期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不进行分红,归新老股东共享。
第二节 本次发行概况
(一)发行股票类型: 人民币普通股(A股)
(二)发行股数: 2,301,932,654股
(三)每股面值: 每股人民币1.00元
(四)每股发行价格: 【●】
(五)发行日期: 【●】
(六)拟申请上市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七)A股发行和H股发行后总股本: 38,300,523,054股(未考虑本行H股发行的超额配售
选择权);
39,033,344,054股(若全额行使本行H股发行的超额
配售选择权)。
境内上市流通的股份数量(A股):26,704,823,673股(未考虑本行H股发行的超额配售
选择权);
26,631,541,573股(若全额行使本行H股发行的超额
配售选择权)。
境外上市流通的股份数量(H股):11,595,699,381股(未考虑本行H股发行的超额配售
选择权);
12,401,802,481股(若全额行使本行H股发行的超额
配售选择权)。
(八)本次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的流通 中信集团承诺,自本行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
限制、股东对所持股份自愿锁定 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中信集团将不会转让或者委
的承诺: 托他人管理中信集团已直接和间接持有的本行A股股
份,也不由本行收购中信集团持有的本行A股股份,
但中信集团获得中国证监会或国务院授权的任何证
券审批机构批准转为H股的不受上述三十六个月锁定
期限制。中信国金承诺,自本行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交
易之日起一年内,中信国金将不会转让或者委托他人
管理中信国金已直接和间接持有的本行股份,也不由
本行收购中信国金持有的本行股份。
(九)保荐人(主承销商):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财务顾问: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十)招股意向书签署日期: 2007年4月3日
第三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本行基本情况
1、发行人名称(中文):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人名称(英文):CHINA CITIC BANK CORPORATION LIMITED
2、注册资本: 3,111,311.14万元
3、法定代表人: 孔丹
4、成立日期: 2006年12月31日
5、住 所: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C座
邮政编码: 100027
6、电话号码: (010)65541585
7、传真号码: (010)65541230
8、互联网网址: http://www.ecitic.com
9、电子信箱: ir_cncb@citicib.com.cn
二、公司简要历史沿革
(一)历史沿革
本行是经国务院办公厅及人民银行的批准,于1987年4月20日在中信集团原银行部基础上改组而成,原名中信实业银行。
1985年4月,国务院和人民银行同意中信集团在其财务部的基础上成立银行部,进一步扩展对外融资、外汇交易、发放贷款、国际结算、融资租赁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银行业务。
1986年5月底,中信集团向人民银行申请“将中信集团银行部改组成中信实业银行”。1987年4月20日,经国务院和人民银行批准,中信实业银行正式成立,总行设在北京,注册资本8亿元,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从事经批准的人民币和外汇银行业务及其他相关金融业务。
2005年8月2日,为贯彻逐步向零售银行与公司银行业务并行发展的战略,本行名称由中信实业银行变更为中信银行,英文名由CITIC INDUSTRIAL BANK变更为CHINA CITIC BANK。
(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本行股份制改造前,一直是中信集团全资所属的国有企业。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并经财政部和银监会批准,本行经股份制改造,由中信集团与中信国金作为发起人,将本行整体改制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2月31日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000001000600)。中信银行股份公司完全承继了原中信银行的资产、负债、机构、业务等,营业地址不变。
(三)投入资产
根据《财政部关于中信银行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的批复》(财金[2006]121号)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信银行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事项的批复》(银监复[2006]455号),中信集团、中信国金共同作为发起人,将中信银行整体改制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成立,注册资本为3,111,311.14万元,股本3,111,311.14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其中,中信集团持有本行2,639,420.22万股,占本行股份84.83%,股权性质为国有法人股;中信国金持有本行471,890.92万股,占本行股份15.17%,股权性质为外资法人股。
为进一步提升本行竞争力,中信集团于2007年3月1日以48.85亿元的对价向境外战略投资者BBVA转让其所持本行股份1,502,763,281股。此次交易完成后,中信集团、中信国金和BBVA分别持有本行股份24,891,438,919股、4,718,909,200股和1,502,763,281股,占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已发行股份的80.00%、15.17%和4.83%。
三、本行业务(一)本行业务概况
本行是一家快速增长并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以总资产计,本行是我国第七大商业银行1。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行总资产达7,068.59亿元。在2006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总资产排名中,本行位列第134位。在《银行家》2005年度中国商业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排名中,本行位居第四位。
近年来,本行业务快速增长,资产质量不断持续改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2004年12月3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本行总资产、总贷款、总存款及总经营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9.7%、22.9%、19.2%及26.9%。随着本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本行不良率从2004年12月31日的6.29%降至2006年12月31日的2.50%。
本行具有领先的综合服务能力。本行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本行注重发展双优双主的对公客户及能够带来良好回报的高端零售客户,并拥有广泛且高质量的客户基础。本行侧重于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沿海地区,并建立了战略性的网络布局和高效的销售渠道。
凭借优良的管理能力和出色的业务营运水平,本行获得了许多殊荣。2006年,在《银行家》杂志发布的"中国银行业100强"排行榜中,本行2005年净利润增长率位居所有国内银行第二位,而截至2005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也位列第七位,并于2005年获得VISA国际组织颁授的"VISA银行卡综合创意奖"。2006年,本行零售银行发展策略在《亚洲银行家》"2006年度亚洲零售金融服务卓越奖"评选中获"战略及执行卓越奖"。同年,本行被《亚洲货币》杂志评选为"中国地区最佳外汇交易服务银行",本行行长陈小宪博士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中国银行家》杂志评选为"年度中国十大金融人物"。本行亦获2006年中国国际金融论坛颁发的"十佳成长金融机构奖"。(二)本行的竞争优势
本行相信下列优势为本行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使本行能够更快的适应行业、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并持续在我国银行业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1、领先并快速增长的全国性商业银行1由于截至招股书刊登日期未取得部分国内银行截至06年末数据,因此本行根据05年末数据计算总资产排名
以2006年12月31日总资产计,本行是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多年来,本行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根据人民银行所发布的数据,2004年至2006年总资产、总存款、总贷款的年复合增长率均高于国内所有A股及H股上市银行平均水平。随着净利润的快速增长,本行的回报能力也不断提高,2005年,本行税前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11%(不考虑向中信集团支付管理费影响),在国内所有A股和H股上市的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均排名第一位。2006年,本行税前平均资产回报率为(不考虑向中信集团支付管理费)1.17%。2005年,本行人均净利润(不考虑向中信集团支付管理费)约为52万元,在A股及H股上市银行中位居第一位。2006年本行人均净利润(不考虑向中信集团支付管理费)增长至约60万元。
2、一流的对公客户服务能力和高质量的客户基础
本行相信,本行已在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建立对公业务的市场领先地位。根据人民银行资料,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行公司存款及贷款余额在所有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均排名第二位。2006年,本行国际贸易结算量在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二位。2006年本行被《亚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地区最佳外汇交易服务银行"。2006年12月31日,本行短期融资券承销额位居国内银行第四位,并在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位居第二位。
本行拥有高质量的对公客户基础。在全国500强企业中,有超过50%是本行的客户。本行是最早取得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金融服务代理资格的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通过公开竞标,本行为已推行非税收入收缴改革的43家中央政府部门中的29家提供代理服务。
3、持续高速成长的零售银行业务
近年来本行积极实施独具特色的零售银行战略,零售银行业务快速成长。部分归功于独具特色及有效的"三维四动"市场发展策略。2004年至2006年,本行零售银行经营收入、个人贷款、个人存款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43.0%、23.5%和48.9%。2006年12月31日,本行的个人存款余额达到1,059亿元。根据人民银行的资料,本行成为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第三家个人存款跨越千亿元的银行,其中富裕人群(存款结余达到或超过50万元客户)的存款总额占本行个人存款总额比例超过40.0%。此外,本行信用卡中心从2003年12月开始发行信用卡,并于2006年12月实现了盈利,本行相信,本行是以最短时间实现信用卡业务盈利的国内银行之一。2006年12月31日本行的活跃卡比率为74%。在《亚洲银行家》"2006年度亚洲零售金融服务卓越奖"评选中,本行荣获"战略及执行卓越奖"。
4、独具优势的中信集团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本行控股股东-中信集团是我国领先的大型跨国国有企业集团,并以金融业为发展主业。目前,除本行外,中信集团旗下还有证券、信托、基金管理、保险、期货等专业金融公司,提供门类齐全的金融服务。其中,中信证券和中信信托分别是国内同业中规模最大的公司。本行相信,中信集团独具优势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有助于提高本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本行开发与维护高中端市场的竞争力。
5、持续的金融服务创新
本行一直致力于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以适应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在对公业务方面,本行创新性推出了财税金融服务产品"银财通"、物流融资产品"银贸通"、通关金融服务产品"关贸e点通"、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出口退税前置贷款等产品,确立了本行在对公业务相关领域的领先优势。
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本行相信,本行是最早在国内推出出国金融服务的银行,本行还推出了基于"理财宝"商标的高附加值智能账户管理服务。本行创新性的推出了多种信用卡产品,如南方基金联名卡、中信高尔夫卡等。本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获得了多个国内和国际奖项。6、高效的分销网络
本行将营销网络战略性地分布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海峡西岸。2006年,本行经营收入的73.7%来自该等地区。
我们相信战略性的网络布局带来了高水平的网均效率。截至2005年12月31日,本行点均资产总额、点均贷款和点均存款分别为14.3亿元、8.9亿元和12.8亿元,显著高于所有A股和H股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10.9亿元、6.8亿元和9.4亿元。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行点均资产总额、点均贷款和点均存款分别进一步增加至15.8亿元、10.2亿元和13.9亿元。
7、审慎高效的风险管理和不断提升的资产质量
本行致力于建立并持续完善独立、全面、垂直、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资产质量近年不断提升。本行专注于以下各方面:
在文化和战略方面,本行大力培育"追求滤掉风险的利润"的风险文化,实施"双优"(优质行业、优质企业)、"双主"(主流巿场、主流客户)的风险管理战略。
在体制方面,本行相信,本行在国内同业率先实行所有分行风险主管集中委派,率先限制总、分行行长信贷审批权,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体制。
在技术方面,近年来,本行先后与麦肯锡公司、穆迪KMV公司合作,不断采纳国际最佳惯例和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建立及完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
本行的资产质量近年来也显著改善。2004年以来,本行的核销前不良贷款余额、贷款不良率及关注类贷款占比持续下降,本行贷款不良率由截至2004年12月31日的6.3.%减少至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2.5%。关注类贷款占比由截至2004年12月31日的5.6%减少至2006年12月31日的2.4%。
8、业绩卓越、经验丰富的资深管理团队
本行的管理团队在我国金融界平均拥有超过20年的从业和管理经验,并在改善银行资产质量、发展业务等方面业绩卓越。
本行董事长孔丹先生现任中信集团董事长,曾任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在金融业领域和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组织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高层管理经验。
本行副董事长常振明先生现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并曾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拥有丰富的金融、银行业经验及资本市场运作经验,并推动中国建设银行成功完成首次公开发售。
本行行长陈小宪博士曾在中国人民银行任职多年,加入本行前,陈博士为招商银行的常务副行长兼董事。陈小宪博士拥有丰富的银行业的从业经验,并在银行业经营、管理及学术研究方面为国内知名的专家。陈小宪博士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中国《银行家》杂志评选为"年度中国十大金融人物"。
9、与BBVA的战略性合作
本行已与在西班牙及拉丁美洲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BBVA建立了战略性合作关系,本行相信,与BBVA的合作将进一步提升本行在相关业务经营、管理方面的水平,并进一步提升本行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本行的国际参与度。
(三)本行面临的竞争状况
在各项基本业务上,本行面临来自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的竞争。本行主要与四大商业银行和13家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竞争。本行也面临其他方面的竞争,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在华外资银行。另外,本行在客户存款方面与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例如邮政储蓄机构、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都存在竞争。
按照预定时间表,2006年12月,我国政府撤销了对外资银行就地域、客户群和经营执照的相关限制。同时,CEPA安排使来自香港和澳门的规模较小的银行能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从而也增加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本行与境外金融机构的的竞争在未来会更加激烈。
本行相信本行在业务、产品管理、金融服务平台、网络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将使本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四、股本情况(一)本行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主要股东情况
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本行的股权结构情况如下表。
股东名称注 股份性质 持股数(股) 所占比例
中信集团(SLS) 国有法人股 24,891,438,919 80.00%
中信国金(FLS) 外资法人股 4,718,909,200 15.17%
BBVA(FLS) 外资法人股 1,502,763,281 4.83%
总计 — 31,113,111,400 100%
注:上表中股权性质标识含义为:
SLS:国有法人股股东(State-own Legal-person Shareholder的缩写)
FLS:外资法人股股东(Foreign Legal-person Shareholder的缩写)
(二)本行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后股本情况
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总股本为31,113,111,400股。不考虑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影响,若本次发行A股2,301,932,654股,H股不超过4,885,479,000股,则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完成后本行总股本不超过38,300,523,054股,本行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后
股份 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
股东名称 (均未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类别
持股数(股) 所占比例 持股数(股) 所占比例
中信集团 A股 24,891,438,919 80.00% 24,402,891,019 63.71%
中信国金 H股 4,718,909,200 15.17% 5,810,189,200 15.17%
BBVA H股 1,502,763,281 4.83% 1,849,915,281 4.83%
社保基金理事会 H股 — — 488,547,900 1.28%
其他H股股东 H股 — — 3,447,047,000 9.00%
其他A股股东 A股 — — 2,301,932,654 6.01%
总计 — 31,113,111,400 100% 38,300,523,054 100%
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完成后,若H股全额行使本行本次H股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则本行发行的A股为2,301,932,654股,发行的H股不超过5,618,300,000股。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完成并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本行总股本不超过39,033,344,054股,本行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后
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
股份 (仅H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股东名称
类别
持股数(股) 所占比例 持股数(股) 所占比例
中信集团 A股 24,891,438,919 80.00% 24,329,608,919 62.33%
中信国金 H股 4,718,909,200 15.17% 5,855,002,200 15.00%
BBVA H股 1,502,763,281 4.83% 1,885,311,281 4.83%
社保基金理事会 H股 — — 561,830,000 1.44%
其他H股股东 H股 — — 4,099,659,000 10.50%
其他A股股东 A股 — — 2,301,932,654 5.90%
总计 — 31,113,111,400 100% 39,033,344,054 100%
本行相信,本行的发起人、境外战略投资者和社保基金理事会将根据适用法律法规、相关证券交易所监管规定和本行章程,管理其所持股权和行使其股东权利。
(三)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本行股东间的关联关系
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本行的股东为中信集团、中信国金与BBVA。中信集团与BBVA间没有关联关系。截至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中信集团直接持有中信国金已发行股份的55.41%,是中信国金的控股股东。BBVA持有中信国金已发行股份的14.58%。
(四)关于中信集团和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国有股份情况的说明
1、中信集团持有的股份
在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完成后,中信集团持有的全部股份将被登记为A股。该等股份将托管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并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集团承诺,自本行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中信集团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本行A股股份,也不由本行收购其持有的本行A股股份。但是,中信集团持有的本行A股股份在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向境外投资人转让后,获批准的部分股份将不受上述三十六个月锁定期限制;中国证监会已于2007年3月21日《关于同意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国合字[2007]8号)中批准在本行上市一年后,中信集团可将所持不超过本行当时股份总数10%的内资股向境外投资人转让,所转让的股份为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可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流通。根据《公司法》规定,中信集团自本行股票首次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会转让该等股份。
在香港联交所批准本行H股发行中的H股上市后,中信集团持有的全部股份即获授权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且在完成办理若干程序性手续后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转让于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
《公司法》规定,一家公司于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不得于公开发行的股份在任何证券交易所开始交易当日起计一年内转让。因此,本行于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所发行的股份一般将受此法定限制,不得于所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一年内转让。然而,中信集团将根据有关国有股减持的国家相关规定转让给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股份,将不受此有关股份转让法规的限制。
3、国有股减持
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股减持的规定,本行的国有股东中信集团须向社保基金理事会划转合计相当于H股发行股份数目10%的股份(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为488,549,900股,H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增加73,282,100股)。于本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时,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的所有本行股份将以一兑一的基准转换为H股,而有关H股不会构成H股发行的一部分。本行不会从国有股东向社保基金理事会划转股份或社保基金理事会日后处置该批H股的行为中收到任何资金。
4、未上市外资法人股的转换
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由中信国金、BBVA持有的本行未上市外资法人股份,将在本行H股发行完成时以一兑一的基准转换为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交易。
5、关于类别股东的情况
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完成后,A股和H股都是本行股本中的普通股。然而,A股和H股根据本行章程的相关条款被视为不同类别的股份,两类股份的差异在本行章程中有详细规定,有关情况请查阅本行章程。
A股和H股在对本招股意向书刊发日期后宣派、支付或作出的一切股利或分派,拥有同等权益。
A股和H股一般不可互相转换,也不可互相替代。在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完成并上市后,本行A股和H股的市价有可能不同。
五、本行资产权属情况
(一)、主要房屋及土地使用权
1、自有物业
截至2007年1月31日,本行拥有248处建筑面积总计为655,289.99平方米的物业,其中157项为商业物业,91项为住宅物业及其他用途物业。本行尚未获得其中50项物业(总面积约为61,798.73平方米,占本行自有物业总面积的约9.4%)的土地使用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
就上述本行还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的物业,本行正在完善相关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整改产权瑕疵。对于上述物业因相关房地产开发商失责导致产权存在瑕疵,本行将与这些开发商合作,促使他们采取所需程序使业权完善。对于自有物业因政府部门审批延误导致产权存在瑕疵,本行将继续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工作,加快产权证的办理工作。本行预计将在两年内获取这些物业的产权证或解决这些物业的产权瑕疵。
截至2007年1月31日,本行已与第三方签订购买协议,购买5处合计建筑面积为22,159.17平方米的房屋,购买方式均为向房地产开发单位购买,房地产开发单位已获有关销售证明。
2、租赁物业
截至2007年1月31日,本行向第三方承租754处合计建筑面积为405,403.46平方米的房屋,其中有543处合计263,741.45平方米的房屋未办理租赁备案手续,318处合计建筑面积为144,711.5平方米的房屋,出租方未提供该等房屋的产权证或该等房屋的所有权人同意出租方转租该房屋的函件。
本行认为,如果因租赁物业的权属瑕疵原因或未办理租赁合同备案手续导致无法继续租赁关系,相关分支机构可以在相关区域内找到替代性的、能够合法租赁的经营场所,该等搬迁不会对本行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二)无形资产及特许经营情况
1、无形资产
(1)、商标
本行经营业务使用“CITIC Bank” 、“中信银行 ” 、“ 中信” 及“ ” 的名称和标识。“ 中信银行”和“ ”由本行母公司中信集团所拥有。本行于2007年3月14日与中信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协议》,根据该协议,中信集团无偿、非排他许可本行使用注册/申请号为847836、3491384、5114641、5114642、5114642的商标。此外,中信集团向本行出具了《承诺函》,承诺在中信集团对本行控股的情况下,许可本行无偿使用上述注册商标。本行现已成功注册了"理财宝、"贴心宝"、"家家乐"等7个商标,另有多项商标注册申请尚在进行中。
(2)、域名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行为注册人(申请人)的域名共计36项,均在有效期限之内。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行依法拥有上述知识产权,且无其他权利限制。
2、特许经营情况
本行及其境内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符合《商业银行法》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近三年新增业务已取得中国银监会或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必要的批准或备案。
本行及境内分支机构获得的业务许可具体情况如下:
(1)金融许可证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行共有446个分支机构(其中25家一级分行,16家二级分行及405家支行),本行及其分支机构均已取得银监会及银监会各地派出机构核发的《金融许可证》。
(2) 营业执照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行及其下属所有分支机构均已取得国家工商总局及其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3) 结汇、售汇业务及其他外汇业务
截至2006年12月31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及其他业务的本行总行及分支机构均已取得有关外汇管理部门关于其经营结汇、售汇业务及其他外汇业务的批准、备案或相关证明文件。
(4) 保险兼业代理业务
截至2006年12月31日,经营保险兼业代理业务的本行总行营业部及其他一级分行已经取得保险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
六、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
(一)同业竞争
中信集团自身不直接从事任何竞争性商业银行业务,除本行目前持有的执照以外,中信集团没有在中国大陆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执照;同时,在中信集团及其下属其他公司从事的证券、信托、基金管理、保险、期货等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方面,本行没有从事相关业务的执照,也未开展相关业务。本行与控股股东中信集团不存在同业竞争关系。
本行与中信嘉华虽同属商业银行,但本行业务经营区域重点是中国内地,而中信嘉华业务经营区域重点是香港,彼此的目标市场和客户对象不同。中信嘉华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财务在中国内地开设的业务网点在产品分类、市场定位、经营导向、策略及对客户群体的划分、客户规模均与本行不同且互不干涉,中信嘉华及中国国际财务在境内的目标客户主要为香港客户,中信嘉华及中国国际财务没有通过设立竞争性的分支机构或商业银行网络与本行在中国内地开展竞争的意向;同样,本行也没有通过新设竞争性的分支机构或商业银行网络与中信嘉华及中国国际财务在香港开展竞争的意向。因而,本行相信,目前本行与中信嘉华及中国国际财务之间并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
在中信国金入股本行后,中信集团、中信国金及本行均希望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促进各方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增长,避免各方之间将来潜在的消极竞争。为此三方就避免同业竞争事宜共同协商,于2007年3月13日签署了一份避免同业竞争三方协议。
(二)关联交易
单位:百万元
2006年12月31日 2005年12月31日 2004年12月31日
中信集团 中信集团下属子公司子公司中信集团中信集团下属子公司 子公 中信集团 中信集团下属子公司子公
项目 司 司
中信国金及其 其他 中信国金及其 其他 中信国金及其 其他
下属子公司 下属子公司 下属子公司
利息收入 119 4 105 33 176 2 112 20 171 1 138 19
手续费及
- - 10 - - - - - - - - -
其他收入
利息支出 (68) - (148) - (50) - (49) - (92) - (49) -
中信集团
(750) - - - (500) - - - (300) - - -
管理费
其他服务
- - (82) (21) - (4) (11) - - (15) (10) -
费用
贷款减值
- - - - - - 89 - - - 15 -
损失转回
本行与关联方近三年的交易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余额如下表:
单位:百万元
2006年12月31日 2005年12月31日 2004年12月31日
中信集团中信集团下属子 子公司 中信集 中信集团下属子子公司 中信集团 中信集团下属子 子公司
项目 公司 团 公司 公司
中信国金 其他 中信国金其他 中信国金 其他
及其下属 及其下属 及其下属
子公司 子公司 子公司
客户贷款及垫款
540 -1,733 - 2,620 -2,848 106 2,680 10 3,689 110
总额
减:减值准备 - - - - - - (725) - - - (814) -
客户贷款及垫款
540 -1,733 - 2,620 -2,123 106 2,680 10 2,875 110
净额
存拆放同业及其
- 70 127 472 - 320 98 463 - 43 129 541
他金融机构总额
减:减值准备 - - (50) - - - (50) - - - (50) -
存拆放同业及其 -
70 77 472 - 320 48 463 - 43 79 541
他金融机构净额
投资 324 - - 86 908 65 - 86 1,110 66 - 33
其他资产 4 - 7 4 - - - - - - - -
客户存款 3,089 1 2,121 4 2,428 1 3,692 25 2,513 1 1,492 16
同业及其他金融
机构款项存放和 - -10,963 - - -1,039 - - -2,287 -
拆入
其他负债 11 - 14 - 37 2 59 - 38 2 178 3
保函及信用证 372 - 11 - 604 - 171 - 527 - 234 -
承兑汇票 - - 1 - - - - - - - 16 -
为第三方贷款提
- 120 101 - - - 210 - - - 176 -
供的担保总额
2、关联交易对本行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本行关联交易存款、贷款余额及利息收入、支出占本行总存款、贷款余额及利息收入、支出比例如下。
项 目 2006-12-31 2005-12-31 2004-12-31
贷款净额 0.50% 1.32% 1.91%
存款余额 0.84% 1.15% 0.92%
贷款利息收入 0.77% 1.29% 1.74%
存款利息支出 1.66% 1.00% 1.90%
营业收入 0.12% 1.41% 1.53%
营业支出 7.54% 5.26% 4.41%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行关联交易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影响很小,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七、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一)本行董事
姓 在本行 性 年 任职
简要经历及兼职情况
名 任职 别 龄 期间
中信集团、中信国金、中信(香港)集团、中信深圳(集团)公司、中信
董事 2006年
裕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及中信嘉华非执行董事。曾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
孔 长、非 12月—
男 59 兼总经理、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兼副总经理、副董事长兼
丹 执行董 2009年
总经理。高级经济师。曾就职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办公室工作。
事 12月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信国
副董事 2006年 金副董事长、中信泰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中信嘉华非执行董事。曾任中

长、非 12月— 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中信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
振 男 50
执行董 2009年 中信集团协理、本行副行长、助理行长。高级经济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

事 12月 国语学院,拥有日本语言学士学位,并拥有纽约保险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
士学位
2006年 中信集团副董事长、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曾任中国光
王 非执行 12月— 大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光大银行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中国
男 58
川 董事 2009年 农业银行总行副行长、吉林分行行长、总行信贷业务部总经理、研究部门
12月 及人力资源部门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大专学历
中信集团常务董事与副总经理,中信国金和中信嘉华的非执行董事,东北
2006年 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和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于2004年11月
陈 执行董
12月— 加入本行。曾任招商银行董事和常务副行长、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人
小 事兼行 男 52
2009年 民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财政金
宪 长
12月 融专业的学士学位,并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学位、东北财经大学
金融学博士学位
中信集团常务董事兼副总经理、中信国金董事兼行政总裁、中信嘉华董事
2006年
窦 长、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兼执行副董事长及振华财务董事。于
非执行 12月—
建 男 52 1980年加入中信集团,并于1987年4月加入本行,曾任本行副行长、行长。
董事 2009年
中 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获辽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
12月

执行董 2006年

事、常 12月— 1987年8月加入本行,曾任本行北京分行行长、广州分行行长、行长助理。
北 男 56
务副行 2009年 高级经济师。1987获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学位。

长 12月
中信国金董事总经理兼替任行政总裁、中信嘉华董事兼行政总裁、香港华
陈 2006年
人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银行业务咨询委员会、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
许 非执行 12月—
女 53 咨询委员会及投资委员会、香港工业总会理事会、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成
多 董事 2009年
员以及该大学财务委员会会员。加入中信国金前,陈女士曾为香港渣打银
琳 12月
行零售银行部的主管,拥有超过三十年的丰富银行业务经验。
中信集团董事、财务总监,中信国金和中信嘉华非执行董事,中信信托投
2007年
居 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于1995年3月加入中信集团,历任中信集团财务部
非执行 2月—
伟 男 43 副主任、财务部主任、总会计师、财务总监、董事等职务。曾任肖特吉有
董事 2009年
民 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兴钢铁公司财务经理,以及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
12月
项目经理等职务。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会计学硕士学位
中信集团董事、总经理助理、战略与计划部主任,以及中信资源控股有限
2007年
张 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曾任中信集团董事、战略与计划部主
非执行 2月—
极 男 51 任、综合计划部主任,以及中信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中
董事 2009年
井 信海外投资部矿产部副经理。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12月
院,获得数量与技术经济学硕士学位

BBVA银行行长兼首席运营官、西班牙-美国理事会基金会(Spain USA
塞.
2007年 Counsel Foundation)主席、墨西哥BBVA商业银行(BBVA BANCOMER)董
伊格
纳西 非执行 2月— 事。曾任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髇ica S.A.)副董事长和西班牙雷布索
男 53
奥. 董事 2009年 (Repsol)石油公司副董事长、BBVA执行委员会委员、BBV银行执行委员会委
格里 12月 员、总经理、BBV Holding委员。毕业于西班牙德乌斯托商业大学(University
哥萨
of Deusto),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雷曼经济学
2006年 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助理教授和副教授、
白 独立非
12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曾任教于美国波士顿学院。毕业于美国
重 执行董 男 43
2009年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系及哈佛大学经济系,分获数学和经济学博士
恩 事
12月 学位。曾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得中国
科技大学学士学位。
Countrywide Capital Markets Asia (HK) Limited董事总经理。曾任上
海银行董事、南京市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非执行董事长和董事、摩根
2006年
蓝 独立非 士丹利资产服务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主席、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教
12月—
德 执行董 男 64 授。1982年至1999年受雇JP摩根,历任集团内纽约国际金融管理部副总裁
2009年
彰 事 等职。曾任美国缅因州布兰斯维克郡的波顿大学历史系准教授兼系主任。
12月
拥有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博士学位、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哈
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学位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曾任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大连市高新技术园区副主
2007年
艾 独立非 任、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东北财经大学助理校长,1993年1月至1996年6
2月—
洪 执行董 男 52 月任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开始享受国
2009年
德 事 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于1993年4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货币银行学博
12月
士学位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中国政府学位委员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
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审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上
2007年
独立非 海成本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谢 2月—
执行董 男 54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实业医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
荣 2009年
事 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曾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财经大
12月
学会计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毕业于上海财经
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中安石油国际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深圳市农村商业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
安中石油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财务顾问、China Beiye ESCOM International
Ltd.董事,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财讯传媒
2006年
王 独立非 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历任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助理总
12月—
翔 执行董 男 55 经理,中国光大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中
2009年
飞 事 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中国光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
12月
事,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
事,普纳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高级会计师
(二)本行监事
姓 在本行 性 年 任职
简要经历及兼职情况
名 任职 别 龄 期间
曾任中信集团公司总稽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人民银行天
2006年
刘 津大区分行党委书记兼行长、人民银行总行稽核局局长、银行监管一司司
本行监 12月—
崇 女 60 长、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行长、党委书记等职务。在湖北任行长
事 2009年
明 期间曾先后兼任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高级
12月
经济师。毕业于原湖北大学(现中南财经大学)
2006年 中信集团监事会专职监事。曾任中国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本行外 12月— 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人民银行总行稽核司处长、
拴 男 57
部监事 2009年 办公室主任。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专业,获学士学

12月 位
中信集团稽核审计部主任,兼任中信控股有限公司监事、审计委员会成员、
2006年
李 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监事长、
本行监 12月—
前 男 60 中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曾任中信公司审计部副主任、中信兴业
事 2009年
鑫 公司副总经理、襄理、处长等职。高级经济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月
具有本科学历
2006年
郭 中信集团人力资源部主任,中信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董事,中信房地产公司
本行监 12月—
克 男 52 董事。曾任中信集团人事部副主任、主任助理、处长、副处长。经济师。
事 2009年
彤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大专学历
12月
2006年
林 总行稽核审计部副总经理。曾任总行稽核审计部总经理助理、南京分行稽
本行职 12月—
争 男 43 核部副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职员。江苏省电视大学金融专业学
工监事 2009年
跃 士学位
12月
2006年 总行营业部风险管理部负责人。曾任总行营业部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及本

本行职 12月— 行信贷部、总行营业部零售银行部和深圳分行信审部多个职位。工程师。
跃 男 43
工监事 2009年 获武汉工学院学士学位及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学

12月 位
2006年 本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助理兼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曾任本行计划财务
李 本行职 12月— 部资金管理部总经理、总行营业部计划财务部总经理、计划财务管理部副
男 38
刚 工监事 2009年 总经理,以及中信大榭开发公司历任财务部主任助理、副主任、财税局资
12月 金处副处长、处长等职。毕业于中国金融学院
2007年3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

本行外 月— 国人民大学金融系金融教研室副主任、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
毓 女 44
部监事 2009年 教研室副主任等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获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

12月 博士学位。
(三)本行高级管理人员
性 年
姓名 在本行任职 简要经历及兼职情况
别 龄
陈小宪 执行董事、行长 男 52 参见“本行董事”
执行董事、常务
吴北英 副行长兼风险 男 56 参见“本行董事”
负责人
振华财务董事长。曾任本行行长助理。1988年7月加入本行。高级经济
欧阳谦 副行长 男 51 师。获得清华大学水利机械专业的硕士学位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航空工
程博士学位。
曾任本行行长助理。1986年7月加入本行。高级会计师。获中国人民
副行长、总行营
赵小凡 男 43 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学士学位,辽宁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的硕士学位,北京
业部总经理
大学研究生院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
纪委书记、副行 曾任本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本行行长助理。1987年5月加入本行。
王连福 级人力资源主 男 52 曾于中信集团人事部调配处任职。高级经济师。获北京师范学院政法专
管 业的学士学位和东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中信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董事、中信房地产公司董事。曾任中信集团办公
苏国新 副行长 男 40 厅助理、董事长秘书、中信集团办公厅公关处翻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
学院,获得联合国译训部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
曾任本行行长助理、本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计划资
金部副经理、营业部经理、行长助理、副行长、总行个人银行部总经理
曹彤 副行长 男 38
和深圳管理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高级经济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
学学士学位和金融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曾任本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招商银行总行计划资金部副总经理和总经
理、招商银行深圳管理部计划资金部总经理、招银典当公司董事、副总
行长助理、计划 经理(主持工作)、深圳士必达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招商银行计划
曹国强 男 42
财务部总经理 资金部总经理助理、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计划资金处副主任科员、副处
长。高级经济师。获湖南财经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学士学位,陕西财经
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学位。
曾任本行总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和总经理、总行信贷部副
总经理、总经理、分行副行长和行长。1990年9月加入本行。高级经
张强 行长助理 男 43
济师。先后于中南财经大学获得计划统计专业学士学位及于辽宁大学获
得金融学的硕士学位。
2004年10月加盟本行,曾本行办公室主任助理(主持工作)、本行行
办公室副主任、
罗焱 男 38 政管理部总经理助理、本行行长秘书,曾任职于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扬
董事会秘书
州分行。经济师。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学院,主修工业会计学
本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之间不存在亲属关系。
截至目前,本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持有本行股份的情况。
截至目前,本行未与本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签订重大的商务协议。
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要银监会核准其任职资格或备案,本行已经向银监会报送任职资格核准文件或备案文件,本行孔丹董事长、常振明副董事长、陈小宪董事兼行长、窦建中董事、吴北英董事兼常务副行长、苏国新副行长、曹彤副行长、罗焱董事会秘书等人任职资格已经取得银监会的核准,其他人员正在审核中。
本行执行董事、监事和高级人员的薪酬包括薪金、奖金和住房补贴。另外,本行根据有关法规规定,为本行员工实施退休金计划。本行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外部监事,按其职责领取津贴。
本行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设立于2005年12月28日。于2005年12月28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未向任何董事或监事支付任何酬金。于2006年,本行向董事和监事支付的薪酬和奖金总
共约400万元,而在此期间为本行董事和监事支付的退休金供款合计约为46.78万元。于2004年、2005年、2006年,本行向五名最高薪酬的个别人员(包括若干董事和监事)支付的薪酬和奖金总额分别约为700万元、1100万元及700万元。
八、本行控股股东的基本情况
本行控股股东中信集团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北京,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倡导,国务院批准,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创办的我国首个实行对外开放的窗口企业。经过历次资本变更,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中信集团注册资本为300亿元。中信集团是我国领先的大型跨国国有企业集团,重点投资于金融服务、信息技术、能源和重工业等行业,目前在香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均有业务经营。
截至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中信集团持有本行股份248.91亿股,占本行本次A股发行和H股发行前已发行股份的80.00%。中信集团持有的本行股份不存在被质押或其他有争议的情况。
九、财务会计信息
(一)简要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
12月31日 12月31日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资产
现金及存放中央
74,650 57,013 54,253 74,650 57,012 54,248
银行款项
存放同业 9,219 17,709 10,314 9,214 17,709 10,314
拆出资金 5,190 824 3,668 5,662 1,287 4,209
交易性投资 4,725 4,813 8,784 4,725 4,813 8,784
衍生金融工具资
452 211 301 452 211 301

买入返售款项 44,811 40,265 7,225 44,811 40,265 7,225
应收利息 1,996 1,650 1,587 1,996 1,643 1,578
客户贷款及垫款 453,381 358,024 291,613 453,204 357,979 291,502
可供出售投资 31,503 31,876 40,749 31,234 31,643 40,517
持有至到期投资 68,196 67,727 61,370 68,101 67,477 61,120
长期股权投资 86 86 33
固定资产 8,393 8,475 5,804 8,365 8,449 5,780
无形资产 370 360 234 370 361 234
递延税项资产 2,241 4,082 5,424 2,241 4,082 5,424
其他资产 1,732 1,964 2,076 1,731 1,963 2,076
资产合计 706,859 594,993 493,402 706,842 594,980 493,345
资产负债表(续)
单位:百万元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
12月31日 12月31日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负债和所有者
权益
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
160 240 300 160 240 300

同业及其他金
融机构存放款 31,321 25,918 27,438 31,321 25,918 27,438

拆入资金 3,142 748 2,178 3,142 748 2,178
交易性金融负
79 - 111 79 - 111

衍生金融工具
576 314 314 576 314 314
负债
卖出回购款项 1,744 1,355 8,574 1,744 1,355 8,574
客户存款 618,412 530,573 435,020 618,416 530,573 435,020
应付职工薪酬 1,337 936 620 1,337 936 620
应交税金 1,706 1,450 1,322 1,706 1,450 1,322
应付利息 3,178 2,468 2,043 3,178 2,468 2,043
应付次级债 12,000 6,000 6,000 12,000 6,000 6,000
递延税项负债 141 71 - 140 71 -
其他负债 1,233 1,202 762 1,224 1,194 755
负债合计 675,029 571,275 484,682 675,023 571,267 484,675
所有者权益
股本/实收资本 31,113 26,661 17,790 31,113 26,661 17,790
资本公积 (14) 3,256 7 (7) 3,273 (20)
盈余公积 - - - - - -
未分配利润 726 (6,204) (9,081) 713 (6,221) (9,100)
少数股东权益 5 5 4
所有者权益合
31,830 23,718 8,720 31,819 23,713 8,670

负债和所有者
706,859 594,993 493,402 706,842 594,980 493,345
权益总计
2、利润表
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利润表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利息收入 29,490 22,511 17,795 29,491 22,509 17,783
利息支出 (13,017) (9,851) (7,412) (13,017) (9,851) (7,411)
净利息收入 16,473 12,660 10,383 16,474 12,658 10,372
手续费及佣金收
965 608 449 965 608 449

手续费及佣金支
(206) (190) (131) (206) (190) (131)

手续费及佣金净
759 418 318 759 418 318
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收
78 83 5 78 83 5

投资(损失) /收益 (82) 2 40 (97) 2 40
汇兑净收益 503 266 227 503 266 227
其他业务收入 99 111 91 92 109 88
营业收入 17,830 13,540 11,064 17,809 13,536 11,05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398) (991) (792) (1,398) (991) (792)
业务及管理费 (7,881) (6,005) (4,578) (7,866) (5,999) (4,569)
资产减值损失 (1,762) (1,102) (1,653) (1,762) (1,102) (1,653)
营业支出 (11,041) (8,098) (7,023) (11,026) (8,092) (7,014)
营业利润 6,789 5,442 4,041 6,783 5,444 4,036
加:营业外收入 123 121 88 114 120 88
减:营业外支出 (73) (45) (45) (73) (45) (45)
利润总额 6,839 5,518 4,084 6,824 5,519 4,079
减:所得税 (3,113) (2,369) (1,633) (3,111) (2,369) (1,633)
净利润 3,726 3,149 2,451 3,713 3,150 2,446
可分配给:
本行权益持有人 3,726 3,148 2,450
少数股东权益 - 1 1
净利润 3,726 3,149 2,451
基本和稀释每股
0.12 - -
收益(人民币元)
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单位:百万元
未分配利润
资本公积
股本/ /(未弥补亏损) 少数 所有者
实收资本 投资重 股东权益 权益合计
估储备 其他
2004年1月1日 14,032 167 16 (10,273) 3 3,945
净利润 - - - 2,450 1 2,451
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 (264) - - - (264)
因出售可供出售投资而实现的净收益/
(损失) - (3) - - - (3)
与计入可供出售投资储备相关的所得
税影响 - 91 - - - 91
所有者注资及留存收益转增资本 3,758 - - (1,258) - 2,500
2004年12月31日 17,790 (9) 16 (9,081) 4 8,720
净利润 - - - 3,148 1 3,149
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 201 - - - 201
因出售可供出售投资而实现的净收益/
(损失) - 77 - - - 77
与计入可供出售投资储备相关的所得
税影响 - (88) - - - (88)
所有者注资及留存收益转增资本 8,871 - - (271) - 8,600
财务重组影响
-应付福利费调至资本公积 - - 102 - - 102
-资产评估净增值 - - 2,957 - - 2,957
2005年12月31日 26,661 181 3,075 (6,204) 5 23,718
净利润 - - - 3,726 - 3,726
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 (17) - - - (17)
因出售可供出售投资而实现的净收益/
(损失) - - - - - -
与计入可供出售投资储备相关的所得
税影响 - 3 - - - 3
所有者注资 7,400 - - - - 7,400
利润分配 - - - (3,000) - (3,000)
以实收资本、储备及累计亏损转至股
本 (2,948) (181) (3,075) 6,204 - -
2006年12月31日 31,113 (14) - 726 5 31,830
24

招股意向书摘要
银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单位:百万元
股本/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
实收资 资本公积
/(未弥补亏损) 益合计

投资重
估储备 其他
2004年1月1日 14,032 148 16 (10,288) 3,908
净利润 - - - 2,446 2,446
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 (272) - - (272)
因出售可供出售投资而实现的净收益/
(损失) - (3) - - (3)
与计入可供出售投资储备相关的所得
税影响 - 91 - - 91
所有者注资及留存收益转增资本 3,758 - - (1,258) 2,500
2004年12月31日 17,790 (36) 16 (9,100) 8,670
净利润 - - - 3,150 3,150
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 191 - - 191
因出售可供出售投资而实现的净收益/
(损失) - 77 - - 77
与计入可供出售投资储备相关的所得
税影响 - (88) - - (88)
所有者注资及留存收益转增资本 8,871 - - (271) 8,600
财务重组的影响
-应付福利费调至资本公积 - - 102 - 102
-资产评估净增值 - - 2,957 - 2,957
-成立股份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成本
调整 - - 54 - 54
2005年12月31日 26,661 144 3,129 (6,221) 23,713
净利润 - - - 3,713 3,713
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 (10) - - (10)
因出售可供出售投资而实现的净收益/
(损失) - - - - -
与计入可供出售投资储备相关的所得
税影响 - 3 - - 3
所有者注资 7,400 - - - 7,400
利润分配 - - - (3,000) (3,000)
以实收资本、储备及累计亏损转至股
本 (2,948) (144) (3,129) 6,221 -
2006年12月31日 31,113 (7) - 713 31,819
4、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现金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流量表 表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的客户存款净额 87,839 95,553 89,664 87,843 95,553 89,664
增加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净额 5,403 - - 5,403 - -
增加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入净额 2,394 - - 2,394 - -
收回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净额 520 - 7,649 525 - 7,649
吸收卖出回购款项净额 389 - 1,937 389 - 1,937
收回买入返售款项净额 - - 2,860 - - 2,860
收回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净额 - 2,844 132 - 2,922 150
收取的利息和手续费 30,100 20,173 16,095 30,097 20,171 16,083
收回的已于前期核销的贷款 123 17 10 123 17 10
交易性证券买卖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 97 4,083 - 97 4,083 -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净额 472 5,883 - 496 5,877 -
现金流入小计 127,337 128,553 118,347 127,367 128,623 118,353
对外发放的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 (96,892) (67,202) (52,293) (96,761) (67,267) (52,346)
增加存放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净额 (12,367) (5,357) (5,774) (12,367) (5,357) (5,774)
增加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净额 - (7,395) - - (7,395) -
增加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净额 (166) - - (175) - -
减少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净额 - (1,520) (1,866) - (1,520) (1,866)
偿还向中央银行借款净额 (80) (60) - (80) (60) -
偿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入净额 - (1,430) (3,102) - (1,430) (3,102)
偿还卖出回购款项净额 - (7,219) - - (7,219) -
支付买入返售款项净额 (4,546) (33,040) - (4,546) (33,040) -
支付的利息和手续费 (12,215) (9,331) (6,994) (12,214) (9,331) (6,993)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973) (1,770) (1,285) (1,969) (1,763) (1,276)
支付的各项税费 (2,445) (1,879) (1,734) (2,444) (1,879) (1,732)
交易性证券买卖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 - - (7,754) - - (7,754)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净额 (4,227) - (7,289) (4,270) - (7,296)
现金流出小计 (134,911) (136,203) (88,091) (134,826) (136,261) (88,13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流入净额 (7,574) (7,650) 30,256 (7,459) (7,638) 30,214
现金流量表(续)
单位:百万元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现金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流量表 表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11,648 212,481 97,221 211,400 212,471 97,221
处置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所收到的现金 63 476 385 63 476 384
现金流入小计 211,711 212,957 97,606 211,463 212,947 97,605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230,133) (207,956) (123,666) (230,004) (207,956) (123,627)
购建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740) (670) (390) (740) (669) (390)
现金流出小计 (230,873) (208,626) (124,056) (230,744) (208,625) (124,01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净额 (19,162) 4,331 (26,450) (19,281) 4,322 (26,41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7,400 8,600 2,500 7,400 8,600 2,500
发行次级债券所吸收的现金 6,000 - 6,000 6,000 - 6,000
现金流入小计 13,400 8,600 8,500 13,400 8,600 8,500
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 (3,000) - - (3,000) - -
偿付次级债券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298) (285) (14) (298) (285) (14)
现金流出小计 (3,298) (285) (14) (3,298) (285) (1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 10,102 8,315 8,486 10,102 8,315 8,486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469) (1,201) 422 (469) (1,200) 42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增加额 (17,103) 3,795 12,714 (17,107) 3,799 12,710
现金流量表补充说明
单位:百万元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现金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流量表补充说明 表补充说明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I)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入净额:
净利润 3,726 3,149 2,451 3,713 3,150 2,446
加:计提的贷款减值损失 1,535 1,055 1,589 1,535 1,055 1,589
计提的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227 47 64 234 47 64
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
763 612 530 763 612 530
用摊销
未实现汇兑损益 49 (119) (1) 49 (119) (1)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净
14 (12) (5) 14 (12) (5)
收入
投资及衍生工具重估收益 (78) (83) (5) (78) (83) (5)
递延税项变化 1,911 1,413 501 1,910 1,413 502
次级债券利息支出 427 298 136 427 298 136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 (110,335) (100,875) (62,097) (109,978) (100,875) (62,097)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94,187 86,865 87,093 93,952 86,876 87,05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流入净额 (7,574) (7,650) 30,256 (7,459) (7,638) 30,214
(II)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增加
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年末余额 53,027 70,130 66,335 53,022 70,129 66,330
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年初余额 70,130 66,335 53,621 70,129 66,330 53,62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增加额 (17,103) 3,795 12,714 (17,107) 3,799 12,710
(III)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现金 2,589 1,678 1,459 2,586 1,677 1,454
现金等价物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超额存款准备金 30,138 25,779 28,595 30,138 25,779 28,595
自取得日起三个月内到期存放同业及其
8,550 16,526 9,398 8,550 16,526 9,398
他金融机构款项
自取得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拆放同业及其
4,688 485 3,266 4,688 485 3,266
他金融机构款项
自取得日起三个月内到期债券投资 7,062 25,662 23,617 7,061 25,662 23,617
现金等价物合计 50,438 68,452 64,876 50,437 68,452 64,876
合计 53,027 70,130 66,335 53,023 70,129 66,330
(二)主要财务指标和监管指标
1、主要财务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收益(元)
年度 报告期利润
全面摊薄 加权平均 全面摊薄 加权平均
营业利润 21.33 24.02 0.22 0.22
净利润 11.71 13.18 0.12 0.12
2006年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13.92 15.67 0.14 0.14
后净利润
营业利润 22.95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净利润 13.27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2005年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15.09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后净利润
本行其他财务指标如下:
财务指标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平均资产回报率(%)ROAA 0.57 0.58 0.55
平均净资产回报率(%)ROAE 13.42 19.42 38.71
成本收入比(%) 44.20 44.35 41.38
经调整的成本收入比(%) 39.99 40.66 38.67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0.24 不适用 不适用
每股现金流量净额 -0.55 不适用 不适用
2、主要监管指标
下表列示截至所示日期,商业银行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
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和其他相关法规规定的若干运营比率,以及
本行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呈报的若干运营比率。
12月31日
监管指标 监管标准
2005年 2004年
资本充足率(%) ≥8 8.11 NA
核心资本充足率(%) ≥4 5.72 NA
人民币 ≥25 60.69 61.28
流动性比率(%)
外币 ≥60 68.00 74.52
人民币 ≤75 66.43 71.86
存贷款比例(%)
外币 ≤85 37.77 35.90
拆入资金比例 ≤4 0.00 0.00
拆借资金比例(%)
拆出资金比例 ≤8 0.08 0.14
不良贷款率(%)撐寮斗掷?口径 - 4.14 6.29
拨备覆盖率(%) ≥60 79.88 77.58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占监管资本(1)比例(%) ≤10 8.49 13.59
十大客户贷款占监管资本比例(%) ≤50 46.41 66.94
(1)本行截至2004年及2005年12月31日的监管资本是根据银监会所颁布的指引计算。
于2006年1月1日生效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核心指标(试行)》),对《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并引入若干新比率,2006年为《核心指标(试行)》的试行期,银监会在试行期间将进一步研究该指标后确定其计算公式和具体口径,并于2007年开始正式施行。
以下为截至2006年12月31日按《核心指标(试行)》计算的本行相关比率情况:
2006年12月31日
指标类别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 本行数据
标准(%) (%)
风险水平类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比例 ≥25 人民币:38.66%
外币:99.98%
核心负债依存度 ≥60 56.17%
流动性缺口率 ≥(10) 10.00%
信用风险 不良资产率 ≤4 2.45%
不良贷款率 ≤5 2.50%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
中度 ≤15 6.9%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10 6.7%
全部关联度 ≤50 10.12%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
市场风险
例 ≤20 6.19%
风险抵补类
成本收入比 ≤45 43.85%
盈利能力
资产利润率 ≥0.6 0.61%
资本利润率 ≥11 13.07%
准备金充足程度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100 160.84%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100 148.21%
资本充足程度 资本充足率 ≥8 9.41%
核心资本充足率 ≥4 6.57%
本行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均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进行计算。本行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净额的详细情况如下:
单位:百万元
2006年12月31日 2005年12月31日
核心资本:
已缴足普通股股本 31,113 26,661
储备 (7) (5,321)
核心资本小计 31,106 21,340
附属资本:
一般准备金 2,663 2,961
次级债 10,800 6,000
附属资本小计 13,463 8,961
扣除前资本净额 44,569 30,301
扣除:
未合并股权投资 158 142
扣除后资本净额 44,411 30,159
风险加权资产 471,957 372,000
核心资本充足率 6.57% 5.72%
资本充足率 9.41% 8.11%
(三)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资产结构变动分析
2006年、2005年和2004年12月31日,本行总资产分别为7,068.59亿元、5,949.93亿元和4,934.02亿元,2006年和2005年总资产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8%和20.6%。2004年12月3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总资产增长主要来源于客户贷款及垫款的增长。
本行资产大部分是客户贷款及垫款。2006年、2005年和2004年12月31日,本行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扣除减值准备后)占本行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4.1%、60.2%和59.1%。2006年、2005年和2004年12月31日,本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分别为4,631.67亿元、3,702.54亿元和3,065.71亿元,2006年和2005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5.1%和20.8%。
本行通过贷款分类制度来衡量和监控本行贷款质量。本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对贷款进行分类,该分类制度符合银监会所颁布的相关指引。
为了对本行的贷款组合进行划分,本行依据银监会的指引制订了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用来衡量借款人及时全额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本行的贷款分类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包括:
(i)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ii)借款人偿还贷款的历史纪录;(iii)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意愿;(iv)贷款的抵押品及担保情况;(v)倘拖欠还款时可作出的合法补救;(vi)贷款本息逾期的时间长短。本行将贷款分为以下五类: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及损失类。
本行按照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贷款进行减值评估、确定减值损失准备的水平以及确定年内的减值损失支出。就本行合并财务报表及招股书而言,减值损失准备和减值损失支出计算的基础是假定本行2006年、2005年及2004年年度始终按照该准则进行贷款减值评估。
本行投资组合包括以人民币和外币计价的上市和非上市证券。
2006年、2005年和2004年12月31日,投资分别占资产总额的14.8%、17.5%和22.5%。本行按照持有目的将投资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投资和交易性投资。
本行的资产其他组成部分主要包括:(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2)存放同业及拆出资金款项;及(3)买入返售款项。
2、负债结构变动分析
2006年、2005年及2004年12月31日本行总负债分别为6,750.29亿元、5,712.75亿元和4,846.82亿元,2006年和2005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2%和17.9%。客户存款是本行负债的主要部分,2006年、2005年和2004年12月31日,客户存款分别占本行负债总额的91.6%、92.9%和89.8%。2006年12月31日,本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及卖出回购款项总计占负债总额比例从2004年12月31日的7.9%下降到5.4%。
除客户存款外,本行总负债还包括包括应付次级债、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工具负债、卖出回购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应付利息、递延税负债及其他负债等。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2月31日,本行客户存款和应付次级债以外的其他负债总额分别为436.62亿元、347.02亿元和446.17亿元,总负债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0%、6.1%和6.6%。
3、利润表重要项目分析
2006年、2005年和2004年的本行净利润分别是37.26亿元、31.49亿元和24.51亿元,期间内年复合增长率为23.3%。2006年、2005年和2004年本行税前利润分别是68.39亿元、55.18亿元和40.84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9.4%。三年以来本行税前利润及净利润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从2004年至2006年,本行净利息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0%,其主要由于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和净利息收益率的增加;从2004年至2006年,本行非利息净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1.2%,其主要由于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4.5%及汇兑净收益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率达48.9%;
(1)、利息收入
2006年本行利息收入达284.44亿元,同比2005年的221.28亿元增长28.5%,利息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生息资产(特别是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增长21.7%以及生息资产收益率从4.28%上升至4.52%。
2005年本行利息收入达221.28亿元,同比2004年的174.16亿元增长27.1%,利息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生息资产(特别是贷款及垫款和债券投资)平均余额增长20.6%以及生息资产收益率从4.06%上升至4.28%。
(2)、非利息收入
2006年、2005年和2004年本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占本行经营收入(包括净利息收入,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和其他非利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6.5%和6.2%。
2006年本行非利息净收入为13.57亿元,同比2005年的8.80亿元增加54.2%,主要是由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汇兑净收益的增长。2005年本行非利息净收入为8.80亿元,同比2004年增长29.2%,主要由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增加。
(3)、业务及管理费
2006年本行业务及管理费用为78.81亿元,比2005年的60.05亿元增加了31.2%,2005年本行业务及管理费用为60.05亿元,同比2004年增加31.2%,上述期间业务及管理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员工成本及其他一般行政费用增长所致。
近年来,本行更为重视加强成本控制和调整成本结构。为此本行已:(i)加强费用及资本性支出的预算管理;(ii)处置出售闲置土地及房产;及(iii)实行竞标方式的采购程序。
经过本行的努力,本行的物业及设备支出及摊销费(按业务管理开支百分比计算)由2004年的25.1%及2005年的22.2%减少至2006年的20.9%,表明本行费用结构逐步优化。本行2006、2005年及2004年的经调整成本收入比率(不包括中信集团管理费)分别为39.99%、40.66%和38.67%,保持了一定的成本优势。
(4)、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征收范围主要包括客户贷款和垫款的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近三年来营业税税率为5%。此外,本行还需缴纳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建税),分别为本行应缴营业税的3%和7%。2006年本行营业税金及附加为13.98亿元,同比2005年的9.91亿元增加41.1%,2005年本行营业税金及附加为9.91亿元,同比2004年增加25.1%,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应税收入的增长。
(5)、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支出主要包括贷款减值损失支出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支出。2006年、2005年和2004年,本行资产减值损失支出分别为17.62亿元、11.02亿元和16.53亿元。
本行资产减值损失支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为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支出。本行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支出由2005年的10.55亿元增加45.5%至2006年的15.35亿元,2005年本行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支出为10.55亿元,同比2004年的15.89亿元减少33.6%。
(6)、所得税
本行的所得税支出包括(i)根据法定税率33%计算的应缴所得税;(ii)加上不能减免的支出应缴所得税;(iii)扣减无须纳税的收入应缴所得税。
2006年本行所得税支出为31.13亿元,同比2005年的23.69亿元增加31.4%,所得税支出的增加主要由于税前利润增加。
2005年本行所得税支出为23.69亿元,同比2004年的16.33亿元增加45.1%,主要是由于
(i)税前利润增加导致应缴所得税增加;(ii)不能抵税的支出应缴所得税增加,如部分员工成本及中信集团管理费等其他支出;(iii)无须纳税的收入,尤其是国债利息收入减少。
2006年、2005年和2004年本行的实际税率分别为45.5%、42.9%和40.0%。
4、现金流量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本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来自客户存款以及收取的利息和手续费收入,本行2006年、2005年和2004年的客户存款余额增加净额分别为878.39亿元、955.53亿元和896.64亿元。2006年、2005年及2004年的利息和手续费收入分别为301.00亿元、201.73亿元和160.95亿元。
本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主要为发放贷款以及支付的利息和手续费支出。本行2006年、2005年及2004年的贷款余额净增加额分别为968.92亿元、672.02亿元及522.93亿元。2006年、2005年及2004年支付的利息(已发行次级债券的利息支出除外)和手续费支出分别为122.15亿元、93.31亿元和69.94亿元。2006年、2005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还包括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增加123.67亿元和53.57亿元,2004年其增加额为57.74亿元。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本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为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2006年、2005年和2004年,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116.48亿元、2,124.81亿元和972.21亿元。2005年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较2004年有所增加,主要由于本行2005年出售短期债券量较大。
本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主要为本行投资所支付的现金。2006年、2005年和2004年的投资支付现金分别为2,301.33亿元、2,079.56亿元和1,236.66亿元。2005年为投资支付的现金较2004年有所增加,主要由于本行2005年短期债券购入量较大。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本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为中信集团向本行注资及本行2006年和2004年发行的次级债务的募集资金。2006年、2005年及2004年,本行分别获得中信集团注资74亿元、86亿元和25亿元。本行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发行了一系列的次级债务及一系列的次级债券,总值均为60亿元。
本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主要为本行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和发行的次级债所需支付的利息,和2006年本行向中信集团支付的股息。2006年、2005年和2004年,次级债利息支出分别为2.98亿元、2.85亿元和0.14亿元。2006年,本行向中信集团分配股息30亿元。根据财政部规定,中信集团作为本行唯一股东,可享有任何自本行评估基准日(2005年12月31日)起至本行注册成立日期(或2006年12月31日)止期间的累计利润。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影响的分析
无。(四)股利分配政策
本行董事会将依据本行经营业绩、现金流量、财务状况、资本充足率、发展前景、本行对股利支付的规章制度以及其他本行董事会认为相关的因素,决定是否支付股利及具体数额。根据我国《公司法》及本行章程,本行所有股东对股利及分配均享有同等权利。本行将支付的股利来自净利润,支付前需先用作弥补累计亏损(如有)及进行下列拨付:1、提取法定公积金。依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拨付我行可供拨付净利润的10%作为法定公积金;
一旦法定公积金的余额相等于本行注册资本的50%,本行可不再继续提取法定公积金2、经股东大会批准,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此外,根据财政部法规,本行在利润分配前须保持的一般准备原则上不得少于本行承担风险资产的1%。该一般准备将会构成本行准备的一部分。截至2005年7月1日止未能符合此项一般准备规定的金融机构须采取必要措施,于2005年7月1日起计约三年(但不得迟于五年)内达到此项规定。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按照财政部规定,本行所需在税后计提的一般准备金约为51亿元,本行拟在2010年7月1日之前逐步计提税后一般准备金,以满足监管要求。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股利只能从可分配利润中支付。可供分配利润为根据中国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本行净利润中较低者,减去任何累计亏损和本行须拨付法定盈余公积及一般准备后的金额。未分配的可分配利润将被保留,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如本行当年没有可分配利润,本行一般将不支付该年股利。本行支付的任何股利必须同时获得股东大会的批准。本行A股的持有人有权根据其持有的股票数量获得相应股利。
银监会有权禁止资本充足率低于8%、或核心资本充足率低于4%、或违反若干其他我国银行业法规的银行支付股息及进行其它形式分配。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本行的资本充足率为9.4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57%。
经本行于2007年3月8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对于自2005年12月31日至股份公司设立日(2006年12月31日)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和《发起人协议》的相关约定,以现金方式上交中信集团。
经本行于2007年3月8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对于本行2007年1月1日至上市日期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由新老股东共享。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实现的净利润,本行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后,剩余可供分配的利润,向截至有关记录日起我行股份持有人发放现金股利,按照25% -35%的分配比例确定;并按40% -45%的比例计提一般准备金。对于截至2008年及2009年12月31日年度,拟定分红比例参考范围为25% -35%之间;计提一般准备金比例为25% -35%。(五)本行控股子公司的基本情况
本行控股子公司振华财务,成立于1984年,注册地和主要经营地均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在香港获得香港政府工商注册处颁发的“放债人牌照”,业务范围包括资本市场投资、贷款、财务顾问、投资银行、直接投资等。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振华财务已发行股份25万股,每股面值100港元,本行持有振华财务95.00%的股份,中信嘉华持有振华财务5.00%的股份。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本行除持有振华财务95.00%的股权外,没有其他子公司、分行、分公司及代表处。
第四节 募集资金运用
本行A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本行资本金,以支持业务持续增长。
在A股发行的同时,本行正在境外进行H股发行,本行H股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补充本行资本金。
第五节 风险因素和其他重要事项一、风险因素
投资者投资本行的股份涉及若干风险因素,并可以分为(1)与本行贷款组合有关的风险(2)与本行业务有关的风险;(3)与我国银行业有关的风险;(4)其他相关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在招股意向书全文中有更详细的描述,现概列如下:(一)与本行贷款组合有关的风险
1、如果本行无法有效维持贷款组合的质量,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本行贷款组合的实际损失日后可能超过本行减值损失准备
3、本行要面对若干客户的信贷投放集中度风险
4、本行要面对若干行业的信贷投放集中度风险
5、本行要面对抵质押品或保证的变现风险
6、本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确定,如中国会计准则或其应用解释指引未来有任何修订,本行可能需要更改现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政策
7、本行的大部分贷款于一年以内(含一年)到期或可以提前还款而不会被要求支付违约金,如
本行未能续贷大部分贷款或大部分客户提前偿还贷款,本行利息收入可能会大幅减低
(二)与本行业务有关的风险
1、本行无法保证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政策和流程足以控制或保障本行免受任何信贷和其他风险
2、本行在各分行有效实施集中管理和监督,以及在全行范围贯彻应用本行政策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本行不能保证总能发现或阻止行内员工或第三方的欺诈或其他不正当行为
3、本行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
4、本行业务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系统的妥善运作和改良
5、若干表外承诺和担保可能会使本行面临信用风险
6、本行可能面临与衍生产品交易相关的风险
7、本行无法保证保持业务快速增长,或者总能取得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增长
8、本行要面对产品和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带来的风险
9、本行面对与我国银行监管规定和指引有关风险
10、本行并未拥有少部分本行所占用的物业权证,本行租赁的部分物业的出租方未取得或未向本行提供相关物业权证或所有权人同意出租的函件
11、本行的主要股东能够对本行施加重要影响(三)与银行业有关的风险
1、本行的贷款分类指引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同于若干其他国家及地区的银行
2、本行可能面临超出本行控制范围的利率波动及其他市场风险的变化
3、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4、我国银行业的增长速度可能无法维持
5、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环境正在转型中,可能有所改变
6、本行面临与我国境内外监管机构监督检查相关的风险
7、我国境内可得信息的质量及范围对本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造成影响
8、我国若干规定限制本行进行分散投资的能力,因此某类投资的价值降低可能会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9、本行可能未能发现洗钱和其他非法或不当行为,而使本行承担额外责任并损害本行业务
10、本行的声誉可能会因媒体对我国银行业的负面报道而受到不利的影响(四)其他风险
1、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本行业务
2、本行股东质押股份的效力受适用的我国法律和监管规定限制
3、股息的支付受我国法律的限制
4、本行受到我国政府对货币兑换管制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
5、本行正在同时进行H股发行并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后本行H股股价的波动可能会影响本行A股的股价
6、本行郑重提醒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时不应依赖报章或其他传媒有关本行A股发行或H股发行的报导或本行发放的有关H股发行的资料
二、其他重要事项
1、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本行贷款余额最大的前10名借款人在本行的贷款余额合计为211.34亿元,约占本行贷款余额的4.6%。
2、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作为被告或第三人且单笔争议标的在3,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法律诉讼的总金额约为21759.5万元。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本行及其分支机构作为原告且单笔争议标的在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诉讼、仲裁案件共44宗,涉及金额约人民币181,926.1万元,美元1,767万元。该等案件全部是本行从事银行业务所引起的借贷纠纷或追偿贷款纠纷。既使本行现时的和待决的法律和仲裁程序的裁决不利于本行,本行预期任何该等程序(单独或合计)不会对本行的业务、财政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
第六节 本次发行各方当事人和发行时间安排
一、本次发行各方当事人
名称 住所/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联系人
北京市东城区
发行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
朝阳门北大街8 010-65541585 010-65541230 罗焱
公司
号富华大厦C座
北京市建国门
保荐人(主承销商): 外大街1 号国 文渊、朱
010-65051166 010-65051156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贸大厦2座28 峰、孙男

财务顾问:中信证券股份有 深圳市罗湖区 邱志千、
010-84588888 010-84865023
限公司 湖贝路1030号 赵自兵
北京市朝阳区
东三环中路7
发行人律师:北京市金杜律 白彦春、
号北京财富中 010-58785588 010-58785566
师事务所 杨小蕾
心写字楼A座
40层
中国北京市东
毕马威华振会计 长安街1号东方 金乃雯、
010-85085000 010-85185111
师事务所 广场东2座办公 王立鹏
会计师
楼8层
事务所
香港中环遮打
毕马威会计师事 金乃雯、
道10号太子大 852-25226022 852-28452588
务所 王立鹏
厦8楼
资产评估机构:北京中企华 北京市东城区 刘登清、
010-65881818 010-65882651
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青龙胡同35号 刘天飞
中国北京建国 韩小京、
保荐人、财务顾问律师:通 门外大街甲12 程丽、张
010-65693399 010-65693838
商律师事务所 号新华保险大 小满、李
厦6层 亚朋
收款银行:中信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
股票登记机构:中国证券登
区陆家嘴东路
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 021-58708888 021-58899400
166号中国保
公司
险大厦36楼
上海市浦东南
申请上市的证券交易所:上
路528号证券 021-68808888 021-68811782
海证券交易所
大厦
二、有关本次发行的重要时间安排
询价推介时间 2007年4月4日至2007年4月11日
网下申购时间 2007年4月16日至2007年4月19日
定价公告刊登日期 2007年4月23日
网上申购日期 2007年4月19日
预计股票上市日期 2007年4月27日
第七节 备查文件
投资者于本次发行承销期间,可直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查阅。投资者也可到本行及主承销商住所查阅本次招股书全文和备查文件,查阅时间为除法定节假日以外的每日8:30—11: 30,13:30—16:30。


返回页顶